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江两种溪流型鱼类(马口鱼和宽鳍鱲)形态和遗传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
1
作者
庄妍
李浠瑞
+4 位作者
柴国玲
金正晖
杨朝阳
黄诗婷
李潮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71-81,共11页
[目的]全球变暖显著影响生物的各个类群,其中淡水水生生物被认为是受影响较为严重的类群之一。研究鱼类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珠江水系一级支流北江的两种溪流型鱼类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和宽鳍...
[目的]全球变暖显著影响生物的各个类群,其中淡水水生生物被认为是受影响较为严重的类群之一。研究鱼类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珠江水系一级支流北江的两种溪流型鱼类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和宽鳍鱲(Zacco platypus)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其几何形态及遗传信息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方法]利用几何形态学,分析北江1960—2019年间马口鱼和1981-2013年间宽鳍鱲标本的形态数据。同时,基于线粒体D-loop序列分析2001-2019年间3个年代马口鱼和宽鳍鱲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几何形态学分析发现,近60年来北江马口鱼的体长、头长、眼径、吻长、口裂、吻长/头长等6项形态特征发生显著变化,体长、头长、眼径与气候因子温度、降水呈显著相关关系。宽鳍鱲体高/体长呈减小趋势,头部形态特征如吻长及眼径在2006-2013年间呈增大趋势。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两种鱼的核苷酸多样性在近10年有降低趋势,其中马口鱼的核苷酸多样性由0.05028下降到0.03007,宽鳍鱲的核苷酸多样性由0.02834下降到0.01108。与环境因子关联后发现,核苷酸多样性与pH值呈显著相关关系。宽鳍鱲的核苷酸多样性在20年来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群体仍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遗传多样性变化与降水量呈正相关。[结论]全球气候变化下,淡水鱼类尤其是溪流型鱼类在形态和遗传多样性存在明显的响应特征,体型有变大趋势,遗传多样性有下降趋势。该研究表明马口鱼和宽鳍鱲的形态变化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遗传多样性显著下降且与pH值、降水量等环境因子相关。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溪流鱼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对水生生物影响程度,丰富淡水鱼类响应气候变化的机制研究,为北江鱼类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口鱼
宽鳍鱲
环境因子
形态变化
遗传多样性
D-LO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江两种溪流型鱼类(马口鱼和宽鳍鱲)形态和遗传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
1
作者
庄妍
李浠瑞
柴国玲
金正晖
杨朝阳
黄诗婷
李潮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市亚热带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生物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优质环保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71-8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230036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A1515010991)
+3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2M711218)
广东省粤穗联合基金青年项目(2022A1515110391)
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专题青年博士“启航”项目(2024A04J00318)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开放课题(GIZ-KF202302)。
文摘
[目的]全球变暖显著影响生物的各个类群,其中淡水水生生物被认为是受影响较为严重的类群之一。研究鱼类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珠江水系一级支流北江的两种溪流型鱼类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和宽鳍鱲(Zacco platypus)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其几何形态及遗传信息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方法]利用几何形态学,分析北江1960—2019年间马口鱼和1981-2013年间宽鳍鱲标本的形态数据。同时,基于线粒体D-loop序列分析2001-2019年间3个年代马口鱼和宽鳍鱲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几何形态学分析发现,近60年来北江马口鱼的体长、头长、眼径、吻长、口裂、吻长/头长等6项形态特征发生显著变化,体长、头长、眼径与气候因子温度、降水呈显著相关关系。宽鳍鱲体高/体长呈减小趋势,头部形态特征如吻长及眼径在2006-2013年间呈增大趋势。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两种鱼的核苷酸多样性在近10年有降低趋势,其中马口鱼的核苷酸多样性由0.05028下降到0.03007,宽鳍鱲的核苷酸多样性由0.02834下降到0.01108。与环境因子关联后发现,核苷酸多样性与pH值呈显著相关关系。宽鳍鱲的核苷酸多样性在20年来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但群体仍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遗传多样性变化与降水量呈正相关。[结论]全球气候变化下,淡水鱼类尤其是溪流型鱼类在形态和遗传多样性存在明显的响应特征,体型有变大趋势,遗传多样性有下降趋势。该研究表明马口鱼和宽鳍鱲的形态变化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遗传多样性显著下降且与pH值、降水量等环境因子相关。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揭示溪流鱼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规律,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对水生生物影响程度,丰富淡水鱼类响应气候变化的机制研究,为北江鱼类资源管理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马口鱼
宽鳍鱲
环境因子
形态变化
遗传多样性
D-LOOP
Keywords
Opsariichthys bidens
Zacco platypus
environmental factors
morphological change
genetic diversity
D-loop
分类号
S93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Q93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江两种溪流型鱼类(马口鱼和宽鳍鱲)形态和遗传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
庄妍
李浠瑞
柴国玲
金正晖
杨朝阳
黄诗婷
李潮
《广东农业科学》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