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理工大学百名青年教师典型调查报告
1
作者 陈红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31,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我校于1993年11月至12月,分别在13个系,对100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青年教师中,副教授8人,讲师60人,助教32人;中共党员51人,非党群众41人,其它8人;本科毕业21人,研究生毕业59人,... 为进一步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我校于1993年11月至12月,分别在13个系,对100名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的青年教师中,副教授8人,讲师60人,助教32人;中共党员51人,非党群众41人,其它8人;本科毕业21人,研究生毕业59人,博士毕业17人,博士后2人;30岁以下的50人,31至35岁的29人,36至40岁21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教师 中共党员 博士毕业 骨干教师队伍 问卷调查 人生价值观 政治辅导员 教育工作 政治状况 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交往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继红 李薇菡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11期49-50,共2页
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手段和工具,既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手段。人们通过网上交往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新发展,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发展,所... 网络交往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方式、手段和工具,既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手段。人们通过网上交往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新发展,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发展,所以,网络交往是主体的社会行动在网络空间中的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交往 大学生 人的全面发展 思想观念 独立自主意识 创新精神 学习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障碍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继红 李薇菡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关系 主动性 即时性 直接性 互动性 开放性 障碍 对策研究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的影响及对策——基于广州地区8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柯宁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5-119,共5页
基于对广州地区8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参加网络组织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产生深刻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存在消极的方面。为了充分利用网络组织提升大学校园的文化传承创新力... 基于对广州地区8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参加网络组织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组织对大学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产生深刻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存在消极的方面。为了充分利用网络组织提升大学校园的文化传承创新力,应该搭建虚拟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多元化通道,在大学生网络组织中注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强化大学生网络组织的文化输出功能,提升大学生网络组织的学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组织 校园文化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探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周恒洋 邹浩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75,共3页
“三全育人”理念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全员参与的态势亟待强化、全过程贯穿的设计亟待深化、全方位融合的格局亟待优化等突出问题。对此,高校应在“三全育人”视域下进行... “三全育人”理念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全员参与的态势亟待强化、全过程贯穿的设计亟待深化、全方位融合的格局亟待优化等突出问题。对此,高校应在“三全育人”视域下进行顶层设计与系统布局,统筹各类部门,贯穿两条主线,布局四个阵地,探索“全员化、全程化、全域化”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大学生 网络安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共生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锅红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1-105,共5页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十分严峻复杂的形势,西方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时常披着华丽的文化外衣,隐蔽性、模糊性、欺骗性极强。而我国一直以来主要或更多注重意识形态显性灌输,一些高校对文化的作用重视不足、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十分严峻复杂的形势,西方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渗透时常披着华丽的文化外衣,隐蔽性、模糊性、欺骗性极强。而我国一直以来主要或更多注重意识形态显性灌输,一些高校对文化的作用重视不足、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足,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等问题。高校应构建一个应对西方意识形态隐性渗透的思想政治工作协同育人范式,促进文化自信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互促,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也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佳的实效,产生共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创新理路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锅红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26-127,共2页
全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遭遇师生认知多元化、信息传播可控性降低、信息获取方式碎片化、个体主体地位弱化等现实困境。对此,可以从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格局、宣传主体的业务能力、宣传思想工作内容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 全媒体 高校 宣传思想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