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被引量:62
1
作者 何深静 刘玉亭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6-502,共7页
基于对绅士化现象演变的回顾,对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的机制和效应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中国绅士化发生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动力进行分析,指出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在3个方面推动着中国城市的绅士化进程:首先,政府通过推行一系列的... 基于对绅士化现象演变的回顾,对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的机制和效应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中国绅士化发生的政治经济背景与动力进行分析,指出政府强有力的干预在3个方面推动着中国城市的绅士化进程:首先,政府通过推行一系列的土地和住房改革,刺激并引导了对中高档住房的需求;第二,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对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创造良好的房地产投资环境;第三,政府通过调动土地和房屋等资源克服产权破碎化的问题,以实现大规模的绅士化。在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的绅士化现象与西方绅士化现象近期的演变相对应。其特征在于两点:一是政府处于主导地位;二是低收入人群的利益被忽视,这种政府主导的绅士化往往是以追求经济增长和城市的发展为目的,以对低收入阶层的住房进行大规模的替代为代价;最后对中国绅士化现象带来的负面社会空间效应及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转型期 中国城市 绅士化 机制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乡村规划与宜居建设 被引量:14
2
作者 魏成 韦灵琛 +1 位作者 邓海萍 魏立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4-130,共7页
社会资本作为获取社会网络资源与凝聚社区效能的重要行动要素,对于我国乡村地区的发展与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以广东省新兴县龙山塘村为实证案例,主要采用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在广东省推动农村... 社会资本作为获取社会网络资源与凝聚社区效能的重要行动要素,对于我国乡村地区的发展与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以广东省新兴县龙山塘村为实证案例,主要采用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在广东省推动农村宜居建设实践中乡村社会资本的重塑、对于乡村规划与乡村宜居建设的经验及挑战,以期丰富我国的乡村社会资本理论与乡村规划建设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垂直网络 水平网络 乡村规划与建设 龙山塘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产业园与农村的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玉亭 王勇 黄忠庆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67,86,共6页
产业园与农村作为城市边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空间、经济、社区建设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借鉴了国外"一村一社""工业转移"等实践经验,提出了"村企互动"的发展模式;在明确产业园与农村协调... 产业园与农村作为城市边缘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空间、经济、社区建设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借鉴了国外"一村一社""工业转移"等实践经验,提出了"村企互动"的发展模式;在明确产业园与农村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后,通过统一城乡规划、整合村企空间,鼓励产业合作、共同发展经济,共享服务设施、促进社区融合,提供社会保障、保障最低诉求,转变政府观念、提供政策与财政支持等方法,探索城市边缘区产业园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产业园 农村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转型路径与机制解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程慧 刘玉亭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2-118,共7页
进入21世纪,开发区导向的中国郊区化发展步入了新阶段。基于外部环境和自身诉求的共同影响,在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指引下,许多大城市的开发区进入转型与再开发的战略期。基于转型的路径与主导机制不同,文章选取广州市域范围内两个国家级... 进入21世纪,开发区导向的中国郊区化发展步入了新阶段。基于外部环境和自身诉求的共同影响,在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指引下,许多大城市的开发区进入转型与再开发的战略期。基于转型的路径与主导机制不同,文章选取广州市域范围内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城和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案例,探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的路径与机制,并提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的两个阶段:在产城联动阶段,承接部分城市功能,与紧邻城区错位提升;在产城融合阶段,在产城联动基础之上,承载综合城市功能,自身向新城市或新城区转型。通过对比增城和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转型不同阶段中的不同机制,以期为我国其他开发区的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技术开发区 转型路径 机制 增城 南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详细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佛山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智敏 刘晖 梁励韵 《南方建筑》 2008年第4期61-65,共5页
保护性详细规划是针对历史街区保护的一种新规划类型。本文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的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对城市历史发展演变沿革和现状问题的研究,分析了历史街区面临的危机,介绍了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详细规划... 保护性详细规划是针对历史街区保护的一种新规划类型。本文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的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对城市历史发展演变沿革和现状问题的研究,分析了历史街区面临的危机,介绍了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详细规划在观念和技术层面的创新,讨论了建立有利于街区保护的小规模渐进式旧城更新模式及相应的交通、绿地系统规划等具体措施,并对经济发达地区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协调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详细规划 保护 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吸引力的市域总人口预测方法的完善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嘉靖 刘玉亭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76,共6页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市域总人口规模的预测结果常偏差过大,主要由于现有预测方法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在总结国内现有预测方法的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城市吸引力的预测方法,以补充现有方法。通过解读城市吸引力的内涵,选取相关指标,...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市域总人口规模的预测结果常偏差过大,主要由于现有预测方法存在一些缺陷。本文在总结国内现有预测方法的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城市吸引力的预测方法,以补充现有方法。通过解读城市吸引力的内涵,选取相关指标,再结合国内统计资料情况确定相关变量。为验证预测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以国内三大城市群中的城市为案例,确定各指标与市域总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并提出该预测方法的适用性及尚待改进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总人口 人口规模 预测方法 城市吸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权地块视角下的西方城市形态研究与启示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健 田银生 +1 位作者 谷凯 范依依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7-105,共9页
1978年市场经济改革以来,用地产权之于中国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作为用地产权划分的基本单元,产权地块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西方城市用地市场化历史悠久,用地产权制度极为稳固。在此基础上积淀形成的独特文化... 1978年市场经济改革以来,用地产权之于中国城市形态发展、变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作为用地产权划分的基本单元,产权地块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西方城市用地市场化历史悠久,用地产权制度极为稳固。在此基础上积淀形成的独特文化、学术环境,促进了城市形态研究向产权地块微观层面的深入发展。本文尝试从产权地块视角,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德城市形态研究的源起、基本思路、关键概念术语以及实证研究进展,探讨中西方在城市形态研究领域存在的差异与差距,以期为探索适合中国地域文化环境的城市形态研究理论、方法提供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地产权 产权地块 城市形态 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元决策到多元参与--广州恩宁路旧城更新案例研究 被引量:71
8
作者 刘垚 田银生 周可斌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1-111,共11页
恩宁路是广州首个大事件诱导下,政府主导居住街区整体改造为文化休闲功能的旧城更新项目。尽管恩宁路旧城更新与以往相比具有极大的创新性与进步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却倍受质疑。恩宁路更新是政府一元决策遇到挑战的典型案例,更新过程遇... 恩宁路是广州首个大事件诱导下,政府主导居住街区整体改造为文化休闲功能的旧城更新项目。尽管恩宁路旧城更新与以往相比具有极大的创新性与进步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却倍受质疑。恩宁路更新是政府一元决策遇到挑战的典型案例,更新过程遇到的问题与取得的进步显示出政府应接纳并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旧城更新,建立政府引导下的多方参与模式,完成从一元决策到多元参与决策的转变,这种转变应通过建接纳多元目标与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城更新 决策 管治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小城镇社区转型与居住空间重组策略 被引量:6
9
作者 刘玉亭 朱晓灿 李嘉靖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62,共6页
分析珠三角小城镇居住空间的现状问题,并结合新城市主义理论等社区营建方法,提出居住空间重组策略,主要分为居住空间组织重构、社区管理模式改革、社区服务体系重组、混合社区营造等方面。具体内容包括,在居住空间组织上,提出"社区... 分析珠三角小城镇居住空间的现状问题,并结合新城市主义理论等社区营建方法,提出居住空间重组策略,主要分为居住空间组织重构、社区管理模式改革、社区服务体系重组、混合社区营造等方面。具体内容包括,在居住空间组织上,提出"社区-住区-邻里单元"的居住空间重组模式;在社区管理模式上,提出"村改居"为基础的空间管理模式;在社区服务体系重组方面,提出构建多层次服务设施体系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在混合社区营造方面,以社区融合为导向,针对阶层分化提出不同阶层住区的组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隔离 社区转型 居住空间重组 小城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香港郊野公园人文资源的特色与保护利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小山 黎英健 黄杰 《南方建筑》 2011年第3期27-32,共6页
我国郊野公园的建设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选取国内发展相对完善的香港郊野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的方式探析香港郊野公园人文资源的特色与保护利用情况,主要以水塘水坝、古民居、战争遗迹这三类人文资源为例分... 我国郊野公园的建设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选取国内发展相对完善的香港郊野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的方式探析香港郊野公园人文资源的特色与保护利用情况,主要以水塘水坝、古民居、战争遗迹这三类人文资源为例分析香港郊野公园人文资源的特色与保护利用,对今后国内郊野公园人文资源的特色挖掘与保护利用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野公园 人文资源 特色 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藏于“地方建构”理念下的空间生产的过程与手段——以成都市旧城CBD(东华门遗址公园)的再开发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魏立华 许永成 丛艳国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120,共9页
以成都市旧城CBD的东华门遗址公园(及其周边地区)的再开发为研究对象,从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生产视角解析《成都市东华门遗址公园概念规划》的内核,发现在"东华门遗址—东华门遗址公园—CBD中央公园"的概念转化过程中,空间生... 以成都市旧城CBD的东华门遗址公园(及其周边地区)的再开发为研究对象,从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生产视角解析《成都市东华门遗址公园概念规划》的内核,发现在"东华门遗址—东华门遗址公园—CBD中央公园"的概念转化过程中,空间生产被隐藏在"地方建构"的话语之下,并藉由"概念的模糊、话语的垄断、城市意象的分化、历史文化的符号化"等手段,仍继续强化着原旧城CBD谋求土地财政的城市更新的诉求,并未因天府新城CBD的规划建设而切实转向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地方特色的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地方建构 手段 东华门遗址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