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管理到治理: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的四维建构 被引量:15
1
作者 卢勃 刘邦卫 +1 位作者 鲁伟伟 薛达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65,共5页
管理强调自上而下,突出主体的权力,具有管控性、强制性和垄断性;治理需要互动运行,强调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具有多元性、民主性和协同性。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需要从理想信念、学风道德、身心健康和社会实践等四维一体去建构。... 管理强调自上而下,突出主体的权力,具有管控性、强制性和垄断性;治理需要互动运行,强调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具有多元性、民主性和协同性。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的长效机制,需要从理想信念、学风道德、身心健康和社会实践等四维一体去建构。理想信念是政治方向,是精神支柱;学风道德是专业规范,是成才基础;身心健康是内在动力,是成长保障;社会实践是实现途径,是素质拓展。四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 研究生教育 立德树人 四维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改革的动因、特征、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2
作者 谢金丽 《重庆高教研究》 2014年第4期59-62,72,共5页
我国现行奖学金制度改革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基于缓解研究生办学经费压力、促进社会公正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而实施的重要举措。这项改革对提高研究生科研积极性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但也存在评价程序不公正、导致研究... 我国现行奖学金制度改革作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基于缓解研究生办学经费压力、促进社会公正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而实施的重要举措。这项改革对提高研究生科研积极性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但也存在评价程序不公正、导致研究生心理压力过大及诱发不良竞争等问题。为促进研究生奖学金制度改革的良性发展,应加强奖学金制度建设和管理工作;规范评审程序,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监督机制,提高奖学金评审的透明度与公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奖学金制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硕士研究生教育科类结构变化研究——基于2010-2014年招生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谢金丽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70,共5页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2010-2014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广东省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这一阶段总体规模增长趋缓,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结构调整明显;"文理"差距加大;专业学位科类发展差异显著。但是,学科结构与产业... 本文通过对广东省2010-2014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广东省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这一阶段总体规模增长趋缓,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结构调整明显;"文理"差距加大;专业学位科类发展差异显著。但是,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类型结构不够合理。应围绕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来优化学科结构,同时在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建设的框架内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比重来调整类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硕士研究生教育 科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H指数分析我国体育学博士科研能力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培 谭华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81,共3页
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对我国2001—2010年间722位体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所发表的论文及其被引数据,从H指数的角度对其个人学术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后和在读期间的科研能力进行了分析,利用Spss17.0软件对不同阶段H指数与博士学... 以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对我国2001—2010年间722位体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所发表的论文及其被引数据,从H指数的角度对其个人学术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后和在读期间的科研能力进行了分析,利用Spss17.0软件对不同阶段H指数与博士学位论文水平之间进行相关性和因子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博士阶段的教育对科研能力提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博士生在读期间H指数提升较为明显,H指数高低基本反映了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另外,博士毕业后H指数呈现两极分化,有近1/4获得博士学位后的H指数为0,反映了读博士的不同目的和动机。此外,还对使用H指数评价科研能力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文献计量 H指数 科研能力 体育学博士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5
作者 金美芳 肖化 张军朋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40-42,共3页
本文认为,我国各地举办的新课程培训在目标、方式和课程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培训难以在教学设计层面上规范进行。经过对比分析,本文尝试建立了三方面的对策性假设,并通过实际的教师培训过程,进行了四个专题的初步试验,成效比较显著,从而... 本文认为,我国各地举办的新课程培训在目标、方式和课程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培训难以在教学设计层面上规范进行。经过对比分析,本文尝试建立了三方面的对策性假设,并通过实际的教师培训过程,进行了四个专题的初步试验,成效比较显著,从而验证了对策的可行性,进而也说明,研究并提高新课程教师培训的规范性,是真正提高其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必要且可能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本课程开发应植根于学校的沃土中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鑫 肖化 刘茗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校为基地,彰显学校特色建设,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校本课程开发要满足本校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其开发过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植根于学校的沃土中。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沃土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融合: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 被引量:19
7
作者 董怀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9-144,192,共6页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中国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络时代。移动互联网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重塑了教育模式,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素质的提高。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趋复杂的形势下,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地位...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中国正式进入移动互联网络时代。移动互联网改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重塑了教育模式,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素质的提高。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趋复杂的形势下,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权威的地位弱化,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受到冲击。探索构建生态融合的移动互联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境界,对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弭博士生学用落差:台湾地区产学研发菁英培育计划的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管弦 卢勃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7,共8页
2014年我国台湾地区提出产学研发菁英培育计划,旨在为产业界培养"学用合一"的高层次研发型人才,该计划突破传统教学框架,整合官产学三种资源,跨领域培养博士生,毕业条件轻论文重研发,每一培养阶段都有严格的质量考核与淘汰程... 2014年我国台湾地区提出产学研发菁英培育计划,旨在为产业界培养"学用合一"的高层次研发型人才,该计划突破传统教学框架,整合官产学三种资源,跨领域培养博士生,毕业条件轻论文重研发,每一培养阶段都有严格的质量考核与淘汰程序,有助于高等教育系统良性循环。虽然有一些争议,但仍可以作为大陆高校博士生培养的镜鉴。大陆高校要降低博士生学用落差,需要改进官产学耦合机制,提升联合培养的协同效应;整合校院系所资源,培养跨学科领域的综合素质;完善全程考核制度,重点考察学与用的一致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发 博士生 学用落差 学用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