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形角度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CoCrMoW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余伟泳 肖志瑜 +3 位作者 程玉婉 陈莹莹 高超峰 张卫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51-2259,共9页
以自主制备的气雾化CoCrMoW合金球形微细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工艺成形出与加工平面成不同角度的试样,并研究其显微组织与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成形试样主要由FCC的γ相和HCP的ε相组成。随着成形倾斜角度的增大,试样的... 以自主制备的气雾化CoCrMoW合金球形微细粉末为原料,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工艺成形出与加工平面成不同角度的试样,并研究其显微组织与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成形试样主要由FCC的γ相和HCP的ε相组成。随着成形倾斜角度的增大,试样的相对密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倾斜角为90°时,试样密度最高,相对密度达到99.2%;表面粗糙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0°时达到最小值7.84μm,在15°时达到最大值19.85μm;抗拉强度、伸长率及显微硬度大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在60°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74MPa和412.5HV,伸长率在45°时达到最大值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rMoW合金 激光选区熔化 成形角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TiH_(2)粉末制备Ti/(TiB+TiC)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2
作者 林东键 柳中强 +2 位作者 唐浩 张建涛 肖志瑜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43,共9页
使用低成本的TiH_(2)粉末代替纯钛粉,通过添加B4C原位生成TiB和TiC两种增强相,经过真空无压烧结及热挤压工艺制备出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Ti/(TiB+TiC)钛基复合材料,分析了制备工艺和增强相对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H_(2)... 使用低成本的TiH_(2)粉末代替纯钛粉,通过添加B4C原位生成TiB和TiC两种增强相,经过真空无压烧结及热挤压工艺制备出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Ti/(TiB+TiC)钛基复合材料,分析了制备工艺和增强相对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H_(2)粉末具有较好的烧结活性,脱氢烧结样品的相对密度可达97.7%;经热挤压工艺,相对密度进一步提升到99.9%,接近于全致密。增强相TiB为短纤维状,TiC为颗粒状,均匀分布在等轴α-Ti基体中,能抑制等轴晶的长大,细化晶粒。热挤压工艺能进一步细化晶粒,使组织更加均匀致密,挤压态钛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和良好的强塑性匹配。TiH_(2)+4%B4C(体积分数)挤压态复合材料维氏硬度Hv0.3310,屈服强度683 MPa,抗拉强度851 MPa,断后伸长率1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H2粉末 钛基复合材料 热挤压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和锻造态Fe–2Cu–0.5C–0.11S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硕 肖志瑜 +2 位作者 关航健 张文 温利平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28,共6页
采用国产原料制备粉末冶金烧结态和锻造态Fe–2Cu–0.5C–0.11S材料,考察该材料的密度、显微组织、静态力学性能及动态超声疲劳性能。结果表明,粉末锻造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材料密度,锻件的平均密度可达到7.75 g/cm^3,其相对密度可达到98.... 采用国产原料制备粉末冶金烧结态和锻造态Fe–2Cu–0.5C–0.11S材料,考察该材料的密度、显微组织、静态力学性能及动态超声疲劳性能。结果表明,粉末锻造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材料密度,锻件的平均密度可达到7.75 g/cm^3,其相对密度可达到98.7%;烧结件和锻件的显微组织主要由珠光体和铁素体组成,但锻件中的孔隙明显较少;锻件的力学性能相对于烧结件得到明显提升,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及硬度分别为1018 MPa、778 MPa、4.0%及HB 206,比烧结件分别提高了155%、145%、167%及87%;锻件在106、107和108周次下相应的超声疲劳强度为437.7 MPa、351.1 MPa和281.7 MPa,比烧结件分别提高了82%、70%和59%;在相同疲劳寿命下,锻件的疲劳强度一直高于烧结件,但随着疲劳寿命的提高,两者之间的差值变小;烧结件和锻件在拉伸时均表现出脆性断裂的特征,同时存在微观塑性变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锻造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超声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合金球墨铸铁活塞材料的显微组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吕献丰 王立波 +3 位作者 李海成 唐浩 张建涛 肖志瑜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58,共6页
采用铸造成形方法,以QT600-3成分为基础,通过添加元素Cr/Ni/Mo制备了含有少量合金元素的马氏体球墨铸铁活塞材料,并与传统合金灰铸铁和QT600-3材料微观组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环-块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室温干磨试验。结果表明:研发... 采用铸造成形方法,以QT600-3成分为基础,通过添加元素Cr/Ni/Mo制备了含有少量合金元素的马氏体球墨铸铁活塞材料,并与传统合金灰铸铁和QT600-3材料微观组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采用环-块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室温干磨试验。结果表明:研发的两种球墨铸铁材料的耐磨性分别较传统合金灰铁、QT600-3材料分别提高了6.5%、51.7%和17.0%、57.1%,且具有较低摩擦系数;材料的磨损失效机理主要为黏着磨损,研发的球铁材料由于添加了少量的合金元素,能在基体组织中析出大量碳化物,大幅提升材料的耐磨性,并且减轻了磨损表面的氧化程度,满足了低成本、高性能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显微组织 摩擦磨损 压缩机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表面滚压对氢化钛烧结纯钛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尧晶 张建涛 +3 位作者 李星毅 柳中强 刘潇 肖志瑜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7-555,共9页
采用超声表面滚压技术对氢化钛烧结纯钛进行表面强化,并借助X射线衍射、电子背散射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滚压后纯钛的微观组织演化及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滚压后组织呈梯度变化,最外表面晶粒为等轴纳米晶,尺寸约100 nm;随距表面... 采用超声表面滚压技术对氢化钛烧结纯钛进行表面强化,并借助X射线衍射、电子背散射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滚压后纯钛的微观组织演化及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滚压后组织呈梯度变化,最外表面晶粒为等轴纳米晶,尺寸约100 nm;随距表面距离增大,晶体组织依次为块状晶、层片状组织及等轴粗晶,塑性变形层厚度可达400μm。滚压后表面硬度提高了36%,表面粗糙度显著降低,滚压后引发的晶粒细化和残余应力有助于产生致密的钝化膜,提高了耐腐蚀性能。滚压后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为640 MPa、485 MPa,分别提高了32%和27%,但延伸率有所下降,断口形貌总体仍表现为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表面滚压 纯钛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粉末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硅含量和随流孕育剂对高硅固溶球墨铸铁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吴延懿 张建涛 +5 位作者 刘国兵 徐德安 覃满 李星毅 林政淇 肖志瑜 《热加工工艺》 2025年第17期45-50,57,共7页
制备了不同Si含量和不同种类随流孕育剂的高硅铁素体球墨铸铁,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对其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并对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硅含量和孕育剂的类型对高硅固溶球墨铸铁的组织和性能都有着重要影响。高硅固溶... 制备了不同Si含量和不同种类随流孕育剂的高硅铁素体球墨铸铁,采用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对其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并对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硅含量和孕育剂的类型对高硅固溶球墨铸铁的组织和性能都有着重要影响。高硅固溶球墨铸铁的Si含量在4.0wt%~4.8wt%时,试样基体均为全铁素体组织;随着硅含量增加,试样抗拉强度增大,石墨球形态明显恶化,断后伸长率先增加后减小。在高Si含量时,采用含Bi随流孕育剂,石墨球尺寸较小,但其圆整度较差,试样断后伸长率较低。采用含Sb随流孕育剂,石墨球细小、分布均匀,且圆整度较高,试样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满足QT600-10球墨铸铁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固溶强化 球墨铸铁 力学性能 随流孕育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