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江广州河段粪便污染和溶解有机质的来源解析及分布特征
1
作者 蒋凯 柯常栋 +6 位作者 王丽萍 李朋辉 赖迪智 张杨 吴永洁 吴仁人 肖利平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52-1462,共11页
准确识别粪便污染与溶解有机质(DOM)污染的来源对于水质管理和生态环境健康至关重要。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三维荧光光谱(3D-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解析了珠江广州河段的粪便污染与DOM的来源和分布特征,以及它... 准确识别粪便污染与溶解有机质(DOM)污染的来源对于水质管理和生态环境健康至关重要。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三维荧光光谱(3D-EEM)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解析了珠江广州河段的粪便污染与DOM的来源和分布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结果发现珠江广州河段人源拟杆菌标记物(BacHum)和噬菌体标记物(CPQ_064)的平均检测浓度分别为(4.56±0.58)、(4.18±0.56)log10(gene copies/100 mL),未检测出其他宿主来源的粪便污染标记物,表明珠江广州河段的粪便污染以人源粪便污染为主。3D-EEM-PARAFAC确定了3种主要DOM组分,即微生物类腐殖质(C1),类色氨酸(C2),陆源类腐殖质(C3);DOM在枯水期和平水期主要来源于内源输入,丰水期以外源输入为主。在丰水期时粪便和DOM污染更为严重,且均沿珠江广州河段的流向呈现先递增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BacHum、CPQ_064与C1、C2和C3呈强显著正相关(p<0.001),总磷(TP)、氨氮(NH_(3)-N)与BacHum和CPQ_064均呈正相关性(p<0.05),表明它们具有污染同源性,可以利用3D-EEM分析作为粪便污染的预检测手段,能够经济、有效和及时地评估水体的粪便污染。该研究可为水体污染控制与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污染 溶解性有机质 污染源解析 分布特征 珠江广州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