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本市场开放能够提高公司投资效率吗?——来自“沪港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程 王仁曾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61,共10页
利用"沪港通"政策实施这一外生冲击,本文研究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比控制组公司,"沪港通"政策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公司投资效率。检验影响机制发现:"沪港通"通过提高标的股票... 利用"沪港通"政策实施这一外生冲击,本文研究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比控制组公司,"沪港通"政策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公司投资效率。检验影响机制发现:"沪港通"通过提高标的股票的股票流动性,进而改善了公司的投资效率;"沪港通"对股价信息含量较低的公司样本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沪港通"对公司投资效率的作用存在显著并且持续增强的滞后效应,即"沪港通"政策的实施对公司投资效率产生持续的促进作用,同时其影响随时间而增强。本文研究表明,推进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于提高公司投资效率以及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公司投资效率 沪港通 股票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与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程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1-50,共10页
近年来,金融科技给我国银行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实证研究了2011—2019年地区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具体而言,随着地区金融科技的发展,商... 近年来,金融科技给我国银行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实证研究了2011—2019年地区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具体而言,随着地区金融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倾向于发放数额更大和期限更长的贷款,同时贷款利率更低,贷款担保要求更为宽松。作用机制检验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主要通过改善信息不对称和促进银行竞争的作用机制,影响银行贷款契约制定。异质性分析表明,中小银行的贷款合约制定受金融科技的影响较大,金融科技对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作用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行业和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最后还发现,金融科技能够通过影响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渠道,显著改善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程度,这说明金融科技发展有助于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即金融科技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商业银行 信贷 资金配置效率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会诱发重污染企业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吗?——基于《绿色信贷指引》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程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3,共11页
本文以2012年颁布《绿色信贷指引》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对重污染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相对于非重污染企业而言,绿色信贷政策实施之后,重污染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显著下降,即绿色... 本文以2012年颁布《绿色信贷指引》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对重污染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相对于非重污染企业而言,绿色信贷政策实施之后,重污染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显著下降,即绿色信贷政策诱发了重污染企业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但这仅存在于政府环境治理力度较小的地区。具体而言,这种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表现为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下降、坏消息的隐藏以及对好坏消息披露时机的策略性选择。第二,分样本检验发现,融资动机、竞争压力和市值管理是重污染企业进行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的主要动机。第三,卖空机制以及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抑制重污染企业这种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本文结论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绿色信贷政策诱发企业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的可能,对科学评估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经济效应,全面了解绿色金融政策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 重污染企业 信息披露 政府环境治理 股价崩盘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