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含模糊不确定性的汽车盘式制动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黄晓婷
李沛航
吕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8-55,共8页
针对汽车制动器可能存在模糊特性的情形,提出了一种含模糊不确定性的汽车盘式制动器稳定性分析和改进方法。将制动器系统的摩擦因素、制动压力、材料和几何属性参数处理为不确定性参数,并采用模糊变量进行描述;将有限元复特征值分析与...
针对汽车制动器可能存在模糊特性的情形,提出了一种含模糊不确定性的汽车盘式制动器稳定性分析和改进方法。将制动器系统的摩擦因素、制动压力、材料和几何属性参数处理为不确定性参数,并采用模糊变量进行描述;将有限元复特征值分析与响应面法相结合,建立分析目标与系统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在模糊变量不同隶属度的截集下,运用模糊算法求解系统的稳定性响应,并从不确定性角度探讨改善系统稳定性的设计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对模糊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制动器稳定性进行有效分析,并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降低制动噪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不确定性
模糊变量
复特征值
制动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然激励下某电动汽车白车身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长玉
余莎丽
+1 位作者
林子涵
张继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7-173,共7页
为了研究电动汽车白车身的动态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激励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利用此方法对某电动汽车白车身进行了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得到了其前三阶结构模态参数。并将利用该方法识别的结果和传统方法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
为了研究电动汽车白车身的动态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激励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利用此方法对某电动汽车白车身进行了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得到了其前三阶结构模态参数。并将利用该方法识别的结果和传统方法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固有频率最大误差为1.8%,阻尼比最大误差为13%,振型基本一致,进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之后利用识别的模态参数结合电动汽车工作特性,对该白车身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评价。提出的方法不需要专用的激励设备,可应用于不易激励的大型、重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模态参数识别的结果对电动汽车白车身动态特性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激励
电动汽车白车身
模态参数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制动盘高精度有限元建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方彦奎
钟玉华
吴彦鑫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6,共6页
为提高汽车制动盘的建模精度,分别采用3类单元建立制动盘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与试验获得制动盘前六阶固有频率,对比发现采用四面体、1阶和2阶六面体单元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与测试所得的前六阶固有频率误差分别小于9%、2%和7%。进而比对1...
为提高汽车制动盘的建模精度,分别采用3类单元建立制动盘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与试验获得制动盘前六阶固有频率,对比发现采用四面体、1阶和2阶六面体单元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与测试所得的前六阶固有频率误差分别小于9%、2%和7%。进而比对1阶六面体有限元模型计算与测试振型,并对其进行约束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计算与测试所得制动盘前六阶振型基本一致,有限元模型建立准确可靠;3种不同的单元建模精度从高至低分别为1阶六面体,2阶六面体,四面体;制动盘约束边界条件存在三对复模态,制动系统设计时应予以关注。研究方法对提高制动盘有限元建模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盘
有限元建模
模态试验
约束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排气系统动态特性仿真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
2
4
作者
方彦奎
李长玉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50,共6页
为了分析汽车排气系统全转速范围(0~6 000 r/min)的动态特性,设计动态特性实验台架,建立排气系统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仿真及实验,得到对应转速频率范围内的排气系统约束边界条件下固有频率和振型。仿真与实验结果的固有频率误差小于10%...
为了分析汽车排气系统全转速范围(0~6 000 r/min)的动态特性,设计动态特性实验台架,建立排气系统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仿真及实验,得到对应转速频率范围内的排气系统约束边界条件下固有频率和振型。仿真与实验结果的固有频率误差小于10%,振型基本一致,说明动态特性分析有限元数值模型建立准确。然后,建立包含动力总成有限元数值模型计算动力总成启动至怠速稳定运转,排气系统传递至车身的动态力,对比理论计算的动力总成激励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结果表明,动力总成起动至怠速后,吊耳向车身传递的动态力小于5 N,系统固有频率与动力总成激励频率错开,避免共振,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系统
模态实验
动态特性分析
吊耳动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冷藏汽车制冷效果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长玉
吕东霖
+1 位作者
李细霞
张继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03-208,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冷藏汽车的制冷效果,设计一种冷藏汽车车厢结构及其内部气流导向机构。方法建立该冷藏汽车车厢的三维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分析该冷藏汽车车厢的制冷效果。比较无间隙一体堆码、有间隙一体堆码、二体堆码、四体堆码...
目的为了研究冷藏汽车的制冷效果,设计一种冷藏汽车车厢结构及其内部气流导向机构。方法建立该冷藏汽车车厢的三维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分析该冷藏汽车车厢的制冷效果。比较无间隙一体堆码、有间隙一体堆码、二体堆码、四体堆码等4种堆码方式下冷藏汽车的制冷效果。进一步研究分析四体堆码方式中货物间距对制冷效果的影响。结果为验证文中方法的可靠性,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平均相对最大误差为5.9%,发现四体堆码方式优于其他方式,四体堆码时车厢平均温度最低,可达−8.2970℃。四体堆码时货物间的间隙超过175 mm时前后端货物温度趋于一致,温度分布均匀度最高。结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可定量计算冷藏汽车车厢内温度场,得出的结论对冷藏汽车设计和制冷效果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汽车
制冷效果
温度场
堆码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车辆排气系统动态特性计算,测量及分析
被引量:
6
6
作者
李长玉
章乐一
+1 位作者
李细霞
江秋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0-515,共6页
为分析某车辆排气系统的动态特性,对其分别利用计算模态分析技术和测量模态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排气系统的前六阶计算模态参数和测量模态参数。通过对比发现前六阶固有频率计算和测量结果误差小于6.5%,振型基本一致。进而根据...
为分析某车辆排气系统的动态特性,对其分别利用计算模态分析技术和测量模态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排气系统的前六阶计算模态参数和测量模态参数。通过对比发现前六阶固有频率计算和测量结果误差小于6.5%,振型基本一致。进而根据计算和测量结果分析了该排气系统动态特性,发现该车辆在发动机怠速与经济转速激励下均不会发生共振,并且分析了该排气系统动态特性设计的薄弱环节。研究方法与结果对于汽车排气系统动态特性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系统
测量模态分析
计算模态分析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机床计算模态分析及其实验验证
被引量:
8
7
作者
李长玉
李细霞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6,共3页
为了优化机床的动态性能,进一步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分别利用计算模态分析方法和实验模态分析的方法对一数控机床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该机床的前三阶模态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通过对计算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为了优化机床的动态性能,进一步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分别利用计算模态分析方法和实验模态分析的方法对一数控机床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该机床的前三阶模态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通过对计算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前三阶固有频率误差分别为8.7%,9.8%和8.1%,阻尼比误差分别为18%,9.3%和17%,模态振型基本一致。发现在低阶时计算模态分析准确度较高,该机床的薄弱环节为其立柱。提出的方法和得到的结论可应用于机床动态特性的设计与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组风冷散热结构的优化
被引量:
19
8
作者
李淼林
臧孟炎
+1 位作者
李长玉
戴海燕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6-270,共5页
建立锂离子电池组风冷结构初始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用Fluent软件进行温度场和流场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考虑进风角度、出风角度和电池间距等3种因素,基于正交试验进行多目标优化。以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温差的最小化作为目标,...
建立锂离子电池组风冷结构初始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用Fluent软件进行温度场和流场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考虑进风角度、出风角度和电池间距等3种因素,基于正交试验进行多目标优化。以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温差的最小化作为目标,经多次迭代计算,得出局部最优方案:进风区域左端高度为9 mm(进风角度2.74°),出风口高度为28 mm(出风角度2°),电池间距公差值为0.4 mm。与初始模型相比,优化模型的电池组最高温度降低9.55%,温差下降2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风冷
正交试验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组风冷散热仿真与优化
被引量:
15
9
作者
李淼林
臧孟炎
+2 位作者
谢金红
李长玉
程清伟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05-1809,共5页
建立锂离子电池组的强制风冷散热结构初始几何模型,并进行CFD仿真条件和参数设置。利用FLUENT对该模型进行2 C放电倍率下的空气流场和温度场仿真分析。为了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和评价仿真模型的合理性,搭建了锂离子电池组的温度测...
建立锂离子电池组的强制风冷散热结构初始几何模型,并进行CFD仿真条件和参数设置。利用FLUENT对该模型进行2 C放电倍率下的空气流场和温度场仿真分析。为了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和评价仿真模型的合理性,搭建了锂离子电池组的温度测试实验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型与实验模型的温度变化趋势较吻合,说明CFD仿真模型较合理有效,仿真结果较可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进风角度、出风角度和电池间距三个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到优化模型,与初始模型相比,其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温差分别降低了1.859和0.363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风冷散热
FLUENT
单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模糊不确定性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特性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
7
10
作者
吕辉
杨坤
+2 位作者
黄晓婷
袁煜
李沛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5-112,共8页
工程实际中,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PMS)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确定因素。文中引入模糊变量描述PMS中具有模糊特性的不确定参数,首先推导了一种求解PMS固有特性的模糊-蒙特卡洛法;然后结合泰勒展开和中心差分法推导了一种快速求解PMS固有特...
工程实际中,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PMS)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确定因素。文中引入模糊变量描述PMS中具有模糊特性的不确定参数,首先推导了一种求解PMS固有特性的模糊-蒙特卡洛法;然后结合泰勒展开和中心差分法推导了一种快速求解PMS固有特性的模糊摄动-中心差分法(FPCDM);随后,基于FPCDM提出了PMS固有特性的模糊可靠性分析与优化方法;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并对系统进行了模糊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模糊不确定性
固有特性
可靠性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650动力电池组不同布置形式的热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
8
11
作者
戴海燕
李长玉
+2 位作者
张继华
陈立沛
张洵涛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5-827,879,共4页
针对不同布置方式的动力电池组,以圆柱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18650电池热力学模型,并进行了1C和3C下的放电实验,实验测得的截止电压和表面平均温度随放电容量的变化曲线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模型准确.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电池间距大...
针对不同布置方式的动力电池组,以圆柱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18650电池热力学模型,并进行了1C和3C下的放电实验,实验测得的截止电压和表面平均温度随放电容量的变化曲线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模型准确.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电池间距大小不同、分布方式分别为对齐排列和交叉排列的电池组的电池热特性.结果 表明,间距较大时,散热越好,电池平均温度越低,温差越小;间距相同时,交叉方案的散热优于对齐方案.这为动力电池组的布置和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组
热特性
散热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防护服-空气-皮肤热传导模型及其解析解
被引量:
5
12
作者
李长玉
方彦奎
+1 位作者
刘福旭
阮宇航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69,共8页
建立了高温环境下热防护服-空气-皮肤的热传导模型.利用热传导时,层合界面间温度相等和热流量连续的条件,结合微分思想,用分离变量法推导了微小时间段内模型热传导的解析解,然后通过循环得到整个时域内的解析解.利用求得的解析解分析了...
建立了高温环境下热防护服-空气-皮肤的热传导模型.利用热传导时,层合界面间温度相等和热流量连续的条件,结合微分思想,用分离变量法推导了微小时间段内模型热传导的解析解,然后通过循环得到整个时域内的解析解.利用求得的解析解分析了在80℃的环境温度下模型各位置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和热损伤情况.该求解方法可用来分析一般层合结构传热问题,计算结果对热防护服的设计和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服
分离变量
热损伤
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轿车排气系统模态分析与悬挂位置优化
被引量:
5
13
作者
方彦奎
李长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5-201,共7页
为进行排气系统模态分析,分别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实验测量得到了某轿车排气系统0~200 Hz的模态参数。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系统各阶固有频率误差均小于10%,振型相似,证明了排气系统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然后,利用ADOFDD方...
为进行排气系统模态分析,分别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实验测量得到了某轿车排气系统0~200 Hz的模态参数。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系统各阶固有频率误差均小于10%,振型相似,证明了排气系统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然后,利用ADOFDD方法初步确定了排气系统的4个悬挂的位置,为了验证悬挂位置是否合理,建立了包括动力总成的排气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吊耳进行了静态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其中两个吊耳静变形超过3.5 mm的工程极限,增加一个悬挂进行优化后,5个吊耳的静变形和应力改善率均在13%以上。研究方法对于轿车排气系统前期开发,悬挂位置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系统
模态分析
平均驱动自由度法
悬挂位置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冷藏车车厢结构优化设计及关键参数分析
被引量:
9
14
作者
李细霞
吕东霖
李长玉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6-320,共5页
设计了一种三层复合板结构的冷藏汽车车厢和厢内冷空气导流机构,建立了其瞬态传热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隔热层厚度、冷藏温度、空气温度、车速等几个参数对车厢漏热速率的影响.发现隔热层厚度取80mm时比30mm时漏...
设计了一种三层复合板结构的冷藏汽车车厢和厢内冷空气导流机构,建立了其瞬态传热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隔热层厚度、冷藏温度、空气温度、车速等几个参数对车厢漏热速率的影响.发现隔热层厚度取80mm时比30mm时漏热速率降低了6.79W/m2,冷藏温度和空气温度相差越大,漏热速率越大,车速增加漏热速率有所增加,但并不明显.设计的车厢结构有利于增加其质量利用率,其导流机构有利于车厢内温度均匀分布.分析结果可为车厢设计时关键参数选取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车
保冷效果
漏热速率
导流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型智能移栽机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3
15
作者
张明容
叶佐镇
程清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8-122,133,共6页
针对目前移栽种植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以及大型机械工作成本高、通用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小型智能移栽机。该移栽机集运输、投苗、种植、压实及浇水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自动种植。其中,智能车采用电驱动,...
针对目前移栽种植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以及大型机械工作成本高、通用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小型智能移栽机。该移栽机集运输、投苗、种植、压实及浇水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自动种植。其中,智能车采用电驱动,种植部分采用气压驱动,控制部分采用STM32控制,并融合WiFi无线模块,实现无线远程控制。试验表明:该移栽机能实现自动行驶及坑深100mm以内任意调整和株距任意调整,植物苗直立度合格率9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移栽机
移栽装置
电动驱动
气动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赛车车架动态特性仿真、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
2
16
作者
王丽
李长玉
+1 位作者
戴海燕
李淼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2-117,共6页
为对某赛车车架的动态特性进行评价,建立了车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模态分析的方法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获得了车架的前6阶振型图。搭建了车架实验模态分析的测试平台,采用实验模态分析方法对仿真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比实验模态...
为对某赛车车架的动态特性进行评价,建立了车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模态分析的方法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获得了车架的前6阶振型图。搭建了车架实验模态分析的测试平台,采用实验模态分析方法对仿真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比实验模态和仿真模态分析得到的固有频率,前6阶相对误差均低于10%,两者固有频率吻合度较高且振型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根据仿真模态计算结果和实验模态测量结果,分析了该赛车车架的动态特性,发现该车架在外界激励下均不会发生共振。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阶模态振型在固定频率附近实验模态和仿真模态具有相同的振型,动态特性较好,研究方法和结果对未来赛车车架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车车架
实验模态分析
仿真模态分析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方程式赛车传动系大链轮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
1
17
作者
戴海燕
吴泽滨
+1 位作者
张继华
李长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74,共4页
以小型方程式赛车主减速的大链轮为研究对象,在保证赛车动力性和安全稳定性的前提下,对大链轮进行轻量化设计与优化。首先根据理论计算,确定传动系主减速器传动比为2.92,并进行了动力性验证。确定了链轮各主要参数,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应...
以小型方程式赛车主减速的大链轮为研究对象,在保证赛车动力性和安全稳定性的前提下,对大链轮进行轻量化设计与优化。首先根据理论计算,确定传动系主减速器传动比为2.92,并进行了动力性验证。确定了链轮各主要参数,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对大小链轮进行了75m直线加速工况下应力和变形量的分析,结合初始结构的仿真结果,优化了链轮支撑肋个数和减重孔尺寸,结果显示:对比原始方案,优化后的链轮总质量减少了17.14%,最大应力减少了21%,最大变形量减小了42.4%。实现了在确保强度的前提下,减轻主减速器质量的目的,为赛车大链轮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AE
主减速器
链轮
仿真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某危险品运输车制动器设计及瞬态传热分析
被引量:
1
18
作者
戴海燕
张继华
李长玉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4-268,共5页
设计了一种具有侧面通风孔和表面通风孔的危险品运输车刹车盘机构,建立了其三维瞬态传热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刹车盘与刹车片接触面以及表面各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析了接触面产热情况和刹车盘外表面散热情...
设计了一种具有侧面通风孔和表面通风孔的危险品运输车刹车盘机构,建立了其三维瞬态传热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刹车盘与刹车片接触面以及表面各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析了接触面产热情况和刹车盘外表面散热情况,比较了刹车盘通风孔对刹车盘表面温度变化以及产热散热情况的影响。发现在刹车盘设计通风孔之后接触面中心温度降低40℃,同时散热速度增快。设计的通风孔刹车盘结构有利于其质量的减小,加快了制动时热量与外界的交换。分析方法和结果可为刹车盘开通风孔设计时关键参数选取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品运输车
瞬态传热
温度
制动盘
散热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模糊不确定性的汽车盘式制动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黄晓婷
李沛航
吕辉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与
汽车
工程
学院
出处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8-5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5217)。
文摘
针对汽车制动器可能存在模糊特性的情形,提出了一种含模糊不确定性的汽车盘式制动器稳定性分析和改进方法。将制动器系统的摩擦因素、制动压力、材料和几何属性参数处理为不确定性参数,并采用模糊变量进行描述;将有限元复特征值分析与响应面法相结合,建立分析目标与系统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在模糊变量不同隶属度的截集下,运用模糊算法求解系统的稳定性响应,并从不确定性角度探讨改善系统稳定性的设计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对模糊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制动器稳定性进行有效分析,并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降低制动噪声。
关键词
稳定性
不确定性
模糊变量
复特征值
制动噪声
Keywords
stability
uncertainty
fuzzy variables
complex eigenvalue
brake noise
分类号
U463.5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激励下某电动汽车白车身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长玉
余莎丽
林子涵
张继华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出处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7-173,共7页
基金
广东省特色创新项目(自然科学类)(2017KTSCX218)资助。
文摘
为了研究电动汽车白车身的动态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然激励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利用此方法对某电动汽车白车身进行了结构模态参数识别,得到了其前三阶结构模态参数。并将利用该方法识别的结果和传统方法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固有频率最大误差为1.8%,阻尼比最大误差为13%,振型基本一致,进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之后利用识别的模态参数结合电动汽车工作特性,对该白车身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评价。提出的方法不需要专用的激励设备,可应用于不易激励的大型、重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模态参数识别的结果对电动汽车白车身动态特性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自然激励
电动汽车白车身
模态参数
参数识别
Keywords
natural excitation
electric vehicle body-in-white
modal parameters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TH113.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N0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制动盘高精度有限元建模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方彦奎
钟玉华
吴彦鑫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出处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6,共6页
基金
广东省特色创新项目(自然科学类)(2020KTSCX204)资助。
文摘
为提高汽车制动盘的建模精度,分别采用3类单元建立制动盘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与试验获得制动盘前六阶固有频率,对比发现采用四面体、1阶和2阶六面体单元建立的有限元模型与测试所得的前六阶固有频率误差分别小于9%、2%和7%。进而比对1阶六面体有限元模型计算与测试振型,并对其进行约束模态分析。结果表明,计算与测试所得制动盘前六阶振型基本一致,有限元模型建立准确可靠;3种不同的单元建模精度从高至低分别为1阶六面体,2阶六面体,四面体;制动盘约束边界条件存在三对复模态,制动系统设计时应予以关注。研究方法对提高制动盘有限元建模精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制动盘
有限元建模
模态试验
约束模态分析
Keywords
brake disc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modal test
constrained modal analysis
分类号
U463.5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排气系统动态特性仿真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
2
4
作者
方彦奎
李长玉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出处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50,共6页
基金
广东省特色创新类项目(自然科学)(2020KTSCX204)资助。
文摘
为了分析汽车排气系统全转速范围(0~6 000 r/min)的动态特性,设计动态特性实验台架,建立排气系统有限元数值模型。通过仿真及实验,得到对应转速频率范围内的排气系统约束边界条件下固有频率和振型。仿真与实验结果的固有频率误差小于10%,振型基本一致,说明动态特性分析有限元数值模型建立准确。然后,建立包含动力总成有限元数值模型计算动力总成启动至怠速稳定运转,排气系统传递至车身的动态力,对比理论计算的动力总成激励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结果表明,动力总成起动至怠速后,吊耳向车身传递的动态力小于5 N,系统固有频率与动力总成激励频率错开,避免共振,满足设计要求。
关键词
排气系统
模态实验
动态特性分析
吊耳动态力
Keywords
exhaust system
modal experiment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dynamic force of rubbler hanger
分类号
U463.5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冷藏汽车制冷效果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李长玉
吕东霖
李细霞
张继华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03-208,共6页
基金
广东省特色创新项目(自然科学类)(2017KTSCX218)
广东省青年创新类人才项目基金(2016KQNCX226)。
文摘
目的为了研究冷藏汽车的制冷效果,设计一种冷藏汽车车厢结构及其内部气流导向机构。方法建立该冷藏汽车车厢的三维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分析该冷藏汽车车厢的制冷效果。比较无间隙一体堆码、有间隙一体堆码、二体堆码、四体堆码等4种堆码方式下冷藏汽车的制冷效果。进一步研究分析四体堆码方式中货物间距对制冷效果的影响。结果为验证文中方法的可靠性,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平均相对最大误差为5.9%,发现四体堆码方式优于其他方式,四体堆码时车厢平均温度最低,可达−8.2970℃。四体堆码时货物间的间隙超过175 mm时前后端货物温度趋于一致,温度分布均匀度最高。结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可定量计算冷藏汽车车厢内温度场,得出的结论对冷藏汽车设计和制冷效果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冷藏汽车
制冷效果
温度场
堆码方式
Keywords
refrigerator truck
refrigeration effect
temperature field
stacking mode
分类号
TB485.3 [一般工业技术—包装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车辆排气系统动态特性计算,测量及分析
被引量:
6
6
作者
李长玉
章乐一
李细霞
江秋仪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出处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0-515,共6页
基金
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51-SC150201)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青年科研基金(XQ114016)资助项目
文摘
为分析某车辆排气系统的动态特性,对其分别利用计算模态分析技术和测量模态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该排气系统的前六阶计算模态参数和测量模态参数。通过对比发现前六阶固有频率计算和测量结果误差小于6.5%,振型基本一致。进而根据计算和测量结果分析了该排气系统动态特性,发现该车辆在发动机怠速与经济转速激励下均不会发生共振,并且分析了该排气系统动态特性设计的薄弱环节。研究方法与结果对于汽车排气系统动态特性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排气系统
测量模态分析
计算模态分析
动态特性
Keywords
exhaust system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calculation modal analysis
dynamic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H113.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N06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机床计算模态分析及其实验验证
被引量:
8
7
作者
李长玉
李细霞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出处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6,共3页
基金
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51-SC150201)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XQ114016)
文摘
为了优化机床的动态性能,进一步提高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分别利用计算模态分析方法和实验模态分析的方法对一数控机床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该机床的前三阶模态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通过对计算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前三阶固有频率误差分别为8.7%,9.8%和8.1%,阻尼比误差分别为18%,9.3%和17%,模态振型基本一致。发现在低阶时计算模态分析准确度较高,该机床的薄弱环节为其立柱。提出的方法和得到的结论可应用于机床动态特性的设计与研究中。
关键词
机床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振型
Keywords
machine tool
modal analysis
normal frequency
modal shape
分类号
TH113.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G659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组风冷散热结构的优化
被引量:
19
8
作者
李淼林
臧孟炎
李长玉
戴海燕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与
汽车
工程
学院
出处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6-270,共5页
基金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13DFG60080)
广东省特色创新项目(自然科学类)(2017KTSCX218)。
文摘
建立锂离子电池组风冷结构初始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用Fluent软件进行温度场和流场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考虑进风角度、出风角度和电池间距等3种因素,基于正交试验进行多目标优化。以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温差的最小化作为目标,经多次迭代计算,得出局部最优方案:进风区域左端高度为9 mm(进风角度2.74°),出风口高度为28 mm(出风角度2°),电池间距公差值为0.4 mm。与初始模型相比,优化模型的电池组最高温度降低9.55%,温差下降25.89%。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风冷
正交试验
多目标优化
Keywords
Li-ion battery
air cooling
orthogonal experiment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组风冷散热仿真与优化
被引量:
15
9
作者
李淼林
臧孟炎
谢金红
李长玉
程清伟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与
汽车
工程
学院
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05-1809,共5页
基金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13DFG60080)
广东省特色创新项目(自然科学类)(2017KTSCX218)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基金项目(51-CQ18YG24)
文摘
建立锂离子电池组的强制风冷散热结构初始几何模型,并进行CFD仿真条件和参数设置。利用FLUENT对该模型进行2 C放电倍率下的空气流场和温度场仿真分析。为了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和评价仿真模型的合理性,搭建了锂离子电池组的温度测试实验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型与实验模型的温度变化趋势较吻合,说明CFD仿真模型较合理有效,仿真结果较可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进风角度、出风角度和电池间距三个结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得到优化模型,与初始模型相比,其电池组最高温度和温差分别降低了1.859和0.363 K。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风冷散热
FLUENT
单因素分析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ies
air 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FLUENT
single factor analysis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模糊不确定性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特性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
7
10
作者
吕辉
杨坤
黄晓婷
袁煜
李沛航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机械与
汽车
工程
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出处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5-11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7521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A1515010352)
+1 种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804010092)
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9MS058)。
文摘
工程实际中,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PMS)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确定因素。文中引入模糊变量描述PMS中具有模糊特性的不确定参数,首先推导了一种求解PMS固有特性的模糊-蒙特卡洛法;然后结合泰勒展开和中心差分法推导了一种快速求解PMS固有特性的模糊摄动-中心差分法(FPCDM);随后,基于FPCDM提出了PMS固有特性的模糊可靠性分析与优化方法;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并对系统进行了模糊可靠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关键词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模糊不确定性
固有特性
可靠性分析
优化设计
Keywords
powertrain mounting system
fuzzy uncertainty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reliability analysis
optimized design
分类号
U4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TP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8650动力电池组不同布置形式的热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
8
11
作者
戴海燕
李长玉
张继华
陈立沛
张洵涛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25-827,879,共4页
基金
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6-KQNCX226)
广东省特色创新项目(自然科学类)(2017KTSCX218)。
文摘
针对不同布置方式的动力电池组,以圆柱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18650电池热力学模型,并进行了1C和3C下的放电实验,实验测得的截止电压和表面平均温度随放电容量的变化曲线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模型准确.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电池间距大小不同、分布方式分别为对齐排列和交叉排列的电池组的电池热特性.结果 表明,间距较大时,散热越好,电池平均温度越低,温差越小;间距相同时,交叉方案的散热优于对齐方案.这为动力电池组的布置和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动力电池组
热特性
散热
仿真
Keywords
power battery pack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heat dissipation
simulation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防护服-空气-皮肤热传导模型及其解析解
被引量:
5
12
作者
李长玉
方彦奎
刘福旭
阮宇航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出处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69,共8页
基金
广东省特色创新项目(自然科学类)(2017KTSCX218)。
文摘
建立了高温环境下热防护服-空气-皮肤的热传导模型.利用热传导时,层合界面间温度相等和热流量连续的条件,结合微分思想,用分离变量法推导了微小时间段内模型热传导的解析解,然后通过循环得到整个时域内的解析解.利用求得的解析解分析了在80℃的环境温度下模型各位置温度和热流密度的变化情况,以及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和热损伤情况.该求解方法可用来分析一般层合结构传热问题,计算结果对热防护服的设计和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热防护服
分离变量
热损伤
温度场
Keywords
thermal protective clothing
separation of variables
thermal damage
temperature field
分类号
O343.2 [理学—固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轿车排气系统模态分析与悬挂位置优化
被引量:
5
13
作者
方彦奎
李长玉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出处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5-201,共7页
基金
广东省特色创新项目(2017KTSCX218)资助。
文摘
为进行排气系统模态分析,分别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实验测量得到了某轿车排气系统0~200 Hz的模态参数。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系统各阶固有频率误差均小于10%,振型相似,证明了排气系统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然后,利用ADOFDD方法初步确定了排气系统的4个悬挂的位置,为了验证悬挂位置是否合理,建立了包括动力总成的排气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对吊耳进行了静态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其中两个吊耳静变形超过3.5 mm的工程极限,增加一个悬挂进行优化后,5个吊耳的静变形和应力改善率均在13%以上。研究方法对于轿车排气系统前期开发,悬挂位置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排气系统
模态分析
平均驱动自由度法
悬挂位置优化
Keywords
exhaust system
modal analysis
ADDOFD method
hanger location optimization
分类号
U464.134.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冷藏车车厢结构优化设计及关键参数分析
被引量:
9
14
作者
李细霞
吕东霖
李长玉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出处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6-320,共5页
基金
广东省青年创新类人才资助项目(2016KQNCX226)
广东省质量工程资助项目(51-SC150201)
文摘
设计了一种三层复合板结构的冷藏汽车车厢和厢内冷空气导流机构,建立了其瞬态传热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隔热层厚度、冷藏温度、空气温度、车速等几个参数对车厢漏热速率的影响.发现隔热层厚度取80mm时比30mm时漏热速率降低了6.79W/m2,冷藏温度和空气温度相差越大,漏热速率越大,车速增加漏热速率有所增加,但并不明显.设计的车厢结构有利于增加其质量利用率,其导流机构有利于车厢内温度均匀分布.分析结果可为车厢设计时关键参数选取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冷藏车
保冷效果
漏热速率
导流机构
Keywords
refrigerated truck
cooling effect
heat leakage rate
divers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H113.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型智能移栽机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3
15
作者
张明容
叶佐镇
程清伟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出处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8-122,133,共6页
基金
广东省青年基金项目(51-CQ1800008)
文摘
针对目前移栽种植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以及大型机械工作成本高、通用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小型智能移栽机。该移栽机集运输、投苗、种植、压实及浇水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自动种植。其中,智能车采用电驱动,种植部分采用气压驱动,控制部分采用STM32控制,并融合WiFi无线模块,实现无线远程控制。试验表明:该移栽机能实现自动行驶及坑深100mm以内任意调整和株距任意调整,植物苗直立度合格率96%以上。
关键词
智能移栽机
移栽装置
电动驱动
气动驱动
Keywords
intelligent transplanter
transplanting mechanism
electric drive
gas drive
分类号
S223.9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赛车车架动态特性仿真、测试与评价
被引量:
2
16
作者
王丽
李长玉
戴海燕
李淼林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出处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2-117,共6页
基金
广东省特色创新项目(自然科学类)(2017KTSCX218)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科研项目(51-YG180010)。
文摘
为对某赛车车架的动态特性进行评价,建立了车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模态分析的方法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获得了车架的前6阶振型图。搭建了车架实验模态分析的测试平台,采用实验模态分析方法对仿真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对比实验模态和仿真模态分析得到的固有频率,前6阶相对误差均低于10%,两者固有频率吻合度较高且振型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根据仿真模态计算结果和实验模态测量结果,分析了该赛车车架的动态特性,发现该车架在外界激励下均不会发生共振。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阶模态振型在固定频率附近实验模态和仿真模态具有相同的振型,动态特性较好,研究方法和结果对未来赛车车架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赛车车架
实验模态分析
仿真模态分析
动态特性
Keywords
race car frame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simulation modal analysis
dynamic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TH113.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方程式赛车传动系大链轮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
1
17
作者
戴海燕
吴泽滨
张继华
李长玉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74,共4页
基金
广东省青年创新人才项目(2016KQNCX226)。
文摘
以小型方程式赛车主减速的大链轮为研究对象,在保证赛车动力性和安全稳定性的前提下,对大链轮进行轻量化设计与优化。首先根据理论计算,确定传动系主减速器传动比为2.92,并进行了动力性验证。确定了链轮各主要参数,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对大小链轮进行了75m直线加速工况下应力和变形量的分析,结合初始结构的仿真结果,优化了链轮支撑肋个数和减重孔尺寸,结果显示:对比原始方案,优化后的链轮总质量减少了17.14%,最大应力减少了21%,最大变形量减小了42.4%。实现了在确保强度的前提下,减轻主减速器质量的目的,为赛车大链轮设计与优化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FSAE
主减速器
链轮
仿真
优化
Keywords
FSAE
Main Reducer
Sprocket
Simulation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某危险品运输车制动器设计及瞬态传热分析
被引量:
1
18
作者
戴海燕
张继华
李长玉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学院
汽车与
交通
工程
学院
出处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4-268,共5页
基金
广东省特色创新资助项目(自然科学类)(2017KTSCX218)。
文摘
设计了一种具有侧面通风孔和表面通风孔的危险品运输车刹车盘机构,建立了其三维瞬态传热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刹车盘与刹车片接触面以及表面各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析了接触面产热情况和刹车盘外表面散热情况,比较了刹车盘通风孔对刹车盘表面温度变化以及产热散热情况的影响。发现在刹车盘设计通风孔之后接触面中心温度降低40℃,同时散热速度增快。设计的通风孔刹车盘结构有利于其质量的减小,加快了制动时热量与外界的交换。分析方法和结果可为刹车盘开通风孔设计时关键参数选取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危险品运输车
瞬态传热
温度
制动盘
散热孔
Keywords
transport vehicle
transient heat transfer
temperature
brake disc
heat sink
分类号
TH113.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含模糊不确定性的汽车盘式制动器稳定性研究
黄晓婷
李沛航
吕辉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自然激励下某电动汽车白车身模态参数识别
李长玉
余莎丽
林子涵
张继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汽车制动盘高精度有限元建模及试验研究
方彦奎
钟玉华
吴彦鑫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汽车排气系统动态特性仿真及实验验证
方彦奎
李长玉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冷藏汽车制冷效果分析
李长玉
吕东霖
李细霞
张继华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某车辆排气系统动态特性计算,测量及分析
李长玉
章乐一
李细霞
江秋仪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某机床计算模态分析及其实验验证
李长玉
李细霞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锂离子电池组风冷散热结构的优化
李淼林
臧孟炎
李长玉
戴海燕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锂离子电池组风冷散热仿真与优化
李淼林
臧孟炎
谢金红
李长玉
程清伟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含模糊不确定性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特性分析与优化
吕辉
杨坤
黄晓婷
袁煜
李沛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18650动力电池组不同布置形式的热特性影响研究
戴海燕
李长玉
张继华
陈立沛
张洵涛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热防护服-空气-皮肤热传导模型及其解析解
李长玉
方彦奎
刘福旭
阮宇航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某轿车排气系统模态分析与悬挂位置优化
方彦奎
李长玉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冷藏车车厢结构优化设计及关键参数分析
李细霞
吕东霖
李长玉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小型智能移栽机的设计与实现
张明容
叶佐镇
程清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赛车车架动态特性仿真、测试与评价
王丽
李长玉
戴海燕
李淼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方程式赛车传动系大链轮的设计与优化
戴海燕
吴泽滨
张继华
李长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某危险品运输车制动器设计及瞬态传热分析
戴海燕
张继华
李长玉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