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广州河段粪便污染和溶解有机质的来源解析及分布特征
1
作者 蒋凯 柯常栋 +6 位作者 王丽萍 李朋辉 赖迪智 张杨 吴永洁 吴仁人 肖利平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52-1462,共11页
准确识别粪便污染与溶解有机质(DOM)污染的来源对于水质管理和生态环境健康至关重要。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三维荧光光谱(3D-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解析了珠江广州河段的粪便污染与DOM的来源和分布特征,以及它... 准确识别粪便污染与溶解有机质(DOM)污染的来源对于水质管理和生态环境健康至关重要。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三维荧光光谱(3D-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解析了珠江广州河段的粪便污染与DOM的来源和分布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结果发现珠江广州河段人源拟杆菌标记物(BacHum)和噬菌体标记物(CPQ_064)的平均检测浓度分别为(4.56±0.58)、(4.18±0.56)log10(gene copies/100 mL),未检测出其他宿主来源的粪便污染标记物,表明珠江广州河段的粪便污染以人源粪便污染为主。3D-EEM-PARAFAC确定了3种主要DOM组分,即微生物类腐殖质(C1),类色氨酸(C2),陆源类腐殖质(C3);DOM在枯水期和平水期主要来源于内源输入,丰水期以外源输入为主。在丰水期时粪便和DOM污染更为严重,且均沿珠江广州河段的流向呈现先递增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BacHum、CPQ_064与C1、C2和C3呈强显著正相关(p<0.001),总磷(TP)、氨氮(NH_(3)-N)与BacHum和CPQ_064均呈正相关性(p<0.05),表明它们具有污染同源性,可以利用3D-EEM分析作为粪便污染的预检测手段,能够经济、有效和及时地评估水体的粪便污染。该研究可为水体污染控制与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污染 溶解性有机质 污染源解析 分布特征 珠江广州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涂料行业VOC污染控制政策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赵建国 杨利娴 +2 位作者 陈晓珊 黄碧纯 叶代启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4-48,52,共6页
总结了美国的清洁空气法、国家有毒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最高可实现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指南等联邦法规政策,美国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区、纽约州等区域涂料VOC管控措施,以及涂料行业较为成熟的VOC控制技术,并评估了其典型控制技术和政策... 总结了美国的清洁空气法、国家有毒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最高可实现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指南等联邦法规政策,美国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区、纽约州等区域涂料VOC管控措施,以及涂料行业较为成熟的VOC控制技术,并评估了其典型控制技术和政策法规的实施效益、经济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VOC污染综合防治的建议,以期对"十二五"期间大气污染物联防联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法律法规 控制技术 效益-成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水体中18种氨基酸 被引量:1
3
作者 梁锦汉 刘则华 +1 位作者 刘婉琼 董燕珊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253,I0006,共13页
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氨基酸可以与氯、氯胺等消毒剂发生反应,生成具有生物毒性和异味的消毒副产物,需要特别关注。然而,水体中的氨基酸浓度较低,这给检测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 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氨基酸可以与氯、氯胺等消毒剂发生反应,生成具有生物毒性和异味的消毒副产物,需要特别关注。然而,水体中的氨基酸浓度较低,这给检测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此,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水体中18种氨基酸的方法,并对样品前处理条件和仪器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最适水样pH 2.8、淋洗液为甲醇-乙酸溶液(1:9,V/V),洗脱液为氨水-甲醇溶液(1:9,V/V),流动相为0.2%甲酸水溶液和含0.2%甲酸的甲醇-乙腈溶液(1:9,V/V)。结果表明,18种氨基酸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13,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6~0.23 nmol/L和0.19~0.76 nmol/L,回收率在60.1%~123.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7%~18.7%,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分别为3.7%~7.0%和3.3%~7.1%。采用本方法测定华南地区某自来水厂源水,氨基酸总浓度为300~500 nmol/L,其中,丙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天冬酰胺的浓度水平占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氨基酸 定量分析 含氮有机物前体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建国 罗红成 +2 位作者 黄碧纯 吴军良 叶代启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101,共6页
伴随着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州市大气环境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可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以源头追溯的方法,将该区域工业相关的33个VOCs排放源按照物质流动过程分为4个环节,... 伴随着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广州市大气环境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可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空气质量问题。以源头追溯的方法,将该区域工业相关的33个VOCs排放源按照物质流动过程分为4个环节,分析了其排放特征。结果表明,2008年VOCs排放总量为182 362.7t,各环节的贡献率分别为:VOCs的生产环节34.5%、储存和运输环节18.4%、以VOCs为原料的工艺环节9.9%、VOCs产品的使用和排放环节37.2%;污染主要来自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油品储运、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与维修等,前12大污染源的VOCs排放量共占2008年排放总量的87.3%。2006—2008年的VOCs排放总量均超过15万t,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该研究可为"十二五"期间珠三角VOCs污染物联防联治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源头追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选择纤维素酶产生菌的最优综合培养条件 被引量:10
5
作者 黄蓉姿 万金泉 +2 位作者 马邕文 黄明智 杨漪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0-135,共6页
在复合碳源、30℃恒温培养条件下,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纤维素酶产生菌降解纤维素的5种单因素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将优化得到的条件应用于厌氧-好氧废水处理系统.结果表明,MgSO4用量等单因素对纤维素酶活性以及纤维素降解率有不同程度... 在复合碳源、30℃恒温培养条件下,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纤维素酶产生菌降解纤维素的5种单因素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将优化得到的条件应用于厌氧-好氧废水处理系统.结果表明,MgSO4用量等单因素对纤维素酶活性以及纤维素降解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正交实验得到厌氧菌和好氧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不完全一致;在废水处理系统中,5种单因素的最佳综合水平为:30mg/L MgSO4,20mg/LCoCl2,CNP配比为400:5:1,氮源为NH4Cl(28.7mg/L),pH=7.0,此时厌氧菌及好氧菌酶活性分别为4801U/L和4794U/L,酶稳定性分别达到91.0%和95.5%,纤维素降解率为31.9%和2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实验 酶活性 酶稳定性 纤维素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淋洗去除电子垃圾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 被引量:10
6
作者 邢宇 党志 +2 位作者 孙贝丽 卢桂宁 郭楚玲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采用柠檬酸溶液对模拟电子垃圾污染土壤(简称污染土壤)中Cu,Pb,Cd 3种重金属进行淋洗实验,考察了柠檬酸溶液的浓度、柠檬酸溶液的pH、淋洗时间等对污染土壤中Cu,Pb,Cd的淋洗效果,探讨了柠檬酸溶液淋洗前后污染土壤中Cu,Pb,Cd 3种重金属... 采用柠檬酸溶液对模拟电子垃圾污染土壤(简称污染土壤)中Cu,Pb,Cd 3种重金属进行淋洗实验,考察了柠檬酸溶液的浓度、柠檬酸溶液的pH、淋洗时间等对污染土壤中Cu,Pb,Cd的淋洗效果,探讨了柠檬酸溶液淋洗前后污染土壤中Cu,Pb,Cd 3种重金属各形态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柠檬酸溶液的浓度0.100 mol/L、柠檬酸溶液的pH 5、淋洗时间1 440min的适宜条件下,对污染土壤中Cu,Pb,C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9.37%,72.11%,86.39%。柠檬酸溶液对3种重金属的去除主要是通过洗出酸可提取态(R1)和酸可还原态(R2)来实现的,每种重金属的R1和R2之和均占到其淋出总量的95%以上,而酸可氧化态(R3)和残渣态(R4)的含量淋洗前后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重金属污染 土壤淋洗 电子垃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污染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及营养物质释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邝臣坤 张太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30-1535,共6页
以广州市车陂涌受污染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掺杂不同比例的粉煤灰、水泥、石灰和膨润土,对底泥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试验,探讨底泥经处理后的产物中碳素和营养盐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基本不会减少碳的释放... 以广州市车陂涌受污染底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掺杂不同比例的粉煤灰、水泥、石灰和膨润土,对底泥进行固化/稳定化处理试验,探讨底泥经处理后的产物中碳素和营养盐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基本不会减少碳的释放,但会改变其释放形态,未经处理的底泥释放的TOC被迅速矿化,而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产物释放的TOC稳定存在。在试验期内,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对产物的硝态氮释放无明显影响;固化/稳定化处理能有效促进氮磷的稳定,固化体氨氮和磷酸盐的释放量明显降低,分别比未经处理的底泥减少了67.4%和76.4%以上。不同来源的粉煤灰由于成分不同,在底泥固化/稳定化处理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掺杂珠江电厂的粉煤灰Z对氨氮和磷酸盐的稳定化效果优于恒运电厂的粉煤灰H。固化/稳定化技术为疏浚底泥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处理方法,为粉煤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资源化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污染底泥 粉煤灰 固化/稳定化 营养盐释放 粉煤灰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及复合外源镉(Ⅱ)铬(Ⅲ)污染在红壤中的老化过程 被引量:4
8
作者 林瑞聪 潘伟斌 +2 位作者 邓翠兰 刘自敏 周瑞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28-335,共8页
为研究复合外源镉(Ⅱ)铬(Ⅲ)污染在红壤中的老化过程以及与单一外源镉铬污染的差异,在未受污染的红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镉(0、1、5、10、20和40mg/kg)以及铬(0、100、200和400mg/kg),在老化的第1、3、7、15、30、60、90d取样,采用BCR分... 为研究复合外源镉(Ⅱ)铬(Ⅲ)污染在红壤中的老化过程以及与单一外源镉铬污染的差异,在未受污染的红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镉(0、1、5、10、20和40mg/kg)以及铬(0、100、200和400mg/kg),在老化的第1、3、7、15、30、60、90d取样,采用BCR分级提取法分析镉、铬在红壤中的赋存形态,并采用四种动力学方程拟合老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外源镉、铬进入土壤后发生形态再分配作用。随着老化时间延长,重金属与土壤的结合强度不断增加,总再分配系数不断降低。老化过程可分为快反应阶段和慢反应阶段。Elovich方程拟合镉铬的弱酸可提取态和残渣态的变化效果最好。90天老化后,土壤中镉的主要赋存形态为弱酸可提取态,铬的主要赋存形态为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外源重金属污染水平越低,总再分配系数越小,结合强度系数越高,表明低外源污染水平的镉铬形态再分配作用效率更高,与土壤组分的结合更紧密。镉-铬复合污染组的总再分配系数比对应的单一污染处理组低4.2%~25.0%,结合强度系数比对应的单一污染处理组高9.3%~47.0%,这说明复合外源镉铬污染较单一外源镉铬污染的形态再分配效率更高,与土壤组分结合更紧密。外源镉的加入可促进外源铬的老化过程,外源铬的加入亦可促进外源镉的老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污染 红壤 老化 形态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载镧酸化蛭石吸附除磷性能及其机理
9
作者 刘叶芳 黄雷 +1 位作者 乐孝楠 黄瑞敏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7-205,共9页
相对传统除磷吸附剂,镧基材料对磷的亲和力强且对环境友好,因而成为近年来新型除磷吸附剂的研究热点。但在实际应用中,镧基材料存在回收难、镧利用率低等问题。以酸活化后的蛭石为载体,采用溶剂热法引入Fe_(3)O_(4)赋予其磁性,沉淀法负... 相对传统除磷吸附剂,镧基材料对磷的亲和力强且对环境友好,因而成为近年来新型除磷吸附剂的研究热点。但在实际应用中,镧基材料存在回收难、镧利用率低等问题。以酸活化后的蛭石为载体,采用溶剂热法引入Fe_(3)O_(4)赋予其磁性,沉淀法负载镧(La),制备一种镧利用率高、可高效除磷及磁分离的磁性载镧酸化蛭石吸附剂(LaFeAVE)。通过吸附实验及多种表征手段对经和未经酸活化的磁性载镧蛭石吸附剂(LaFeAVE和LaFeVE)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二者在结构及除磷性能上的差别。此外,还探究了LaFeAVE的吸附除磷机制。结果表明,酸活化可除去蛭石中大部分Al_(2)O_(3)等杂质,使其比表面积增大,提高了La在蛭石上的负载量,LaFeAVE的除磷能力比未改性蛭石提高了15.97倍。LaFeAVE对磷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35℃下对磷的最大吸附量为40.01 mg/g,是LaFeVE的1.30倍,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比LaFeVE缩短了一半,在pH值为3.00~8.00的范围内的磷去除率均在93%以上,比LaFeVE的pH适用范围更广。LaFeAVE的再生性强于LaFeVE,重复再生5次后,对磷的吸附量下降20%。静电作用、配位体交换及球内络合反应是LaFeAVE吸附除磷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活化蛭石 磁性 镧改性 吸附 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x/SAPO-11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低温NH_3-SCR活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小青 李时卉 +2 位作者 孙梦婷 喻成龙 黄碧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36-1246,共11页
分别采用浸渍法、柠檬酸络合法以及沉淀法在SAPO-11分子筛上负载MnO_x,制备了一系列MnO_x/SAPO-11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低温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H_3-SCR)NO_x的性能。结果表明,沉淀法制备的负载量为20%(w)的MnO_x/SAPO-11催化... 分别采用浸渍法、柠檬酸络合法以及沉淀法在SAPO-11分子筛上负载MnO_x,制备了一系列MnO_x/SAPO-11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低温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H_3-SCR)NO_x的性能。结果表明,沉淀法制备的负载量为20%(w)的MnO_x/SAPO-11催化剂表现出最优异的低温NH_3-SCR性能及N_2选择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量散射谱(EDS)、原子吸收光谱(AAS)、N_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以及NO/O_2程序升温脱附-质谱(NO/O_2-TPD-MS)等多种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及表面性质进行分析。表征结果显示,采用不同方法制备催化剂时,其表面MnO_x的存在形式和晶相结构不同。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表面存在无定型态MnO_x以及MnO_2晶型,具有较大的介孔及外表面积、更多比例的Mn^(4+)和化学吸附氧,同时表面存在对反应有利的中强酸以及强酸。因此,催化剂在低温SCR反应阶段能够生成重要中间产物NO_2,从而表现出最佳低温活性。同时,三种制备方法均能使MnO_x相对均匀分散在SAPO-11表面。SAPO-11对催化剂表面MnO_x物种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催化剂的酸性,拓宽了MnO_x的活性温度窗口,提高了催化剂的N_2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SAPO-11分子筛 沉淀法 锰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O_x/MWCNTs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硫中毒机理 被引量:13
11
作者 罗红成 黄碧纯 +2 位作者 付名利 吴军良 叶代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75-2182,共8页
以经过浓硝酸和等离子体放电预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载体,锰氧化物(MnOx)为活性组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MnOx/MWCNTs催化剂.利用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还原... 以经过浓硝酸和等离子体放电预处理后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为载体,锰氧化物(MnOx)为活性组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MnOx/MWCNTs催化剂.利用热重分析(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还原/脱附(TPR/TPD)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探讨SO2对催化剂低温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NOx活性的影响及SO2中毒机理.结果表明,低温下SO2对MnOx/MWCNTs催化剂活性有明显毒化作用.反应温度越高,SO2浓度越大,催化剂SCR活性下降越快.活性中心Mn原子硫酸化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另外,催化剂表面生成硫酸铵盐以及SO2对NO吸附的抑制作用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催化剂的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选择性催化还原 二氧化硫 中毒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SO_2和H_2O中毒的低温NH_3-SCR脱硝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12
作者 杨超 程华 黄碧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7-913,共7页
低温NH3-SCR技术能在较低温度下实现NOx高效转化为N2,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若反应气体中含有H2O和SO2时,会导致低温NH3-SCR催化剂中毒失活,限制了低温NH3-SCR技术的应用。本文对低温NH3-SCR催化剂H2O和SO2中毒机理进行了阐... 低温NH3-SCR技术能在较低温度下实现NOx高效转化为N2,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应用前景广阔。若反应气体中含有H2O和SO2时,会导致低温NH3-SCR催化剂中毒失活,限制了低温NH3-SCR技术的应用。本文对低温NH3-SCR催化剂H2O和SO2中毒机理进行了阐述,重点关注以V、Mn、Ce、Fe 4种过渡金属和以贵金属为活性组分的低温NH3-SC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元素掺杂、载体性质、制备方法和反应机理等方面与催化剂抗SO2和H2O中毒性能的关系。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是深入分析催化剂中毒时硫酸盐类的生成过程,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脱硝 选择催化还原 催化剂 抗毒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改性MnO_x/MWCNTs催化剂的结构特征与低温SCR活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超 刘小青 +1 位作者 黄碧纯 吴友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95-1902,共8页
以ZrO(NO3)2·2H2O为前驱体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了改性并负载MnOx制备了MnOx/ZrO2/MWCNTs催化剂.考察了Zr对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活性的影响,并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的添加对... 以ZrO(NO3)2·2H2O为前驱体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了改性并负载MnOx制备了MnOx/ZrO2/MWCNTs催化剂.考察了Zr对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活性的影响,并通过多种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r的添加对催化剂的低温SCR活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Zr负载量为30%时,催化剂活性最佳.X射线衍射(XRD)、拉曼(Raman)光谱、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的表征结果分析表明,适量的Zr改性促进了MnOx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增强金属氧化物与MWCNTs之间的作用,也能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的分析结果则显示,Zr能提高催化剂表面化学吸附氧浓度,促进Mn3+转化为Mn4+,从而使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点增多,氧化还原能力增强,同时还提高了催化剂表面酸性位点的数量和强度,促进了NH3的吸附,是MnOx/ZrO2/MWCNTs催化剂低温SCR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锰氧化物 多壁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锰在低温NH_3-SCR催化反应上的形貌效应 被引量:10
14
作者 孙梦婷 黄碧纯 +2 位作者 马杰文 李时卉 董立夫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01-1510,共10页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三种不同形貌的MnO_2催化剂,分别为α-MnO_2纳米棒,γ-MnO_2纳米片和δ-MnO_2纳米薄膜组装的微球,考察了纳米材料的形貌结构对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 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三种不同形貌的MnO_2催化剂,分别为α-MnO_2纳米棒,γ-MnO_2纳米片和δ-MnO_2纳米薄膜组装的微球,考察了纳米材料的形貌结构对催化剂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N_2吸附-脱附、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拉曼(Raman)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50-250°C的温度范围内,γ-MnO_2纳米片表现出最优的SCR催化性能,不仅NOx转化率最高而且N_2选择性也最好。表征结果表明,比表面积并不是影响MnO_2催化性能的主导因素,纳米材料的晶型结构与表面暴露的活性晶面共同决定着催化剂的SCR性能。γ-MnO_2纳米片表面暴露的(131)晶面上不仅存在着大量的配位不饱和Mn离子,从而形成了较多的强酸性位点;而且还存在着较多的活性氧物种。这些活性位点可以使得NH_3和NO_x的活化过程在较低温度下进行。高浓度的流动性氧以及高价态的Mn^(3+)和Mn^(4+)也使得催化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更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MnO_2纳米材料 水热合成 形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钠改性零价铁在石英砂中的迁移能力 被引量:11
15
作者 殷其亮 李筱琴 +1 位作者 李瑛 肖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98-1603,共6页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零价铁进行改性,通过Zeta电位、粒型粒度和沉降曲线的变化探讨改性剂添加量影响零价铁分散的机理,同时考察改性剂添加量、流速和多孔介质类型对零价铁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CMC对零价铁的分散机理符合DLVO模型...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对零价铁进行改性,通过Zeta电位、粒型粒度和沉降曲线的变化探讨改性剂添加量影响零价铁分散的机理,同时考察改性剂添加量、流速和多孔介质类型对零价铁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CMC对零价铁的分散机理符合DLVO模型,静电空间位阻带来的势垒增加量与CMC添加量成正相关,能促进零价铁的分散;经500%CMC(CMC与零价铁的质量比)改性的零价铁分散性能最好,成颗粒状、吸光度在90 min下降31%。受零价铁与石英砂作用能、填充介质的吸附位点和剪切力的影响,零价铁的迁移能力随着CMC添加量的增多,填充介质粒径的增大和流速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羧甲基纤维素钠 沉降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AOPs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万金泉 朱应良 +3 位作者 马邕文 王艳 黄明智 韩东晖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采用由高级氧化塔、离子沉淀池、V型砂滤池组成的基于亚铁离子(Fe^2+)活化过硫酸盐(P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的高级氧化工艺(SR-AOPs)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二级出水(CODCr为85~110 mg/L)。结果表明,SR-AOPs对制浆... 采用由高级氧化塔、离子沉淀池、V型砂滤池组成的基于亚铁离子(Fe^2+)活化过硫酸盐(P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的高级氧化工艺(SR-AOPs)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二级出水(CODCr为85~110 mg/L)。结果表明,SR-AOPs对制浆造纸废水二级出水有很好的处理效果,最优工艺条件为:PS用量1.5 mmol/L,Fe^2+用量2.25 mmol/L,n(PS)∶n(Fe^2+)=2∶3。在该条件下,出水CODCr为31.2 mg/L,CODCr去除率达到70%,出水SS低于5 mg/L,SO4^2-浓度为203.5 mg/L,出水水质达到GB3544—2008制浆造纸废水排放标准,废水处理成本约为2.831元/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 高级氧化 硫酸根自由基 亚铁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与秸秆掺烧的燃烧特性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尹龙晓 周兴求 +1 位作者 伍健东 黄新颖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5,共5页
利用热重分析法对某城市污泥和秸秆及其混合样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加热速率20℃/min,温度为20~1000℃,空气气氛下,污泥和秸秆及其混合样燃烧的失重特性和燃烧性能存在差异。单一污泥试样的着火温度为334.2℃... 利用热重分析法对某城市污泥和秸秆及其混合样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加热速率20℃/min,温度为20~1000℃,空气气氛下,污泥和秸秆及其混合样燃烧的失重特性和燃烧性能存在差异。单一污泥试样的着火温度为334.2℃,试样着火后,燃烧速率并不高,不能快速形成较高的燃烧温度,且燃烧过程不均匀。污泥中掺人秸秆后,秸秆中的挥发分在低温区大量析出和燃烧,增加了反应的剧烈程度,提高了混合样的燃烧稳定性和燃尽水平。随着秸秆掺混比例的增加,混合试样的着火点温度明显降低、最大燃烧速率出现的温度提前、可燃性指数逐渐增加。当秸秆的掺混比为20%,混合样品的低位发热量达到13911k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秸秆 热重分析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的城市雨洪模型模拟研究——以广东东莞市东城牛山汇水片区为例 被引量:15
18
作者 韩娇 万金泉 马邕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53,共4页
为研究城市雨洪规律及城市化对雨洪的影响,指导城市防洪排涝,以SWMM为研究工具,东莞市东城牛山汇水片区为研究对象,经过汇水子流域划分、管网系统概化、参数设置调试等步骤构建了研究区域的城市雨洪模型,并应用所构建的模型对不同降雨... 为研究城市雨洪规律及城市化对雨洪的影响,指导城市防洪排涝,以SWMM为研究工具,东莞市东城牛山汇水片区为研究对象,经过汇水子流域划分、管网系统概化、参数设置调试等步骤构建了研究区域的城市雨洪模型,并应用所构建的模型对不同降雨重现期、不同城市化程度设计情境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所构建模型可以对城市雨洪过程进行全程动态模拟;模拟发现随着重现期的增加,径流总量和洪峰流量都明显增加,且增幅逐渐减小;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降雨入渗量减少,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增大,径流系数不断增高,洪涝灾害的风险升高,且短重现期的降雨条件下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城市雨洪模型 模拟研究 降雨重现期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应用于低温NH_3-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喻成龙 黄碧纯 杨颖欣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3-150,共8页
低温NH3-SCR技术能在低于200℃的反应温度下将NOx高效转化为N2,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开发高活性、高抗中毒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硫中毒和水抑制是阻碍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发展和应用的关键因... 低温NH3-SCR技术能在低于200℃的反应温度下将NOx高效转化为N2,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开发高活性、高抗中毒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硫中毒和水抑制是阻碍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发展和应用的关键因素.分子筛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适宜的表面酸性、择形性以及灵活性,可有效地引入过渡金属元素,在低温SCR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文中综述了近年来分子筛应用于低温NH3-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成果,重点关注ZSM-5、SAPO-34、SBA-15、MCM-41以及BETA分子筛,分析了其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性能、抗硫抗水性能以及反应机理,并对计算模拟在分子筛催化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针对分子筛应用于低温NH3-SCR所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低温脱硝 催化剂 分子筛 过渡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的MnO_x-CeO_2在含NO气氛中氧化碳烟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付名利 王克亮 +6 位作者 于润芃 文贤儿 张明 黄碧纯 吴军良 叶代启 梁红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93-1600,共8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的复合氧化物MnOx-CeO2,其程序升温氧化(TPO)结果显示,1 000 mL.m^-3NO和10%O2条件下MnOx-CeO2对应的碳烟起燃温度Ti为250-303℃,远低于无催化剂时的Ti(402℃)及CeO2的Ti(334℃);也低于无NO下MnOx-CeO2的Ti(346-36... 用共沉淀法制备的复合氧化物MnOx-CeO2,其程序升温氧化(TPO)结果显示,1 000 mL.m^-3NO和10%O2条件下MnOx-CeO2对应的碳烟起燃温度Ti为250-303℃,远低于无催化剂时的Ti(402℃)及CeO2的Ti(334℃);也低于无NO下MnOx-CeO2的Ti(346-360℃);与MnOx的Ti(290℃)相当,但MnOx-CeO2的Tm(413-441℃)仍比MnOx的Tm(441℃)稍低。明显地,NO促进了碳烟的氧化,MnOx-CeO2比CeO2和MnOx的活性都要高。NO-TPD、FT-IR及原位DRIFTs表明,MnOx-CeO2表面对NO吸附能力强,更易促进NO氧化和NOx储存,从而有利于碳烟的氧化。可能的机理为,富氧条件下气相O2推动催化剂中氧物种(如超氧O2-,化学弱吸附氧O-与晶格氧O2-)的形成(含相互转化)与迁移,推进了NO或NO2-的氧化;储存的NOx在低温下生成硝酸根离子,在高温时则释放出高活性的NO2*和O-,促进碳烟氧化,其中间产物包括C-NO2复合物与C(O)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 MnOx-CeO2 碳烟氧化 催化剂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