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脑异常发育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涂海霞 翁旭初 徐波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5-573,共9页
尽管小脑体积只占人脑总量的10%,但包含超半数的神经元。此前,小脑一直被认为主要控制肢体的运动协调,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脑与学习、注意、语言等高级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参与多种非运动功能的调节。与此同时,小脑异常发育与多... 尽管小脑体积只占人脑总量的10%,但包含超半数的神经元。此前,小脑一直被认为主要控制肢体的运动协调,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脑与学习、注意、语言等高级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参与多种非运动功能的调节。与此同时,小脑异常发育与多种神经发育疾病密切相关,其中包括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或称自闭症、孤独症,是一类典型的神经发育疾病,以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和语言障碍为主要特征,并常伴有感觉异常。临床研究发现,ASD患者通常伴有小脑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有意思的是,在ASD动物模型中也发现与人类似的小脑异常表型。重要的是,特异敲除小脑神经元中ASD易感基因可导致模式动物表现出典型的孤独症样行为,提示小脑异常发育是导致ASD的关键病理机制之一。将从临床及基础研究两个方面简要概括小脑与ASD的关系,为AS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小脑 结构功能 模式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中不同大脑活动相关的基因表达变化
2
作者 翁玉悦 翁旭初 耿红岩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4-587,共14页
大脑活动受到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可以反映大脑活动状态的改变。随着脑成像基因组学的发展,结合跨皮质区域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转录组分析,目前已经能够检测到与大脑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基因组变化。这方面的研究正逐步应用于神... 大脑活动受到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可以反映大脑活动状态的改变。随着脑成像基因组学的发展,结合跨皮质区域的功能磁共振成像和转录组分析,目前已经能够检测到与大脑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基因组变化。这方面的研究正逐步应用于神经精神疾病领域,包括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中,以探究基因表达与大脑活动的关系。对与大脑活动相关的基因在ASD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可以为ASD脑活动变化分析、发病机制探究和临床治疗对策开发提供生理功能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 脑成像 大脑活动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低频振幅的有氧运动训练后大脑功能可塑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海军 李贞 詹文峰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9-144,共6页
为运动影响大脑功能、结构可塑性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客观的影像学证据。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结构磁共振成像,采用动态低频振幅及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分析中等强度有氧训练后大脑功能活动及灰质体积的变化,纳入20名健康成... 为运动影响大脑功能、结构可塑性的神经机制研究提供客观的影像学证据。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结构磁共振成像,采用动态低频振幅及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分析中等强度有氧训练后大脑功能活动及灰质体积的变化,纳入20名健康成年被试者参与6个月有氧运动训练。采集所有被试者运动训练前后rs-fMRI和结构磁共振数据并进行dALFF及VBM分析,提取差异脑区。结果显示:6个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训练后,右侧颞中回、海马旁回、中央后回、楔前叶等脑区的dALFF较训练前增高;左侧额下回、额中回以及右侧的缘上回、角回等脑区的dALFF较训练前降低。研究认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训练可以引起大脑执行控制网络及额顶网络相关脑区功能可塑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生理学 有氧运动 动态低频振幅 大脑可塑性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灰质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神经元死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许鑫 周欣 +4 位作者 楚世峰 李芳芳 郑清炼 何宏媛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81-1587,共7页
目的研究天麻素(gastrodin,Gas)对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神经元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建立短暂性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Gas低剂量组(25 mg·kg^-1)、Gas中剂量组(50 mg·kg^-1)、Gas高... 目的研究天麻素(gastrodin,Gas)对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神经元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线栓法建立短暂性局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Gas低剂量组(25 mg·kg^-1)、Gas中剂量组(50 mg·kg^-1)、Gas高剂量组(100 mg·kg^-1)和依达拉奉组(10 mg·kg^-1)。给药3 d后,TTC染色检测脑梗死和水肿;Zea Longa评分评估神经受损程度;尼氏染色检测神经元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caspase-8和Survivin、HBXIP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Survivin和HBXIP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3 d后神经功能严重缺损,脑梗死和水肿增加,尼氏小体减少,活化的caspase-3和caspase-8表达增加(P<0.05),Survivin和HBXIP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Gas组和依达拉奉组神经功能缺损减轻,caspase-3和caspase-8蛋白表达减少(P<0.01),Survivin和HBXIP表达增加,抑制神经元死亡。结论Gas可通过促进抗凋亡蛋白表达和抑制caspase介导的神经元死亡,从而改善缺血性脑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缺血/再灌注 脑卒中 神经元死亡 SURVIVIN HBX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嘌呤能信号在少突胶质细胞发育和髓鞘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何月华 谢华 肖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4-720,共7页
少突胶质细胞(OL)是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髓鞘形成和髓鞘损伤再生的关键;ATP不仅是一种能量载体,也作为一个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细胞之间的交流,其嘌呤能受体亚型广泛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主要包... 少突胶质细胞(OL)是发育中的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髓鞘形成和髓鞘损伤再生的关键;ATP不仅是一种能量载体,也作为一个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细胞之间的交流,其嘌呤能受体亚型广泛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主要包括接受腺苷信号的P1受体和接受ATP/ADP/UTP信号的P2受体。不同亚型的嘌呤能受体在CNS中不同部位的表达及其在生理病理状态下发挥的具体作用和机制也各有不同,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嘌呤能受体在OL发育及髓鞘形成与修复中作用和机制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该方面的研究对于了解嘌呤能信号在诸多脱髓鞘性疾病以及髓鞘发育障碍性疾病中的作用、发掘相应的潜在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 嘌呤能受体 少突胶质细胞 髓鞘形成 髓鞘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非典型面部表情特征及其在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平 方润秋 翁旭初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8-597,共10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表现出特有的非典型面部表情特征,包括中性表情居多、积极表情减少、社交微笑频率低以及自发面部表情模仿能力不足。这些特征从幼儿期到儿童期表现稳定,已成为ASD风险评估的重要标志...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表现出特有的非典型面部表情特征,包括中性表情居多、积极表情减少、社交微笑频率低以及自发面部表情模仿能力不足。这些特征从幼儿期到儿童期表现稳定,已成为ASD风险评估的重要标志。然而,传统研究方法(如人工评估和面部肌电图)在分析ASD儿童面部表情时存在主观性强、耗时长且难以推广等局限性。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使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自动化表情识别技术得以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分析效率,还降低了人为评估的主观误差,为基于非典型面部表情特征的大规模ASD早期筛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识别模型,通过设计更接近自然情境的诱发范式,深入探索ASD儿童多样化的面部表情特征,同时提升模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以推动ASD早期筛查和干预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面部表情 计算机自动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重复经颅磁刺激的潜在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田仁霞 杨平 +1 位作者 郭园园 吴瑕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8-610,共13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其病因和表现形式具有高度异质性,目前临床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神经调...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其病因和表现形式具有高度异质性,目前临床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作为一种神经调控技术,在ASD治疗领域展现出应用价值。研究发现,低频rTMS能够调节大脑皮层的神经兴奋−抑制平衡,而高频rTMS则可以提高目标脑区的兴奋性。本研究表明,低频rTMS靶向ASD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可以改善重复和刻板行为,而高频rTMS靶向ASD颞顶联合区可以改善社交与互动障碍。未来研究应着重关注以下方面:探索rTMS干预的最佳年龄窗口期,采用严谨的双盲、假刺激对照和随机分组的交叉实验设计,以及整合临床量表评估、行为学测量和靶点脑区的神经生物学指标进行疗效评估,为相关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 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颞顶联合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关系
8
作者 范桂容 翁旭初 耿红岩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1-619,共9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类神经发育障碍疾病,除了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核心症状外,几乎一半的ASD患者出现了胃肠道症状,表现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IBD是一种与免疫失调、肠道...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类神经发育障碍疾病,除了社交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核心症状外,几乎一半的ASD患者出现了胃肠道症状,表现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IBD是一种与免疫失调、肠道微生物组改变、微量营养吸收不良和贫血相关的慢性疾病,这些特征可能是ASD相关的围产期因素。患有ASD的儿童很可能被诊断出患有包括IBD在内的共生疾病。通过治疗IBD来缓解或干预儿童ASD的治疗方式已经初见成效,未来可以开展更多临床实验来证实IB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IBD与ASD、父母IBD和儿童ASD之间关系的探究可以为儿童ASD的病因研究、早期筛查及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淀粉加工废水中生化成分回收的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青嵘 罗嘉玲 +2 位作者 程实 倪贺 李海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7-64,共8页
系统研究、改进和优化了甘薯淀粉加工废水中多酚氧化酶、β-淀粉酶、储藏蛋白、小分子有机物等生化成分的分离回收方法和工艺.通过等电点(p H 3.8)沉淀分离获得多酚氧化酶粗酶制剂;超滤浓缩和絮凝沉淀回收获得β-淀粉酶的粗酶制剂;纳滤... 系统研究、改进和优化了甘薯淀粉加工废水中多酚氧化酶、β-淀粉酶、储藏蛋白、小分子有机物等生化成分的分离回收方法和工艺.通过等电点(p H 3.8)沉淀分离获得多酚氧化酶粗酶制剂;超滤浓缩和絮凝沉淀回收获得β-淀粉酶的粗酶制剂;纳滤膜浓缩回收小分子物质,2种粗酶制剂经体积分数50%乙醇沉淀可获得纯化的PPO和β-淀粉酶,上清液浓缩干燥获得甘薯储藏蛋白.该工艺可从每升甘薯淀粉加工废水中回收多酚氧化酶3.2 g(酶活性1.2×10~5U/g,回收率38.7%),β-淀粉酶1.2 g(酶活性3.4×10~7U/g,回收率97.5%),小分子物质7.2 g,储藏蛋白13.6 g,为提高甘薯的开发利用价值、解决甘薯淀粉生产业对环境的污染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淀粉加工废水 资源综合利用 多酚氧化酶 Β-淀粉酶 甘薯储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郑清炼 楚世峰 +2 位作者 任倩 许鑫 陈乃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5-619,共5页
炎症反应是抑郁症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许多抑郁症患者的相应脑区都存在炎症反应,而介导炎症反应的趋化因子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趋化因子也与抑郁症涉及的神经可塑性、单胺类神经递质减少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 炎症反应是抑郁症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近年来研究表明,许多抑郁症患者的相应脑区都存在炎症反应,而介导炎症反应的趋化因子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趋化因子也与抑郁症涉及的神经可塑性、单胺类神经递质减少及神经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该文对近年来趋化因子与抑郁症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深入了解和治疗抑郁症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 抑郁症 炎症反应 神经可塑性 神经元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棱羊肚菌分子鉴别研究
11
作者 沈千汇 李春红 +3 位作者 谢美霞 李文佳 钱正明 张霁 《食药用菌》 2020年第3期172-177,共6页
针对羊肚菌品种,特别是产业化培植品种,建立快速准确的品种鉴定方法。通过对来源确切的梯棱羊肚菌样品及同属5种其他羊肚菌进行ITS测序,并结合网络数据库中的梯棱羊肚菌ITS序列进行分析,获得梯棱羊肚菌的特异性鉴别引物。进一步对分子... 针对羊肚菌品种,特别是产业化培植品种,建立快速准确的品种鉴定方法。通过对来源确切的梯棱羊肚菌样品及同属5种其他羊肚菌进行ITS测序,并结合网络数据库中的梯棱羊肚菌ITS序列进行分析,获得梯棱羊肚菌的特异性鉴别引物。进一步对分子鉴别实验条件进行考察,以确定最终实验条件。通过对梯棱羊肚菌及羊肚菌近缘品种的分析,发现只有梯棱羊肚菌呈现特征电泳条带。表明该研究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和优化的实验方法,可用于梯棱羊肚菌菌种的快速鉴定及产品的真伪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棱羊肚菌 分子鉴别 特异性引物 PCR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脂肪水平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肌肉组分、消化酶活力和免疫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鲁耀鹏 汪蕾 +4 位作者 张秀霞 王冬梅 李军涛 郑佩华 冼健安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7-23,共7页
为探讨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幼虾饲料的适宜脂肪水平,配制5种不同脂肪水平(3%、5%、7%、9%和11%)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红螯螯虾幼虾(0.86±0.11)g 8周,测定其生长性能、肌肉组成、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力。结果显示,随... 为探讨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幼虾饲料的适宜脂肪水平,配制5种不同脂肪水平(3%、5%、7%、9%和11%)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红螯螯虾幼虾(0.86±0.11)g 8周,测定其生长性能、肌肉组成、消化酶和免疫相关酶活力。结果显示,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红螯螯虾幼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和9%组显著高于3%组和11%组,由增重率回归曲线得到饲料最佳脂肪水平为7.44%;饲料脂肪水平对红螯螯虾幼虾肌肉组分、肝胰腺胰蛋白酶活力没有显著影响;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肝胰腺脂肪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和9%组显著高于3%组;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肝胰腺淀粉酶活力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11%组显著低于3%和5%组;饲料脂肪水平对红螯螯虾幼虾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酸性磷酸酶(ACP)活力均无显著影响,碱性磷酸酶(AKP)活力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7%组显著高于3%和11%组。结果表明,适宜的饲料脂肪水平可促进红螯螯虾幼虾的生长,并可一定程度地提高脂肪酶和AKP活力,其适宜的脂肪水平为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饲料 生长 脂肪 肌肉组分 消化酶 免疫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角中茴香油与莽草酸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吕琪 张耀元 +1 位作者 倪贺 李海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75,共7页
研究了用柱层析提取法从八角中提取、分离、纯化和制备高品质茴香油和高纯度莽草酸的方法.干燥的八角粉末过250~850μm筛,用85%乙醇柱层析提取法提取,收集相当于材料干质量2.4倍体积的提取液,茴香油和莽草酸的提取率均超过93.0%.提取液... 研究了用柱层析提取法从八角中提取、分离、纯化和制备高品质茴香油和高纯度莽草酸的方法.干燥的八角粉末过250~850μm筛,用85%乙醇柱层析提取法提取,收集相当于材料干质量2.4倍体积的提取液,茴香油和莽草酸的提取率均超过93.0%.提取液减压蒸馏回收乙醇,分离油相和水相.油相经活性炭吸附等方法精制成高品质茴香油,总回收率为93.2%,得率为6.6%;水相经减压蒸干,用乙醇和石油醚处理除去杂质后,用乙醇结晶,得到纯度大于99.0%的莽草酸,总回收率为73.3%,得率为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茴香油 莽草酸 柱层析提取法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细胞色素P450(CYP370C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佩华 汪蕾 +5 位作者 张秀霞 王冬梅 李军涛 鲁耀鹏 冼健安 王安利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8-636,共9页
细胞色素P450(CYP)酶系在机体的毒素、污染物和药物等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对虾CYP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采用c 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得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CYP家族基因CYP370C2的全长c DNA序列,共1 745 bp,包... 细胞色素P450(CYP)酶系在机体的毒素、污染物和药物等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对虾CYP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采用c 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得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CYP家族基因CYP370C2的全长c DNA序列,共1 745 bp,包含1个1 46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87个氨基酸。CYP370C2基因序列中具有CYP蛋白特有的血红素结合区、Ⅰ螺旋保守区、C螺旋保守区和K螺旋保守区。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CYP370C2基因序列与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CYP基因相似度最高,为64%。CYP370C2基因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高,鳃和肠道次之。在48 h的氨氮胁迫试验中,胁迫24 h后,肝胰腺和鳃中的CYP370C2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上调,分别在48 h和24 h达到峰值。脂多糖(LPS)注射后,CYP370C2基因在肝胰腺中的相对表达量在3 h开始显著上升,在12 h达到最大值; CYP370C2基因在鳃中的表达在LPS注射后的3 h和6 h被显著抑制,12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随后在24 h和48 h显著上调。这些实验结果显示,CYP370C2基因参与了氨氮胁迫响应和LPS刺激响应,表明CYP370C2基因可能在凡纳滨对虾抗环境胁迫和抗病原体的免疫防御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凡纳滨对虾 氨氮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中线粒体差异蛋白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欧单凤 陈春霞 +1 位作者 马晓冬 田雪梅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68,共5页
文中分离提取白藜芦醇处理的HepG2细胞线粒体蛋白质,以未处理HepG2细胞为对照,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差异蛋白,飞行时间质谱分析鉴定差异蛋白点.初步分析鉴定了4个显著性差异蛋白,其中驱动蛋白和着丝粒相关蛋白CENP-E在白藜芦醇处理的He... 文中分离提取白藜芦醇处理的HepG2细胞线粒体蛋白质,以未处理HepG2细胞为对照,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差异蛋白,飞行时间质谱分析鉴定差异蛋白点.初步分析鉴定了4个显著性差异蛋白,其中驱动蛋白和着丝粒相关蛋白CENP-E在白藜芦醇处理的HepG2细胞中表达降低,证明白藜芦醇对细胞周期有调节作用;线粒体加工肽酶表达降低,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7/L12表达升高,说明白藜芦醇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与其影响线粒体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HEPG2细胞 线粒体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吞噬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蕾 张秀霞 +2 位作者 鲁耀鹏 郑佩华 冼健安 《河北渔业》 2019年第2期1-4,20,共5页
为研究不同重金属离子对虾类血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凡纳滨对虾(Ltiopenaeus vannamei)血细胞在离体状态下暴露于重金属离子(Cd^(^(2+))、Hg^(2+)、Cu^(2+)和Zn^(2+)),浓度分别设置为10^(-3)~10^(-9) M,在胁迫6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 为研究不同重金属离子对虾类血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凡纳滨对虾(Ltiopenaeus vannamei)血细胞在离体状态下暴露于重金属离子(Cd^(^(2+))、Hg^(2+)、Cu^(2+)和Zn^(2+)),浓度分别设置为10^(-3)~10^(-9) M,在胁迫6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细胞的吞噬活力。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10^(-3)~10^(-5) M的Cd^(2+)和Hg^(2+)、10^(-3)~10^(-4) M的Cu^(2+)、10^(-3) M的Zn^(2+)均显著抑制了对虾血细胞的吞噬活力;当浓度为10^(-3) M时,Cd^(2+)、Hg^(2+)、Cu^(2+)和Zn^(2+)组的吞噬活力抑制率分别为79.6%,82.6%、68.1%和58.7%。这些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对虾类血细胞吞噬活力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免疫抑制毒性强度依次为:Hg^(2+)>Cd^(2+)>Cu^(2+)>Zn^(2+),免疫毒性临界浓度分别为:Cd^(2+)和Hg^(2+)10^(-5) M、Cu^(2+)10^(-4) M、Zn^(2+)10^(-3)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凡纳滨对虾(Ltiopenaeus vannamei) 血细胞 吞噬活力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韧性及其神经机制:来自非人类动物模型的证据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浩然 张晨风 杨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2-321,共10页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对不幸、逆境或挫折等压力情形的有效适应。以非人类动物为模型的心理韧性研究一般改称心理韧性为"抗逆力",本文也将沿用"抗逆力"来区分不同物种的韧性研究。近年来采用非人类动物模型对抗逆力神...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对不幸、逆境或挫折等压力情形的有效适应。以非人类动物为模型的心理韧性研究一般改称心理韧性为"抗逆力",本文也将沿用"抗逆力"来区分不同物种的韧性研究。近年来采用非人类动物模型对抗逆力神经机制的探索取得了重要进展,内侧前额叶、海马、奖赏环路等脑区及其投射均参与调控抗逆力的表现,操控其神经环路的影响与所面对的压力形式有关,并且高抗动物拥有特异性适应机制。鉴于人类研究的伦理及实验手段等原因,抗逆力的研究将为人类的韧性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韧性/抗逆力 压力适应 奖赏环路 神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数据分析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中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5
18
作者 彭淑贤 李浔 +5 位作者 刘琴 张颖恒 邹黎明 龚小莉 王苗淼 马晓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1-649,共9页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两种亚型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基因差异表达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非小细胞肺癌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运用于临床诊断,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获取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数据集,使用R语言处理,t检...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两种亚型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基因差异表达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非小细胞肺癌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运用于临床诊断,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获取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数据集,使用R语言处理,t检验分析鉴定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之间的转录组差异,并通过维恩图显示所鉴定的基因差异表达。从GEO获得差异表达的基因,用DAVID及IPA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潜在可用于鉴别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几种信号通路和生物标记。利用TCGA数据和临床肺癌样本中的生物标记表达,验证Osteoarthritis pathway和LXR/RXR分别在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基因差异表达;挑选miR-181b-5p及其靶基因WNT5A和MBD2进行验证,收集23例肺鳞癌患者的肺肿瘤组织(23例肿瘤组织,实验组)及其邻近肺组织(23例癌旁肺组织,对照组),检测miR-181b-5p和其靶基因WNT5A和MBD2的表达差异用于鉴别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结果GEO数据分析结果揭示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差异表达基因:肺腺癌中有851个DEGs(276个上调,575个下调),而肺鳞状细胞癌中有885个DEGs(406个上调,479个下调)。DAVID和IPA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显示,白细胞迁移和炎症反应在肺腺癌中比肺鳞状细胞癌富集程度更高,Osteoarthritis pathway在肺腺癌中是抑制状态,而在肺鳞状细胞癌中显示是激活状态。IPA对重要转录因子、细胞因子和miRNA的分析结果显示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之间的区别主要是:转录因子(GATA4,RELA,YBX1,TP63和MBD2);细胞因子(WNT5A和IL-1A)和microRNA(miR-34a,miR-181b和miR-15a)。其中miR-34a和IL-1A、miR-15a和YBX1、miR-181b和WNT5A和MBD2可作为鉴别非小细胞肺癌亚型的成对microRNA和mRNA靶点。临床样本实验结果支持miR-181b-5p的表达上升和WNT5A的表达下调可视为诊断肺鳞状细胞癌的分子标记物。结论通过对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了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候选基因、成对的microRNA鉴别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为其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肺鳞状细胞癌 转录组 MICRORNAS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记忆的神经振荡调控:基于神经振荡夹带现象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鑫麟 邱晓悦 +1 位作者 翁旭初 杨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2-816,共15页
工作记忆的神经振荡机制研究是当前记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那么,神经振荡仅仅是工作记忆过程的伴随现象,还是直接参与并调控了工作记忆的加工过程?已有研究发现,大脑内部的神经振荡活动在外界节律性刺激的驱动下,逐步与外界刺激节律... 工作记忆的神经振荡机制研究是当前记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那么,神经振荡仅仅是工作记忆过程的伴随现象,还是直接参与并调控了工作记忆的加工过程?已有研究发现,大脑内部的神经振荡活动在外界节律性刺激的驱动下,逐步与外界刺激节律相位同步化,这一现象被称为“神经振荡夹带”。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干预研究基于此现象,对大脑局部脑区施加节律性磁、电刺激,进而调控工作记忆过程中特定频段的神经振荡活动、跨频段的神经振荡耦合或跨脑区的神经振荡相位同步,为神经振荡参与工作记忆加工提供较为直接的因果证据。未来研究需考虑从脑网络的角度出发,调控多个脑区之间的神经振荡活动,进一步考察神经振荡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此外,还需注意探索和优化r TMS/t ACS调控工作记忆的刺激方案,并辅以客观的脑电记录,提高该类研究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最终达到提高工作记忆能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 神经振荡夹带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交流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1信号通路在小鼠可卡因情景线索记忆过程中的作用
20
作者 张磊 顾晶晶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期72-78,共7页
目的:探讨Rac1信号通路在小鼠可卡因情景线索记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可卡因配对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组(CPP)和Rac1抑制剂NSC23766处理组(NSC),利用CPP实验检测可卡因是否可诱导小鼠产生C... 目的:探讨Rac1信号通路在小鼠可卡因情景线索记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可卡因配对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组(CPP)和Rac1抑制剂NSC23766处理组(NSC),利用CPP实验检测可卡因是否可诱导小鼠产生CPP,利用立体定位技术注射AAV-GFP病毒于小鼠海马CA1区并做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利用Western Blot及GST-pull down方式检测蛋白表达及活性变化;采用Rac1抑制剂NSC23766阻断信号通路探讨其对小鼠可卡因诱导的CPP的影响。结果:可卡因可以诱导小鼠形成CPP,并导致Rac1 GTPase活性增强及其下游信号分子cofilin磷酸化活性升高,并最终导致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发生神经可塑性变化。结论:Rac1信号通路通过影响小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发生结构可塑性,从而参与调控可卡因情景线索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卡因 条件性位置偏爱 RAC1 神经可塑性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