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协同技术创新基础分析——以专利计量信息为依据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文辉
陈依楠
+3 位作者
江涌芝
利雪莹
邱钰杰
陈穗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7,共9页
基于2000—2015年专利计量信息,从区域特征、优势领域、技术发展状况和主体特征等方面,对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协同技术创新基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协同申请专利数和...
基于2000—2015年专利计量信息,从区域特征、优势领域、技术发展状况和主体特征等方面,对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协同技术创新基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协同申请专利数和获授权专利数呈增长趋势,与上海市的合作数量占绝对优势,其次是与重庆市、浙江省的合作数量;(2)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协同创新的优势技术在化学/冶金领域,2007年以来,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协同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持续发展,技术更新缓慢,新技术特征减弱;(3)企业是参与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协同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高校是协同技术创新的积极参与者;(4)广东省要结合协同主体,积极鼓励广东省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开设子公司,鼓励广东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建立地方研究院,参与产学研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计量
技术创新
一带一路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供需视角下城市地域扩张的逻辑框架构建——兼论贵州城市地域扩张
被引量:
3
2
作者
蔡永龙
刘松
+2 位作者
李文辉
陈忠暖
陈琪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0,共10页
城市经济的加速发展和人口向城市的快速集聚共同推动城市地域的空间范围不断外延。城市地域扩张是城市用地需求增长在地理空间上的反映,但是学界对于用地需求增长的本质原因并未建立系统性的解释框架。本文以城市经济基础理论为依据,从...
城市经济的加速发展和人口向城市的快速集聚共同推动城市地域的空间范围不断外延。城市地域扩张是城市用地需求增长在地理空间上的反映,但是学界对于用地需求增长的本质原因并未建立系统性的解释框架。本文以城市经济基础理论为依据,从供给与需求视角构建了解释城市地域扩张的逻辑框架。该框架的思路是外部需求促进了城市基本部分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与城镇化进程,并吸引市域内乡村与市域外的人口不断向城市中心城区集聚,进而促进城市非基本部分(内部需求)的不断壮大。因为人口规模的扩大与城市经济的增长是以地域空间作为载体,所以为满足城市非基本部分扩大与基本部分引发的城市经济增长共同带来的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增加,城市地域的空间范围会向外扩张。基于逻辑框架的4个基本条件,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贵州省的城市地域扩张,并提出了两方面的扩张对策。一方面,加快贵州省的城市经济增长,吸引人口向城区集聚,推动产业和基础设施等城市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用地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随着贵州城镇化推进与经济增长,需通过增加地级市、扩充市辖区和减少县级单元优化行政区划为城市地域扩张提供必要的地理空间。从省域尺度看,经济增长与人口集聚共同促进用地需求增加,从而推动城市地域空间范围向外拓展有其必然性。然而,不同尺度的镇、县、市等城镇地域对人口的引力具有差异,吸引人口集聚的城市会出现地域扩张,反之则不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视角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城市地域扩张
城市发展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协同技术创新基础分析——以专利计量信息为依据
被引量:
2
1
作者
李文辉
陈依楠
江涌芝
利雪莹
邱钰杰
陈穗丽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
先进光电子
研究
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12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30635
41871107)
+4 种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A030303073
2017A030303072)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GD18CTY01)
广州市建设国家级科技思想库研究课题(2018SX014)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GZGJ20)
文摘
基于2000—2015年专利计量信息,从区域特征、优势领域、技术发展状况和主体特征等方面,对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协同技术创新基础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协同申请专利数和获授权专利数呈增长趋势,与上海市的合作数量占绝对优势,其次是与重庆市、浙江省的合作数量;(2)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协同创新的优势技术在化学/冶金领域,2007年以来,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协同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持续发展,技术更新缓慢,新技术特征减弱;(3)企业是参与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协同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高校是协同技术创新的积极参与者;(4)广东省要结合协同主体,积极鼓励广东省的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开设子公司,鼓励广东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建立地方研究院,参与产学研合作.
关键词
专利计量
技术创新
一带一路
协同
Keywords
patent measure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Belt and Road
synergism
分类号
F204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供需视角下城市地域扩张的逻辑框架构建——兼论贵州城市地域扩张
被引量:
3
2
作者
蔡永龙
刘松
李文辉
陈忠暖
陈琪
机构
北京
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部
中山
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遵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2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141)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9B101001015)。
文摘
城市经济的加速发展和人口向城市的快速集聚共同推动城市地域的空间范围不断外延。城市地域扩张是城市用地需求增长在地理空间上的反映,但是学界对于用地需求增长的本质原因并未建立系统性的解释框架。本文以城市经济基础理论为依据,从供给与需求视角构建了解释城市地域扩张的逻辑框架。该框架的思路是外部需求促进了城市基本部分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增长与城镇化进程,并吸引市域内乡村与市域外的人口不断向城市中心城区集聚,进而促进城市非基本部分(内部需求)的不断壮大。因为人口规模的扩大与城市经济的增长是以地域空间作为载体,所以为满足城市非基本部分扩大与基本部分引发的城市经济增长共同带来的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增加,城市地域的空间范围会向外扩张。基于逻辑框架的4个基本条件,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贵州省的城市地域扩张,并提出了两方面的扩张对策。一方面,加快贵州省的城市经济增长,吸引人口向城区集聚,推动产业和基础设施等城市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用地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随着贵州城镇化推进与经济增长,需通过增加地级市、扩充市辖区和减少县级单元优化行政区划为城市地域扩张提供必要的地理空间。从省域尺度看,经济增长与人口集聚共同促进用地需求增加,从而推动城市地域空间范围向外拓展有其必然性。然而,不同尺度的镇、县、市等城镇地域对人口的引力具有差异,吸引人口集聚的城市会出现地域扩张,反之则不扩张。
关键词
供需视角
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城市地域扩张
城市发展
贵州省
Keywords
supply and demand
urban economic base theory
urban area expansion
urban development
Guizhou province
分类号
K901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协同技术创新基础分析——以专利计量信息为依据
李文辉
陈依楠
江涌芝
利雪莹
邱钰杰
陈穗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供需视角下城市地域扩张的逻辑框架构建——兼论贵州城市地域扩张
蔡永龙
刘松
李文辉
陈忠暖
陈琪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