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块链赋能智慧农业发展的研究热点、演进势态和未来展望
1
作者 李沐纯 毛明晨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共12页
全面推进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赋能现代农业发展,是实现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关于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农业发展的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进行可视... 全面推进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赋能现代农业发展,是实现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关于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赋能智慧农业发展的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关于区块链赋能智慧农业发展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全面系统化地分析该领域的研究脉络、研究热点与演进态势。结果表明,国内区块链赋能智慧农业发展研究阶段性特征明显,2019年后出现快速增长,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规范阶段;各研究学者和研究机构群体间联系较少,暂未形成紧密的合作群;区块链、农产品安全、智慧农业是当前领域的研究热点。未来须紧抓数字化机遇,促新兴技术融入智慧农业,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产学研协同创新,聚焦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实际应用场景与效能优化,推动形成标准化、可复制的技术范式,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可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智慧农业 研究热点 演进势态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基于CFPS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9
2
作者 吴志才 熊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168,共13页
促进机会公平、畅通向上流动通道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文章基于2010—2018年5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首先运用收入转换矩阵对农户收入流动性进行考察,继而构建有序概率单位模型实证检验了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并... 促进机会公平、畅通向上流动通道是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文章基于2010—2018年5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首先运用收入转换矩阵对农户收入流动性进行考察,继而构建有序概率单位模型实证检验了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该影响的异质性。研究有3点发现。1)2010—2018年农户收入流动性整体呈下降趋势。位于收入分布两端的农户阶层趋于固化;位于中间阶层的农户收入流动性较强,但总体呈向下流动趋势。2)乡村旅游能够显著促使农户收入向上流动;在边际效应上,乡村旅游促进农户收入上升1~2个阶层的作用最大;上述结论在克服样本自选择问题、替换变量衡量方式、更换计量模型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3)乡村旅游对农户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存在阶段差异与群体差异。分阶段看,乡村旅游对农户收入向上流动的积极影响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强,且该积极影响在2014年后更为突出。分群体看,乡村旅游对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向上流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等收入农户和高收入农户分别具有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但均不显著。研究结论为乡村旅游发展情境下破解农村收入阶层固化、促进收入合理有序流动提供了决策参考,政府未来一方面应在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延伸乡村旅游全产业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以持续扩大乡村旅游的收入效应;另一方面,应优化投资环境、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来兼顾乡村旅游发展的“提低扩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收入流动性 收入分配 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志才 吴星南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14,共3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数字经济作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重构经济格局的全新经济形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旅产业是大湾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数字经济作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重构经济格局的全新经济形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旅产业是大湾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资源种类丰富但价值发挥未凸显、要素投入充分但配置效率较乏力、消费力水平提升但新质生产力价值创造较有限、市场主体活力迸发但体制机制创新有障碍等现实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 生产力价值 要素资源 新经济形态 消费力 文旅融合 要素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态视角下营商环境驱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研究
4
作者 吴志才 熊娇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8,共18页
旅游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如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51个旅游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基于组态视角运用NCA和f... 旅游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引擎。如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以51个旅游城市为研究样本,采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基于组态视角运用NCA和fsQCA方法探究包括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创新环境、金融服务、法治环境和政务环境在内的7种营商环境要素驱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化路径。研究发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非由单一营商环境要素驱动,而是多重营商环境要素协同联动的结果;公共服务在驱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普适性作用;存在3条驱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组态路径,分别为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导向型、政府助力下的金融与创新驱动型、政府与市场双重逻辑下的金融与创新驱动型,其中政府与市场双重逻辑下的金融与创新驱动型是驱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营商环境驱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背后复杂机理的认识,而且可为地区因地制宜优化营商环境以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愁视角下地方书写驱动目的地塑造的机制与过程
5
作者 李沐纯 张婉依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2,共3页
流动的现代性使“在他乡”成为常态,人们在承受生存压力与理想落差的双重挤压中,将故乡建构为田园牧歌式的精神乌托邦,乡愁成为人们走出现代性困境、获得心灵慰藉的重要出口。这种集体性情感需求催生了怀旧经济与乡村旅游的繁荣,也暴露... 流动的现代性使“在他乡”成为常态,人们在承受生存压力与理想落差的双重挤压中,将故乡建构为田园牧歌式的精神乌托邦,乡愁成为人们走出现代性困境、获得心灵慰藉的重要出口。这种集体性情感需求催生了怀旧经济与乡村旅游的繁荣,也暴露了现代性进程中乡村记忆消逝的深层危机。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记得住乡愁”,既是对个体情感需求的回应,更是对文化根脉存续的战略性守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记忆 田园牧歌 怀旧经济 乡愁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地烟火气的疗愈机制研究:节奏分析的视角
6
作者 吴志才 吴星南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近两年,烟火气、市井味道、生活味等传承中国千年生活哲学和生活美学的话语,正以全新姿态回归公共讨论场域,并成为旅游体验与消费的热点内容。旅游者烟火气体验需求的日益增长不仅与城市经济复苏和产业提振...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近两年,烟火气、市井味道、生活味等传承中国千年生活哲学和生活美学的话语,正以全新姿态回归公共讨论场域,并成为旅游体验与消费的热点内容。旅游者烟火气体验需求的日益增长不仅与城市经济复苏和产业提振密切相关,更意味着人民对日常生活美好想象的主动追求。一方面,烟火气生活本身就是中国人对日常生活在文化内涵和精神情趣层面的独特审美理解②。它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和原生态景观成为地域性文化表征③,成为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景观与文化话语。另一方面,当今社会已然进入深度流动的社会,流动性不仅构成重新组织和建构社会生活的动力④,也导致日常生活的多重问题,时间加速、社会关系断裂、情感“离家”等多个维度的异化带来了现代性发展话语的撕裂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体验 疗愈机制 城市经济复苏 烟火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城旅游的慢生活体验研究——基于丽江古城游记的扎根理论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志才 凌玮蔓 马静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8-661,共14页
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消极影响,通过旅游减速实现体能恢复和精神重塑成为生活潮流,但理论上在旅游情境中消费者如何体验和实现时间的减速尚未得到研究。文章选取在旅游者眼中独具慢生活体验魅力的丽江古城为案例地,... 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消极影响,通过旅游减速实现体能恢复和精神重塑成为生活潮流,但理论上在旅游情境中消费者如何体验和实现时间的减速尚未得到研究。文章选取在旅游者眼中独具慢生活体验魅力的丽江古城为案例地,结合网络游记和访谈的文本材料,采用扎根理论的编码方法对慢生活体验的内涵和发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古城旅游慢生活体验是旅游者在解脱需求、记忆和情感的唤起下前往古城旅游目的地,享受时间流逝的沉浸式体验过程;2)时间实践、空间实践和意义赋予是古城旅游慢生活体验的主要方式,贯穿旅游者慢生活在场体验的全过程;3)古城旅游慢生活体验包括精神唤起、状态松弛、生活沉浸和价值实现4个阶段,各阶段相互联系共同推动旅游者减速体验的实现。文章从微观层面的旅游者出发,构建了古城旅游情境下的慢生活体验模型,为深入理解旅游者的减速体验提供了新的思考,同时回应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旅游的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城旅游 慢生活体验 扎根理论 丽江古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学视角下文化记忆空间研究进展与启示 被引量:10
8
作者 漆建武 李巍 +1 位作者 王录仓 张凯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3-928,共16页
通过梳理文化记忆理论,归纳文化记忆演变历程和发展脉络,以国内外地理学1527篇重点文献为支撑,借助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工具CiteSpace从关键词共现聚类、主题路径演化及研究趋势分析国内外文化记忆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进展。通过综述当前... 通过梳理文化记忆理论,归纳文化记忆演变历程和发展脉络,以国内外地理学1527篇重点文献为支撑,借助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工具CiteSpace从关键词共现聚类、主题路径演化及研究趋势分析国内外文化记忆空间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进展。通过综述当前国内外文化记忆空间研究的前沿热点,以期建构地理学视角下文化记忆的研究范式,改进文化记忆研究方法,为文化记忆理论的本土应用和多学科融合提供借鉴与参考。从分析结果看,国外文化记忆空间研究的主题多集中于:1)日常生活景观的记忆表征研究;2)记忆中的政治与仪式研究等方面。国内研究主题主要包括:1)集体、社会记忆中的文化与地方研究;2)空间承载的城市与乡村记忆研究;3)文旅推动下的遗产记忆再现研究等方面。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文化记忆空间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加,对于纪念性景观、遗产建筑、仪式庆典、战争创伤、民族记忆等的关注度增高,但文化记忆空间研究并未形成具体的理论范式,绝大多数文献仅仅关注文化记忆与其他领域的融合,而对文化记忆空间的内涵、媒介转换机制、空间识别方法的研究相对较少。从国内外研究的内容及趋势来看,西方学者更注重对移民、权利、自由意志、女性、权力政治、战争创伤的研究;对空间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城市、情感与权利空间。国内地理学者注重从记忆的非物质载体去解构地域化、中国化的文化记忆与地方认同,研究多以明显的政策导向为主,战争遗址、红色旅游地、传统村寨、特色民俗与节庆仪式等成为文化记忆空间研究的重要主题。未来,地理学研究应将文本、仪式、语言等实践过程通过非表征手段进行刻画,以物态化的方式将记忆重新引入人类研究的视野;同时应明确界定城市与乡村文化记忆的内涵,以影像数字化手段将遗产、移民与旅游作为文化记忆空间研究的新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记忆 集体记忆 地方 空间 CITESPACE 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绿道休闲涉入、忠诚度对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制——以广州市增城绿道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志才 王博文 刘家熳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59-970,共12页
基于自我知觉理论与外溢理论,提出休闲涉入对忠诚度的影响存在表层“意愿忠诚”和深层“态度忠诚”2种路径,将环境责任行为分为休闲活动中的“具体环境责任行为”与“日常环境责任行为”,构建休闲涉入、忠诚度与环境责任行为之间二阶变... 基于自我知觉理论与外溢理论,提出休闲涉入对忠诚度的影响存在表层“意愿忠诚”和深层“态度忠诚”2种路径,将环境责任行为分为休闲活动中的“具体环境责任行为”与“日常环境责任行为”,构建休闲涉入、忠诚度与环境责任行为之间二阶变量的关系模型,以绿道开发典型代表增城绿道为案例地,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绿道情境下居民休闲涉入对环境责任行为的直接影响不显著;2)休闲涉入的“中心性”和“自我表达”通过影响人们的“意愿忠诚”与“态度忠诚”,进而对人们绿道休闲时的“具体环境责任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但二者仅通过“态度忠诚”影响人们的“日常环境责任行为”;3)绿道情境下休闲涉入的“吸引力”维度对人们忠诚度的影响不显著。文章揭示了通过加强居民休闲涉入,强化其态度忠诚进而提升其整体环境责任行为具备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从绿道网络体系建构、文化氛围营造与多元化特色空间打造3个方面对绿道建设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涉入 忠诚度 环境责任行为 绿道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