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碳电力用户网购绿电消纳量测算方法及市场机制
1
作者 谢敏 李弋升 +3 位作者 黄莹 刘明波 王滔 赵文猛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8,共14页
据测算实现清洁能源电气化将减少73.2%的全球碳排放,电力行业是CO_(2)减排的主战场,因而对消费侧进行零碳电力消费引导对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绿电消纳量测算是零碳电力用户认证的关键技术需求,然而现行电力市场缺乏相... 据测算实现清洁能源电气化将减少73.2%的全球碳排放,电力行业是CO_(2)减排的主战场,因而对消费侧进行零碳电力消费引导对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绿电消纳量测算是零碳电力用户认证的关键技术需求,然而现行电力市场缺乏相关测算方法。为此,对市场环境下零碳电力用户绿电消纳量测算方法及市场机制开展了相关研究。首先,基于改进的电力传输分配因子潮流追踪法构建了主配网多层级潮流追踪模型,实现了零碳电力用户绿电实时消纳量多层级、高精度测算。在此基础上,基于现行的电力市场规则提出了涵盖准入指标、绿电消纳量测算方法和结算机制三方面的零碳电力用户网购绿电消纳量测算方法及市场机制。最后,通过南方某市实际电网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能为跨省跨区、邻近地区网购绿电用户提供有效的测算方法及市场机制,还能引导零碳电力用户往分布式能源区域集中和向系统绿电占比较高的时段转移负荷,促进新能源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电力用户 现货市场 绿电消纳量认证 潮流追踪 动态绿电比例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皱纹铝护套电力电缆缓冲层受潮的气体产生、扩散和持续时间
2
作者 郝艳捧 田万兴 +2 位作者 成延庭 惠宝军 朱闻博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8,共9页
氢气作为电缆缓冲层缺陷的关键特征气体,研究其产生与扩散特性对缺陷检测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搭建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气体检测系统,通过注水受潮试验模拟氢气的产生,并研究氢气的时空分布规律。试验表明:注水前及注水量1 m... 氢气作为电缆缓冲层缺陷的关键特征气体,研究其产生与扩散特性对缺陷检测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搭建110 kV交联聚乙烯电缆缓冲层气体检测系统,通过注水受潮试验模拟氢气的产生,并研究氢气的时空分布规律。试验表明:注水前及注水量1 mL未检测到氢气,而注水量5 mL下氢气在第5日出现并持续至第56日;氢气扩散呈现非均匀扩散特性,注水后第20日,氢气从注水位置至1.0 m位置的平均扩散速率为0.84 m/h,1.0 m位置至1.9 m位置的氢气扩散速率降至0.09 m/h,至第56日,这2段的氢气扩散速率分别衰减至0.12 m/h和0.056 m/h。解剖试样分析发现,在阻水带及铝护套内侧存在典型白色粉末,证实受潮引发铝护套腐蚀析氢机制。研究结果可为电缆缓冲层缺陷的氢气时空分布检测和定位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XLPE电缆 缓冲层缺陷 特征气体 氢气 受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化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朋 张迪 +4 位作者 张勇军 甘露 曾梦妤 秦绍基 刘林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5-187,共13页
数字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电网应用场景与业务范畴创新,数智化技术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电力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首先,探究了新型电力系统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利用全过程的特性,概述了各流程典型的数据... 数字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电网应用场景与业务范畴创新,数智化技术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电力行业数智化转型的关键。首先,探究了新型电力系统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和利用全过程的特性,概述了各流程典型的数据研究方法。然后,分别总结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各个环节的典型业务场景,并对各场景中数智化关键技术应用现状与未来方向进行了论述。最后展望了未来电力数智化转型的创新业务场景,研判了构建信息安全体系、数据共享区块链平台、全域物联生态和电力行业专用大模型等电力数智化重点发展趋势。该研究为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化技术迭代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方向引导,推进电力低碳化、数字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数字化 数字技术 业务场景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注意力机制网络的电力设备图像识别 被引量:1
4
作者 伍颖欣 刘磊 +1 位作者 肖轶婷 关远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70-883,I0006,共15页
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电力设备的有效图像识别和状态分析可提升其运行维护能力,降低潜在停电风险。然而,传统的电力设备图像识别方法存在目标与背景特征信息难以分辨和特征信息提取能力不足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注意力机制网络的电力... 在复杂工作环境下,电力设备的有效图像识别和状态分析可提升其运行维护能力,降低潜在停电风险。然而,传统的电力设备图像识别方法存在目标与背景特征信息难以分辨和特征信息提取能力不足等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改进注意力机制网络的电力设备图像检测识别方法。该方法提出面向电力设备目标特征信息的预测策略:引入深度值的变化过程学习机制,提取图像深层语义信息;通过叠加卷积核和剔除前置网络池化层,以改进全局结构信息学习网络模块,获得富含细节特征且关联图像特征的电力设备图像先验信息,进一步采用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门控机制在不同层级图像特征信息上预测其电力设备目标特征信息,构建LSTM门控机制的注意力机制网络。此外,该方法提出深浅层特征信息交互策略:采用矩阵外积方式整合浅层特征信息与深层特征信息,使模型充分学习电力设备的多层次特征信息。相比于传统的电力设备图像识别方法,所提的改进方案可加强目标的细节特征识别和提取,精确区分背景与目标模糊界限信息,提升深浅层特征信息的交互能力,有效提高在复杂背景环境下目标识别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针对绝缘子、变压器、断路器、输电线电杆以及输电线铁塔5种电力设备图像数据集,该文所提出的模型识别准确率达92%,比CvT模型高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注意力机制 智能检测 智能识别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能源和电力系统碳足迹全生命周期核算综述 被引量:7
5
作者 朱继忠 周迦琳 张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3-1342,I0009,共21页
构建电力系统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体系是实现碳资产合理配置和电碳协同可信交易的前提,是推动能源电力行业结构转型和减排脱碳的基础。首先,梳理了碳足迹定义的演变过程,归纳分析不同碳排放核算方法的优劣及适用范围,并对生命周期碳足... 构建电力系统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体系是实现碳资产合理配置和电碳协同可信交易的前提,是推动能源电力行业结构转型和减排脱碳的基础。首先,梳理了碳足迹定义的演变过程,归纳分析不同碳排放核算方法的优劣及适用范围,并对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范围进行定义。其次,进一步回顾总结清洁能源发电、输配电网和用电负荷的碳排放核算方法的相关研究,围绕方法原理、系统边界、应用场景等方面展开综合分析和对比。再次,结合生命周期评估方法和电力间接碳排放核算方法,提出一种电力系统碳足迹全生命周期核算方法。最后,从核算方法、关键技术两个视角对所提碳足迹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进行分析和展望,并对碳足迹生命周期核算方法在面向双碳的相关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研判,可为电力系统碳足迹全生命周期核算体系的构建、发展和完善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核算 清洁能源 生命周期评估 电力碳排放 碳排放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积分代换的电力电子与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联合仿真接口
6
作者 刘伟成 赵争鸣 +3 位作者 许涵 曾洋斌 牟迪 袁立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394-4404,I0023,共12页
现有电磁暂态联合仿真系统接口稳定性受限、等效参数难以获取,限制了电力电子与电力系统仿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文中将电力电子装置与电网系统之间的常见滤波电感和储能电容元件,以数值积分等效方式融入仿真接口,提出一种基于数值积分... 现有电磁暂态联合仿真系统接口稳定性受限、等效参数难以获取,限制了电力电子与电力系统仿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文中将电力电子装置与电网系统之间的常见滤波电感和储能电容元件,以数值积分等效方式融入仿真接口,提出一种基于数值积分代换的联合仿真电路接口模型;通过对系统的稳定性和误差进行分析,给出联合仿真系统的稳定性判据;对比所提接口与理想变压器等接口的特点与适用性,并通过两个仿真案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暂态 联合仿真 仿真接口 数值积分代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市场环境下基于IGDT的风电场储能优化配置
7
作者 崔嘉雁 杨苹 +3 位作者 李丰能 隗知初 陈文皓 周钱雨凡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9,共12页
为改善风电电能质量,提升风电场参与电力市场程度并实现合理储能配置,文中基于广东省电力市场交易规则,综合考虑电能量市场价格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 为改善风电电能质量,提升风电场参与电力市场程度并实现合理储能配置,文中基于广东省电力市场交易规则,综合考虑电能量市场价格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的风电场储能优化配置策略。在配置阶段考虑配置与运行相结合,构建风电场储能双层优化配置模型:上层以风储系统年净收益最大为目标进行储能容量配置,下层考虑风储系统实际运行场景,以日运行收益最大为目标优化风储系统运行策略。针对下层模型运行场景中电力市场价格不确定性,基于IGDT引入价格偏差系数,在双层模型的基础上,以价格偏差系数最大为目标,构建基于IGDT的风电场储能优化配置模型,通过联合优化得到储能配置结果。仿真算例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在电力市场价格波动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合理的储能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GDT) 风电场 储能配置 双层规划 电力市场 价格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荷空间匹配关系分析的电力系统异速生长规律初探
8
作者 林子惠 武志刚 刘彦伶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为深入探索电力系统规模增长的规律,揭示电力系统源荷空间匹配关系驱动其发展演化的本质机理,本文进行了电力系统发展演化的异速生长规律研究。首先,引入生物领域中的异速生长概念,基于电能运输网络模型推导出电力系统规模发展在理论上... 为深入探索电力系统规模增长的规律,揭示电力系统源荷空间匹配关系驱动其发展演化的本质机理,本文进行了电力系统发展演化的异速生长规律研究。首先,引入生物领域中的异速生长概念,基于电能运输网络模型推导出电力系统规模发展在理论上满足异速生长的规律,其尺度因子为3/4,呈亚线性增长模式。然后,从涌现视角出发,构造考虑距离和电网供电余量的优选因子,基于局域世界演化模型设计一种满足全空间尺度电力电量平衡的基本要求的电力系统空间演化零阶模型。最后,通过多主体仿真验证了单源电力系统和多源电力系统规模增长均满足异速生长规律的理论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空间演化 异速生长 复杂网络 亚线性增长 尺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间尺度耦合建模的电力市场与碳市场联动均衡机制研究
9
作者 卫子杰 荆朝霞 季天瑶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7-1458,I0036-I0038,共15页
电力市场与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纽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动关系。碳配额价格将会影响电力市场均衡结果,电力市场均衡结果也将影响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进而影响碳配额价格。但是,由于两市场的运行时间颗粒度不同,导致两市场在时间尺度上存... 电力市场与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纽带,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动关系。碳配额价格将会影响电力市场均衡结果,电力市场均衡结果也将影响发电行业碳排放量,进而影响碳配额价格。但是,由于两市场的运行时间颗粒度不同,导致两市场在时间尺度上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发电商在进行两市场决策时时间边界不同,需要综合考虑两市场在时间尺度上的耦合以实现综合收益最大化。基于上述背景与问题,该文针对现有文献在电力市场与碳市场联动均衡和时间尺度耦合方面的不足,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电-碳市场多时间尺度耦合模型。该模型通过发电商的两阶段决策过程,模拟了中长期和现货阶段下电力市场和碳市场的动态均衡。使用IEEE 30节点系统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帮助电-碳市场下的发电商进行全年综合优化决策,并且能够准确反映不同时间尺度下电-碳市场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碳市场 电-碳协同 多时间耦合 联合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缓冲区生成对抗模仿学习的电力系统实时安全约束经济调度
10
作者 李东颖 朱建全 陈一熙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129,I0076-I0079,共13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攀升,电力系统波动性和随机性日趋加剧,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生成对抗模仿学习算法的实时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方法。首先,将新能源电力系统多时段安全约束经济调度问题建模...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攀升,电力系统波动性和随机性日趋加剧,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生成对抗模仿学习算法的实时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方法。首先,将新能源电力系统多时段安全约束经济调度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其次,针对常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训练时间冗长和设计主观性强等弊端,采用生成对抗模仿学习算法对马尔可夫决策过程进行求解。接着,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生成对抗模仿学习算法,通过双缓冲区机制使生成对抗模仿学习兼容异策略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进而与柔性行动器-评判器算法结合,显著提高了算法的训练性能。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保证毫秒级的决策速度的同时,在离线训练时的收敛速度、在线决策时的经济性与安全性等方面相较于传统算法均展示出了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约束经济调度 模仿学习 生成对抗网络 双缓冲机制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数-平方映射的电力系统近似线性化潮流模型
11
作者 赖海鹏 李志刚 +3 位作者 梁洪源 郑杰辉 黄锦波 魏东宁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34,43,共8页
经典的直流潮流模型无法考虑电压幅值和无功功率,而其他主流的近似线性化潮流模型在计算效率或精度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数-平方映射的近似线性化潮流模型,以兼顾计算精度和效率。该模型将原始潮流方程中的电压幅值先后... 经典的直流潮流模型无法考虑电压幅值和无功功率,而其他主流的近似线性化潮流模型在计算效率或精度方面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数-平方映射的近似线性化潮流模型,以兼顾计算精度和效率。该模型将原始潮流方程中的电压幅值先后映射至对数空间和平方空间,同时将变压器变比映射至对数空间,并在映射过程中完成线性化处理。该模型能够充分保留原始潮流方程中的非线性特性,从而显著提升了模型的计算精度。此外,通过优化所提模型在近似潮流计算过程中的非稀疏矩阵,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将模型的求解效率提升至接近直流潮流模型的水平。最后,结合不同规模的输配电网标准测试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的精确性和高效性,并在高负载的配电系统中验证了模型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化 空间变换 非线性映射 近似潮流计算 计算精度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装备数字孪生运维技术的发展态势、评价体系与前景展望
12
作者 崔兆仑 郭曼婷 +3 位作者 叶泳钦 刘凯 张梦悦 郝艳捧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85-2299,共15页
数字孪生凭借强大的数据整合、分析及交互特性,成为我国电力装备数智化升级的重要媒介。该文梳理了发电侧、变电侧以及输配电侧电力装备运维的数字孪生系统架构组成,从感知互动层、数据处理层、建模仿真层和功能应用层分析了支撑各层级... 数字孪生凭借强大的数据整合、分析及交互特性,成为我国电力装备数智化升级的重要媒介。该文梳理了发电侧、变电侧以及输配电侧电力装备运维的数字孪生系统架构组成,从感知互动层、数据处理层、建模仿真层和功能应用层分析了支撑各层级的关键设备技术,且讨论了数字孪生技术结合其他数智化技术实现运维应用的融合发展前景。为准确评价数字孪生运维技术的应用特性,该文结合电力装备运维特征与数字孪生应用需求提出了五维评估架构及量化评估体系。最后,在回顾当前国家与行业政策驱动下的工程化应用态势基础上,分析研判了现阶段数字孪生运维面临的挑战,从底层运维技术发展融合、跨领域共享、网络数据安全以及行业变革等方面提出未来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电力装备运维 架构设计 五维评估机制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空调负荷参与多区域电力系统频率调节的协同控制策略
13
作者 刘彦伶 武志刚 +1 位作者 赖翔 许丹阳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7,共11页
用户侧海量的空调负荷被认为是电力系统重要的调频储备资源之一。通过聚合海量的空调负荷资源,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调频服务,改善系统频率调节能力。因此,提出了一种定频空调、变频空调协同参与调频的控制策略。基于两种空调不同的负荷特... 用户侧海量的空调负荷被认为是电力系统重要的调频储备资源之一。通过聚合海量的空调负荷资源,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调频服务,改善系统频率调节能力。因此,提出了一种定频空调、变频空调协同参与调频的控制策略。基于两种空调不同的负荷特性,定频空调集群模拟涡轮机调速器的下垂控制,在检测到系统频率偏离额定值时,开启或关闭一定数量的设备来改变集群的运行功率以参与系统频率调节。变频空调集群采用比例-积分控制,通过调节空调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从而连续调节集群功率来参与调频。在此基础上,分别将两种空调集群的调频模型推广至互联多区域电力系统。同时以区域间的联络线偏差和区域内的频率偏差作为反馈控制信号,进一步优化了空调负荷调节策略。最后,相关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频空调 变频空调 多区域电力系统 频率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常规直流在线潮流反转应用启示
14
作者 郑外生 陈亦平 +3 位作者 雪映 毛文俊 许士锦 陈萌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是中国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主体。现有常规直流潮流反转以直流闭锁方式下电压极性反转为核心,难以满足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跨分区的灵活调节互济和暂态稳定支撑需求。文中面向国内跨异步分区互济需求,结...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是中国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主体。现有常规直流潮流反转以直流闭锁方式下电压极性反转为核心,难以满足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跨分区的灵活调节互济和暂态稳定支撑需求。文中面向国内跨异步分区互济需求,结合国外常规直流柔性调节应用经验,提出面向常规直流的新型在线潮流反转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常规直流的柔性调节能力。基于标准两区域异步互联系统和南方区域极端场景,验证了所提在线潮流反转控制的有效性。所提方法对于构建直流异步互联跨区域互济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HVDC) 跨区域互济 高比例新能源 潮流反转 柔性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分布式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紧急控制
15
作者 陈一熙 朱继忠 +1 位作者 刘嘉媛 黄林莹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3-1523,I0054,I0055,共13页
“双碳”目标下大规模新能源并网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时变特性增强,对在线紧急控制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维持电力系统在受到大扰动后的暂态稳定,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分布式深度强化学习的在线紧急控制策略。首先,将暂态稳定紧急控制... “双碳”目标下大规模新能源并网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时变特性增强,对在线紧急控制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维持电力系统在受到大扰动后的暂态稳定,提出一种基于混合分布式深度强化学习的在线紧急控制策略。首先,将暂态稳定紧急控制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然后,针对常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因离散化混合动作空间所导致的维数灾、精度下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离散-连续混合策略架构,并采用近端策略优化算法作为策略更新方法,实现了对紧急控制问题中混合动作空间的直接处理。接着,针对常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训练时间长、鲁棒性不足等弊端,引入分布式并行训练架构,并设计了融入紧急控制先验物理知识的非法动作屏蔽机制,显著提高了算法的训练速度和鲁棒性。最后,通过IEEE 39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算法在暂态稳定紧急控制决策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 紧急控制 深度强化学习 离散-连续混合策略 分布式并行训练 近端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化博弈视角下需求侧参与电力市场的策略均衡稳定性分析综述
16
作者 程乐峰 邹涛 +3 位作者 倪曼琦 陈傲立 董健 朱继忠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7,96,共16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电力市场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以及推动低碳转型等方面的作用愈发突出。传统的供给侧调控逐渐转向以需求侧调控为主的多主体决策模式,涉及政府、电力供...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电力市场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市场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以及推动低碳转型等方面的作用愈发突出。传统的供给侧调控逐渐转向以需求侧调控为主的多主体决策模式,涉及政府、电力供应商、电网运营商和消费者等多个主体之间的复杂博弈。演化博弈论(evolutionary game theory,EGT)作为研究多主体动态博弈和策略演化的重要工具,在电力市场的需求侧参与分析中展示了独特优势。与传统博弈论不同,EGT充分考虑有限理性、不完全信息以及策略演化的动态过程,能够有效分析不同激励和政策框架下的市场均衡状态与稳定性。文中综述EGT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重点分析基于EGT的需求侧参与的电力市场策略演化过程及均衡机制,探讨EGT如何帮助理解和预测多主体博弈中的策略调整、政策激励对市场稳定性的影响,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为政策制定者、市场监管者和研究人员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参考,以促进新能源背景下电力市场的协同演化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博弈论(EGT) 需求侧 电力市场 策略演化 市场均衡 政策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电力系统中长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24
17
作者 韦凌云 吴捷 刘永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6期44-47,共4页
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电力负荷的中长期预测。首先根据历史用电情况分析建立模型结构图 ,然后进行方程式设计 ,最后通过仿真和参数敏感度测试证明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电力系统负荷中长期变化是一个受政策、经济等多方面不定因素综合影... 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电力负荷的中长期预测。首先根据历史用电情况分析建立模型结构图 ,然后进行方程式设计 ,最后通过仿真和参数敏感度测试证明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电力系统负荷中长期变化是一个受政策、经济等多方面不定因素综合影响的动态过程 ,采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可以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 ,并且在模型使用中不断积累经验 ,提高了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系统动力学 长期负荷预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量平衡视角下新型电力系统极端场景研究及应对综述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红霞 陈凌轩 +3 位作者 张启 黄河 马骞 王建学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75-3991,I0002,I0004,I0005,共20页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受能源转型政策、地缘政治影响一次能源供应与负荷水平均呈现强不确定性。中国正处于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阶段,极端场景下电力电量平衡问题凸显并呈现出加剧趋势。基于此... 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受能源转型政策、地缘政治影响一次能源供应与负荷水平均呈现强不确定性。中国正处于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阶段,极端场景下电力电量平衡问题凸显并呈现出加剧趋势。基于此,从极端场景基本内涵、模拟与生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应对措施等角度入手,总结电力电量平衡视角下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极端场景研究。首先,归纳了极端场景的定义与特性,指出了极端场景与极端事件、最恶劣场景等概念之间联系,归纳了极端场景集的构建方法;随后,针对极端场景小样本特性,梳理了极端场景的直接与间接生成方法;探讨了极端场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方法与具体应用领域;最后,结合现有研究与实际工程案例从4个层面提出了极端场景的应对策略,并指出了极端场景的后续研究方向,为后续建设灵活可靠、供需平衡的电力系统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场景 应对策略 可再生能源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电量平衡 场景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电力系统不确定优化调度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6
19
作者 林舜江 冯祥勇 +2 位作者 梁炜焜 杨悦荣 刘明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41,共22页
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出力的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带来很大技术挑战。文中主要介绍了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后续研究方向展望。首先,重点论述了各种不确定优化调度(UOD)方法,包括随机优化方法、鲁棒... 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出力的不确定性给电力系统优化调度带来很大技术挑战。文中主要介绍了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后续研究方向展望。首先,重点论述了各种不确定优化调度(UOD)方法,包括随机优化方法、鲁棒优化方法、随机鲁棒优化结合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方法。其中,随机优化方法包括场景法、机会约束规划法和近似动态规划法;鲁棒优化方法包括传统鲁棒优化法和分布鲁棒优化法;随机鲁棒优化结合方法包括采样鲁棒优化法和分布鲁棒机会约束规划法。然后,介绍了每一种方法的优化模型形式、模型的转化和求解原理及其优缺点。最后,对UOD的后续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包括兼顾多个目标的UOD问题及多目标不确定优化方法、输配系统UOD问题及分布式不确定优化方法、考虑稳定性约束的UOD问题及含常微分方程约束的不确定优化方法、考虑管道传输动态的综合能源系统UOD问题及含偏微分方程约束的不确定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不确定优化调度 随机优化 鲁棒优化 近似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关键技术及其展望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余涛 梁敏航 +3 位作者 罗庆全 蓝超凡 王艺澎 潘振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24-3338,共15页
电力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实时传感、透明感知与全局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演化,传统的设备传感与静态独立的智能系统难以应对多样化业务需求激增、多元化数据爆发式增长、传感器通信可靠性差与能效低下和算法模... 电力物联网在电力系统的实时传感、透明感知与全局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演化,传统的设备传感与静态独立的智能系统难以应对多样化业务需求激增、多元化数据爆发式增长、传感器通信可靠性差与能效低下和算法模型迭代成本高等难题。因此,高度多元集成、绿色持续可靠、云边端深度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有望成为新范式。该文首先以新型电力系统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的基本内涵为基础,构建了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融合贯通的体系架构。然后重点阐述了国产化高频新型传感技术、绿色供能的高性能嵌入式芯片技术、高可靠性灵活组网技术、轻量化模型推理技术、云边协同资源共享技术和在线学习持续迭代技术。并进一步展望了专用传感与边缘智能在数据治理、隐私保护、软件定义硬件、业务-算力微服务、多层分布式泛在智能和电力大模型等发展方向,以期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物联网 专用传感 边缘智能 云边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