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锰对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免疫与抗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陈晓丹 冼健安 +1 位作者 苟妮娜 王安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高密度养殖中投喂频率增加,投饲量增大,消毒剂和药物滥用等带来了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致使养殖水产养殖动物应激因素增多,病害滋生,严重阻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因而寻求节约减排、安全高效、抗...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高密度养殖中投喂频率增加,投饲量增大,消毒剂和药物滥用等带来了养殖环境的不断恶化,致使养殖水产养殖动物应激因素增多,病害滋生,严重阻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因而寻求节约减排、安全高效、抗逆抗病抗应激的无公害健康养殖模式已成为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业 抗应激 动物生长 免疫 水产养殖动物 健康养殖模式 高密度养殖 投喂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饲料营养与家畜饲料营养的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寇红岩 闫立新 +4 位作者 苗玉涛 冼健安 潘训彬 王安利 刘跃昌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5-37,共3页
实验动物饲料是研究者利用动物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为保证实验动物所完成的实验数据准确性好、重复性好、精确度高,对实验动物饲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实验动物饲料营养和家畜饲料营养作对比,使实验动物养殖人员和... 实验动物饲料是研究者利用动物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为保证实验动物所完成的实验数据准确性好、重复性好、精确度高,对实验动物饲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对实验动物饲料营养和家畜饲料营养作对比,使实验动物养殖人员和研究人员对实验动物的饲料营养引起足够重视,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实验动物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饲料 营养 家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北江上游南方拟个体生殖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强 李伟靖 +3 位作者 陈晓华 蓝昭军 赵俊 钟良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7,共5页
于2008年4月和2009年5月,在北江上游采集成熟度为Ⅳ期的南方拟雌性样本52尾,用质量法计数个体绝对生殖力(F),计算出体长相对生殖力(FL)、体质量相对生殖力(FW),并用5种数学模型及多元逐步回归方程拟合了个体生殖力与生物学指标... 于2008年4月和2009年5月,在北江上游采集成熟度为Ⅳ期的南方拟雌性样本52尾,用质量法计数个体绝对生殖力(F),计算出体长相对生殖力(FL)、体质量相对生殖力(FW),并用5种数学模型及多元逐步回归方程拟合了个体生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方拟样本的个体绝对生殖力在1 636-8 579粒之间,平均为5 358粒;体长相对生殖力(FL)在182-547粒/cm,平均为402粒/cm;体质量相对生殖力(FW)在123-235粒/g之间,平均为176粒/g.个体绝对生殖力与全长、体长、鲜质量×体长、鲜质量、净鲜质量呈幂指数关系呈幂函数相关,与卵巢质量、成熟系数、丰满度、年龄呈抛物线相关.个体绝对生殖力与净鲜质量最为密切相关,相关式为:F=1 175.472+135.557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拟 个体生殖力 生物学指标 北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饲料诱食剂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潘训彬 冼健安 +2 位作者 寇红岩 王安利 苗玉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18,共5页
诱食剂是水产配合饲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可增强水产动物对人工配合饲料的嗜好性,提高摄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并促进生长,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并大大降低养殖水体的污染。文章对诱食剂的作用方式及主要诱食剂种类和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 诱食剂是水产配合饲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它可增强水产动物对人工配合饲料的嗜好性,提高摄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并促进生长,从而提高养殖效益,并大大降低养殖水体的污染。文章对诱食剂的作用方式及主要诱食剂种类和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水产动物诱食剂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动物 诱食剂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郑佩华 钱坤 +5 位作者 张秀霞 鲁耀鹏 王冬梅 李军涛 王安利 冼健安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4-19,共6页
为探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不同养殖盐度下对血细胞生理和免疫状态的影响,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对两个养殖盐度下(5‰和20‰)的凡纳滨对虾的血细胞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盐度组的对虾的血细胞总数(THC)和酯酶活... 为探讨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不同养殖盐度下对血细胞生理和免疫状态的影响,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对两个养殖盐度下(5‰和20‰)的凡纳滨对虾的血细胞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0‰盐度组的对虾的血细胞总数(THC)和酯酶活力均显著高于5‰盐度组的对虾,分别是5‰盐度下对虾的1.35倍和1.90倍;与5‰盐度组相比,20‰盐度组对虾的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的比例均上升,透明细胞的比例下降;血清酚氧化酶(PO)活力显著高于5‰盐度组的对虾。这些结果表明对虾在5‰盐度下血细胞免疫力较低。20‰盐度组对虾的血细胞胞内游离Ca2+含量显著高于5‰盐度组的对虾,是5‰盐度下对虾的1.26倍,可能是为了维持细胞内外的正常渗透压。5‰盐度组对虾的血细胞活性氧(ROS)和一氧化氮(NO)含量均显著高于20‰盐度组的对虾,分别是20‰盐度下对虾的1.49倍和1.55倍,可能是对虾长期遭受慢性低盐度胁迫而导致的。两盐度组对虾的血细胞凋亡率没有显著差异,5‰盐度下对虾可能调动了更多的抗氧化活力,以清除过多的ROS和NO。本研究结果表明,养殖盐度显著影响对虾的血细胞生理和免疫状态,在低盐度下,对虾可能遭受慢性低盐度胁迫,血细胞免疫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血细胞 盐度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提取物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鲁耀鹏 张秀霞 +4 位作者 汪蕾 李军涛 张泽龙 郑佩华 冼健安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4-138,共5页
抗生素和化学药物饲料添加剂的滥用会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影响水产动物以及人类的健康,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植物及其提取物对水产动物具有促生长、抗菌、改善组织结构、提高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等作用,并可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产... 抗生素和化学药物饲料添加剂的滥用会导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影响水产动物以及人类的健康,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植物及其提取物对水产动物具有促生长、抗菌、改善组织结构、提高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等作用,并可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可望进一步发展成为抗生素的有效替代品,成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文章对植物及其提取物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饲料添加剂 水产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质铜元素对水产动物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寇红岩 周萌 +5 位作者 黄燕华 张玮岚 姚文娟 苗玉涛 闫立新 林蠡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5-158,共4页
随着水产动物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矿物质铜元素在鱼类生长和免疫性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综合国内外文献关于水产动物对铜的需求,从营养和免疫学两个层面上进行研究,为水产动物饵料中铜水平的补充提供数据依据。
关键词 水产动物 生长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水质调查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苡萱 朱雨珂 +4 位作者 魏诗华 张洁涵 冯抗抗 蔡臻臻 汪蕾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6期1-4,共4页
为了解2017—2021年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状况及变化特征,采用单项水质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指数,对海域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平均综合水质指数总体<1,水质状况为良好;pH值和溶解氧第一类海水平均... 为了解2017—2021年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水质状况及变化特征,采用单项水质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指数,对海域水质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平均综合水质指数总体<1,水质状况为良好;pH值和溶解氧第一类海水平均达标率分别为76.6%和80.0%;该自然保护区内试验区和缓冲区站位的水质优于核心区站位的水质,5年内水质总体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适宜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生存。5年内,保护区溶解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盐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综合定性评价显示该保护区海域水质为优。提出,为了保护保护区海域水质和中华白海豚,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和执法,加大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力度,提高当地民众海洋保护意识,自觉参与到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行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水质 广东江门 中华白海豚 省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对虾类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9
作者 寇红岩 冼健安 +5 位作者 郭慧 钱坤 苗玉涛 叶超霞 潘训彬 王安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7-115,共9页
1 水体亚硝酸盐的来源 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虾类主要以氨的形式进行氮废物的排泄,亚硝酸盐是由氨转变而来的,这过程由亚硝化细菌所完成。硝化细菌可进一步将亚硝酸盐转变为硝酸盐,可见亚硝酸盐是养殖水体... 1 水体亚硝酸盐的来源 亚硝酸盐是水产养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虾类主要以氨的形式进行氮废物的排泄,亚硝酸盐是由氨转变而来的,这过程由亚硝化细菌所完成。硝化细菌可进一步将亚硝酸盐转变为硝酸盐,可见亚硝酸盐是养殖水体中脱氮作用的中间产物,但由于硝化细菌的生长速度较亚硝化细菌慢很多,这一转变过程容易失衡,亚硝酸盐就被积累在养殖水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虾类 亚硝化细菌 毒性 水产养殖系统 养殖水体 脱氮作用 中间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法测定常用淀粉原料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总淀粉含量 被引量:72
10
作者 刘襄河 郑丽璇 +3 位作者 郑丽勉 欧成成 叶超霞 王安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97-100,共4页
建立了双波长法测定常用淀粉原料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的方法。按照双波长测定的等吸收点作图法确定2种淀粉的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分别为630、480nm,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分别为550、735nm。结果表明.... 建立了双波长法测定常用淀粉原料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的方法。按照双波长测定的等吸收点作图法确定2种淀粉的测定波长和参比波长,直链淀粉的测定波长分别为630、480nm,支链淀粉的测定波长分别为550、735nm。结果表明.直链淀粉浓度在0-36μg/mL、支链淀粉浓度在40~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符合比耳定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常用淀粉原料的总淀粉含量在66.51%~83.65%,其中绿豆淀粉和豌豆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比明显高于其他淀粉原料;糯米粉中的支链淀粉含量最高.其直链淀粉含量过低,导致吸光值太小而检测不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原料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的种类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 被引量:35
11
作者 李扬 李欢 +3 位作者 吕颂辉 江天久 萧云朴 陈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8-628,共11页
于2006年5月至2007年2月之间,对南麂列岛海域的浮游植物类群进行了4个季节的调查,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群落结构以及水平分布等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化。共鉴定浮游植物80种,隶属于4个门,硅藻种类最多,甲藻其次。浮... 于2006年5月至2007年2月之间,对南麂列岛海域的浮游植物类群进行了4个季节的调查,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类、群落结构以及水平分布等特征参数的季节变化。共鉴定浮游植物80种,隶属于4个门,硅藻种类最多,甲藻其次。浮游植物可划分为3个生态类群,以广温类群为主。春季和夏季分别以三角棘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为绝对优势种,秋冬季的优势种类组成多样化。共鉴定57种赤潮生物,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71.25%。调查期间,三角棘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分别于春季和夏季形成赤潮。浮游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呈现春、夏、秋、冬递减的趋势。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年平均值为1.03×106cells/L,春夏季显著高于秋冬季。春季和夏季时,浮游植物高值区集中在南麂岛西北近岸海域;秋季和冬季时,浮游植物高值区相对集中在南麂岛东南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H')以秋季最高,冬季最低。春季的三角棘原甲藻赤潮期间,水体中N/P值显著升高;夏季的中肋骨条藻赤潮期间,水体中N/P值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麂列岛 浮游植物 种类多样性 生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虾类血细胞活性氧含量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5
12
作者 冼健安 苟妮娜 +2 位作者 陈晓丹 苗玉涛 王安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33,共5页
建立和优化了流式细胞术检测虾类血细胞活性氧含量的方法。以2′,7′-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DCFH-DA)为ROS特异探针,以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血细胞为材料,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染料浓度和不同染料孵育时间下血细胞的荧光强度、... 建立和优化了流式细胞术检测虾类血细胞活性氧含量的方法。以2′,7′-二氢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钠(DCFH-DA)为ROS特异探针,以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血细胞为材料,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染料浓度和不同染料孵育时间下血细胞的荧光强度、细胞形态特征和细胞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FCM检测虾类血细胞ROS含量的适宜的染料浓度和最佳的孵育时间分别为10μmol/L和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活性氧 血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锌含量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生长、饲料效率、矿物质含量和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叶超霞 刘永坚 +3 位作者 田丽霞 周立斌 阳会军 梁桂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9,共7页
以ZnSO4·7H2O为锌源,用锌添加量为0、20、40、60、80和100mg/kg的实验饲料投喂斜带石斑鱼12周,研究其对斜带石斑鱼生长、饲料效率、矿物质含量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实验组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存活率和全鱼、脊椎骨、鳞片的... 以ZnSO4·7H2O为锌源,用锌添加量为0、20、40、60、80和100mg/kg的实验饲料投喂斜带石斑鱼12周,研究其对斜带石斑鱼生长、饲料效率、矿物质含量和体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实验组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存活率和全鱼、脊椎骨、鳞片的锌含量无显著差异。全鱼、脊椎骨和鳞片的锰含量均随着饲料中锌的添加而降低,锰和锌存在明显的拮抗关系。全鱼的铁含量随着饲料中锌的添加而降低。全鱼、脊椎骨和鳞片的钙、磷、镁含量均不受饲料中锌含量的影响。饲料中添加锌对全鱼水分、灰分,肌肉水分、脂肪,形态学指标,红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饲料中不添加锌时,全鱼的蛋白、脂肪和肌肉的蛋白、灰分含量较低。实验结果表明基础饲料中33mg/kg的锌已经满足斜带石斑鱼生长的需求,能使鱼体锌达到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锌需要量 生长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柔弱拟菱形藻复合群的形态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扬 何利娜 +1 位作者 马艳艳 吕颂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2-311,共10页
于2007年夏季(8月)在广东省大亚湾海域观察到伪柔弱拟菱形藻复合群的6个种类:花形拟菱形藻(P.caciantha Lundholm,Moestrup & Hasle)、靓纹拟菱形藻(P.calliantha Lundholm,Moestrup & Hasle)、尖细拟菱形藻[P.cuspidata(Hasle)... 于2007年夏季(8月)在广东省大亚湾海域观察到伪柔弱拟菱形藻复合群的6个种类:花形拟菱形藻(P.caciantha Lundholm,Moestrup & Hasle)、靓纹拟菱形藻(P.calliantha Lundholm,Moestrup & Hasle)、尖细拟菱形藻[P.cuspidata(Hasle)Lundholm,Moestrup & Hasle]、曼氏拟菱形藻(P.mannii Amato & Montresor)、伪柔弱拟菱形藻[P.pseudodelicatissima(Hasle)Lundholm,Hasle & Moestrup]和中华拟菱形藻(P.sinica Qi&Wang),其中花形拟菱形藻、靓纹拟菱形藻和曼氏拟菱形藻为我国新记录种类。对该复合群种类的形态学特征、生活习性和生态分布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并对其种类之间的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柔弱拟菱形藻复合群 形态学特征 新记录种类 大亚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和硒互作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抗氧化系统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胡俊茹 王安利 曹俊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4,共7页
采用二因素三水平设计试验,用添加不同水平配比的VE和Se(mg/kg)的饵料G0(0,0)、G1(200,0.2)、G2(200,0.4)、G3(200,0.8)、G4(400,0.2)、G5(400,0.4)、G6(400,0.8)、G7(800,0.2)、G8(800,0.4)、G9(800,0.8)投喂凡纳滨对虾,研究VE和Se对体... 采用二因素三水平设计试验,用添加不同水平配比的VE和Se(mg/kg)的饵料G0(0,0)、G1(200,0.2)、G2(200,0.4)、G3(200,0.8)、G4(400,0.2)、G5(400,0.4)、G6(400,0.8)、G7(800,0.2)、G8(800,0.4)、G9(800,0.8)投喂凡纳滨对虾,研究VE和Se对体长3cm左右凡纳滨对虾体液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试验进行4周。结果表明,第2周时,VE、VE和Se对O2?、酚氧化酶(PO)、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有显著影响(P<0.05);Se对PO、血清和肝胰腺中T-AOC以及肝胰腺中GPx有显著影响(P<0.05)。第4周时,VE和Se协同作用对4种抗氧化指标都有显著影响(P<0.05)。第2、4周时,抗氧化酶活力比第0周显著升高。对O2?的研究发现,在第2和第4周时,G8组血细胞O2?最多。第2周时,血清PO在G5、G9组活力最高(P<0.05),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和肝胰腺中T-AOC在G2、G3组最高(P<0.05);对虾肝胰腺中GPx酶活力在G3和G5组达到最高(P<0.05),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4周时,G7组PO和GPx活力最高,G9组T-AOC活力达到最高(P<0.05)。研究结果提示:添加适量的VE和Se能显著提高对虾抗氧化能力,VE和Se对抗氧化系统具有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调节作用,VE和Se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当在基础饵料中分别添加VE和Se在400mg/kg、0.4mg/kg时,凡纳滨对虾机体抗氧化能力整体达到平衡,能有效抵制氧自由基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维生素E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高水平铜对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生长和铜、铁、锰、锌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叶超霞 刘永坚 +3 位作者 田丽霞 阳会军 王安利 周立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610,共5页
采用铜适量(4.47mg/kg)和铜过量(1127.51mg/kg)的两种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12.9±0.2)g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8周,研究饲料中过量铜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形态学指标、体组成和鱼体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饲... 采用铜适量(4.47mg/kg)和铜过量(1127.51mg/kg)的两种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12.9±0.2)g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8周,研究饲料中过量铜对斜带石斑鱼生长性能、形态学指标、体组成和鱼体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饲料铜含量由4.47mg/kg升高到1127.51mg/kg时,斜带石斑鱼增重率由228%下降到63%,饲料效率由1.12下降到0.51,肠脂比由2.90%下降到1.69%。全鱼和肝脏中的铜含量均随饲料铜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斜带石斑鱼全鱼铜含量由2.98mg/kg上升到34.98mg/kg,肝脏铜含量由36.6mg/kg上升到1364.0mg/kg。但饲料中过量铜对斜带石斑鱼的存活率、鱼体肥满度、脏体比、肝体比和全鱼体组成没有显著性影响。摄食高铜饲料的斜带石斑鱼肝脏锌含量显著升高,锌可能在铜的解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 铜毒性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对虾类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7
作者 冼健安 钱坤 +3 位作者 郭慧 苗玉涛 王安利 王冬梅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52-58,共7页
氨氮是虾类蛋白质代谢产物排泄的主要形式,因此氨氮是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水体环境污染物之一,具有较强的毒性,对虾类的存活、生长代谢、组织结构、生理和免疫功能等均有显著的毒性影响。文章综述了氨氮对虾类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 氨氮是虾类蛋白质代谢产物排泄的主要形式,因此氨氮是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水体环境污染物之一,具有较强的毒性,对虾类的存活、生长代谢、组织结构、生理和免疫功能等均有显著的毒性影响。文章综述了氨氮对虾类毒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更深入的毒性机制研究提供资料,并为虾类的养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虾类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色鲍血细胞分类、结构和免疫功能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冼健安 钱坤 +5 位作者 郭慧 王冬梅 张秀霞 苗玉涛 潘训彬 王安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14,共7页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血细胞的分类、结构和免疫功能进行分析。根据细胞前向角散射光(FSC)和侧向角散射光(SSC)强度的不同,可将血细胞分为三个亚群: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组成比例分别为32.... 应用流式细胞术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血细胞的分类、结构和免疫功能进行分析。根据细胞前向角散射光(FSC)和侧向角散射光(SSC)强度的不同,可将血细胞分为三个亚群:透明细胞、小颗粒细胞和大颗粒细胞,组成比例分别为32.71%、58.17%和8.55%。血细胞的平均总凋亡和死亡率为3.76%。血细胞对荧光微球的总吞噬率为63.67%,其中吞噬1个、2个、3个及以上荧光微球的血细胞分别占22.31%、16.39%、24.96%。线粒体数量、溶酶体数量、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和非诱导性活性氧(ROS)含量均在大颗粒细胞中最高,透明细胞最低。结果表明,杂色鲍三类血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均存在差异,两类颗粒细胞可能在鲍类免疫过程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鲍 流式细胞术 血细胞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饲料中铜的适宜添加量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叶超霞 刘永坚 +3 位作者 田丽霞 阳会军 王安利 周立斌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1-466,共6页
以初始体重为(13.0±0.3)g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实验对象,用铜添加量为0、1、3、5、10和20mg/kg的实验饲料投喂斜带石斑鱼8周,研究斜带石斑鱼的铜需求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20mg/kg铜对石斑鱼生长、饲料效率... 以初始体重为(13.0±0.3)g的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为实验对象,用铜添加量为0、1、3、5、10和20mg/kg的实验饲料投喂斜带石斑鱼8周,研究斜带石斑鱼的铜需求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20mg/kg铜对石斑鱼生长、饲料效率、存活率、形态学指标和红细胞比容没有显著性影响。随饲料铜水平的上升,斜带石斑鱼全鱼和肝脏的铜含量呈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当饲料铜添加量达到或超过3mg/kg时,石斑鱼全鱼和肝脏的铜含量趋于平稳。折线模型表明,饲料中铜总含量为5—5.5mg/kg时,石斑鱼全鱼和肝脏的铜含量能够达到饱和。当饲料中铜总含量≥6.00mg/kg时,全鱼的铁、锰、锌含量显著下降。因此,根据全鱼和肝脏铜含量的折线模型分析,考虑到饲料铜对全鱼铁、锰、锌含量的影响,作者认为当基础饲料铜含量为1.50mg/kg时,饲料中的最适铜添加量为3mg/kg,饲料中铜总量为5—5.5mg/k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拟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强 李伟靖 +4 位作者 陈晓华 蓝昭军 赵俊 袁秀琛 钟良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7-111,共5页
2008年4月,在北江流域采集了187尾南方拟标本,采用鳞片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对其生长模型进行了研究.鳞片上年轮主要为2种,疏密型和切割型年轮.鳞片的鳞径(R)与体长(L)的关系为L=3.7262R+1.4915,体长(L)与体质量(W)的关系为W=0.0318L2.70... 2008年4月,在北江流域采集了187尾南方拟标本,采用鳞片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对其生长模型进行了研究.鳞片上年轮主要为2种,疏密型和切割型年轮.鳞片的鳞径(R)与体长(L)的关系为L=3.7262R+1.4915,体长(L)与体质量(W)的关系为W=0.0318L2.7081.运用Von Bertalanfy生长模型(VBGF)、Logistic生长模型(LGF)、Gompertz生长模型(GGF)等3种生长模型拟合了南方拟的体长和体质量生长,根据各模型拟合残差平方和的大小,判断拟合效果.结果表明,Logistic生长模型对南方拟生长的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Gompertz生长模型,而Von Bertalanfy生长模型拟合的效果最差.另外,不同生长模型拟合的渐近体长是L∞(VBGF)>L∞(GGF)>L∞(L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生长 生长模型 南方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