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策可信性变动、通胀预期形成方式和菲利普斯曲线的稳定性——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勇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32,共15页
文章考察当中国人民银行调整政策操作实现价格稳定目标时,我国公众对政策可信性的变动及其对通胀预期形成方式和菲利普斯曲线稳定性的影响。我们首先在理性预期假定下设定引入政策可信性变量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然后,以1994年前后的价... 文章考察当中国人民银行调整政策操作实现价格稳定目标时,我国公众对政策可信性的变动及其对通胀预期形成方式和菲利普斯曲线稳定性的影响。我们首先在理性预期假定下设定引入政策可信性变量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然后,以1994年前后的价格冲击下人民银行将适应性政策转变为非适应性政策这一事件为背景,通过对"产出-物价"曲线的判断,SVAR模型中通胀冲击下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响应函数以及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递归回归检验,得出我国公众对政策的可信性增加,进而导致其通胀预期形成方式中的前向参照政策信息的成分增加,菲利普斯曲线发生改变。这就意味着,如果人民银行试图维持通胀预期形成方式和菲利普斯曲线的稳定,就应该保证政策可信性具有稳定性,而且,从长期实现价格稳定目标的角度来看,人民银行还应不断提高这一政策可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可信性 通胀预期形成方式 菲利普斯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演化和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
2
作者 张勇 范从来 +1 位作者 陈峥嵘 陈新明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2,共20页
文章试图通过对2006年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央票工具调控目标转变这一政策事件的观察,展开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化分析,同时还基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通过设计实证框架,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下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 文章试图通过对2006年3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实施央票工具调控目标转变这一政策事件的观察,展开了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演化分析,同时还基于我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通过设计实证框架,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程序下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利率形成机制从单一行政管制向双轨制过渡,货币政策操作程序已初步实现了从准备金总量程序向利率程序演化。并且,在利率双轨制约束的操作程序下,人民银行能够稳定市场预期,引导货币市场利率,有效降低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演化 货币市场利率波动的传递性 CGAR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格标高理论在中国的经验检验
3
作者 张勇 《现代管理科学》 2007年第1期51-52,73,共3页
文章通过对价格标高理论的成立性和劳动生产率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发现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确实构成了导致菲利普斯曲线不稳定性的冲击因素,并且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与经济周期相一致。这也就意味着,人民银行应采取顺周期的政策操作以熨平这... 文章通过对价格标高理论的成立性和劳动生产率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发现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确实构成了导致菲利普斯曲线不稳定性的冲击因素,并且劳动生产率的变动与经济周期相一致。这也就意味着,人民银行应采取顺周期的政策操作以熨平这一冲击所导致价格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格标高理论 劳动生产率 菲利普斯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