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质基先进功能与智能材料”专刊
1
作者 付时雨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1-I0002,共2页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在“双碳”战略与现代化产业体系重构的背景下,发展高端、绿色、智能的新材料已成为提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生物质基材料作为生物经济与新材料产业融合创新的重要方向,不仅... 随着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在“双碳”战略与现代化产业体系重构的背景下,发展高端、绿色、智能的新材料已成为提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生物质基材料作为生物经济与新材料产业融合创新的重要方向,不仅在替代石油基材料、减轻环境压力方面展现出应用潜力,更承担着推动传统行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培育先进制造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使命。高端制造技术的创新发展催生出许多具有先进功能与智能特性的生物质基材料,相较于传统材料,其具备智能化水平高、多功能集成、结构可控、性能多元、可加工性强等优势,在柔性电子、健康医疗、新能源储能和绿色包装等前沿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与产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特性 高端新材料 双碳战略 柔性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溶解氧控制的造纸废水生化处理过程生命周期评估
2
作者 邓喻璇 张卓然 沈文浩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3-101,共9页
本研究基于BSM2-G经典仿真模型,以造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溶解氧浓度为控制变量,采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评估了6种不同控制方案下造纸废水处理过程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溶解氧设定值虽可改善出水水质,但由曝气电力消耗增加所导致的全... 本研究基于BSM2-G经典仿真模型,以造纸废水处理过程中的溶解氧浓度为控制变量,采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评估了6种不同控制方案下造纸废水处理过程的环境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溶解氧设定值虽可改善出水水质,但由曝气电力消耗增加所导致的全球变暖潜值(1.86×10^(4)~2.07×10^(4) kg CO_(2) eq)与人体毒性潜值(1.71×10^(3)~2.69×10^(3) kg DCB eq)等增大,使环境影响总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通过调节溶解氧浓度和优化控制算法分别能够有效减少整体环境影响的15.2%和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废水处理 生命周期分析 溶解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工业碳中和技术与路径”专刊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焕彬 满奕 王玉涛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17-I0018,共2页
造纸行业兼具“原料可汇碳、产品可固碳”绿色属性与能源密集型特点,既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突破口。以往关于造纸行业碳中和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技术或局部环节,缺乏用大系统思维对全产业链多尺度优化进行系统性探... 造纸行业兼具“原料可汇碳、产品可固碳”绿色属性与能源密集型特点,既是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突破口。以往关于造纸行业碳中和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技术或局部环节,缺乏用大系统思维对全产业链多尺度优化进行系统性探讨。同时,针对不同企业特点的减碳方案及其经济性、可持续性的评价方法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导致研究成果的普适性和可推广性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产业链 造纸工业 造纸行业 碳中和 多尺度优化 碳排放 统一标准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基包装在食品领域中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4
作者 程峥 宁梅 +7 位作者 文璇慧 农欣梅 李怡涛 谭夏琪 肖乃玉 钟乐 陈志豪 陈奇峰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86,共13页
近年来,塑料食品包装的污染问题愈发严峻,需寻找环保型包装替代品,而纸基包装因其环保性能优良颇受关注,将是食品包装领域未来的发展主流。本文简要介绍了纸基包装的分类与特性,重点阐述了纸基包装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场景,并对其在新材料... 近年来,塑料食品包装的污染问题愈发严峻,需寻找环保型包装替代品,而纸基包装因其环保性能优良颇受关注,将是食品包装领域未来的发展主流。本文简要介绍了纸基包装的分类与特性,重点阐述了纸基包装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场景,并对其在新材料开发、性能提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探讨了纸基包装在食品领域中应用优势与挑战,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包装 食品包装 纸基材料 性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基纤维素纸在食品包装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
5
作者 文璇慧 程峥 +6 位作者 李怡涛 谭夏琪 陈志豪 莫前彬 高文花 张雪琴 农欣梅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17-127,共11页
目的探讨竹基纤维素纸的制备工艺、结构特性与功能调控机制,研制具备高性能与多功能特性的可持续食品包装材料。方法以竹材为原料,经特定工序提取高纯度纤维素,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调控其结构。采用纳米化技术制备竹纳米纤维素,最终通过... 目的探讨竹基纤维素纸的制备工艺、结构特性与功能调控机制,研制具备高性能与多功能特性的可持续食品包装材料。方法以竹材为原料,经特定工序提取高纯度纤维素,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调控其结构。采用纳米化技术制备竹纳米纤维素,最终通过涂布、浸渍或复合工艺实现功能化改性。结果改性工艺显著提升了纤维素纯度与纤维结合力,功能化处理则同步赋予其疏水、抗菌、防油、机械强化及智能响应等综合特性。结论竹基纤维素纸兼具高强度、可调控阻隔性、天然抗菌性及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可持续性。其绿色制备工艺与功能化创新突破了传统材料局限,为食品包装领域提供了轻量化、高阻隔、智能化的塑料替代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基纤维素纸 食品包装 功能化改性 可持续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先进功能性包装材料的应用综述
6
作者 汤树海 许溪 +2 位作者 杨明聪 朱琦 陈广学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2-85,共14页
目的探讨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潜力,解析其分子特性、协同效应及性能优化路径,为可持续包装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数据库(2010-2025年),以“纤维素”“木质素”“生物降解包... 目的探讨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可生物降解包装材料中的应用潜力,解析其分子特性、协同效应及性能优化路径,为可持续包装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数据库(2010-2025年),以“纤维素”“木质素”“生物降解包装”为关键词筛选70余篇文献。采用主题分析法梳理提取、改性和复合技术,对比纳米复合、化学交联等策略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并总结技术瓶颈问题。结果文献研究表明,纤维素/木质素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材料的性能,复合薄膜对UV-C紫外线的阻隔率达到81.8%,抗菌活性接近100%;纳米复合技术可提高力学强度(干拉伸强度提升了218%,湿拉伸强度提升了233%)和阻隔性能(氧气渗透率低至(4.15±0.13)×10^(-20)m^(3)/(m^(2)·s·Pa));木质素的引入能增强材料的疏水性(水接触角>80°)和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提高20%);溶解-再生策略可实现材料全周期降解。结论纤维素/木质素复合材料兼具可再生性、多功能性,是替代传统塑料的理想选择。突破实验室限制,开发低成本规模化工艺,并加强全生命周期评估,未来应聚焦智能响应材料与跨学科技术的融合,加速绿色包装产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木质素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 可降解包装材料 抗紫外线包装材料 抗菌抗氧化包装材料 气体阻隔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相变焓羧甲基化纤维素纤维-碳纳米管-石蜡相变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储热性能研究
7
作者 陈瑾轩 贺莹莹 陈港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63,共11页
本研究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高相变焓的羧甲基化纤维素纤维(CMF)-碳纳米管(CNT)-石蜡(PW)相变复合材料。首先,通过高速剪切使CMF部分纳米化得到MNCMF,制备了均匀分散的MNCMF-CNT水分散液。然后,通过冷冻干燥得到具有丰富孔隙结构的MNCMF... 本研究采用真空浸渍法制备了高相变焓的羧甲基化纤维素纤维(CMF)-碳纳米管(CNT)-石蜡(PW)相变复合材料。首先,通过高速剪切使CMF部分纳米化得到MNCMF,制备了均匀分散的MNCMF-CNT水分散液。然后,通过冷冻干燥得到具有丰富孔隙结构的MNCMF-CNT气凝胶,且CNT均匀分布在孔壁表面。最后,以MNCMF-CNT气凝胶为载体,通过真空浸渍法将PW填充到其孔隙中,得到MNCMF-CNT-PW相变复合材料。结果表明,CNT的引入显著改善了相变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使其热导率从0.283 W/(m·K)提高到了0.327 W/(m·K)。其中,由熔融温度52~54℃的石蜡制备的MNCMF-CNT2-PW52表现出高相变焓和优异的潜热保留率,其熔融焓和结晶焓分别为217.7和217.9 J/g,潜热保留率达到97.9%。此外,MNCMF-CNT2-PW52能够有效收集、存储和释放热能,与热电发电片结合后能稳定输出电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 纤维素气凝胶 相变材料 热能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竹浆纤维素聚合度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崔小康 方志强 +1 位作者 赵思舜 林晓琪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2,共8页
本研究以慈竹为原料,采用硫酸盐法蒸煮,通过正交实验系统研究了蒸煮条件对竹浆纤维素聚合度(DP)的影响,确定了导致竹浆纤维素DP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并优化了高聚合度竹浆的制备工艺。通过控制漂白药品用量和时间,制备了形态相近、纤维... 本研究以慈竹为原料,采用硫酸盐法蒸煮,通过正交实验系统研究了蒸煮条件对竹浆纤维素聚合度(DP)的影响,确定了导致竹浆纤维素DP显著下降的主要因素,并优化了高聚合度竹浆的制备工艺。通过控制漂白药品用量和时间,制备了形态相近、纤维素DP不同的4种竹浆,进一步探究了纤维素DP对纸张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蒸煮条件对竹浆纤维素DP的影响顺序为:用碱量>蒸煮最高温度>保温时间>硫化度,其中用碱量和蒸煮温度是导致纤维素DP显著下降的关键因素。优化后的制备条件为用碱量12%,蒸煮最高温度140℃,硫化度10%,保温时间50 min,此条件下制得的竹浆纤维素DP达2 186,纸浆得率达57.9%,木质素含量为9.12%。此外,纤维素DP的下降导致竹纤维强度显著降低,进而影响纸张的零距抗张强度、耐破指数和撕裂指数,但对拉伸强度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聚合度 高聚合度竹浆 硫酸盐法制浆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类功能纸在农副产品包装领域应用及发展趋势
9
作者 程峥 林晓丽 +7 位作者 刘梓润 刘美仙 谭夏琪 莫前彬 肖乃玉 张雪琴 陈奇峰 高文花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7-197,共11页
本文综述了纤维素类功能纸在农副产品包装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基于纤维素类功能纸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农副产品包装领域的主要应用形式。分析纤维素类功能纸在水果、蔬菜、肉制品等类型的农副产品包装领域中应用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其在农副... 本文综述了纤维素类功能纸在农副产品包装领域的应用及发展,基于纤维素类功能纸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农副产品包装领域的主要应用形式。分析纤维素类功能纸在水果、蔬菜、肉制品等类型的农副产品包装领域中应用情况,进一步分析了其在农副产品包装领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类功能纸 农副产品包装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糟蛋白/聚乙烯醇食品包装膜的制备及其应用
10
作者 李康 张笑千 +7 位作者 陈朝立 王蕾 于晓娟 陈泳彤 王雷明 刘军峰 钟俊辉 王小慧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7,共10页
啤酒糟蛋白(BSGP)作为一种来源于啤酒糟的蛋白质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加工性和生物降解性,在食品包装膜材料领域展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单一BSGP膜的力学性能低、阻隔性能差等局限性,限制了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实际应用。采用聚乙烯... 啤酒糟蛋白(BSGP)作为一种来源于啤酒糟的蛋白质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加工性和生物降解性,在食品包装膜材料领域展现出一定的应用潜力。单一BSGP膜的力学性能低、阻隔性能差等局限性,限制了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实际应用。采用聚乙烯醇(PVA)与BSGP共混策略制备BSGP/PVA复合膜,并系统研究复合膜的力学性能、阻隔性能、抗紫外性能、生物降解性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效果。与纯BSGP膜相比,BSGP/PVA复合膜的力学性能、阻隔性和抗紫外线性能均显著提升。BSGP与PVA质量比为3∶2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达8.43 MPa,氧气透过率降至73.1 cm^(3)/(m^(2)·d·MPa),水汽透过率降至0.368 g·cm/(m^(2)·d),紫外线阻隔率接近100%,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将复合膜应用于草莓保鲜,能够有效减少草莓的质量损失、延长货架期并保持草莓新鲜度。研究结果可为啤酒糟蛋白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糟蛋白 聚乙烯醇 力学性能 阻隔性能 食品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纤丝/油茶果壳CQDs/PVA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
11
作者 唐星梅 吉娇 +4 位作者 蒋晗冰 高文花 王斌 徐峻 曾劲松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0-158,共9页
本研究以漂白桉木浆为原料,通过调控氧化剂的用量,分别制备了羧基含量为0.7、1.2和1.6 mmol/g的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丝(TOCNF)。将不同氧化程度的TOCNF与兼具优异紫外屏蔽性及增强性能的碳量子点(CQDs)复合,并以聚乙烯醇为基底,通过... 本研究以漂白桉木浆为原料,通过调控氧化剂的用量,分别制备了羧基含量为0.7、1.2和1.6 mmol/g的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丝(TOCNF)。将不同氧化程度的TOCNF与兼具优异紫外屏蔽性及增强性能的碳量子点(CQDs)复合,并以聚乙烯醇为基底,通过流延法制备了环保型复合保鲜膜。系统探究了TOCNF氧化程度对复合膜形貌、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OCNF与CQDs可协同提升复合膜性能,并且羧基含量为1.2 mmol/g的TOCNF所制备的复合膜性能最佳,其氧气透过率较未添加TOCNF的膜降低34.4%,拉伸强度提升239.0%,同时兼具良好的透光性。使用该膜处理的蓝莓在贮藏7天后无明显腐败,且质量损失率较空白组降低37.8%,有效延缓了蓝莓品质劣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丝 碳量子点 保鲜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包装在肉类质量监测中的应用前沿与挑战
12
作者 许溪 范佳申 +3 位作者 汤树海 朱琦 杨明聪 陈广学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0-51,共12页
肉类作为易腐食品,其质量易受微生物代谢及环境因素影响,若缺乏有效的实时监测手段,不仅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系统综述了智能包装技术在肉类质量监测中的应用进展,剖析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围绕气体成分、pH... 肉类作为易腐食品,其质量易受微生物代谢及环境因素影响,若缺乏有效的实时监测手段,不仅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系统综述了智能包装技术在肉类质量监测中的应用进展,剖析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围绕气体成分、pH值、湿度和温度这4类关键腐败指标,全面梳理了相关传感器与指示剂的研究成果,重点涵盖气体传感器(如针对挥发性胺类、硫化氢等)、比色指示剂(如天然染料、pH敏感材料)、湿度感应元件及时间-温度指示剂(TTIs)的材料特性、响应机理及集成应用。研究表明,当前智能包装技术已能够实现对肉类腐败过程中关键指标的精准监测。现有基于纳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MOFs)或染料阵列的传感元件不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还具备良好的可视化效果。然而,该技术仍面临长期稳定性不足、环境适应性有限、信号读出标准化程度低以及生产成本较高等实际应用瓶颈。智能包装技术可显著提升肉类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是未来可持续食品包装的重要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建议着力加强多参数协同感应系统开发,推动材料绿色化与响应信号标准化,以提升其综合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包装 食品安全 肉类监测 气体传感器 时间-温度指示剂(TT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