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论课程论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冯生尧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3,共6页
目前,国内关于课程论研究对象的主流观点,主要有现象说、规律说、问题说等。这些观点,深化了人们的认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古德莱德的观点为基础,课程论研究对象可概括为一种课程产物与过程。课程产物是指课程目标、内容... 目前,国内关于课程论研究对象的主流观点,主要有现象说、规律说、问题说等。这些观点,深化了人们的认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古德莱德的观点为基础,课程论研究对象可概括为一种课程产物与过程。课程产物是指课程目标、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学业评价等要素的实质性内涵;课程过程是指课程管理、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课程论的研究与学科体系的建构之间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论 研究对象 学科体系 产物过程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审美化课程与教学策略探析
2
作者 陈雪莹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9X期66-68,共3页
关键词 审美化课程 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 被引量:34
3
作者 高凌飚 黄韶斌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共6页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我国课程评价正朝着一个多样化、多元化、全息化、发展性的方向发展。非正式评价以其方法的“非正式性” ,内容的真实性 ,标准的多重性 ,评价的即时性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逐渐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新的评价方...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我国课程评价正朝着一个多样化、多元化、全息化、发展性的方向发展。非正式评价以其方法的“非正式性” ,内容的真实性 ,标准的多重性 ,评价的即时性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逐渐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新的评价方式。本文对非正式评价的含义、特点、价值和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评价 非正式评价 过程性评价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教育专业模块整合式课程的建构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甫全 申仁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1-66,共6页
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建设,需要满足教师教育由终结型向终身型的转换,教师角色从“支配者”向“对话者”的转换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要求,其目标依据是使学生成长为现代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模块整合式”课程... 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建设,需要满足教师教育由终结型向终身型的转换,教师角色从“支配者”向“对话者”的转换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要求,其目标依据是使学生成长为现代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模块整合式”课程,指向课程设置模块化,资源整合化,学习者成为行动研究者以及内容动态化。它由具有弹性和可整合的公共课程模块,小学教育理论课程模块,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小学教育实践环节课程模块以及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组成。表达着课程是学习发展过程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 模块整合式课程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钟媚 高凌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7-81,共5页
新一轮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从目标、内容、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进步。但是,从整个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小学科学作为核心学科的地位至今没有得到真正的确认,而且由于缺乏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出现了过程和内容... 新一轮的小学科学课程改革从目标、内容、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取得了进步。但是,从整个基础教育的现状来看,小学科学作为核心学科的地位至今没有得到真正的确认,而且由于缺乏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出现了过程和内容目标不平衡、课程内容设计不连贯以及课程实施缺乏横向联系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实验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科学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价值重构 被引量:30
6
作者 申仁洪 黄甫全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14,共8页
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催生着学习化课程,学习化课程依托于学习化课程资源。学习化课程资源是与教授化课程资源相对应,它作为生态化的学习环境文化而存在,并通过学程化、整体性、开放性、动态化、信息网络化等基本特征,以学习本位... 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催生着学习化课程,学习化课程依托于学习化课程资源。学习化课程资源是与教授化课程资源相对应,它作为生态化的学习环境文化而存在,并通过学程化、整体性、开放性、动态化、信息网络化等基本特征,以学习本位的开发形态整合内生性和外源性资源获得自己独特的学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化课程资源 价值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评价含义辨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冯生尧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8,共6页
课程评价,归属于更为一般的方案评价。界定课程评价,首先应该剖析课程的内涵。课程不只是静态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动态的课程活动。课程评价就是对课程活动的组成要素和过程环节作出评价。课程评价不等同于学业评价、教学评价。在... 课程评价,归属于更为一般的方案评价。界定课程评价,首先应该剖析课程的内涵。课程不只是静态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动态的课程活动。课程评价就是对课程活动的组成要素和过程环节作出评价。课程评价不等同于学业评价、教学评价。在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动态地、全面地评价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评价 方案评价 课程文本 课程活动 学业评价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教学环境的实质与类型新探:文化哲学的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黄甫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36,共6页
在当代社会和教育的转型背景中 ,教学环境逐渐显露出了文化的本性 ,教学环境嬗变成为影响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 ,当代教学环境凸现出了“学习化”的特性。从文化结构逻辑看 ,教学环境的构成有实体性和功能性两... 在当代社会和教育的转型背景中 ,教学环境逐渐显露出了文化的本性 ,教学环境嬗变成为影响人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 ,当代教学环境凸现出了“学习化”的特性。从文化结构逻辑看 ,教学环境的构成有实体性和功能性两个维度的区分。实体性教学环境类型分为教室、宿舍、校园、家庭和社区等层次 ,而功能性教学环境类型则有生理文化环境、心理文化环境、物质文化环境、交往文化环境、符号文化环境和活动文化环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环境 隐蔽课程 教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探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 被引量:13
9
作者 黄韶斌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2-25,共4页
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日常性评价方式,它融于教学活动之中,具有低理性、去规范以及评价标准和结果模糊等独特的“非正式性”,同时表现出了人文关怀、动态发展和深刻等性质,是正式的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在教学中起... 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日常性评价方式,它融于教学活动之中,具有低理性、去规范以及评价标准和结果模糊等独特的“非正式性”,同时表现出了人文关怀、动态发展和深刻等性质,是正式的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式评价 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 师生互动 发展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画图分析法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以课程观的研究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扬 高凌飚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4-61,共8页
"画图分析法"是近年来在西方形成的一种探究学生真实观念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将"图画"作为收集个体思维表达信息的工具,采用"群体性"的内容分析原则,具体则包括准备、实测、编码、分析、检验这五个环节,... "画图分析法"是近年来在西方形成的一种探究学生真实观念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将"图画"作为收集个体思维表达信息的工具,采用"群体性"的内容分析原则,具体则包括准备、实测、编码、分析、检验这五个环节,可操作性较强。通过对学生课程观的研究运用实践发现,这一方法可以较好的克服传统研究方法开展学生研究时无法解决的各种学生表达的问题,并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个体对某一事物的观念和看法,有效避免将外界的观点强加于学生之上开展研究所带来的谬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图分析法 课程观 视觉图像内容分析 焦点群体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人发展教学设计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柏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14,共4页
全人发展教学设计是以全人教育的课程理念、以以内驱为主的全身心学习理论和多元的评价理论为其理论基础,通过设计全方位的教学内容、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人性化的教学情境、差异性的教学策略、学习化的教学评... 全人发展教学设计是以全人教育的课程理念、以以内驱为主的全身心学习理论和多元的评价理论为其理论基础,通过设计全方位的教学内容、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人性化的教学情境、差异性的教学策略、学习化的教学评价以及反思性的教学实施与再评价来促进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发展 教学设计 评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燕镇鸿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7X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标的 高中 体育实践能力 人际交往技能 社会责任感 技能水平 健康知识 体育学习 创新能力 心理品质 终身体育 团队意识 积极进取 生活方式 人生态度 总目标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自主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缺失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丽冰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7,共7页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能承担起多种不同的角色 ,然而 ,由于各种原因 ,在实践中教师在研究者、合作者和评价者角色上普遍存在着缺失的现象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对学校自主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缺失的现象及其原因...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能承担起多种不同的角色 ,然而 ,由于各种原因 ,在实践中教师在研究者、合作者和评价者角色上普遍存在着缺失的现象 ,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本文对学校自主课程开发中教师角色缺失的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角色 课程改革 课程整合 课程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小学数学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维花 王永红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9,共5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数学的发展,小学数学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日益暴露出诸多矛盾冲突,如满足学生兴趣需要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强迫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大众数学教育与精英数学教育的矛盾冲突、数学专家的建议与学校数学教育目标...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数学的发展,小学数学教育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日益暴露出诸多矛盾冲突,如满足学生兴趣需要与小学数学教育的强迫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大众数学教育与精英数学教育的矛盾冲突、数学专家的建议与学校数学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小学数学教育目的的功利性与过程的非功利性之间的矛盾冲突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分析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育 大众教育 精英教育 专家建议 学校教育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性评价:概念、范围与实施 被引量:42
15
作者 钟媚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44-47,共4页
本文通过对过程性评价“是什么?评什么?如何评?”三个问题的探讨,明确了过程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方式、反映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成果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三个方面... 本文通过对过程性评价“是什么?评什么?如何评?”三个问题的探讨,明确了过程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采取目标与过程并重的价值取向;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方式、反映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成果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三个方面;评价的实施过程包括明确评价的内涵和标准、设计评价方案和工具、解释和利用反映学习质量的结果以及反思和改进评价方案四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高中 学习方式 评价方案 非智力因素 差异评价 过程评价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