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社会学视角下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俊 解佳 保继刚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62,共14页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旅游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旅游高等教育面临着生源流失、学生认同度低、与行业脱节等重重挑战。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和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巨大冲击面前,新时代中国旅游高等教育迫...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旅游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旅游高等教育面临着生源流失、学生认同度低、与行业脱节等重重挑战。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和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巨大冲击面前,新时代中国旅游高等教育迫切需要深刻反思并寻求突破。文章基于知识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剖析中外旅游高等教育是如何被教育制度、产业需求、社会环境等多重力量所建构,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建立其合法性并获得发展,由此产生了旅游高等教育的Earn模式。Earn模式契合了旅游产业与高等教育产业迅速扩张的需要,但也因这两者发展路径的变化而陷入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Learn模式作为旅游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可能方向,Learn模式下的旅游高等教育倡导回归旅游活动的实践育人价值,融职业教育、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为一体,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高等教育 知识社会学 人的全面发展 内涵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校旅游文化类课程改革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解佳 陈淑玲 +1 位作者 陈文宗 刘俊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89,共17页
文旅融合和新文科建设对旅游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旅游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突破管理学科的限制,彰显旅游学科多元、包容的特点,改变长期以来“重经济、轻文化”的问题,因此加强旅游文化类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 文旅融合和新文科建设对旅游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旅游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要突破管理学科的限制,彰显旅游学科多元、包容的特点,改变长期以来“重经济、轻文化”的问题,因此加强旅游文化类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梳理了需求视角下的文旅人才的特征,发现跨学科思维、跨专业学习的能力以及文化内涵与审美素养是核心要求。其次,通过分析培养方案、课程教材以及访谈授课老师,发现旅游文化类课程虽然有较长的开设历史,但地位逐渐被边缘化。最后,文章从教学内容、模式与评价三方面讨论了课程改革的路径。以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开设的“旅游文化学”本科课程为例,指出跨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容建构、行动学习指导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多维度与循序渐进的评价方式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旅游高等教育 旅游文化学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学旅游与旅游者自我发展
3
作者 刘俊 朱炜灵 李贵清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4,共3页
一、概念辨析:研学旅行、研学旅游与教育旅游相关部委政策文件有关表述先后从研学旅行到研学旅游。不同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学旅游不仅是培养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的综合实践育人重要手段,更肩负着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 一、概念辨析:研学旅行、研学旅游与教育旅游相关部委政策文件有关表述先后从研学旅行到研学旅游。不同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学旅游不仅是培养学生好奇心和创造力的综合实践育人重要手段,更肩负着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然而,国内旅游学界尚未对研学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形成一致的概念性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辨析 自我发展 研学旅游 旅游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研学旅行行业可持续性生态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43
4
作者 刘俊 陈琛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10,共4页
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体系。随后,全国多个省市陆续颁布了具体实施意见,研学旅行在全国快速推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文旅融合... 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综合实践活动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体系。随后,全国多个省市陆续颁布了具体实施意见,研学旅行在全国快速推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文旅融合的热点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 文旅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 必修课程 可持续性 中小学生 热点议题 当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研学旅行行业发展的内在张力 被引量:42
5
作者 刘俊 周彤昕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69,共14页
国内研学旅行行业正处于井喷式快速发展阶段,但相关利益群体对研学旅行这一新生事物的理解不同,诉求各异。文章采用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式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对专业研学机构资深从业人员、学生、教师、家长4类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调查。... 国内研学旅行行业正处于井喷式快速发展阶段,但相关利益群体对研学旅行这一新生事物的理解不同,诉求各异。文章采用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式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对专业研学机构资深从业人员、学生、教师、家长4类关键利益相关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基于各利益相关者的多元诉求,研学机构在实践运作中面临着4种主要的张力:(1)在课程设计上,面临教育取向与娱乐取向的矛盾;(2)在活动组织上,面临大规模化取向与小规模个性化取向的冲突;(3)在人才支撑上,面临研学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严重缺口;(4)在价值属性上,面临研学实践教育公益性与研学机构商业性的矛盾。文章提出未来需要在行政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多方参与下,逐步构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研学旅行行业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行 利益相关者 张力 可持续发展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旅游中的学习: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
6
作者 谭良敏 周碧蕾 刘俊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9,共14页
旅游活动天然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但旅游学术界对于教育旅游中的学习关注较晚,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视教育旅游活动中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收获的文献并不多。随着自上而下政策推动的研学旅行活动日益普及,自下而上旅游和教育行业跨界融合的... 旅游活动天然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但旅游学术界对于教育旅游中的学习关注较晚,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视教育旅游活动中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收获的文献并不多。随着自上而下政策推动的研学旅行活动日益普及,自下而上旅游和教育行业跨界融合的持续深入,教育旅游中的学习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亟待加强。鉴于此,文章基于教育学的视角,从教育旅游中的学习内涵、学习机制、学习收获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梳理了相关文献,总结出:(1)教育旅游中的学习是一种超出旅行活动本身,引发个体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2)研究者们主要从过程和情境/环境两个视角来解释教育旅游中的学习机制;(3)教育旅游中的学习收获可从认知、行为、情感3个维度进行衡量;(4)影响旅游中学习收获的因素主要有个体自身因素、旅游活动因素和旅游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文章提出关于教育旅游中的学习的研究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国内教育旅游中的学习相关理论研究和行业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旅游 旅游中的学习 学习机制 学习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宿旅游的乡村性生产与消费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刘俊 占胜蓝 +1 位作者 郑诗琳 黄焕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1-159,共9页
文章以广东省网红乡村民宿H民宿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析民宿旅游的乡村性生产与消费及互动过程,有以下4点发现。(1)H民宿的经营者以自身对乡村性的认知为基础,通过物质空间建构、文化空间营造和新媒体工具运用等在地生产实践进而表... 文章以广东省网红乡村民宿H民宿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析民宿旅游的乡村性生产与消费及互动过程,有以下4点发现。(1)H民宿的经营者以自身对乡村性的认知为基础,通过物质空间建构、文化空间营造和新媒体工具运用等在地生产实践进而表征和展演乡村性。(2)在乡村性消费中,H民宿游客的消费更多集中于农耕知识体验、自然景观环境、农家生活文化和想象“乡村”等不同层面。但由于游客对乡村了解、感受程度的差异,不同游客的乡村感知具有矛盾性与异质性,呈现为全球地方化下消费体验相异的特征。(3)游客通过再消费与传播、拒绝与批判等不同的消费行为将消费意见反馈至生产者,生产者则对应采取调整策略,并通过体验空间的重塑和知识空间的再造进行乡村性的再生产,从而形成了消费与生产的互动过程。(4)在民宿旅游情境下,乡村性在生产与消费互动过程中被建构成“舞台真实”,具有本真化和失真化的双重表征,呈现了真假混杂的特征,并随着不同主体的互动实践,呈现一种流动变化的状态,不断在本真化与失真化的连续谱上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性 生产 消费 民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导向型社区旅游中知识精英成长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贵清 解佳 刘俊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21,共13页
社区精英是实现社区旅游良性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社区精英的成长机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以广东丹霞山为案例地,关注其在由山岳观光景区向科普研学旅游目的地转型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知识精英,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分析框架,力图揭示... 社区精英是实现社区旅游良性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社区精英的成长机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文章以广东丹霞山为案例地,关注其在由山岳观光景区向科普研学旅游目的地转型过程中成长起来的知识精英,以生命历程理论为分析框架,力图揭示知识导向型社区旅游中知识精英的成长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1)知识精英的成长过程先后经历了本土先锋、科普达人、知识精英3个阶段。知识精英在3个成长阶段的知识学习类型与知识输出行为具有差异,层次上不断递进。(2)知识精英的成长是社会层面、目的地层面和个体层面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以往社区精英成长的促进因素不同,知识精英的成长更多依靠的是“新旅游知识”资本。(3)知识精英是我国社区旅游发展中出现的新类型,是推动社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该研究为培养社区精英提供了新视角,并为国内外其他旅游地探索转型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参与 社区精英 知识精英 旅游人才培养 丹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旅游活动的实践育人价值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俊 周碧蕾 +9 位作者 马波 王方娇 孙九霞 马凌 朱竑 吴巧凌 汤宁潘 李咪咪 温士贤 廖健豪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共13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中外,旅游活动自诞生之初就具有重要的实践育人价值。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追求审美、精神愉悦和自我发展的旅游活动,逐渐被娱乐化、规模化、功利化的旅游产业所取代,旅游活动的实践育人价值日渐式微,成为旅游产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中外,旅游活动自诞生之初就具有重要的实践育人价值。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追求审美、精神愉悦和自我发展的旅游活动,逐渐被娱乐化、规模化、功利化的旅游产业所取代,旅游活动的实践育人价值日渐式微,成为旅游产业幕布下“被隐藏的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育人 精神愉悦 日渐式微 大众旅游时代 功利化 旅游 娱乐化 规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自然保护地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新路径:基于知识转移视角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贵清 刘俊 解佳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41,共18页
知识转移是协调自然保护地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手段之一。文章以广东丹霞山为例,基于知识转移理论,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运用主题分析法进行编码,探讨自然保护地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中知识转移的过程与机制... 知识转移是协调自然保护地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的手段之一。文章以广东丹霞山为例,基于知识转移理论,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运用主题分析法进行编码,探讨自然保护地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中知识转移的过程与机制。研究发现:(1)自然保护地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中的知识转移内容基于密切的人地互动;(2)自然保护地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中的知识转移主要发生于外部行动者与社区居民之间,“知识双向转移”模式是两者深度互动的表现;(3)自然保护地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中的知识转移是品牌管理、市场转型、多元知识来源、程序正义和互动正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程序正义和互动正义是推动实现知识双向转移模式的关键因素。文章基于知识转移角度为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两山”转化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转移 自然保护地 程序正义 互动正义 两山理论 丹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