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城乡规划学科转型面临的挑战与跨学科重构
- 1
-
-
作者
王世福
李欣建
赵渺希
刘铮
孟梦
莫浙娟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创新研究中心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研究成果(22VHQ009)。
-
文摘
回顾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历程,指出其跨学科属性源于建筑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融合。随着中国城乡现代化的推进,规划学科面临着多重挑战,如多学科交叉带来的规划“失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拓展导致的产学研“失联”、技术创新和社会参与引发的规划“失能”。在此基础上,对城乡规划学科的未来形态进行前瞻性展望,提出3种可能的重构形态:一是通过多学科深度融合形成的“升级版”学科,具备更强的综合应对能力;二是转向公众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普及型”学科,承担更好的社会教育功能;三是建立与中国式城乡现代化高度相关的“引领型”学科,成为助推国家战略和全球规划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讨论,力求为城乡规划学科的转型发展提供“内优外融”的跨学科重构路径认识。
-
关键词
城乡规划学
学科内涵
内优外融
转型升级
国土空间规划
-
Keywords
urban-rural planning discipline
disciplinary connotation
internal improvement and external integr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
分类号
TU98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
-
题名岩溶区洪水预报模拟研究——以阳朔金宝河流域为例
- 2
-
-
作者
袁梦
胡海英
田甜
朱丹彤
程香菊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人民珠江》
2024年第8期29-37,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09088)
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HL2223)。
-
文摘
岩溶地区产汇流机制复杂,洪水预报的精度难以保证。为检验分布式水文模型(HEC-HMS)对岩溶地区山洪径流过程的模拟效果,以阳朔金宝河流域为例,利用水文气象及下垫面资料构建水文模型。基于修正的Morris筛选法分析模型的参数敏感性,并选取9场洪水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地区水文模型的主要敏感参数为径流曲线数(Curve Number,CN)、流域滞时、退水常数、峰值比和蓄量常数;参数对目标函数的敏感性随着雨强的增大而降低,且参数对峰现时间的敏感性受雨强影响较小;金宝河模拟场次洪水的径流深误差均小于20%、峰现时间误差均小于1 h,综合合格率为88.89%,平均Nash效率系数为0.85,达到乙级预报精度,遇龙河洪水预报同样也达到了乙级精度,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对金宝河及其他岩溶山区小流域径流模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模型计算得出不同降雨重现期下易受灾点的预警时间和预警流量,可为该地区防洪预警提供依据。
-
关键词
岩溶地区
山洪预报
HEC-HMS模型
参数敏感性
金宝河流域
-
Keywords
karst area
flash flood forecasting
HEC-HMS model
parameter sensitivity
Jinbao River Basin
-
分类号
TV87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书院制模式下高校学生宿舍功能复合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5
- 3
-
-
作者
王存媛
杨勐
石殷忆
-
机构
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新建筑》
2023年第4期70-75,共6页
-
文摘
基于书院制模式的本质内涵及其育人特点,结合国内外典型书院制宿舍功能配置的现状调研和文献研究,揭示当前书院制模式下高校学生宿舍的功能复合化设计发展趋势,剖析现代书院制学生宿舍的功能构成要素体系,归纳其现存及未来的功能复合类型,并依次从选择功能类型、优化功能要素、配置功能指标及选用复合方式4个方面提出设计策略,旨在构建一套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功能复合化设计方法,为相关设计实践提供借鉴参考,助推高校书院实体育人功能落实。
-
关键词
书院制
高校学生宿舍
功能复合
设计策略
-
Keywords
college system
college student dormitory
functional composite
design strategy
-
分类号
TU241.3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
-
题名聚合物改性沥青老化机理研究综述
- 4
-
-
作者
张园
曹子萱
虞将苗
于华洋
邹桂莲
-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
出处
《材料导报》
2025年第10期63-74,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家基金(海外)(22FAA02811)
珠江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1QN02G744)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SCUT 2023ZYGXZR001)
佛山市科技创新团队专项(2120001010776)。
-
文摘
本文综述了三大类在沥青中常用的聚合物改性剂及其对沥青性能的改善;分析老化作用对聚合物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着重从聚合物相降解、链断裂及自由基形成三方面阐明了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老化机理,归纳了不同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宏观与微观尺度上老化的差异;最后梳理了基于老化机理研究的抗氧化剂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目前沥青中常用的聚合物主要包括热塑性弹性体、热固性弹性体、塑料三类;聚合物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表现出不同的老化特征,是由于聚合物降解在改性沥青老化中占主导作用;宏观上,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老化包括沥青氧化和聚合物相降解,微观上,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老化机理包括沥青分子脱氢、环烷芳构化、聚合物分子断链、含氧基团的形成以及聚合物基团与沥青基团的化学物理交联反应。目前聚合物降解程度的研究方法包括溶剂油法、萃取法和特征峰法,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劣,未来需探索更多聚合物降解表征试验方法。此外,建议从改性沥青宏观物理流变性能、微观结构与分子运动规律出发建立完整的老化理论体系。同时,从多功能性、经济性、可持续性和长效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开发抗氧化剂,也是未来研究中需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
-
关键词
聚合物改性沥青
老化机理
降解
抗老化
-
Keywords
polymer-modified asphalt
aging mechanism
degradation
anti-aging
-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