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开敞空间热环境调控规划方法研究--以广东南海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梁颢严 肖荣波 孟庆林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6-91,共6页
对开敞空间热环境调控原理进行研究,认为开敞空间对热环境的影响可归纳为冷效应和通风效应2个方面。其中,冷效应包括降低城市热岛、冷溢出效应及切割城市热场;通风效应包括作为风源、输送凉风。构建以开敞空间为基础的城市热环境调控规... 对开敞空间热环境调控原理进行研究,认为开敞空间对热环境的影响可归纳为冷效应和通风效应2个方面。其中,冷效应包括降低城市热岛、冷溢出效应及切割城市热场;通风效应包括作为风源、输送凉风。构建以开敞空间为基础的城市热环境调控规划体系,研究生态冷源控制区、城市热环境控制区、通风廊道控制区的规划原则与方法。以"佛山市南海区城市开敞空间专项规划"为例,规划热环境重点控制区350.44km^2,热环境一般控制区313.14km^2,生态冷源控制区411.87km^2,以及10条通风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开敞空间 城市热环境 生态冷源规划 通风廊道规划 广东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透明玻璃隔热涂料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宁 孟庆林 王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21期6421-6424,共4页
简述了两种固含量的纳米ATO隔热浆料的制备,隔热浆料与水性聚氨酯通过一定的工艺制备了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将其涂在洁净玻璃上,在常温下成膜。用U—41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光热性能表征,讨论了隔热涂料的配比,涂膜厚... 简述了两种固含量的纳米ATO隔热浆料的制备,隔热浆料与水性聚氨酯通过一定的工艺制备了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将其涂在洁净玻璃上,在常温下成膜。用U—41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其进行光热性能表征,讨论了隔热涂料的配比,涂膜厚度和浆料固含量对光学参数的影响。分析表明玻璃涂膜后节能效果较为明显,遮蔽系数可以达到0.61,而可见光透过率为60.6%,并且可以阻隔66.43%的紫外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TO浆料 水性聚氨酯 纳米透明隔热涂料 遮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广州地区隔热涂膜玻璃热工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宁 孟庆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00-1904,共5页
选择两间相似教室进行热工性能测试,一间用玻璃隔热涂料进行节能改造后与另一间进行对比。通过测试两教室的空气温度、黑球温度、太阳辐射和净辐射等参数系统评价隔热涂膜玻璃的隔热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涂有玻璃隔热涂料的教室(涂膜... 选择两间相似教室进行热工性能测试,一间用玻璃隔热涂料进行节能改造后与另一间进行对比。通过测试两教室的空气温度、黑球温度、太阳辐射和净辐射等参数系统评价隔热涂膜玻璃的隔热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涂有玻璃隔热涂料的教室(涂膜间),其室内空气温度较未进行涂膜改造的教室(对比间)低0.5~4.0℃,涂膜问室内黑球温度较对比间低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涂膜玻璃 热工性能 玻璃隔热涂料 近红外阻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隔热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宁 孟庆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0-813,共4页
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涂膜隔热玻璃进行光热性能检测,探讨玻璃隔热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如玻璃隔热涂料中纳米ATO浆料的含量、涂膜厚度、纳米ATO隔热浆料的固含量及平均粒径等,特别是纳米ATO粒径由73.9nm降至36.9nm时... 通过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涂膜隔热玻璃进行光热性能检测,探讨玻璃隔热涂料隔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如玻璃隔热涂料中纳米ATO浆料的含量、涂膜厚度、纳米ATO隔热浆料的固含量及平均粒径等,特别是纳米ATO粒径由73.9nm降至36.9nm时,近红外阻隔率提升了约10%。通过分析玻璃隔热涂料隔热性能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优化了玻璃隔热涂料的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隔热涂料 隔热性能 纳米ATO浆料 近红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表面温度的数值模拟研究
5
作者 宋款 张磊 孟庆林 《南方建筑》 2014年第5期120-122,共3页
本文在一维导热微分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蒸发过程的热平衡方程组,并采用了使用外表面总换热系数的简化模型与蒸发潜热模型两种不同的方法对蒸发表面温度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热湿气候风洞实验室所得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 本文在一维导热微分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包含蒸发过程的热平衡方程组,并采用了使用外表面总换热系数的简化模型与蒸发潜热模型两种不同的方法对蒸发表面温度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结果与热湿气候风洞实验室所得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模型均能很好的与实测结果趋势一致,没有延迟现象。当采用外表面总换热系数的简化模型时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很接近,最大相对误差为3.4%。而采用蒸发潜热模型则差别较大,最大相对误差达到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表面 外表面总换热系数 蒸发潜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D绿色缓冲区应用初探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频 刘习康 孟庆林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79,共6页
中央商务区(CBD)是一个城市中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地区。随着CBD不断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CBD的发展应当注重微气候环境的塑造。CBD内的绿化模式对CBD微气候环境的改善起着直接与显著的作用。"... 中央商务区(CBD)是一个城市中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核心地区。随着CBD不断发展过程中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CBD的发展应当注重微气候环境的塑造。CBD内的绿化模式对CBD微气候环境的改善起着直接与显著的作用。"绿色缓冲区"的提出是从形态和功能上对CBD一般绿化模式的发展与补充,有助于弥补一般绿化模式的不足。通过CFD数值模拟两种绿化模式的温度场和风场,可以看出应用"绿色缓冲区"的绿化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CBD的微气候环境,是实现CBD生态化、优化CBD微气候的一个有利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商务区 微气候环境 绿化模式 绿色缓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被动蒸发用动态热湿气候风洞实验台研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玉 孟庆林 陈渊睿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9-514,共6页
在传统风洞风速模拟与控制实验技术基础上,通过增加太阳辐射模拟和空气温湿度控制,初步实现对室外自然气候中太阳辐射,风速及温、湿度环境的模拟控制。经过对可视化程序设计的风洞环境测控系统的调试,风洞内4个参数(辐射照度、风速、温... 在传统风洞风速模拟与控制实验技术基础上,通过增加太阳辐射模拟和空气温湿度控制,初步实现对室外自然气候中太阳辐射,风速及温、湿度环境的模拟控制。经过对可视化程序设计的风洞环境测控系统的调试,风洞内4个参数(辐射照度、风速、温度和湿度)各指令值与模拟值的平均偏差分别为-0.6%、+2.9%、+0.7%和- 0.7%,此风洞实验台可以用于含湿建筑材料太阳能被动蒸发降温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被动蒸发 动态风洞 气候要素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洞内气象要素对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明 李琼 孟庆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43,140,共6页
为研究南海岛屿建筑热工问题,需营造一个南海岛屿含盐大气环境的实验平台。基于热湿气候风洞实验台,对风洞内气象要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气象要素会影响风洞内湿空气含盐浓度;在20~30℃... 为研究南海岛屿建筑热工问题,需营造一个南海岛屿含盐大气环境的实验平台。基于热湿气候风洞实验台,对风洞内气象要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索。结果发现,气象要素会影响风洞内湿空气含盐浓度;在20~30℃,湿空气含盐浓度与温度成正相关;65%~85%相对湿度范围内,湿空气含盐浓度与相对湿度成正相关;1.0~2.5 m/s风速范围内,湿空气含盐浓度与风速大小呈负相关;风速起主导性作用,对热湿气候风洞内湿空气含盐浓度的影响要比温度、相对湿度显著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岛屿 含盐湿空气 热湿气候风洞 盐雾浓度 气象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区域内测量粗糙表面反射率的新方法
9
作者 陈夏渊 何浩松 +1 位作者 谭康豪 覃英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3-969,共7页
介绍一种简单的新方法以实现对野外有限区域内粗糙表面反射率的测算,新方法的测量主要步骤有:1)在目标表面正上方约50 cm处正反安装2个太阳辐射仪;2)通过遮光罩限制下表面辐射仪接收到仅来自目标表面的反射量,并相应地记录入射太阳辐射... 介绍一种简单的新方法以实现对野外有限区域内粗糙表面反射率的测算,新方法的测量主要步骤有:1)在目标表面正上方约50 cm处正反安装2个太阳辐射仪;2)通过遮光罩限制下表面辐射仪接收到仅来自目标表面的反射量,并相应地记录入射太阳辐射和反射辐射;3)在目标区域表面上覆盖一张具有非选择性光谱且已知反射率的参照板,并记录入射太阳辐射和反射辐射。理论分析发现该方法可消除仪器阴影和周围环境变量的影响。对比ASTME1918-06规范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法可通过测量有限范围内目标区域,如1 m^2正方形或直径1m等各种均质粗糙表面反射率并估算整体的反射率,具有操作简单、可靠、实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率 粗糙表面 遮光罩 ASTME1918-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