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弧氧化制备医用Mg-6Zn合金Cu^(2+)涂层的抗肿瘤和成血管性能研究
1
作者 柴应红 罗霞 +4 位作者 林科建 张红 赵辉 蔡华伟 郝丽静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1-210,共10页
目的镁合金作为骨植入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骨植入术后的恢复问题长期以来未得到解决。方法以Mg-6Zn合金为基体,基于简便的微弧氧化工艺,通过添加纳米铜粉,制备了含Cu^(2+)的镁合金涂层,研究了不同纳米铜添加量下涂层的... 目的镁合金作为骨植入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骨植入术后的恢复问题长期以来未得到解决。方法以Mg-6Zn合金为基体,基于简便的微弧氧化工艺,通过添加纳米铜粉,制备了含Cu^(2+)的镁合金涂层,研究了不同纳米铜添加量下涂层的耐腐蚀、抗肿瘤和成血管性能。结果Cu^(2+)的加入,使涂层表面形貌得到改善,涂层更加平整致密,0.35 g/L添加量下,其拥有(385.46±38.99)HV的显微硬度、(3.90±0.28)%的孔隙率和最小(1.40±0.86)μm的孔径。在耐腐蚀性能测试中,表现出了最低的腐蚀速率(3.14×10^(-5) mm/a),较不含Cu^(2+)涂层降低了1个数量级。体外实验表明:Cu^(2+)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值率大于80%,溶血率低于4%,细胞黏附效果良好。此外,Cu^(2+)涂层还具备较好的抗肿瘤和成血管能力,培养大鼠骨肉瘤细胞时,其增值率低至(24.53±2.75)%。在合适的浓度下,Cu^(2+)能够实现抗肿瘤和成骨的协同作用;同时,Cu^(2+)又会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分泌,刺激细胞增殖分化,进而促进血管生成;而在肿瘤条件下,Cu^(2+)又会延迟血管内皮细胞成血管。结论Cu^(2+)具有良好的氧化活性,会使肿瘤细胞铜过载而产生氧化应激反应,进而死亡,并且Cu^(2+)还能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增殖进而血管化。因此,这种具备较好耐腐蚀性、抗肿瘤和成血管能力的含Cu^(2+)医用镁合金涂层,有望在骨植入及其术后问题上得到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镁合金 微弧氧化 含Cu^(2+)涂层 耐腐蚀性能 抗肿瘤 成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射线衍射的香兰素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石志锋 刘佳 +1 位作者 肖娟 郑志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63-1568,共6页
婴幼儿非母乳喂养时奶粉是摄取营养的主要制品,“三聚氰胺”、“香兰素”等添加剂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快速检测并高效识别奶粉中的不良物质,是国内外乳制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保障婴幼儿成长健康具有十分... 婴幼儿非母乳喂养时奶粉是摄取营养的主要制品,“三聚氰胺”、“香兰素”等添加剂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如何快速检测并高效识别奶粉中的不良物质,是国内外乳制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保障婴幼儿成长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淀粉和香兰素的红外和拉曼光谱均存在大量的吸收峰,基质与添加物的光谱信号重合区域广信噪比低,谱峰重叠干扰严重,仪器越灵敏检测筛选的难度越大。研究基于X射线衍射(XRD)建立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香兰素的无损快速、高灵敏度检测方法,食品乳制品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基质材料在XRD下均不具有复杂的衍射花样,基于XRD的香兰素快速检测方法消除了食品乳制品中各类基质的背景干扰,结合XRD图谱的指纹特性对香兰素的掺杂进行快速鉴别和定性识别检测。结果表明,掺杂香兰素后衍射图谱13.03°出现明显尖锐的衍射峰,峰形好,响应值高,该衍射峰是快速检测香兰素是否存在的特征指纹峰。XRD法快速检测香兰素采用直接进样、精细扫描,在去除基质影响的同时,相对于气相色谱法、电泳法,该方法更加方便、快速,定性确认更准确,结果可靠,适用性强。香兰素晶体衍射峰明显,结构稳定,同时制样简单,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本研究中香兰素最低掺杂量为202μg·g^(-1),可用于市售加香食品中香兰素的含量的快速检测,灵敏度可满足建议限量和超量掺加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衍射 香兰素 食品安全 快速检测 补充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组织修复材料的骨再生机理研究
3
作者 邹学农 陈大福 +5 位作者 田伟 张西正 吴刚 董华 周永胜 周光前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9期40-50,共11页
传统硬组织修复材料由于在组成及结构上与人体骨组织存在较大差异,植入体内后的骨组织修复过程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的"充填"过程,且材料的降解速度与新骨形成速度不匹配,难以达到真正的"生物性融合",严重制约了该类材... 传统硬组织修复材料由于在组成及结构上与人体骨组织存在较大差异,植入体内后的骨组织修复过程基本上是一种被动的"充填"过程,且材料的降解速度与新骨形成速度不匹配,难以达到真正的"生物性融合",严重制约了该类材料在骨科临床的推广应用。因此,设计与制备具有"主动修复功能"和"可调控生物响应特性"的第3代新型硬组织修复材料已成为当前骨科临床的新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介绍了硬组织修复材料的骨再生机理研究方法,综述了硬组织修复材料与宿主防御和骨再生及宿主微环境对材料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指出硬组织修复材料植入体内后所发生的序列事件可能通过表观遗传修饰使得基因表达受材料本身和宿主微环境等因素的调控,提出新型硬组织修复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组织修复材料 骨再生 宿主防御 宿主微环境 表观遗传学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生物陶瓷的功能性生物适配机制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嘉乾 卢霄 +3 位作者 鲁亚杰 王迎军 王臻 卢建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为了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优质医用生物陶瓷应该具备怎样的性能一直困扰着广大研究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者团队致力于研发医用生物陶瓷,从基础科学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应用经验,相继提出了“生物适配”... 为了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优质医用生物陶瓷应该具备怎样的性能一直困扰着广大研究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者团队致力于研发医用生物陶瓷,从基础科学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临床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和应用经验,相继提出了“生物适配”和“精准生物适配”理论。本文围绕“医用生物陶瓷(磷酸钙类材料)的功能性生物适配”这一主题分享本团队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经验,从结构适配、降解适配、力学适配、应用适配等四个角度,结合骨科临床应用背景,探讨如何实现其生物适配和设计制造的有效衔接,旨在为医用生物陶瓷的设计、制造、监管和应用提供依据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陶瓷 生物适配 材料微结构 生物降解 骨再生 血管化 专题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人工骨修复材料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王迎军 杜昶 +2 位作者 赵娜如 叶建东 陈晓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1-58,共8页
骨缺损修复材料是临床需求量最大的生物医用材料之一.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的局限性使得研发优异的人工骨修复材料意义重大.通过模仿天然骨本身的成分、结构特性及生物矿化过程,对材料的组成、结构进行设计与调控,可以获得新型仿生人工骨... 骨缺损修复材料是临床需求量最大的生物医用材料之一.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的局限性使得研发优异的人工骨修复材料意义重大.通过模仿天然骨本身的成分、结构特性及生物矿化过程,对材料的组成、结构进行设计与调控,可以获得新型仿生人工骨修复材料,这已成为生物材料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文中概述了仿生人工骨修复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本课题组的相关研究,即类骨微纳米磷酸钙矿物的仿生合成、生物医用高分子仿生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和具有多级孔结构的自固化磷酸钙基骨修复材料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材料 骨修复材料 生物矿化 仿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期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全球创新与产业高地战略规划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迎军 曾志敏 +1 位作者 张龙鹏 胡燕娟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119,共12页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能级与全球影响力,支撑我国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湾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能级与全球影响力,支撑我国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湾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评估和国家定位研判,在“一国两制”的独特制度框架下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与重点任务。面向2050年,粤港澳大湾区可分“四步走”全面加速建成开放、融合、可持续的全球创新与产业高地,以科技创新发展一体化来有序推动建设“无边界”的大湾区。研究提出了重点任务建议: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培育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海内外优秀人才的聚集地、推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建立多元化的科创投入协同机制、探索创新与产业要素流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科技创新 新兴产业 全球创新与产业高地 湾区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精神疾病自动分类与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小怡 周静 +3 位作者 柯鹏飞 孔令茵 吴逢春 吴凯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52-763,共12页
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病理机制仍有许多未知,客观临床诊断标准也十分欠缺,其诊断与预后面临巨大挑战。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神经影像数据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神经病理机制的探索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发掘。相比于实现群体水平... 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病理机制仍有许多未知,客观临床诊断标准也十分欠缺,其诊断与预后面临巨大挑战。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神经影像数据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神经病理机制的探索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发掘。相比于实现群体水平分析的传统单变量分析方法,机器学习模型基于神经影像数据,实现神经精神疾病的个体化、智能化预测。综述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的神经精神疾病自动分类与预测研究进展,从机器学习基本原理和精神分裂症、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与帕金森病等4种典型神经精神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目前,疾病自动分类与预测研究还存在着样本量小、可重复性低等局限性,未来可以通过多站点数据协同分析来提高研究的样本量。此外,深度学习和跨疾病诊断与预测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神经精神疾病 神经影像 分类与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微观力学失效行为的原位研究
8
作者 钱天宝 杭飞 +1 位作者 庄建 陈晓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89-389,共1页
目的骨复杂的分级结构赋予其高的刚度、强度和断裂韧性,目前对骨微观增韧机理的系统性理解仍然需要更深入的实验性研究。研发新型原位AFM-力学测试平台,实现在宏观加载时原位观察密质骨各级结构的力学行为。方法利用该原位平台,首先对... 目的骨复杂的分级结构赋予其高的刚度、强度和断裂韧性,目前对骨微观增韧机理的系统性理解仍然需要更深入的实验性研究。研发新型原位AFM-力学测试平台,实现在宏观加载时原位观察密质骨各级结构的力学行为。方法利用该原位平台,首先对含天然骨髓表面的牛股骨试样进行了原位拉伸测试,原子力显微镜(AFM)记录了矿化胶原纤维的力学行为变化。随后对抛光牛骨试样进行原位弯曲测试,利用AFM追踪裂纹尖端区域骨微观结构的力学行为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质骨 弯曲测试 力学测试 微观力学 分级结构 实验性研究 原位拉伸 原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纳米纤维CsgA-Mfp5-CBD的单分子力学研究
9
作者 周楷 李颖风 +3 位作者 李珂 刘洋 钟超 肖波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9-79,共1页
目的淀粉样纤维化可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等疾患,其分子病理不明。CsgA蛋白能自组装成淀粉样纤维,在大肠杆菌黏附中起关键作用。贻贝足蛋白Mfp5、几丁质结合域CBD也能形成纤维,被用于合成新的功能材料。本文测量其力-学参数,阐明CsgA类淀粉... 目的淀粉样纤维化可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等疾患,其分子病理不明。CsgA蛋白能自组装成淀粉样纤维,在大肠杆菌黏附中起关键作用。贻贝足蛋白Mfp5、几丁质结合域CBD也能形成纤维,被用于合成新的功能材料。本文测量其力-学参数,阐明CsgA类淀粉样纤维的自组装机理。方法建立一种免标记蛋白质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使蛋白的羧基末端连接到磁珠上,氨基末端连接到经过化学处理的玻片上。然后,用磁镊操纵测量蛋白质在不同力下的伸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病理 阿尔茨海默症 羧基末端 分子力学 免标记 纳米纤维 自组装 C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酰胺为沉淀剂水热合成羟基磷灰石纤维 被引量:5
10
作者 郝丽静 杨辉 +1 位作者 赵娜如 王迎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8,共6页
采用四水硝酸钙和磷酸氢二铵的混合物为前驱体,以丙酰胺(PA)为沉淀剂来控制溶液的过饱和度,经水热均相法处理成功制备了高结晶度、形貌均一、分散性良好的纤维状羟基磷灰石(HA)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 采用四水硝酸钙和磷酸氢二铵的混合物为前驱体,以丙酰胺(PA)为沉淀剂来控制溶液的过饱和度,经水热均相法处理成功制备了高结晶度、形貌均一、分散性良好的纤维状羟基磷灰石(HA)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所制备的HA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初始pH值和前驱体浓度对HA形貌、组成、结晶度及生长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值较低时有利于纤维状HA粉体的形成,前驱体浓度较低时则能促进纤维的宽化;但是初始pH值和前驱体浓度对产物的晶体结构、组成及结晶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丙酰胺 纤维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其细胞相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立风 任力 +1 位作者 刘卅 王迎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4-49,56,共7页
以椰汁作为基本的碳源和生长因子来源,通过添加成分明确的乙醇及酵母膏作为补充碳源和氮源,并补加相应的微量元素,获得了成分简单、明确的医用细菌纤维素培养基;该培养基各成分含量相对稳定,提高了细菌纤维素的发酵速率和产量,所获得的... 以椰汁作为基本的碳源和生长因子来源,通过添加成分明确的乙醇及酵母膏作为补充碳源和氮源,并补加相应的微量元素,获得了成分简单、明确的医用细菌纤维素培养基;该培养基各成分含量相对稳定,提高了细菌纤维素的发酵速率和产量,所获得的产物厚度可满足不同的医用需求.将碱液分别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超声波及乙醇联用对发酵产物进行纯化处理.结果表明:碱液与SDS联用时纯化效果最好;纯化所得样品的杂质N含量低于检测限,透光率高,在可见光范围内与活体角膜透光率相近,L929细胞相容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培养基 纯化 细胞相容性 医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PRP和PPP冻干粉的磷酸钙骨水泥的细胞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建东 吴华娥 +1 位作者 何福坡 张婧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共6页
用冷冻干燥制得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干粉对磷酸钙骨水泥(CPC)进行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细胞实验等手段研究了PRP和PPP对CPC水化产物物相、断面显微形貌和细胞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PRP或PPP并不影... 用冷冻干燥制得的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干粉对磷酸钙骨水泥(CPC)进行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细胞实验等手段研究了PRP和PPP对CPC水化产物物相、断面显微形貌和细胞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PRP或PPP并不影响CPC的水化产物,最终水化产物均是弱结晶的羟基磷灰石;复合一定量的PRP或PPP对CPC表面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细胞培养的后期,复合较少的PRP对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这表明PRP和PPP均有望用于提高CPC的细胞响应能力和骨诱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贫血小板血浆 磷酸钙骨水泥 细胞响应 骨诱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氮薄膜的摩擦性能与其表面能的相关性
13
作者 石志锋 黄楠 +2 位作者 王琳 宁成云 王迎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001-12006,共6页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沉积技术,在钴合金表面制备了一系列硅氮薄膜。借助接触角、原子力显微镜考察了离子轰击能量对硅氮薄膜表面形貌和能态的影响;并在不同的测试环境中对薄膜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离子轰击能量,能影...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沉积技术,在钴合金表面制备了一系列硅氮薄膜。借助接触角、原子力显微镜考察了离子轰击能量对硅氮薄膜表面形貌和能态的影响;并在不同的测试环境中对薄膜摩擦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离子轰击能量,能影响薄膜的表面润湿性,改善薄膜的摩擦学性能。随基体负偏压的提高,色散分量对薄膜表面能的贡献提高,薄膜的亲水性提高;大气环境下,薄膜与SiC球的摩擦系数维持在0.4-0.6之间,湿环境下,薄膜的摩擦系数大幅下降,稳定在0.18左右。硅氮薄膜是一类具有两性分子特性的功能材料,表现出良好的湿环境摩擦学性能,是一类极具潜力的人工关节生物机械保护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氮薄膜 磁控溅射 表面润湿性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钠调控水热合成羟基磷灰石微球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艺娟 郝丽静 +1 位作者 杜绍龙 赵娜如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4-288,共5页
本研究采用四水硝酸钙(Ca(NO3)2·4H2O)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分别作为钙源和磷源,以丙酰胺为pH调节剂调控溶液的过饱和度,以柠檬酸钠为钙源缓释剂调控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的形貌,经水热法处理成功制备出高结晶度、形... 本研究采用四水硝酸钙(Ca(NO3)2·4H2O)和磷酸氢二铵((NH4)2HPO4)分别作为钙源和磷源,以丙酰胺为pH调节剂调控溶液的过饱和度,以柠檬酸钠为钙源缓释剂调控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的形貌,经水热法处理成功制备出高结晶度、形貌均一和分散性良好的HA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初始pH值、柠檬酸钠加入量和水热反应温度对HA结晶度、组成及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为3,柠檬酸钠与钙源的摩尔比为1︰1.5,反应温度为180℃时,有利于HA微球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羟基磷灰石 微球 柠檬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改性无纺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雪婷 褚明磊 +4 位作者 刘卅 李立风 李卫昌 王琳 任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3-257,262,共6页
利用生物复合法制备细菌纤维素/无纺布复合材料(BC/N),并对其结构、含水率、失水率、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合体外细胞培养对材料进行生物安全性研究,并通过原位复合法制备载Ag的BC/N材料。结果发现,细菌纤维素(BC)与无纺布(Non)实现良好... 利用生物复合法制备细菌纤维素/无纺布复合材料(BC/N),并对其结构、含水率、失水率、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合体外细胞培养对材料进行生物安全性研究,并通过原位复合法制备载Ag的BC/N材料。结果发现,细菌纤维素(BC)与无纺布(Non)实现良好的复合,复合材料的含水率从410%提升到1 018%,失水率从82.39%降至48.07%,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含水率及保湿性;BC/N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BC和Non有明显提高;MTT结果显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实验表明载Ag的BC/N具有极佳的抗菌性,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最大可达99.96%,99.93%。因此,该材料有望在医用敷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纺布 细菌纤维素 保湿性能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价值链智能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龙鹏 张双志 胡燕娟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4-111,共18页
从技术创新和企业价值链的双重视角出发,基于2007年到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且正向的影响。从技术创新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应用能够通过... 从技术创新和企业价值链的双重视角出发,基于2007年到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总体而言,人工智能应用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了显著且正向的影响。从技术创新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应用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人工智能应用对大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更为显著,因而这些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进一步结合企业价值链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价值链环节的应用也均通过技术创新显著地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市场营销智能化的技术创新效应更大一些,从而带来更为明显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对于价值链为生产者驱动型的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环节的人工智能应用更能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对于价值链为购买者驱动型的产业,市场营销智能化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这也主要是因为市场营销智能化具有显著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的政策启示是,政府部门要着力构建促进企业全价值链智能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针对不同产业领域企业智能化转型需求的重点,分行业出台企业智能化转型指导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企业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囊泡及其在骨矿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洪佳丹 何丽泳 +3 位作者 杨慧方 韦路希 庞栋文 邓春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27-1833,共7页
基质囊泡(Matrix vesicles,MVs)是骨矿物初始形核生长的场所。骨矿化过程中,钙、磷酸根等离子经通道蛋白跨膜运输进入MVs内,当局部浓度达到一定值时,磷酸钙晶体开始沉积。磷酸钙的存在形态包括无定形磷酸钙、磷酸八钙及羟基磷灰石等。MV... 基质囊泡(Matrix vesicles,MVs)是骨矿物初始形核生长的场所。骨矿化过程中,钙、磷酸根等离子经通道蛋白跨膜运输进入MVs内,当局部浓度达到一定值时,磷酸钙晶体开始沉积。磷酸钙的存在形态包括无定形磷酸钙、磷酸八钙及羟基磷灰石等。MVs可以调节细胞内外基质中的钙和磷酸根离子的稳态及无机磷酸盐/无机焦磷酸盐的比值,提供磷酸钙晶体成核位点,在骨矿化的初始启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MVs的生物来源、分子组分、提取方法,MVs介导的骨矿化过程,以及近年来利用囊泡作为体外矿化模型模拟MVs矿化过程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囊泡 骨矿化 磷酸钙 仿生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交联N-丙烯酰氨基葡萄糖/PEGDA水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18
作者 王群芳 任力 +2 位作者 王迎军 姚咏嫦 侯思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2-67,共6页
采用紫外光交联技术制备可原位成型的N-丙烯酰氨基葡萄糖(AGA)/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水凝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考察凝胶成型过程中AGA/PEGDA体系组成的变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了冷冻... 采用紫外光交联技术制备可原位成型的N-丙烯酰氨基葡萄糖(AGA)/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水凝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考察凝胶成型过程中AGA/PEGDA体系组成的变化,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了冷冻干燥凝胶的化学组成和表面形貌,同时考察了光引发剂质量浓度、AGA和PEGDA用量对水凝胶溶胀率和交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葡萄糖单元被成功引入到PEGDA凝胶网络中;光引发剂质量浓度为0.6 g/L时,AGA/PEGDA体系的交联产率最佳;AGA用量增加会引起体系交联产率下降,而随PEGDA用量增加,体系交联产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AGA和PEGDA用量的增加都会导致凝胶溶胀率下降,AGA用量的增加还将使凝胶表面出现皱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光交联聚合 原位成型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材料连起中欧合作——第六届中欧生物材料大会成功举办
19
作者 杭飞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0-480,共1页
本届大会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CSBM)与欧洲生物材料学会(ESB)联合主办.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及波尔图大学健康创新研究所承办。大会汇集了来自中国、欧洲以及全球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从事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研究.
关键词 生物材料 中欧 合作 材料学会 再生医学 研究所 葡萄牙 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驱动二氧化锰纳米马达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秋月 张亚茹 +4 位作者 李佳贤 时霄霄 缪玮珉 巫佳思 杜金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38,共6页
近年来,基于微纳米马达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兴趣,其中,对微米尺度的马达研究占多数,而纳米马达的制备更具有挑战性。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尺寸可在纳米至微米尺度范围内精确调控的微纳米马达体系。首先合... 近年来,基于微纳米马达的研究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兴趣,其中,对微米尺度的马达研究占多数,而纳米马达的制备更具有挑战性。本研究介绍了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泛、尺寸可在纳米至微米尺度范围内精确调控的微纳米马达体系。首先合成了尺寸可控的SiO2纳米颗粒,采用Pickering乳液法制备微米尺寸的胶体囊,裸露的SiO2进一步催化高锰酸钾(KMnO4)还原生成二氧化锰(MnO2)/SiO2Janus纳米颗粒,MnO2催化过氧化氢(H2O2)分解产生氧气,从而推动马达运动。利用动态光散射(DLS)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SiO2模板的尺寸,其在140nm(SS1)到630nm(SS5)内可控。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所形成的胶体囊表面SS1的分布情况,研究了石蜡与SS1质量比对SS1在胶体囊表面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当二者质量比达到40∶1时,SS1能在石蜡表面实现单层分布,并且有一部分嵌入石蜡中。通过紫外(UV)、DLS、TEM等方法进行表征,证实了自驱动MnO2纳米马达的Janus结构。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并使用ImageJ、MATLAB等软件进行运动分析,发现SS5纳米马达在0.5%H2O2溶液中的均方位移比在超纯水中长,且扩散系数从超纯水中的0.56μm2/s增加到1.26μm2/s,增加了1.25倍,证实了自驱动MnO2纳米马达的有效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马达 自驱动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