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中村消防安全现状及其对策措施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田震 张全灵 +1 位作者 严洪 王毅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5-468,共4页
分析了农村城市化转变带来的消防问题及其对策措施。对广东省近年来241起城中村火灾事故案例统计分析发现,引发城中村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用火不慎与电气故障,造成人员伤亡损失最为严重,但放火造成的财产损失最大;城中村内经营场所、"... 分析了农村城市化转变带来的消防问题及其对策措施。对广东省近年来241起城中村火灾事故案例统计分析发现,引发城中村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用火不慎与电气故障,造成人员伤亡损失最为严重,但放火造成的财产损失最大;城中村内经营场所、"多合一"场所、娱乐场所发生火灾事故占城中村内火灾事故的63%,是城中村居住类建筑火灾事故发生率的2倍多。在调查广东省典型城中村的基础上,将城中村火灾隐患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不良和管理的缺陷等方面进行客观、系统分析,并介绍了广东省城中村消防改造策略和实践经验,为城中村消防安全规划、隐患整改与防火监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消防安全 防火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阀瓣类型对安全阀动作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崇志 戴芳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73-76,120,共5页
以升力传感器作为统一的衡量标准,对其进行静态标定,建立升力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安全阀整定压力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安全阀全启排放现场实验的大量实测数据,通过对比传统刚性阀瓣与各种柔性阀瓣动作性能的差异,讨论了不同类型阀瓣对开启时... 以升力传感器作为统一的衡量标准,对其进行静态标定,建立升力传感器输出信号与安全阀整定压力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安全阀全启排放现场实验的大量实测数据,通过对比传统刚性阀瓣与各种柔性阀瓣动作性能的差异,讨论了不同类型阀瓣对开启时间、回座时间、开启压力、排放压力、回座压力和排放稳定性等主要动作性能的影响,为合理地设计阀瓣提供了一些准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阀 升力传感器 阀瓣 动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奥氏体不锈钢06Cr19Ni10(S30408)拉伸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凡 江楠 +1 位作者 张文建 李兆锋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1,34,共6页
对国产奥氏体不锈钢06Cr19Ni10进行室温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预应变量和变形速度等对材料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预应变量及不同变形速度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预应变处理能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和... 对国产奥氏体不锈钢06Cr19Ni10进行室温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预应变量和变形速度等对材料强度、韧性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预应变量及不同变形速度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预应变处理能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但同时会降低其塑性;提高拉伸速度能提高材料的屈服强度、降低抗拉强度、提高屈强比且能明显降低试样的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拉伸试验 材料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传热及综合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魏小兵 江楠 梁帅 《压力容器》 2012年第10期7-11,共5页
探讨一种铝叠片和弓形折流板相结合的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对其传热及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螺纹管弓形折流板油冷却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热交换量较螺纹管弓形折流板油冷却器平均提高52.5%,单位压降热交换... 探讨一种铝叠片和弓形折流板相结合的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对其传热及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螺纹管弓形折流板油冷却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热交换量较螺纹管弓形折流板油冷却器平均提高52.5%,单位压降热交换量较螺纹管弓形折流板油冷却器平均提高24.1%。在整体结构方面,其单位体积换热面积为螺纹管弓形折流板油冷却器的2.84倍,而材料总重量仅为螺纹管弓形折流板油冷却器的60.7%,说明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具有体积小、换热面积大、重量轻的优点;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相比螺纹管弓形折流板油冷却器更加节省耗材成本,体现了新型换热器的高效性、紧凑性和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冷却器 叠片式 传热 综合性能 高效性 紧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传热与流动阻力性能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尹益欣 冯毅 刘颂 《压力容器》 2013年第10期1-6,共6页
采用Fluent软件对一种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选取代表性的结构进行建模,针对翅片间距、油流速及油种类进行分组模拟。从模拟结果中得到各参数对对流换热系数和压降Δp的影响情况。用传热综合因子η来评估传热效果的好坏... 采用Fluent软件对一种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选取代表性的结构进行建模,针对翅片间距、油流速及油种类进行分组模拟。从模拟结果中得到各参数对对流换热系数和压降Δp的影响情况。用传热综合因子η来评估传热效果的好坏,确定最佳的参数匹配。研究结果表明,进口速度为0.4 m/s,翅片间距b=2 mm时,选择DTE24型冷却油可以达到最佳的传热效果。研究结果对工程设计以及试验研究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片式 油冷却器 模拟试验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强化对压力容器安全裕度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江楠 陈国旋 李兆锋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9-93,共5页
通过试件拉伸试验和圆筒容器的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加载路径和预应变量对应变强化容器塑性失稳压力的影响.拉伸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加载路径对试件和容器的极限承载能力影响较小;不同预应变量虽使容器产生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但材... 通过试件拉伸试验和圆筒容器的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加载路径和预应变量对应变强化容器塑性失稳压力的影响.拉伸试验和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加载路径对试件和容器的极限承载能力影响较小;不同预应变量虽使容器产生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但材料的强化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容器尺寸变化的影响,仅使圆筒容器的塑性失稳载荷略有下降;在径比为1.02~1.10的薄壁容器范围内,壁厚对应变强化后容器塑性失稳压力的下降影响很小.在同时考虑预应变后容器几何形状改变和材料应力应变曲线改变的情况下,4%~12%预应变后,最小安全裕度由按常规设计的4.76降至2.21,与国内外标准中的最低安全裕度要求相当,表明应变强化后容器仍有较高的强度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容器 安全裕度 应变强化 塑性失稳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纵向流油冷却器传热性能及压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魏小兵 江楠 曾纪成 《压力容器》 2012年第6期9-13,共5页
对两种不同角度的螺纹翅片管,分别在螺旋折流板及新型壳程挡板支撑下的3种结构的油冷却器进行了传热与阻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翅片角为5°的螺纹翅片管的传热性能比翅片角为13.5°的螺纹翅片管提高10%~30%,而流动阻力相差很小... 对两种不同角度的螺纹翅片管,分别在螺旋折流板及新型壳程挡板支撑下的3种结构的油冷却器进行了传热与阻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翅片角为5°的螺纹翅片管的传热性能比翅片角为13.5°的螺纹翅片管提高10%~30%,而流动阻力相差很小。对于同角度的螺纹翅片管油冷却器,新型阻流片壳程挡板虽然传热效果不及螺旋折流板,但是其壳程压降较螺旋折流板降低30%~40%,且单位压降下的热交换量提高10%~40%,这种结构对于大流量、长径比大且对壳程压降要求较高的油冷却器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冷却器 螺纹翅片管 新型阻流片 传热性能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综合性能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涂盛辉 冯毅 刘敏 《压力容器》 2015年第11期33-39,共7页
对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进行整体三维建模,并使用FLUENT对其在不同折流板间距和缺口高度条件下进行换热与阻力性能数值分析,对模拟结果准确性进行试验论证,采用综合因子α/Δp对传热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折流板间距越小,壳程传热... 对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进行整体三维建模,并使用FLUENT对其在不同折流板间距和缺口高度条件下进行换热与阻力性能数值分析,对模拟结果准确性进行试验论证,采用综合因子α/Δp对传热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折流板间距越小,壳程传热系数和压降越大,折流板缺口高度对壳程压降影响不大,壳程传热系数随缺口高度减小增幅较小;折流板间距为90 mm,缺口高度为0.2D时,有较好的综合传热性能。模拟结果和试验吻合度良好,因此研究结论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冷却器 传热与压降 间距 缺口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片式油冷器传热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梁帅 江楠 曾纪成 《压力容器》 2013年第7期24-29,共6页
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的方法对套片式油冷器传热和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用Fluent软件模拟得到了两套片间单通流道内壳程流体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套片式油冷器传热和阻力性能曲线。拟合出了套片式油冷器管外... 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的方法对套片式油冷器传热和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用Fluent软件模拟得到了两套片间单通流道内壳程流体的速度场、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套片式油冷器传热和阻力性能曲线。拟合出了套片式油冷器管外膜传热系数和压降公式,并且和传统经验公式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冷器 数值模拟 流场分析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文关怀角度探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建 江楠 李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86,共3页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员工能否健康发展关系着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水平。本文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生命的意义出发论述了企业引入人文关怀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员工能否健康发展关系着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水平。本文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从生命的意义出发论述了企业引入人文关怀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并从生命关怀、道德关怀、权利关怀三个方面探讨了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有效途径,以为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企业安全生产 主体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突翅片强化换热性能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文 冯毅 +1 位作者 涂盛辉 张金武 《压力容器》 2016年第12期20-27,共8页
通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并在油冷却器平直翅片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球突翅片,重点研究了球突对强化换热的影响,并且从速度场、温度场、局部努赛尔数、等效热阻及场协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雷诺数范围内,球突翅... 通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并在油冷却器平直翅片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球突翅片,重点研究了球突对强化换热的影响,并且从速度场、温度场、局部努赛尔数、等效热阻及场协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一定的雷诺数范围内,球突翅片换热性能较平直翅片可提升26.6%~31%,同时阻力因子增加10.3%~17.2%,球突翅片能有效提高温度与速度场的协同程度,对今后球突翅片的工程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冷却器 球突翅片 强化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ME应变强化本构模型及压力容器安全裕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连东 江楠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5,23,共6页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需要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但利用ASME中的应变强化本构模型,按标准保证值和实测值分别建立的ASME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存在较大的差异。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同一个1.4301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模型在这两种材料... 弹塑性有限元分析需要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但利用ASME中的应变强化本构模型,按标准保证值和实测值分别建立的ASME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存在较大的差异。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同一个1.4301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模型在这两种材料参数下筒体应力、应变以及爆破压力的差异,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同时利用有限元模拟和爆破试验的爆破压力结果,分析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压力容器在不同预应变下的安全裕度和实际安全裕度。结果表明:按保证值材料参数设计的压力容器,容器的实际塑性应变要比理论值小很多,用实测值材料参数设计大变形压力容器时应严格控制实际的应变值;应变强化压力容器的理论设计应变可达10%,但实际应变应在5%左右,容器才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 本构模型 应力—应变曲线 应变强化 安全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片式油冷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帅 江楠 曾纪成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3年第6期28-32,共5页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抽管方式对套片式油冷器传热和阻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油冷器2和油冷器3抽管后比没抽管油冷器1综合传热性能更好,油冷器2比油冷器1综合性能最大提高11.6%,油冷器3比油冷器1综合性能最大提高23.3%;翅化比影响...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抽管方式对套片式油冷器传热和阻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油冷器2和油冷器3抽管后比没抽管油冷器1综合传热性能更好,油冷器2比油冷器1综合性能最大提高11.6%,油冷器3比油冷器1综合性能最大提高23.3%;翅化比影响套片式油冷器的综合传热性能,油冷器3翅化比介于其他油冷器之间,综合效果最佳。该实验研究结果对套片式油冷器设计与工程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冷器 管心距 翅化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幕法控制LNG蒸气云扩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凡 田震 胡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7-32,共6页
为评述有关扇形、向上及向下实心锥形等3种水幕在控制LNG蒸气云扩散中的具体作用和整体效果的研究的进展,分析国内外学者在水幕法控制液化天然气(LNG)蒸气云扩散的作用机理、现场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试验等方面所做的工作。... 为评述有关扇形、向上及向下实心锥形等3种水幕在控制LNG蒸气云扩散中的具体作用和整体效果的研究的进展,分析国内外学者在水幕法控制液化天然气(LNG)蒸气云扩散的作用机理、现场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试验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扇形水幕的屏障作用和向上机械扰动作用较强,向上实心锥形水幕的向上机械扰动作用、稀释作用及热交换较强,向下实心锥形水幕的稀释作用和热交换较强;向上实心锥形水幕控制效果最好,扇形水幕控制效果较好,向下实心锥形控制效果最差;水幕法的主要缺点是易受环境风的干扰且热交换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幕法 液化天然气(LNG) 蒸气云 强制扩散 安全距离 计算流体力学(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碎片抛射速度及飞行轨迹分析方法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新梅 陈国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6-110,共5页
明确爆炸碎片的抛射速度及飞行轨迹是分析化工园区中爆炸碎片导致的多米诺效应的前提和基础.文中根据爆炸物膨胀做功原理及多方过程状态方程,推导了爆炸碎片抛射初速度的计算公式;根据碎片在空中飞行时运动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的变化特点,... 明确爆炸碎片的抛射速度及飞行轨迹是分析化工园区中爆炸碎片导致的多米诺效应的前提和基础.文中根据爆炸物膨胀做功原理及多方过程状态方程,推导了爆炸碎片抛射初速度的计算公式;根据碎片在空中飞行时运动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的变化特点,构建了爆炸碎片的飞行加速度方程;通过对加速度方程的求解及边界条件的分析,确定了爆炸碎片飞行轨迹及抛射速度的分析方法.事故案例分析表明,文中提出的爆炸碎片抛射初速度计算公式及飞行轨迹分析方法能够体现爆炸碎片抛射的基本规律,在事故后果及多米诺效应分析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碎片 抛射速度 飞行轨迹 多米诺效应 多方过程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换热器板片失效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孔文彬 马小明 江楠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2-46,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和残余应力测试等方法,从断口形貌、材料成分、微观组织等角度系统分析了出现大量裂纹的板式换热器板片样品。结果表明:换热器板片腐蚀孔与裂纹均源于冷却水侧,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密封槽存在...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和残余应力测试等方法,从断口形貌、材料成分、微观组织等角度系统分析了出现大量裂纹的板式换热器板片样品。结果表明:换热器板片腐蚀孔与裂纹均源于冷却水侧,其失效的主要原因是密封槽存在较高的残余应力、板片长期处在含有较多氯离子和硫离子的循环介质中发生了应力腐蚀破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换热器 不锈钢板片 失效分析 应力腐蚀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板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动与换热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武滨 江楠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4,共5页
提出一种新型的板壳式换热器,建立2种不同板束截面形式的换热器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壳程流体的流动和换热进行数值模拟,从多个方面对板壳式换热器壳程湍流流动与强化传热进行了探讨。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换热板片特殊的蜂窝结构,靠近板... 提出一种新型的板壳式换热器,建立2种不同板束截面形式的换热器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壳程流体的流动和换热进行数值模拟,从多个方面对板壳式换热器壳程湍流流动与强化传热进行了探讨。模拟结果表明,由于换热板片特殊的蜂窝结构,靠近板片壁面的流体产生了明显的周期性波浪式流动,这种流动加剧了流体的湍流强度及边界层的扰动,起到了壳程强化传热的效果。对于2种不同截面形式的换热器,圆形截面形式的换热器壳程空间利用率较高,流体流动充分,热交换效果更好,在同流量下,其壳程对流换热系数比方形截面形式的高35%—40%,压降高17%—19%,单位压降下的壳程对流换热系数高15%—19%。该数值模拟结果对板壳式换热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壳式换热器 蜂窝板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径比对油冷却器传热及综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魏小兵 江楠 曾纪成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3年第1期29-32,共4页
探讨相同传热面积,不同长径比的两台管壳式油冷却器,对其传热及综合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长径比为2.9的油冷却器的热交换量仅为长径比为6.6油冷却器的48.9%,壳程压降较长径比为6.6的油冷却器平均降低41.9%。这说明,对于管壳式... 探讨相同传热面积,不同长径比的两台管壳式油冷却器,对其传热及综合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长径比为2.9的油冷却器的热交换量仅为长径比为6.6油冷却器的48.9%,壳程压降较长径比为6.6的油冷却器平均降低41.9%。这说明,对于管壳式油冷却器,在一定的油流量范围内,长径比越大,换热效果越好,同时壳程压力降也随之增大。当油流量在200 L/min内,大长径比的油冷却器的综合性能要优于小长径比油冷却器。但是,随着油流量的不断增大,大长径比油冷却器的流动阻力要远大于小长径比的油冷却器,其综合性能不及长径比小的油冷却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径比 油冷却器 传热 综合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针翅管强化传热管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延静 江楠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75-978,共4页
采用Fluent软件,以水和柴油为换热对象,利用三维模型对柴油在3种不同规格的直针翅管、30°和45°的斜针翅管套管换热器壳程层流流动时的温度场、压降及传热性能进行了模拟;并将斜针翅管与光滑管和直针翅管的结果进行比较。模拟... 采用Fluent软件,以水和柴油为换热对象,利用三维模型对柴油在3种不同规格的直针翅管、30°和45°的斜针翅管套管换热器壳程层流流动时的温度场、压降及传热性能进行了模拟;并将斜针翅管与光滑管和直针翅管的结果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壳程为柴油时,针翅管的压降为光滑管的1~3倍,总传热系数约是光滑管的1.7~2.7倍;与直针翅管相比,斜针翅管的总传热系数提高约20%;斜针翅能使传热膜的系数增大,压降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针翅管 换热器 数值模拟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剪强度理论的弯管塑性极限载荷计算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乐增 江楠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1年第5期40-43,共4页
根据对弯管在受内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特点,应用双剪强度理论推导出求解弯管极限载荷的一般公式,并用基于Mises和Tresca这两种准则的有限元方法以及Goodall公式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弯管系数m和包辛格系数a对极限载荷的影响规律... 根据对弯管在受内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特点,应用双剪强度理论推导出求解弯管极限载荷的一般公式,并用基于Mises和Tresca这两种准则的有限元方法以及Goodall公式法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弯管系数m和包辛格系数a对极限载荷的影响规律,为双剪强度理论在工程中计算弯管的极限载荷的应用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剪强度理论 包辛格系数 极限载荷 ANSYS-Workben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