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49篇文章
< 1 2 2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学生学习动力研究的实践教育体系改革探索——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妙娴 陈砺 董新法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171-173,共3页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就业市场化等复杂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也呈现多样性,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就业市场化等复杂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也呈现多样性,既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客观因素的作用。本文将对影响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实践教育体系建设为例,从内外动力系统分别提出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的一些举措,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教育引导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动力 实践教育 体系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型高分子化学实验设计:亲水海绵擦的制备
2
作者 徐守萍 曾丽花 +2 位作者 皮丕辉 文秀芳 程江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3,共7页
聚乙烯醇缩醛海绵具有亲水性、高强度、高回弹以及可降解性,在很多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采用聚乙烯醇和醛作为主要原料,通过表面活性剂发泡制备聚乙烯醇缩醛亲水海绵擦,并探索用相对低毒性的乙醛、丙醛代替传统工艺中高毒性的... 聚乙烯醇缩醛海绵具有亲水性、高强度、高回弹以及可降解性,在很多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本实验采用聚乙烯醇和醛作为主要原料,通过表面活性剂发泡制备聚乙烯醇缩醛亲水海绵擦,并探索用相对低毒性的乙醛、丙醛代替传统工艺中高毒性的甲醛。实验设计分组研究甲醛、乙醛和丙醛缩醛反应能力的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缩醛反应的机理;测试方面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万能拉力仪表征聚合物和材料结构,引导学生分析聚合物性能与结构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成品海绵可作为工作台清洁工具,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本实验是集合文献查阅、基础实验操作、材料性能表征以及应用性能为一体的综合研究型实验,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同时锻炼主动分析问题、探究解决方案的能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海绵 缩醛反应 高分子化学 综合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的综合化学实验设计
3
作者 任颜卫 贺咏梅 +3 位作者 宋子晨 李沁烊 李梦玮 邓远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8-162,166,共6页
以纳米级二氧化钛(TiO_(2))、硫酸亚铁铵和铁氰化钾为原料,制备不同普鲁士蓝(PB)含量的PB/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技术对样品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 以纳米级二氧化钛(TiO_(2))、硫酸亚铁铵和铁氰化钾为原料,制备不同普鲁士蓝(PB)含量的PB/TiO_(2)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电子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等技术对样品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探究复合材料降解抗生素药物四环素的性能和机理。结果表明,在常温非光照和常温白光照射条件下,3种复合材料均具有较好的类芬顿体系催化降解活性,其中PB/TiO_(2)-100在LED白光(7 W)照射下,30 min内降解四环素效率可达82%。实验内容涉及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数据分析、催化性能探究等多个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化学、材料、环境等多学科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化学实验 普鲁士蓝 二氧化钛 类芬顿反应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化学化工基本问题的发展与研究 被引量:56
4
作者 纪红兵 佘远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05-614,共10页
对绿色化学化工的定义、原则、绿色度的定量化以及绿色化学研究中出现的“绿色非绿”等基本问题的发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是否需要做必要的补充、绿色化学是否应该单独成为一门学科,以及如何更加有... 对绿色化学化工的定义、原则、绿色度的定量化以及绿色化学研究中出现的“绿色非绿”等基本问题的发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是否需要做必要的补充、绿色化学是否应该单独成为一门学科,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定量描述和评价产品的绿色度(绿色化学)和制造过程的绿色度(绿色化工)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绿色化学的十二原则仍然是今后绿色化学化工研究的指导原则,但应增加设计并制备可回收并反复使用的物质,如催化剂、手性试剂等,以及使用过程强化及集成方法,改进原有化工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能耗等两条原则;绿色化学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加以深入的研究和发展;绿色化学中的绿色度是可以量化的,但要根据不同的目标选择合适的评价参数和方法;同时要特别注意研究和克服离子液体等绿色化学研究中出现的“绿色非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化工 绿色度定量化 绿色非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电化学系统动态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邵誉钧 綦戎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60-1365,共6页
回顾了近年来质子交换膜(PEM)电化学系统瞬态温湿度场测量和性能评价的相关研究,以及循环启停及长期运行下的系统控制策略(包括PID、神经网络及模糊控制等)。由于PEM系统运行涉及传热传质、电化学反应等复杂过程,理论建模比较复杂;数据... 回顾了近年来质子交换膜(PEM)电化学系统瞬态温湿度场测量和性能评价的相关研究,以及循环启停及长期运行下的系统控制策略(包括PID、神经网络及模糊控制等)。由于PEM系统运行涉及传热传质、电化学反应等复杂过程,理论建模比较复杂;数据驱动模型能够有效结合理论模型及实验数据、且求解简单。近年来新发展的智能PID控制策略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具有较好的抗扰性和响应速度。通过与数据驱动模型结合,被认为是准确预测PEM系统的性能和寿命、提升PEM电化学系统动态性能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系统 质子交换膜 动态运行 控制策略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控温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6
作者 李静 张希 +2 位作者 沈斌 李金环 段诗雨 《宇航材料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8,共8页
为解决航空领域现存在的热控系统质量重、体积大的问题,本文以室温硫化硅橡胶为基体,炭黑(CB)、碳纳米管(CNTs)和镍(Ni)为导电填料,并且添加一系列助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室温硫化硅橡胶基PTC材料,并对其进行阻-温性能测试和自控温性... 为解决航空领域现存在的热控系统质量重、体积大的问题,本文以室温硫化硅橡胶为基体,炭黑(CB)、碳纳米管(CNTs)和镍(Ni)为导电填料,并且添加一系列助剂,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室温硫化硅橡胶基PTC材料,并对其进行阻-温性能测试和自控温性能测试,验证了复合材料的PTC效应及温控能力;并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交链-膨胀结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当CB/CNTs/Ni混合填充量为16 wt%时,复合材料的室温电阻率较低,为19.95Ω·cm,PTC强度较高,为4.73,并且在经过300次冷热循环后,仍表现出较好的升温能力和控温能力。TG分析可以看出CB/Ni/CNTs的加入提高了硅橡胶的耐热性能;通过SEM分析可以看出,极大长径比的CNTs具有一定抑制CB团聚的作用;通过XRD分析可以得出导电填料在硅橡胶基质中分散较为均匀的结论。基于微观结构的分析,对内部导电网络通道和结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构建了影响PTC效应的因素分析模型,为解决航空领域的热控系统减重问题提供了可行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控温复合材料 硅橡胶 正温度系数 交链-膨胀结构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相变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热管理和热失控防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新宇 罗声豪 +3 位作者 吴颖欣 刘针莹 张立志 凌子夜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0-1053,共14页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对温度变化高度敏感。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容量衰减和充电效率显著降低,而高温运行时则加速性能退化并可能导致热失控。复合相变材料因其高效的热储存和温度调控能力,为电池全温域热管理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在...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对温度变化高度敏感。在低温环境下,电池容量衰减和充电效率显著降低,而高温运行时则加速性能退化并可能导致热失控。复合相变材料因其高效的热储存和温度调控能力,为电池全温域热管理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在电池冷却方面,高焓值、高导热和柔性复合相变材料通过相变吸热使热量均匀分散,显著改善电池组的温度均匀性;在低温应用场景中,导电复合相变材料利用电热转换机制实现快速自加热,缓解低温对电池性能的限制;针对热失控风险,阻燃水合盐复合相变材料结合相变吸热与热分解吸热双重机制,有效抑制热量蔓延。本文综述了复合相变材料在电池冷却、加热及热失控防护中的应用策略,剖析了材料储热性能与热导率平衡对热管理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柔性、阻燃改性与化学储热机制的技术进展。当前研究需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经济性和工业化可行性,未来应重点发展多功能复合设计、智能响应技术以及规模化应用,以推动复合相变材料在动力电池热管理和热失控防护中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热管理 热失控 相变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风电耦合火电制氢多情景下不同运行策略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京润 杨思宇 +4 位作者 刘庆辉 潘安 王嘉岳 符小贵 余皓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91-1206,共16页
构建了包含风力发电、火力发电、蓄电池和电解制氢设备的混合能源发电制氢系统模型,探究大规模风-火发电制氢系统在不同运行策略下的经济效益。以700 MW风电场和350 MW火电厂为研究对象,采用绿电制氢、绿电-谷电制氢和绿电-火电制氢三... 构建了包含风力发电、火力发电、蓄电池和电解制氢设备的混合能源发电制氢系统模型,探究大规模风-火发电制氢系统在不同运行策略下的经济效益。以700 MW风电场和350 MW火电厂为研究对象,采用绿电制氢、绿电-谷电制氢和绿电-火电制氢三种策略,建立年利润最大化的混合整数模型,分析不同风力资源和电解槽装机容量下的系统性能,结果表明,风力资源和电解槽容量显著影响系统性能和运行策略的选择。风力充足时,500 MW电解槽容量下绿电-火电制氢最优;风力匮乏时,400 MW容量下绿电-谷电策略在拥有较低碳排放的同时经济性最优。富风季采用绿电-谷电策略,贫风季采用绿电-火电策略的组合方案可在合理碳排放范围内实现最大年利润。此外,还分析了制氢系统投资成本和碳交易机制对氢气价格的影响,发现随着投资成本降低,碳排放相关成本的上升,绿电制氢策略在未来更具有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电-氢混合能源制氢系统模型 多策略 技术经济分析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EC电解水制氢耦合合成氨过程物质能量集成与技术-经济-环境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怀荣 郭奥雪 +4 位作者 陈振伟 伊嘉伟 王东亮 杨勇 杨思宇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针对传统合成氨工艺依赖化石能源,导致元素利用率低、碳排放高、经济效益差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的合成氨工艺,旨在提高能源效率并降低碳排放。通过建模模拟、能量集成和性能分析,对比传统工艺,揭示了新工艺的技术... 针对传统合成氨工艺依赖化石能源,导致元素利用率低、碳排放高、经济效益差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的合成氨工艺,旨在提高能源效率并降低碳排放。通过建模模拟、能量集成和性能分析,对比传统工艺,揭示了新工艺的技术、经济和环境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新工艺氢、氮元素利用率分别为92.59%、90.50%,能量效率为72.19%,均高于传统工艺。新工艺生产成本为3442.8 CNY·t^(-1)(以NH_(3)计),在当前市场下不具备经济优势,但随着碳税实施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当电价降至0.1 CNY·(k Wh)^(-1)时,成本可降至2380.5 CNY·t^(-1),低于传统工艺。此外,新工艺在生产过程中不直接产生CO_(2),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电解槽 绿氨 过程集成 全局能量集成 技术-经济-环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产品工程的理论和技术 被引量:37
10
作者 钱宇 潘吉铮 +2 位作者 江燕斌 章莉娟 纪红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7-223,共7页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以产品需求为导向开发满足最终使用性能的化学品成为化学工程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介绍了化学产品工程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论述了分子产品工程、配方产品工程、柔性制造过程等化学产品工程各个子领域的关键...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以产品需求为导向开发满足最终使用性能的化学品成为化学工程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介绍了化学产品工程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论述了分子产品工程、配方产品工程、柔性制造过程等化学产品工程各个子领域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产品工程 理论 技术 产品导向 结构性能 分子产品工程 配方产品工程 柔性制造过程 化学供应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51
11
作者 叶代勇 黄洪 +1 位作者 傅和青 陈焕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82-1791,共10页
为了研究当前纤维素化学发展现状,综述了纤维素超分子结构及其成因,介绍了纤维素自组装的结构模型,讨论了纤维素的多种原材料(细菌纤维素、人工化学合成纤维素、棉花、木材、禾草植物、韧皮纤维以及农业废弃物),着重介绍了细菌纤维素的... 为了研究当前纤维素化学发展现状,综述了纤维素超分子结构及其成因,介绍了纤维素自组装的结构模型,讨论了纤维素的多种原材料(细菌纤维素、人工化学合成纤维素、棉花、木材、禾草植物、韧皮纤维以及农业废弃物),着重介绍了细菌纤维素的制备与商业用途以及人工化学合成纤维素,综述了目前纤维素化学研究的热门课题:选择性取代、新纤维素溶剂、纤维素的预处理、纤维素衍生物以及纤维素功能材料的发展现状、再生纤维的研究发展现状、纳米纤维素的制备与表面化学改性.选择适宜的原材料,对天然纤维素进行可控物理、化学结构设计,从而可以制备特殊功能的精细化工产品.纤维素化学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结构 性能 应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和化工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评价和可持续性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钱宇 杨思宇 +2 位作者 贾小平 李秀喜 李恒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3-147,共15页
在资源和能源日趋紧缺的背景下,开拓替代能源和新的化工产品技术路线势在必行。然而,目前对各种新技术方案的基础数据和系统分析比较薄弱,对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有待深入研究。对近年来研究资源/能源化工复杂系统的建模、模拟... 在资源和能源日趋紧缺的背景下,开拓替代能源和新的化工产品技术路线势在必行。然而,目前对各种新技术方案的基础数据和系统分析比较薄弱,对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有待深入研究。对近年来研究资源/能源化工复杂系统的建模、模拟、结构优化和系统集成问题的进展进行综述,运用过程系统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建立化工产品技术路线的全生命周期分析模型与集成的框架平台,研究资源、能源、技术、经济、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优化评价问题。以煤气化合成气衍生的煤化工系统为基础案例,专门论述了在产品路线规划和过程合成中,集成优化、全生命周期评价和可持续性的研究进展。目标在于推进'技术—经济—环境—产业发展'多属性、多目标、多尺度系统集成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能源 化工产业链 系统结构优化 全生命周期分析 可持续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污水化工处理新流程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赟 余振江 +4 位作者 盖恒军 周永涛 高亚楼 章莉娟 钱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53-2256,共4页
针对鲁奇加压气化工艺产生的煤气化污水处理现有流程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化工处理过程,并实现了工业化。分别介绍煤气化污水化工流程处理的新老过程。新流程中,采用酸水汽提塔同时脱除煤气化污水中的氨气和酸性气体,氨气脱除后的煤气化污... 针对鲁奇加压气化工艺产生的煤气化污水处理现有流程特点提出一种新的化工处理过程,并实现了工业化。分别介绍煤气化污水化工流程处理的新老过程。新流程中,采用酸水汽提塔同时脱除煤气化污水中的氨气和酸性气体,氨气脱除后的煤气化污水pH值由原先的9~11降低至7以下,有利于后续溶剂萃取脱酚。而萃取溶剂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相比二异丙醚(DIPE)对污水中单元酚和多元酚有更高的分配系数,MIBK的萃取应用将从污水中回收更多的酚类成分,从而在煤气化污水生化处理前COD能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污水 酸水汽提塔 二异丙醚 甲基异丁基甲酮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PM_(2.5)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 被引量:44
14
作者 冯茜丹 党志 +3 位作者 吕玄文 明彩兵 童英林 李静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48-1052,共5页
运用多级连续提取法,对广州市不同季节不同采样高度大气PM2.5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PM2.5中各重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形态分布差异较大,Zn、Cd、As、Mn主要分布在F1(可溶态与可交换态)和F2(碳酸盐态、可氧化... 运用多级连续提取法,对广州市不同季节不同采样高度大气PM2.5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和生物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PM2.5中各重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学形态分布差异较大,Zn、Cd、As、Mn主要分布在F1(可溶态与可交换态)和F2(碳酸盐态、可氧化态与可还原态),绝大部分的Pb以F2存在,Ni和Mo主要分布在F1和F3(有机质、氧化物与硫化物结合态),Cu主要以F2和F3存在,Cr主要分布在F3和F4(残渣态),Co则4种形态平均分布。采样高度对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布影响不大,同一采样期内楼顶与地面样品中同一元素的化学形态分布结果比较一致。两个采样季节重金属的形态百分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2007年春重金属的不稳定态(F1)比例比2006年秋普遍增加,次稳定态(F2、F3)比例减少。在10种重金属中,Cd、Zn、Pb和As的生物有效性系数高(>0.7),属于生物可利用性元素,在环境中的活动性要明显高于其它元素;Mn、Cu、Mo、Co、Ni和Cr元素的生物有效性系数值在0.2~0.6之间,属于潜在生物有效性元素,在环境中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重金属 连续提取法 化学形态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木质素的改性及其作为精细化工产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5
作者 邱学青 楼宏铭 +1 位作者 杨东杰 庞煜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1-167,197,共8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加剧的困境。积极寻找可再生资源,采用绿色化学工艺、减少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木质素是自然界第二丰富的生物质可再生资源,工业木质素是制浆造纸的副产品,目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加剧的困境。积极寻找可再生资源,采用绿色化学工艺、减少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木质素是自然界第二丰富的生物质可再生资源,工业木质素是制浆造纸的副产品,目前回收利用率不高,大部分随废水排放,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工业木质素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实现工业木质素的资源生态化利用,必须考虑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产品的性能价格比、生产工艺的绿色化及发挥工业木质素本身的特性等四方面的因素。技术创新是保证实现工业木质素资源生态化利用最重要的条件。工业木质素通过改性后作为混凝土减水剂、水处理剂、水煤浆分散剂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良好进展,是工业木质素资源生态化利用的成功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资源生态化 减水剂 水处理剂 水煤浆分散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污水化工处理的加碱汽提过程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陈赟 余振江 +4 位作者 崔健 冯大春 周志远 高亚楼 钱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7-70,共4页
针对目前煤气化污水化工流程处理过程的缺陷,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新污水处理过程。该过程分为脱酸脱氨和溶剂萃取脱酚2个步骤,脱氨工序的提前使得随后萃取废水的pH降低,提高了萃取效率。重点对加碱单塔汽提脱酸脱氨的热力学模型、工作原... 针对目前煤气化污水化工流程处理过程的缺陷,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新污水处理过程。该过程分为脱酸脱氨和溶剂萃取脱酚2个步骤,脱氨工序的提前使得随后萃取废水的pH降低,提高了萃取效率。重点对加碱单塔汽提脱酸脱氨的热力学模型、工作原理、过程模拟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加碱汽提能有效脱除污水中的固定氨,并且工业实际运行值与过程模拟值能很好的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污水 脱酸脱氨 溶剂萃取脱酚 加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化学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HKUST-1及其吸附苯性能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玉洁 苗晋朋 +4 位作者 孙雪娇 肖静 夏启斌 奚红霞 李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3-799,共7页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一类新兴纳米多孔功能材料,研究出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备和活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方法对于其工业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机械化学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HKUST-1),并提出采用乙醇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活化和纯化,讨论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一类新兴纳米多孔功能材料,研究出一种绿色环保的制备和活化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方法对于其工业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机械化学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HKUST-1),并提出采用乙醇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活化和纯化,讨论不同溶剂(氯仿、乙醇)活化对合成的HKUST-1的孔隙结构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水热法合成时间(24 h),无溶剂机械化学法反应时间缩短为30 min;活化溶剂对HKUST-1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有较大的影响,乙醇比氯仿更容易置换出HKUST-1孔道中残留的前驱物,增大材料的比表面积,乙醇活化得到的HKUST-1比表面积高达1442.7 m2·g-1。在298 K、8 k Pa条件下,乙醇活化得到的HKUST-1对苯的吸附容量高达6.90 mmol·g-1,比氯仿活化和水热法合成的HKUST-1对苯的吸附量高约25%,而且高于同等温度压力条件下活性炭、碳分子筛、沸石等常规吸附剂对苯的平衡吸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学法 HKUST-1 活化 吸附 吸附等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工程教育理念与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被引量:103
18
作者 郑大锋 陈砺 王秀军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4-157,160,共5页
为了推动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的工程教育改革,首先列举了传统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并从OBE理念的特点和OBE理念下课程体系设计原则出发,对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展开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为例,分析了课程体系的改革... 为了推动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的工程教育改革,首先列举了传统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并从OBE理念的特点和OBE理念下课程体系设计原则出发,对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展开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为例,分析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从行业需求、学习主体和持续改进3个方面进行,为构建OBE理念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实践教学 行业需求 学习主体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工废水有机成分分析及其生物降解性与毒性的拓扑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何勤聪 成国飞 +4 位作者 任源 潘维龙 黄彬彬 张小璇 韦朝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0-1085,共6页
针对精细化工废水处理难以稳定达标的现状,通过GC/MS法跟踪测定某精细化工园区废水处理厂生物系统进水与出水中的有机组分并分析其变化,采用拓扑分析法对进水中检测出的有机物生物降解性与毒性进行定量构效研究,评估了拓扑分析结果与出... 针对精细化工废水处理难以稳定达标的现状,通过GC/MS法跟踪测定某精细化工园区废水处理厂生物系统进水与出水中的有机组分并分析其变化,采用拓扑分析法对进水中检测出的有机物生物降解性与毒性进行定量构效研究,评估了拓扑分析结果与出水中有机成分的吻合程度。结果表明,经生物处理后,进水中含有的酸、醇及部分苯酚和苯胺类有机物能被有效降解,但氯代苯胺、氯代硝基苯、甲氧基苯系物、腈及含氮杂环化合物等物质在出水中仍能被检出,此类有机物大部分属于难降解有机物且具有较强的生物毒性,从而导致出水不能达标排放。研究结果指出,针对含有毒/难降解有机物精细化工废水的处理,应着重考虑QSAR分析结果中低PCD、低LC50值有机物的优先控制,采用有效的预处理措施和生物强化工艺是实现废水稳定达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工废水 有机物 生物降解性 毒性 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竹浆黑液的接枝磺化工艺及高效减水剂 被引量:11
20
作者 楼宏铭 刘青 +2 位作者 张海彬 吴玲英 邱学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3-106,共4页
对竹浆黑液的接枝磺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亚硫酸钠、甲醛用量及温度对磺化产品减水分散性能和特性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亚硫酸钠及甲醛用量对磺化改性产品的分散性能影响较大。优化的磺化工艺为:m(S)∶m(L)=0.72,m(F)∶m(L)=1.... 对竹浆黑液的接枝磺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了亚硫酸钠、甲醛用量及温度对磺化产品减水分散性能和特性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亚硫酸钠及甲醛用量对磺化改性产品的分散性能影响较大。优化的磺化工艺为:m(S)∶m(L)=0.72,m(F)∶m(L)=1.82,磺化温度为55℃,缩合温度为98℃。优化产品GCL1-JB的特性黏度为6.7mL/g,磺化度为2.3mmol/g。掺GCL1-JB的水泥净浆流动度达到FDN的水平,GCL1-JB具备一定的缓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竹浆黑液 接枝磺化 混凝土 高效减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