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型大学人文通识课到课率与课堂因素关系探究——基于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调研的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建新 杨桦 华吟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1-44,共4页
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跟踪调研,结合主客观分析,发现人文通识课到课率与教师职称、教师外形、教师性别、课堂活跃度、点名频率、作业量、班级规模、考试方式这8个课堂因素有直接关系,并揭示了其间... 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跟踪调研,结合主客观分析,发现人文通识课到课率与教师职称、教师外形、教师性别、课堂活跃度、点名频率、作业量、班级规模、考试方式这8个课堂因素有直接关系,并揭示了其间的关系特征,希望对提升高校人文通识课到课率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人文通识课 到课率 课堂因素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人文通识课教学效率提升路径研究——基于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调研的经济计量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建新 杨桦 华吟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66,共6页
对华南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和2016-2017学年第1学期开设的共158门人文通识课教学进行跟踪调研,通过经济计量方法分析调研数据,以到课率、到课稳定率、听课率三个方面作为衡量教学效率的三个代表性指标,探究影响三个指标的系列... 对华南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第2学期和2016-2017学年第1学期开设的共158门人文通识课教学进行跟踪调研,通过经济计量方法分析调研数据,以到课率、到课稳定率、听课率三个方面作为衡量教学效率的三个代表性指标,探究影响三个指标的系列因素以及三个指标间的关系特征,发现课堂活跃度和课堂规模是影响人文通识课教学效率的最突出因素,由此启发高校从三方面入手,主要把控课堂活跃度和课堂规模,从而提高人文通识课教学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人文通识课 教学效率 到课率 到课稳定率 听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客观视角下的人文通识课到课率影响因素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人文通识课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周建新 林丽萍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107,共13页
文章以2016年全年两学期158门人文通识课调研的客观数据和233份人文通识课问卷调查发现的主观看法为对比基础,从主客观视角考察课程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以及外界客观因素对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课程因素中的课堂... 文章以2016年全年两学期158门人文通识课调研的客观数据和233份人文通识课问卷调查发现的主观看法为对比基础,从主客观视角考察课程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以及外界客观因素对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课程因素中的课堂氛围、教师因素中的教师态度以及学生因素中的个人私事对到课率的影响显著。提出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审查、注重教学质量评估、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建议,以增强教师活跃课堂氛围的能力,改善教师态度,降低学生个人私事的影响,最终提升人文通识课到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观视角 人文通识课 到课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师生共建写作评分标准感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鹰 杨梦妮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3,共12页
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师生共建写作评分标准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象为某高校38位修读“学术英语”的大一学生。研究数据包括他们填写的叙事框架和对其中6位学生的回溯性访谈。研究发现,全部学生都赞同该评... 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师生共建写作评分标准的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象为某高校38位修读“学术英语”的大一学生。研究数据包括他们填写的叙事框架和对其中6位学生的回溯性访谈。研究发现,全部学生都赞同该评估模式,认为它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估手段,能实现“以评促学”与“以评为学”,值得在课堂中推广;在教学应用上应注意搭建各类评估脚手架、控制评分标准不同等级之间的限定词以及加强对语言能力相对较弱学生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建写作评分标准 学生感知 学术英语 叙事框架 回溯性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境重构与国家形象建构——基于语料库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武建国 李玓桥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2,F0003,共8页
现有的国际舆论和文化格局使得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塑而非自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更加凸显了通过大众传媒自塑国家形象的重要性。鉴于此,本文基于语境重构视角,以新冠疫情报道为语料,总结其英译中使用的语境重... 现有的国际舆论和文化格局使得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塑而非自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更加凸显了通过大众传媒自塑国家形象的重要性。鉴于此,本文基于语境重构视角,以新冠疫情报道为语料,总结其英译中使用的语境重构策略,并利用语料库分析工具对译文进行定量分析,以期识别在此过程中通过语境重构建构的国家形象。研究发现,6种语境重构策略的灵活运用凸显了暗含积极语义韵的高频词及媒体关键词,在某种程度上建构了人民团结、堪当重任和客观公正的大国形象。本文旨在探讨在翻译中有效建构国家形象的语境重构策略,从而推动中国国家形象自塑话语体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形象建构 语境重构 语料库 新闻报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外语教育技术整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被引量:17
6
作者 莫锦国 许能锐 刘骎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通过外语教学改革的不断实践,一些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将从课程设置、考试制度及采用这些教学模式的优势与问题等方面来介绍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 外语教育技术 整合 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本聚类在大学英语作文自动评分中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葛诗利 陈潇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5-148,共4页
面向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自动作文评分要求评分方法具有针对非特定作文题目的通用性。在作文内容评价方面,文本聚类能够把作文按内容的相似程度聚集到一起,从而形成一棵内密外疏的聚类树。位于聚类树外围的少数与其它作文内容差异较大,... 面向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自动作文评分要求评分方法具有针对非特定作文题目的通用性。在作文内容评价方面,文本聚类能够把作文按内容的相似程度聚集到一起,从而形成一棵内密外疏的聚类树。位于聚类树外围的少数与其它作文内容差异较大,即可能跑题的作文可以反馈给教师进行人工判断,从而花费较少的人力即可做出较准确的作文内容评价。实验表明,通过设置合理的相似度阈值,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跑题作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聚类 自动作文评分 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作文自动评分研究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2
8
作者 葛诗利 陈潇潇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6,共6页
面向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自动作文评分研究存在四个难题:评分标准、针对性、通用性和人机界面的划分。自动评分要以人工评分为准,并结合写作教学理论;评分要考虑中国学生写作特点,使评价具有针对性;为了构建一次训练多次使用的通用... 面向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自动作文评分研究存在四个难题:评分标准、针对性、通用性和人机界面的划分。自动评分要以人工评分为准,并结合写作教学理论;评分要考虑中国学生写作特点,使评价具有针对性;为了构建一次训练多次使用的通用评分模型,语言使用和内容需分别处理;作文评分必须有人参与,适当的人机界面能充分发挥机器和人的长处,使自动评分高效而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写作教学 自动作文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语篇分析进行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被引量:4
9
作者 叶秀兰 韩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101-107,共7页
根据语言学关于阅读的理论,对语篇分析———宏观结构、微观结构应用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进行论述。通过设计树形图对两篇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详细的宏观结构分析,并对课文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剖析。这些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精读教学 阅读理解能力 宏观结构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AP:大学英语改革与双语教学 被引量:53
10
作者 韩金龙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4-25,共2页
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及其与双语教学的关系是现阶段英语教师和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我们认为开设EAP课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EAP是大学英语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的延伸,同时也是衔接大学英语与双语教学的... 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及其与双语教学的关系是现阶段英语教师和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我们认为开设EAP课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EAP是大学英语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方向,是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的延伸,同时也是衔接大学英语与双语教学的一个桥梁.作为语言教学的EAP,既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双语教学环境;而作为专业课程教学的双语教学,也能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两者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本文还就EAP的概念、方法和原则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P 大学英语改革 双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慕华”与“事大”:高丽王朝的对华外交试论
11
作者 魏志江 蔡苏露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11,共13页
高丽王朝是朝鲜半岛国家传统的“慕华”外交理念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以宋文明为代表的东亚文明的高峰,也是以辽金元为代表的北族王朝崛起的时代,高丽在文化上面临着对宋文明的“慕华”外交和对辽金元北族王朝的“事大”外交... 高丽王朝是朝鲜半岛国家传统的“慕华”外交理念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以宋文明为代表的东亚文明的高峰,也是以辽金元为代表的北族王朝崛起的时代,高丽在文化上面临着对宋文明的“慕华”外交和对辽金元北族王朝的“事大”外交的纠葛。但是,随着辽金元政权逐步接受儒家文明,高丽对辽金元的“事大”外交,也具有了文化外交转型和认同辽金元中华文明的意义。因此,高丽的“慕华”与“事大”外交,也体现了高丽和宋辽金元以及明朝等东亚各民族外交文化的相互交流、交融和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华” “事大” 高丽 宋辽金元 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反拨效应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娉娣 薛荷仙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1-123,共3页
一项科学的考试不仅在考试前,更应在考试后,能对应试者产生正反拨效应。通过对比分析收集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会对应试者产生反拨效应,尤其在学习观念、学习动力以及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口语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方面产生... 一项科学的考试不仅在考试前,更应在考试后,能对应试者产生正反拨效应。通过对比分析收集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会对应试者产生反拨效应,尤其在学习观念、学习动力以及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口语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方面产生较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考试 反拨效应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增设快速阅读理解测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杰克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5年第8期46-49,共4页
一、阅读与快速阅读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大学英语课程教... 一、阅读与快速阅读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一般要求'的'阅读理解能力'部分还对快速阅读提出以下要求:'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六级考试 四级考试 快速阅读理解 教学目标 综合应用能力 必要性 可行性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培养 被引量:6
14
作者 龚云霞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53-156,共4页
文章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内涵,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现状及原因,提出大学英语教师要培养科研兴趣,掌握科研方法,激发科研热情,增强提高科研素质的自觉性。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师 科研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岛屿研究与岛屿诗学
15
作者 苏娉 王梓钰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170,178,共10页
中国岛屿研究深受中国文学中岛屿诗学的影响。在世界岛屿研究和中国岛屿诗学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岛屿研究基于本土岛屿地理人文,衍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视角。中国岛屿研究呈现的学术关切和研究旨趣,又与中国文学中的岛屿思想相交叠,进... 中国岛屿研究深受中国文学中岛屿诗学的影响。在世界岛屿研究和中国岛屿诗学的双重作用下,中国岛屿研究基于本土岛屿地理人文,衍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视角。中国岛屿研究呈现的学术关切和研究旨趣,又与中国文学中的岛屿思想相交叠,进一步推动了岛屿诗学的再发掘、再解读和再生产。中国岛屿诗学与中国岛屿研究互为补充,立足于中国岛屿文学,致力于反映中国语境下岛屿性建构及岛陆关系阐释,其融合了中国古代、近现代以及当代岛屿观,呈现历史与当下互涉、想象与现实互通、岛屿与大陆共生交缠、理想性与反思性并存的特点。中国古代文献反映了早期中国岛屿观念的变迁,构成中国岛屿诗学的重要源流;近现代岛屿文学通过大陆视角与岛屿视角的沟通融合,形成对古代岛屿诗学内涵的补充;当代岛屿诗学则基于前期诗学传统和中国当代岛屿文学现象,确立了其在中国岛屿诗学中的主体地位。中国当代岛屿诗学既包含岛屿外视角和岛屿内视角的呈现,又演化出具有居间性质的间隙岛屿视角。以上三重视角相辅相成,共同反映了中国岛屿文化的杂糅特质和多元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岛屿诗学 岛屿性 岛屿外视角 岛屿内视角 间隙岛屿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自然资源开发保护的历程、必然性与路径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杨 沈娟 +3 位作者 谢婧 程鹏 杨洋 孙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8,共12页
自然资源能够调节生态平衡,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经济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牢牢守住自然资源利用的底线,强化落实自然资源资产权益的保护,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历史分析法和... 自然资源能够调节生态平衡,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经济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牢牢守住自然资源利用的底线,强化落实自然资源资产权益的保护,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历史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分析了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历程的4个阶段,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性,提出了新时期自然资源开发保护的特征,构建了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实现路径,以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引。研究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西方生态现代化的观念超越、方法超越和理论超越;新时期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法制化与规范化,强调系统性和综合管理,强调科技创新;自然资源开发保护要坚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系统治理思维,强化数字化信息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完善自然资源制度体系,提高监督监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开发保护 生态系统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绿色低碳发展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人文范式下机器学习文本分类应用于翻译研究的路径探索——以翻译汉语句法特征研究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书能 杨立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共17页
文本分类等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是数字人文范式下翻译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翻译语言特征研究是翻译研究的基础领域。本研究提出机器学习文本分类应用于翻译语言特征研究的“五步法”研究路径,包含文本分类数据远观、贡献度排序特征中... 文本分类等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是数字人文范式下翻译研究的主要特征之一。翻译语言特征研究是翻译研究的基础领域。本研究提出机器学习文本分类应用于翻译语言特征研究的“五步法”研究路径,包含文本分类数据远观、贡献度排序特征中观、随机选择文本细读、语言规律总结和规律成因阐释等五个步骤。本研究依循该路径考察了翻译汉语的句法特征,发现翻译汉语相比原创汉语的最显著特征是数词在“数词+作名词的量词”表名词短语、习语、“数词+量词+名词”表模糊义等范畴边缘成员上的负使用,其认知成因在于译者倾向于忽略语义网络中突显程度较低的范畴边缘成员。案例研究表明,引入机器学习文本分类算法能够提升语言宏观描写层面的全面性、客观性与科学性,基于数据结论随机选择文本开展语例细读则有助于深入挖掘形式数据背后隐含的更细颗粒度的语言规律。本研究旨在为数字人文范式下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机器学习 文本分类 翻译语言特征研究 五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语学习者以续促学的能力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6,147,共13页
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语言学习的高效率也可以通过“续”实现。学习者如果能提高以续促学的能力,基于续论的外语教学效果就会更加明显。那么,以续促学的能力包含哪些要素?二语学习者以续促学能力的研究理据是什么?在外语教学中,应当... 语言是通过“续”学会的,语言学习的高效率也可以通过“续”实现。学习者如果能提高以续促学的能力,基于续论的外语教学效果就会更加明显。那么,以续促学的能力包含哪些要素?二语学习者以续促学能力的研究理据是什么?在外语教学中,应当如何培养学习者以续促学的能力?为回答这些问题,推动基于续论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本文首次提出续能的概念,并分析其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梳理当前以续促学能力研究的认知和实证理据,讨论续能研究的价值及续能培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论 以续促学 续能 互动协同 二语习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语境重构与中国影视文化的传播——以影片《我和我的祖国》字幕翻译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建国 李育静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共12页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影视文化已逐步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传播方式。鉴于此,本研究以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为例,在量化分析软件ELAN的技术支持下,通过整合语境重构理论与三维语境分析模式,分析并总结了字幕翻译在影视文化传播中的多...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影视文化已逐步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传播方式。鉴于此,本研究以影片《我和我的祖国》为例,在量化分析软件ELAN的技术支持下,通过整合语境重构理论与三维语境分析模式,分析并总结了字幕翻译在影视文化传播中的多模态语境重构过程与原则。研究表明:多模态语境重构涉及各个模态之间的交互融合与意义构建,具体表现为要素添加、要素删减、要素替代和要素转换;此外,在多模态语境重构过程中,译者须遵循灵活筛选、准确输出、动态对等、有效传递和即时反馈的原则,以进一步提高字幕翻译质量并促进影视文化的传播。本文旨在探索多模态语境重构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以期为推动影视文化传播的应用研究领域提供可借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语境重构 中国影视文化的传播 《我和我的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级联宽度学习的自适应认知诊断方法
20
作者 陈锦 林江豪 +1 位作者 阳爱民 李心广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
针对现有的认知诊断模型信息利用不充分以及依赖局部作答信息而导致诊断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级联宽度学习的自适应认知诊断方法。首先,提取题目的语义、参数等特征,采用无偏差加权进行融合。其次,提出了改进的级联宽度学习系统(... 针对现有的认知诊断模型信息利用不充分以及依赖局部作答信息而导致诊断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级联宽度学习的自适应认知诊断方法。首先,提取题目的语义、参数等特征,采用无偏差加权进行融合。其次,提出了改进的级联宽度学习系统(improved cascade of broad learning system,ICBLS),旨在学习全序列作答信息,利用残差结构解决长序列学习遗忘的问题,采用网格搜索法确定最优参数组合,进而构建认知诊断模型。最后,经过非线性分类器实现知识状态的分类。以BP神经网络、Bi-LSTM、Bi-GRU为基线模型,在实际的接受性任务中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ICBLS的模型获得的最高模式准确率为95.74%,平均属性准确率为98.31%。并且,通过消融实验证明了题目的语义信息有利于模型更准确地发现被试的语言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联宽度学习 认知诊断 自适应测试 语义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