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基取代咪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紫外、荧光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赵爱婷 李财花 曾和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74-879,共6页
设计合成了两种新颖的三芳基咪唑类化合物5和6,研究了其反应机理,优化了环合加成反应的工艺条件,化合物经FT-IR、HMR和MS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两个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与荧光光谱,发现官能苄基的引入,会使吸收峰和发射峰均有不同... 设计合成了两种新颖的三芳基咪唑类化合物5和6,研究了其反应机理,优化了环合加成反应的工艺条件,化合物经FT-IR、HMR和MS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两个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与荧光光谱,发现官能苄基的引入,会使吸收峰和发射峰均有不同程度的蓝移,这些光谱性质为今后研究其双光子吸收、双光子荧光和非线性光学性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基咪唑 紫外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二芴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及电化学和光限幅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财花 霍志铭 曾和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54-1559,共6页
设计合成了3种新颖的螺二芴键联富勒烯(C60/C70)吡咯烷衍生物,其结构通过IR,1HNMR,13CNMR和MALDI-TOF进行确证,其电化学性质用循环伏安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70衍生物6的还原电位较C60衍生物7分别向负电势移动0.1,0.12和0.01V.同时,使... 设计合成了3种新颖的螺二芴键联富勒烯(C60/C70)吡咯烷衍生物,其结构通过IR,1HNMR,13CNMR和MALDI-TOF进行确证,其电化学性质用循环伏安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70衍生物6的还原电位较C60衍生物7分别向负电势移动0.1,0.12和0.01V.同时,使用纳秒和飞秒激光分别研究了化合物6,7和8的光限幅性能,其光限幅阈值分别为15.3,23.3和13.7J/cm2,表明这些材料具有优异的光限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限幅 螺二芴 富勒烯吡咯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N-芳基咔唑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和光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光荣 曾和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0-1145,共6页
设计合成了3-[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N-对甲苯基咔唑(8)和3-[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N-对甲氧苯基咔唑(9)及其金属锌配合物(10和11),用UV-Vis,FTIR,ESI-MS,FAB-MS,1HNMR和元素分析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热重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金属... 设计合成了3-[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N-对甲苯基咔唑(8)和3-[2-(8-羟基喹啉基)-乙烯基]-N-对甲氧苯基咔唑(9)及其金属锌配合物(10和11),用UV-Vis,FTIR,ESI-MS,FAB-MS,1HNMR和元素分析确认了化合物的结构.热重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金属锌配合物(10和11)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这对真空蒸镀制电致发光器件是有益的.金属锌配合物组装成有机单层发光器件的结构为ITO/Organ layer(50 nm)/Al(100 nm),其荧光发射峰分别位于592和583 nm,为稳定的黄色光.这两个发光器件的最大亮度分别为489和402 cd/m2,最大电流效率分别为0.41和1.81 cd/A.电致发光研究表明,通过化学修饰8-羟基喹啉的2-位取代基可以改变这两个金属锌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致发光 8-羟基喹啉衍生物 咔唑衍生物 锌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富勒烯硫桥键联1,3-二硫杂环戊烯基-2-硫酮衍生物的理论研究及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吕梅香 曾和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4-249,共6页
为了获得具有长寿命电荷分离态的[60]富勒烯-富硫衍生物有机功能分子,我们设计了用单键硫桥键联[60]富勒烯和硫酮衍生物的分子7和8,用半经验AM1方法得出最低能量的几何结构,在此基础上用密度泛函(DFT)B3LYP/3-21G方法,对其进行计算,得... 为了获得具有长寿命电荷分离态的[60]富勒烯-富硫衍生物有机功能分子,我们设计了用单键硫桥键联[60]富勒烯和硫酮衍生物的分子7和8,用半经验AM1方法得出最低能量的几何结构,在此基础上用密度泛函(DFT)B3LYP/3-21G方法,对其进行计算,得出电子相关的优化参数,预测其稳定性.发现用硫桥链接后,硫酮部分和C60部分之间的距离比文献报道的无硫桥链接的C60衍生物要短,且能隙变小,使得在光激发下形成激发态较容易.同时用硫酮烯砜6与C60发生D iels-A lder环加成反应,合成了这两个新化合物,用TOF-MS,1H NMR,13C NMR,IR,UV-V is和荧光光谱等进行了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衍生物 优化参数 合成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类似双酚A结构的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的研究
5
作者 欧阳新华 曾和平 杨海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7期2860-2863,共4页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包含类似双酚A结构的新型大环化合物,产物的结构使用^1H-NMR、FT-IR、元素分析和MS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此类反应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使用15%的NaOH溶液,四丁基溴化胺作为催化剂时得到较高的产率。同时采用热...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包含类似双酚A结构的新型大环化合物,产物的结构使用^1H-NMR、FT-IR、元素分析和MS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此类反应的优化条件,结果表明使用15%的NaOH溶液,四丁基溴化胺作为催化剂时得到较高的产率。同时采用热重分析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化合物c1、c2和c3都是稳定性好的材料,它们的Tg分别是c1=154℃、c2=172℃、c3=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化合物 酯化反应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板浸膏甲酯化GC-MS干细胞活性指纹图谱的研究与应用
6
作者 张越华 曾和平 陈东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8-150,161,共4页
[目的]为了确定运用生物活性指纹图谱预测中药的干细胞活性的可靠性而进行了该试验。[方法]试验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醚、二氯甲烷提取龟板浸膏,得到溶剂提取物,将一部分溶剂提取物甲酯化,并用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研究了甲酯化产物的... [目的]为了确定运用生物活性指纹图谱预测中药的干细胞活性的可靠性而进行了该试验。[方法]试验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醚、二氯甲烷提取龟板浸膏,得到溶剂提取物,将一部分溶剂提取物甲酯化,并用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研究了甲酯化产物的干细胞活性;采用GC-MS技术研究每一个甲酯化产物,根据总离子流色谱图的相同保留时间和相应峰面积,获得龟板浸膏甲酯化GC-MS生物活性(干细胞活性)指纹图谱。结果表明:甲酯化产物均能促进干细胞的体外增殖,用龟板浸膏甲酯化GC-MS生物活性指纹图谱来预测中药"四物汤"的干细胞活性,平均预测准确率达87.5%。[结论]因此,用这种方法来预测未知中药样品的干细胞活性,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 甲酯化 干细胞 增殖 GC-MS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桥联的8-羟基喹啉衍生物的合成、抗氧化活性及促进鼠骨髓间质干细胞增殖的研究
7
作者 张培全 曾和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4-78,共5页
设计合成了2-乙烯基取代的8-羟基喹啉衍生物(6),用IR,UV-Vis,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利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法和噻唑蓝比色(MTT)法分别测定了目标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及调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 设计合成了2-乙烯基取代的8-羟基喹啉衍生物(6),用IR,UV-Vis,1H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认其结构;利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法和噻唑蓝比色(MTT)法分别测定了目标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及调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目标产物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随着产物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先增强后减弱;在低浓度时对鼠骨髓间质干细胞有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化合物6抗氧化活性的提高与其含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衍生物 抗氧化活性 骨髓间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C_(70)键联1,4-二-(咔唑-9-亚甲基)苯的电化学行为与双光子吸收 被引量:2
8
作者 谭海荣 曾和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34-937,共4页
设计合成了C60键联1,4-二-(咔唑-9-亚甲基)苯(5)和C70键联1,4-二-(咔唑-9-亚甲基)苯(6),用红外、核磁共振和MALDI-TOF质谱进行了表征,确认了化合物5和6的结构,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化合物5和6的电化学性质,并用Z扫描对其双光子吸收性质进... 设计合成了C60键联1,4-二-(咔唑-9-亚甲基)苯(5)和C70键联1,4-二-(咔唑-9-亚甲基)苯(6),用红外、核磁共振和MALDI-TOF质谱进行了表征,确认了化合物5和6的结构,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化合物5和6的电化学性质,并用Z扫描对其双光子吸收性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C70 键联1 4-二-(咔唑-9-亚甲基)苯 循环伏安 双光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芳基咪唑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及在CdSe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赵爱婷 熊艳玲 曾和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94-1099,共6页
设计合成了2个三芳基咪唑类化合物Im(5)和Bn-Im(6),进一步通过1,3-偶极化反应合成了C60吡咯烷衍生物Im-C60(7)和Bn-Im-C60(8),采用FTIR,1H NMR,13C NMR和MALDI-TOF-MS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组装了7个太阳能电池,结构分别为FTO/T... 设计合成了2个三芳基咪唑类化合物Im(5)和Bn-Im(6),进一步通过1,3-偶极化反应合成了C60吡咯烷衍生物Im-C60(7)和Bn-Im-C60(8),采用FTIR,1H NMR,13C NMR和MALDI-TOF-MS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组装了7个太阳能电池,结构分别为FTO/TiO2/CdSe/Pt,FTO/TiO2/C60/Pt,FTO/TiO2/Im-C60/Pt,FTO/TiO2/Bn-Im-C60/Pt,FTO/TiO2/C60-CdSe/Pt,FTO/TiO2/Im-C60-CdSe/Pt和FTO/TiO2/Bn-Im-C60-CdSe/Pt,对其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CdSe敏化太阳能电池相比,以Im-C60-CdSe和Bn-Im-C60-CdSe为敏化剂的电池效率分别增加了5.28%和4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芳基咪唑C60吡咯烷衍生物 太阳能电池 CDSE量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黄绿光LED用荧光粉:Ga_2S_3∶Eu^(2+)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新民 吴昊 +1 位作者 曾和平 苏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33-936,共4页
用GaN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与稀土发光材料组成的固体照明光源具有节能、寿命长、光效高、工作电压低、耗电量小、体积小、可平面封装、易于开发轻薄型产品等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的光源;另外,LED光源本身不含... 用GaN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与稀土发光材料组成的固体照明光源具有节能、寿命长、光效高、工作电压低、耗电量小、体积小、可平面封装、易于开发轻薄型产品等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的光源;另外,LED光源本身不含汞、铅等有害物质.无红外线和紫外线污染,不会在生产和使用中产生对外界的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光源。随着GaN基LED的发射波长向短波扩展,研究开发与GaN基管芯匹配的稀土发光材料受到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 荧光粉 硫化镓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基-2,5′-(乙烯基)-二-8-羟基喹啉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特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培全 曾和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9,共6页
设计合成了8-羟基喹啉衍生物3和4以及它们的金属锌配合物5和6,化合物3和4经质谱(MS)、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它们的荧光性质,与2-甲基-8-羟基喹啉(λmax=390nm)比较表明,化合... 设计合成了8-羟基喹啉衍生物3和4以及它们的金属锌配合物5和6,化合物3和4经质谱(MS)、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核磁共振氢谱(1HNMR)进行表征,并测定了它们的荧光性质,与2-甲基-8-羟基喹啉(λmax=390nm)比较表明,化合物3和4的荧光红移80~150nm;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70687(5)nm,b=0.96203(6)nm,c=1.22109(8)nm,α=86.735(4)°,β=87.840(4)°,γ=74.333(4)°,V=0.79801(9)nm3,Z=2,Dc=1.367Mg.m-3,μ=0.089mm-1,F(000)=344,wR1=0.0552,wR2=0.1581。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确认了2-甲基-8-羟基喹啉甲酰化是在5位。测定了化合物5和6的荧光光谱及其荧光寿命,结果表明,化合物5和6发光的峰值为620nm和623nm,能够发出橙色的荧光,与2-甲基-8-羟基喹啉锌(λmax=515nm)比较,发生了明显的红移。化合物5和6的寿命分别为1.57ns和1.77ns,呈单指数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2 5′-(乙烯基)-二-8-羟基喹啉 锌配合物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4-噁二唑键联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12
作者 翟树荣 朱雪峰 曾和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316-2320,共5页
将1,3,4-噁二唑基团引入二芳基乙烯分子中,合成了2种新的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1-氰基-2-(2H-5-苯基-1,3,4-噁二唑)-1,2-二(2,4,5-三甲基-3-噻吩)乙烯(3)和1,4-二{[1-氰基-2-(2H-5-苯基-1,3,4-噁二唑)-1,2-二(2,4,5-三甲基-3-噻吩... 将1,3,4-噁二唑基团引入二芳基乙烯分子中,合成了2种新的二芳基乙烯类光致变色化合物1-氰基-2-(2H-5-苯基-1,3,4-噁二唑)-1,2-二(2,4,5-三甲基-3-噻吩)乙烯(3)和1,4-二{[1-氰基-2-(2H-5-苯基-1,3,4-噁二唑)-1,2-二(2,4,5-三甲基-3-噻吩)乙烯]-1,3,4-噁二唑}苯(4).通过IR,NMR,MS和元素分析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研究了其UV-Vis吸收、荧光发射、动力学特性和抗疲劳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4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质,光致变色闭环反应为零级反应,开环反应为一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芳基乙烯 光致变色 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