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造纸竹浆黑液的接枝磺化工艺及高效减水剂 被引量:11
1
作者 楼宏铭 刘青 +2 位作者 张海彬 吴玲英 邱学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3-106,共4页
对竹浆黑液的接枝磺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亚硫酸钠、甲醛用量及温度对磺化产品减水分散性能和特性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亚硫酸钠及甲醛用量对磺化改性产品的分散性能影响较大。优化的磺化工艺为:m(S)∶m(L)=0.72,m(F)∶m(L)=1.... 对竹浆黑液的接枝磺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亚硫酸钠、甲醛用量及温度对磺化产品减水分散性能和特性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亚硫酸钠及甲醛用量对磺化改性产品的分散性能影响较大。优化的磺化工艺为:m(S)∶m(L)=0.72,m(F)∶m(L)=1.82,磺化温度为55℃,缩合温度为98℃。优化产品GCL1-JB的特性黏度为6.7mL/g,磺化度为2.3mmol/g。掺GCL1-JB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达到FDN的水平,GCL1-JB具备一定的缓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竹浆黑液 接枝磺化 混凝土 高效减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碱木质素在溶液中微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浩 邓永红 +1 位作者 张晓鸿 邱学青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8-1128,共11页
研究了温度对碱木质素(AL)的微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在20-60°C范围内,采用表面电荷仪、动态光散射、zeta电位仪、粘度计、表面张力仪、石英晶体微天平、紫外和荧光等仪器,研究了AL在碱性溶液中的分子聚集形态、表面带电情况... 研究了温度对碱木质素(AL)的微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在20-60°C范围内,采用表面电荷仪、动态光散射、zeta电位仪、粘度计、表面张力仪、石英晶体微天平、紫外和荧光等仪器,研究了AL在碱性溶液中的分子聚集形态、表面带电情况、亲疏水特性、溶液特性粘度以及AL在气液和液固界面上的吸附等性质.结果表明,AL溶液的特性粘度、表面张力以及分子的表面电荷密度都会随温度上升明显降低,而分子内和分子间聚集作用、分子的疏水性以及在液固界面上的吸附量会随温度上升逐渐增大,zeta电位绝对值则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然后再降低的趋势.分析认为,温度上升会同时降低AL中弱酸性基团的电离程度和AL与水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这两个因素的变化直接导致了AL微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的改变.温度升高时,水由AL的良溶剂逐渐变为不良溶剂,尽管AL通常被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但其受温度影响时所呈现出的变化规律却更类似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温度 微结构 聚集 物理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及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大锋 李小康 +1 位作者 于凡哲 陈然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6-32,共7页
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顶空气相色谱和电位滴定法研究了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发现酶解木质素芳香环上取代基较多,β-O-4等结构断裂程度不大,结构单元主要为H型单元,甲氧基、酚羟基和羧基含量分别为6.50%、0.48%和... 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顶空气相色谱和电位滴定法研究了玉米秸秆酶解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发现酶解木质素芳香环上取代基较多,β-O-4等结构断裂程度不大,结构单元主要为H型单元,甲氧基、酚羟基和羧基含量分别为6.50%、0.48%和2.46%.将此木质素与环氧树脂共混制备酶解木质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发现:一定用量范围内的酶解木质素可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木质素用量增大时,复合材料耐热性能提高;温度为460℃时,掺2.0%酶解木质素的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残余量为8.3%,而纯环氧树脂的残余量为4.4%.文中结果表明,酶解木质素可提高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在环氧树脂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木质素 化学结构 环氧树脂 拉伸强度 耐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对接枝磺化木质素水煤浆分散剂吸附分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东杰 郭闻源 +2 位作者 李旭昭 王玥 邱学青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5,共6页
采用接枝磺化缩聚法制备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碱木质素系水煤浆分散剂(GCL3J系列),研究相对分子质量对水煤浆吸附分散性能的影响。流变学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GCL3J分散降黏性能均优于具有线性结构的萘系分散剂。等温吸附... 采用接枝磺化缩聚法制备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碱木质素系水煤浆分散剂(GCL3J系列),研究相对分子质量对水煤浆吸附分散性能的影响。流变学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GCL3J分散降黏性能均优于具有线性结构的萘系分散剂。等温吸附和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GCL3J在煤粒表面的吸附特征属于Langmuir型单分子层吸附,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其在煤粒上的吸附量逐渐减少,吸附作用力逐渐增强,并逐渐以疏水作用吸附为主。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的GCL3J-3(Mw为31500 Da,特性黏度为8.06 mL/g)在煤粒表面吸附后,具有适宜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且负电性最高,对水煤浆具有最优的分散降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磺化碱木质素分散剂 相对分子质量 水煤浆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41
5
作者 易聪华 汤潜潜 +1 位作者 黄欣 邱学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60-2468,共9页
合成一系列聚羧酸减水剂,探讨不同单体摩尔比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烯丙醇聚氧乙烯醚)∶n(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钠)∶n(丙烯酸)∶n(马来酸酐)=1∶0.14∶3.6∶2.6时,产物吸附性能最优。并利用总有机碳分析技术,研究了不... 合成一系列聚羧酸减水剂,探讨不同单体摩尔比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烯丙醇聚氧乙烯醚)∶n(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钠)∶n(丙烯酸)∶n(马来酸酐)=1∶0.14∶3.6∶2.6时,产物吸附性能最优。并利用总有机碳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浓度下最优产物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聚羧酸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过程符合Lagergren吸附速率方程,吸附速率常数k=0.01594min-1(30℃),表观活化能Ea=17.9647kJ.mol-1。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聚羧酸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量增大;求得吸附热力学参数分别为ΔHad=-24.788kJ.mol-1,ΔSad=0.050kJ.mol-1.K-1,ΔG⊙ad=-39.886kJ.mol-1(30℃),可知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放热反应。理论上温度升高对吸附不利,但因放出的热量促进水泥水化,导致聚羧酸分子容易掺杂到水化产物中,从而使更多聚羧酸吸附到水泥颗粒表面,令其吸附量反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吸附 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的制备及其在农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6
作者 李志礼 庞煜霞 +2 位作者 葛圆圆 杨东杰 邱学青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2,共5页
以造纸工业回收的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通过氧化、磺甲基化、缩合等化学改性,开发高效木质素磺酸钠农药分散剂(NaLS),其磺酸基含量达到1.96mmol/g,质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16000。将该分散剂应用于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DWG)配方中,对产品... 以造纸工业回收的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通过氧化、磺甲基化、缩合等化学改性,开发高效木质素磺酸钠农药分散剂(NaLS),其磺酸基含量达到1.96mmol/g,质均相对分子质量达到16000。将该分散剂应用于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DWG)配方中,对产品的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热贮前DWG的悬浮率达90%以上,崩解时间、润湿时间均在60s以内,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应用性能;热贮后DWG的悬浮率仍能保持在90%以上,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热贮前后的各项性能均超过改性前的木质素磺酸钠。实验研究开发的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适合于该农药的水分散粒剂制剂,达到改性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钠 农药 水分散粒剂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钠的结构特征及用作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分散剂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志礼 庞煜霞 +1 位作者 李晓娜 邱学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27-2133,共7页
采用紫外、凝胶色谱和化学滴定法分析了国内外5种木质素磺酸钠(木钠)的结构特征,发现UltrazineNa的亲水基含量达5.46mmol·g-1,其亲水性最好;Kinsperse126的磺酸基含量达2.05mmol.g-1;广纸木钠的重均分子量达13000,石岘木钠为10000... 采用紫外、凝胶色谱和化学滴定法分析了国内外5种木质素磺酸钠(木钠)的结构特征,发现UltrazineNa的亲水基含量达5.46mmol·g-1,其亲水性最好;Kinsperse126的磺酸基含量达2.05mmol.g-1;广纸木钠的重均分子量达13000,石岘木钠为10000。以各木钠为分散剂,制备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WG),并测试其应用性能。以Kinsperse126为分散剂的WG悬浮率高达95.03%,以石岘木钠为分散剂的WG悬浮率为89.70%。木钠的分散能力随磺酸基含量和分子量的增加而提高,磺酸基对木钠的分散性能的贡献更大。首次采用Turbiscan LabExpert分散稳定仪测定烯酰吗啉WG悬浮液的稳定性,以Kinsperse126作分散剂的悬浮液稳定性最好,在15min时才出现沉淀,厚度仅0.38mm,广纸木钠为分散剂的悬浮液中颗粒粒径增幅仅0.59μm。悬浮液的稳定性与木钠的分散能力正向相关,且分子量大的分散剂能减缓颗粒粒径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钠 烯酰吗啉 水分散粒剂 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临界水中离子液体催化蔗渣液化残渣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郭斌 龙金星 +2 位作者 王芙蓉 王乐夫 李雪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25-2430,共6页
分别采用FT-IR、SEM对亚临界水中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蔗渣液化残余物的主要成分及其表面形貌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其与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酸强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之间的关联规律进行了详细探讨。结果表明,蔗渣液化后... 分别采用FT-IR、SEM对亚临界水中酸性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蔗渣液化残余物的主要成分及其表面形貌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对其与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酸强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之间的关联规律进行了详细探讨。结果表明,蔗渣液化后的残渣主要是由木质素、难降解或部分降解的芳香类化合物组成;酸性越强、反应温度越高,蔗渣的液化程度越高,结构破坏得越彻底,液化残渣表面越粗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渣 亚临界水 离子液体 催化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化处理对碱木质素在四氢呋喃中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浩 邓永红 邱学青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6,共9页
通过对比碱木质素(AL)和乙酰化碱木质素(ACAL)在四氢呋喃(THF)中溶液行为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揭示了乙酰化处理对碱木质素在THF中微结构的影响.分别采用动态光散射、凝胶渗透色谱(GP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特性粘度、荧光光谱仪、... 通过对比碱木质素(AL)和乙酰化碱木质素(ACAL)在四氢呋喃(THF)中溶液行为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揭示了乙酰化处理对碱木质素在THF中微结构的影响.分别采用动态光散射、凝胶渗透色谱(GP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特性粘度、荧光光谱仪、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和自组装技术等研究了AL和ACAL在聚集形态、聚集机理以及吸附特性等方面的特征.研究发现,乙酰化处理会降低碱木质素在THF中的分子间和分子内聚集程度.AL在THF中以单分子和聚集体的形式共同存在,分子较为蜷曲;ACAL在THF中则更多地是以单分子形式存在而几乎不存在大聚集体,分子较为伸展,其流体力学半径要比相同绝对分子量的AL更大.THF中的AL聚集体会在液固界面上发生强烈的吸附,但ACAL由于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较强而几乎不会吸附在液固界面上.由于AL分子在THF中较为蜷曲且吸附能力较强,因此利用以THF为流动相的GPC直接测量AL的分子量时所得结果并不准确,为保证GPC的测量结果更加全面可靠,需要在测量前对碱木质素进行乙酰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乙酰化 微结构 聚集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木质素蜜胺甲醛超塑化剂对水泥颗粒的分散稳定机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小萍 易聪华 +1 位作者 魏民 邱学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4-136,141,共4页
系统研究了磺化木质素蜜胺甲醛超塑化剂(SLMF)的引气性能、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性能、对水泥颗粒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SLMF对水泥-水体系的分散机理是其含有的-SO_3^-和-COO^-带电产生的静电斥力、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层产生... 系统研究了磺化木质素蜜胺甲醛超塑化剂(SLMF)的引气性能、在水泥颗粒表面的吸附性能、对水泥颗粒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SLMF对水泥-水体系的分散机理是其含有的-SO_3^-和-COO^-带电产生的静电斥力、在水泥颗粒表面吸附层产生的空间位阻力以及引气产生"滚珠"效应的共同作用;SLMF对水泥-水分散体系的稳定机理是其较强的ξ电位保持能力、对水泥水化的延缓作用和引气对水泥颗粒产生的托浮效应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木质素蜜胺甲醛超塑化剂 吸附 分散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混合法制备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志礼 邱学青 +2 位作者 庞煜霞 欧阳新平 楼宏铭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6-473,共8页
研究了高速混合法工艺条件对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Dimethomorph water-dispersible granules,DWG)粒的影响。结果发现DWG粒径随用水量增加而增大,随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增加而减小。用水量为18%、搅拌时间240s、搅拌速度为16000r·... 研究了高速混合法工艺条件对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Dimethomorph water-dispersible granules,DWG)粒的影响。结果发现DWG粒径随用水量增加而增大,随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增加而减小。用水量为18%、搅拌时间240s、搅拌速度为16000r·min-1时,DWG集中分布在0.45~0.9mm,其百分比达68.65%。进一步考察了分散剂用量颗粒大小和干燥时间对DWG悬浮率和崩解性及热贮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测定其悬浮液的稳定性和粒径分布。发现分剂用量增加有利于提高其性能:分散剂由5%增至15%时,悬浮率由89.48%增至97.81%,崩解时间由73s降至32s,浮液总沉淀层厚度由0.41mm降至0.37mm,平均粒径由10.02μm降至4.34μm,分散剂用量超过为8%时,热贮稳性明显变好;DWG颗粒由大于0.9mm降至小于0.2mm时,悬浮率由56.34%增至68.85%,崩解时间由79s降至32总沉淀层厚度由0.59mm降至0.44mm,平均粒径由17.64μm降至7.59μm,其颗粒大小对热贮稳定性影响不大。干燥时间增加,DWG的崩解性和热贮稳定性明显降低,而悬浮液稳定性则先降低后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混合法 造粒 水分散粒剂 烯酰吗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钠在氧化铁表面的吸附驱动力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明松 王文利 +1 位作者 杨东杰 邱学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28-1834,共7页
研究吸附介质的pH值、尿素及盐类对木质素磺酸钠(SL)在氧化铁表面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络合能力较强的柠檬酸钠使SL的吸附量几乎减少至零,较弱络合能力的亚硫酸钠使SL的吸附量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无络合能力的硫酸钠增大了SL... 研究吸附介质的pH值、尿素及盐类对木质素磺酸钠(SL)在氧化铁表面吸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络合能力较强的柠檬酸钠使SL的吸附量几乎减少至零,较弱络合能力的亚硫酸钠使SL的吸附量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无络合能力的硫酸钠增大了SL的吸附量.说明SL的羧基与氧化铁之间的络合吸附驱动力对吸附起主导作用,磺酸基对其在氧化铁上吸附的影响很弱.采用氯化锂屏蔽部分羧基后SL在氧化铁上的吸附量也有所降低,进一步证明了羧基与氧化铁表面的络合作用是其吸附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钠 羧基 吸附驱动力 络合吸附 氧化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磺酸钠在TiO_2/水界面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东杰 伍晓蕾 +2 位作者 白孟仙 严明芳 邱学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51-1358,共8页
木质素磺酸钠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性决定了其应用性能,利用红外和紫外分光光度仪,采用剩余质量分数法研究了温度、pH值、无机盐和氢键破坏剂脲对木质素磺酸钠在TiO2/水界面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在固液界面的吸附... 木质素磺酸钠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性决定了其应用性能,利用红外和紫外分光光度仪,采用剩余质量分数法研究了温度、pH值、无机盐和氢键破坏剂脲对木质素磺酸钠在TiO2/水界面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性能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在固液界面的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吸附为单层多点式吸附,随着温度升高和pH值减小,木质素磺酸钠在TiO2/水界面的吸附速率常数和饱和吸附量均增大,而离子强度的增大和脲的加入却使吸附速率常数减小;木质素磺酸钠在TiO2/水界面的吸附驱动力为静电、疏水和氢键作用,疏水作用力可显著增加其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素磺酸钠 吸附机理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超塑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砂浆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民 易聪华 +2 位作者 邓永红 杨东杰 邱学青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37,共9页
来源于木材、麦草、竹子和蔗渣的木质素磺酸钠与三聚氰胺、甲醛和焦亚硫酸钠合成出磺化木质素三聚氰胺甲醛超塑化剂(LSMF)。系统研究了LSMF对砂浆减水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加速碳化深度等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麦草基木质... 来源于木材、麦草、竹子和蔗渣的木质素磺酸钠与三聚氰胺、甲醛和焦亚硫酸钠合成出磺化木质素三聚氰胺甲醛超塑化剂(LSMF)。系统研究了LSMF对砂浆减水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加速碳化深度等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麦草基木质素磺酸钠合成出磺化度3.663 mmol/g,特性黏度7.24 mL/g的LSMF对砂浆的减水增强性能最好。当LSMF掺量为0.7%时,砂浆减水率为21.1%。硬化砂浆28 d加速碳化深度为13 mm,空白砂浆为34.5 mm。掺加LSMF后,硬化砂浆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比空白砂浆提高37%和18%。LSMF超塑化剂为木质素高效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磺酸盐 LSMF 超塑化剂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在高密度聚乙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锐生 杨东杰 +2 位作者 熊文龙 郭闻源 邱学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255-3261,共7页
针对目前木质素基Si O2复合纳米颗粒聚集严重及木质素负载量低,难以应用的现状,以碱木质素为主要原料,先通过磷酸化改性制备磷酸化碱木质素,再利用酸析共沉法将1.2份磷酸化碱木质素与1份纳米Si O2(均为质量份)复合制备了木质素-Si O2复... 针对目前木质素基Si O2复合纳米颗粒聚集严重及木质素负载量低,难以应用的现状,以碱木质素为主要原料,先通过磷酸化改性制备磷酸化碱木质素,再利用酸析共沉法将1.2份磷酸化碱木质素与1份纳米Si O2(均为质量份)复合制备了木质素-Si O2复合纳米颗粒,并探究复合颗粒对高密度聚乙烯(HDPE)力学性能的影响。FT-IR、XPS、TEM、TG和静态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木质素主要以氢键作用与Si O2结合;与原料二氧化硅相比,复合颗粒的粒径从25 nm增加到40 nm,聚集程度明显减弱;复合纳米颗粒中木质素占47%(质量分数);表面的疏水性增强,有利于复合颗粒在高密度聚乙烯中均匀分散,显著提高了HDPE的拉伸强度。与碱木质素/HDPE复合材料相比,木质素-Si O2复合纳米颗粒/HDPE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拉伸率分别提高了48.68%和7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二氧化硅 磷酸化碱木质素 纳米材料 高密度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桥联丁基磺酸磺化木质素的制备及其在分散碳纳米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伟媚 李远 +2 位作者 李昱达 邓永红 邱学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1-338,共8页
利用1,4-丁磺酸内酯作为磺化剂,1,6-二溴己烷作为烷基化桥联剂对碱木质素进行改性,通过一步反应制备了兼有烷基磺酸基和烷基链的交联结构的新型聚合物——烷基桥联丁基磺酸磺化木质素(AASLS),并系统研究了AASLS在碳纳米管(CNT)悬浮液体... 利用1,4-丁磺酸内酯作为磺化剂,1,6-二溴己烷作为烷基化桥联剂对碱木质素进行改性,通过一步反应制备了兼有烷基磺酸基和烷基链的交联结构的新型聚合物——烷基桥联丁基磺酸磺化木质素(AASLS),并系统研究了AASLS在碳纳米管(CNT)悬浮液体系的分散性能。结果表明,当分散剂质量掺量为2%时,AASLS分散的CNT悬浮液在660 nm处的吸收高于由聚苯乙烯磺酸钠(PSS)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散的CNT悬浮液,悬浮稳定性更高;透射电镜测试结果进一步表明AASLS的掺入有效解决了CNT的团聚问题;拉曼光谱表明,通过AASLS的非共价功能化修饰,CNT的I1350/I1580值有效降低;电化学测试表明AASLS与CNT形成的复合物在酸性电解液中可进行准可逆的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木质素 桥联磺化 聚合物 碳纳米管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木质素/二氧化硅基微胶囊的制备及在自愈合涂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岚 钱勇 +1 位作者 杨东杰 邱学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93-1300,共8页
利用磷酸化改性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PAL/SiO2)作为壁材包埋活性组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制备微胶囊(PAL/SiO2-IPDI).通过加入少量反应活性更高的聚合多甲基多二异氰酸酯(PMDI),与水反应形成聚脲,以增加微胶囊的壁厚.采用... 利用磷酸化改性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纳米颗粒(PAL/SiO2)作为壁材包埋活性组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制备微胶囊(PAL/SiO2-IPDI).通过加入少量反应活性更高的聚合多甲基多二异氰酸酯(PMDI),与水反应形成聚脲,以增加微胶囊的壁厚.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DLS)研究了PAL/SiO2复合纳米粒子掺杂量,水油比和剪切速率对微胶囊表面形貌、粒径和壁厚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胶囊呈现规整球形,壁厚为2.36~3.50μm,平均粒径为40.3~201.5μm.IPDI作为芯材包埋在微胶囊中,芯材含量约为82.8%.将制备的PAL/SiO2-IPDI微胶囊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得到自愈合环氧树脂涂层.其在高盐浓度溶液中的抗侵蚀测试结果显示,添加质量分数4%的PAL/SiO2-IPDI微胶囊的环氧树脂涂层在划破后能够快速愈合,显著降低基底的腐蚀电流和腐蚀速率.纳米压痕实验表明,环氧涂层的硬度为249.99MPa,而添加PAL/SiO2-IPDI微胶囊后硬度增加到302.98MPa,弹性模量也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二氧化硅 复合纳米颗粒 微胶囊 自愈合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酸离子液体催化木质素C—O键和苯环氧化裂解 被引量:7
18
作者 林泽英 郑歆来 +2 位作者 龙金星 刘思洁 李雪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541-5550,共10页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芳香聚合物,具备取代或部分替代石油用于生产大宗化学品的潜力。然而,由于木质素复杂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连接方式,当前木质素综合利用技术普遍存在目标产物选择性低等问题。因此,新型催化体系的研究... 木质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芳香聚合物,具备取代或部分替代石油用于生产大宗化学品的潜力。然而,由于木质素复杂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连接方式,当前木质素综合利用技术普遍存在目标产物选择性低等问题。因此,新型催化体系的研究对于设计与开发木质素高效转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一种新型高效的杂多酸离子液体催化体系,通过选择性氧化裂解木质素的C—O键和苯环,将木质素转化为重要化工产品马来酸二乙酯,并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以含有β-O-4连接的典型木质素模型化合物4-甲氧基-α-[(2-甲氧基苯氧基)甲基]-苯甲醇为反应底物时,在杂多酸离子液体催化剂[BSmim]CuH2PMo10V2O40的作用下,180℃下反应5 h后,上述木质素模型化合物转化率可达到98.5%,得到84.3%(质量)和62.2%的马来酸二乙酯收率和选择性。同时,杂多酸离子液体可以通过温度的调节实现与产物的分离,简化了催化剂的回收过程,而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重复使用6次后仍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离子液体 木质素 马来酸二乙酯 氧化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