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质量状况
1
作者 林丽明 张秋云 +1 位作者 张宏授 范小平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2期96-103,共8页
对华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环境质量──大气、水塘、噪声及放射性进行监测和评估.监测数据表明,对于大气、噪声和放射性,除个别项目外,基本上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而对水塘的监测表明,校内几个水塘仅部分测试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 对华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环境质量──大气、水塘、噪声及放射性进行监测和评估.监测数据表明,对于大气、噪声和放射性,除个别项目外,基本上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而对水塘的监测表明,校内几个水塘仅部分测试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水质标准,一些指标则超标,尤以西区水塘及水上餐厅水塘为甚,并有恶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质量 高校 大气监测 噪声监测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和水体环境中矿物-腐殖质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2
作者 吴宏海 张秋云 +2 位作者 卢平 曾丽璇 何广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矿物腐殖质间的交互作用是土壤和水体沉积物及悬浮颗粒物中环境物质的重要界面过程。不管是氮、磷植物性营养元素还是有毒的重金属、有机物 ,它们在表生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归趋受到矿物、腐殖质及其复合体的表面活性和迁移性的调控。矿... 矿物腐殖质间的交互作用是土壤和水体沉积物及悬浮颗粒物中环境物质的重要界面过程。不管是氮、磷植物性营养元素还是有毒的重金属、有机物 ,它们在表生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与归趋受到矿物、腐殖质及其复合体的表面活性和迁移性的调控。矿物腐殖质体系的界面作用研究是前沿性的研究领域 ,主要目的是揭示矿物腐殖质复合体的结构特性 (例如颗粒物的圈层结构与表面微形貌 )及其与颗粒物表面活性的关系 ,进而揭示土壤和水体环境中矿物腐殖质间的交互作用规律。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腐殖质 界面交互作用 矿物-腐殖质复合体 土壤 水体 环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石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研究——以广东东莞某采石场为例
3
作者 张秋云 曾丽璇 +1 位作者 卢平 杨桓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82-86,共5页
以广东东莞某采石场为例,对采石场环境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扩散参数及源强的确定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确定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预测结果与现状实测值相吻合.
关键词 采石场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物 扩散模式 源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石和硅/铝-氧化物对腐殖酸的吸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吴宏海 张秋云 +1 位作者 方建章 曾丽璇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矿物结合的腐殖质可改变矿物的表面性质 ,矿物对腐殖酸的吸附强度与矿物的吸附位性质、密度、荷电性及比表面积有关。若按比表面积计算 ,矿物对腐殖酸的吸附强度顺序为氢氧化铝 >高岭石 >石英 ;按单位质量计算 ,吸附强度顺序为高... 矿物结合的腐殖质可改变矿物的表面性质 ,矿物对腐殖酸的吸附强度与矿物的吸附位性质、密度、荷电性及比表面积有关。若按比表面积计算 ,矿物对腐殖酸的吸附强度顺序为氢氧化铝 >高岭石 >石英 ;按单位质量计算 ,吸附强度顺序为高岭石 >氢氧化铝 >石英。研究表明 ,矿物表面活性受水溶液pH值的调控 ,且当 pH值在 4~ 7时 ,上述 3种矿物对腐殖酸的吸附机理为 :石英主要表现为氢键作用 ;氢氧化铝主要表现为配体交换表面配位作用 ;高岭石表现为多种形式并存 ,包括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硅/铝-氧化物 腐殖酸 吸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液废水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成文 赵立和 +1 位作者 曾丽璇 彭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采用破乳 -絮凝 -水解—好氧氧化 -活性碳吸附工艺 ,对某发动机厂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乳化液含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原水CODcr高于 2× 10 5mg/L的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 ,出水的各项指标为 :CODcr:5 0~ 70mg/L ;SS :75mg/L ... 采用破乳 -絮凝 -水解—好氧氧化 -活性碳吸附工艺 ,对某发动机厂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乳化液含油工业废水进行处理 .结果表明 ,原水CODcr高于 2× 10 5mg/L的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 ,出水的各项指标为 :CODcr:5 0~ 70mg/L ;SS :75mg/L ;石油类 :5 .4mg/L ;色度 :5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乳化液 含油废水 破乳 混凝处理 水解处理 生物接触氧化 活性碳吸附 机械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高效脱色絮凝剂的合成及其脱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利锋 方战强 +2 位作者 曾志勇 叶伟莹 聂俊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8-41,共4页
合成了改性甲醛-双氰胺系列脱色絮凝剂T5,该絮凝剂合成条件简单,成本较同系列的产品低,每吨为3400元左右。T5用于处理印染废水效果好,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均较高,污泥体积小。T5与Al2(SO4)3复配使用效果更佳,脱色率达96.8%,CODCr去除率... 合成了改性甲醛-双氰胺系列脱色絮凝剂T5,该絮凝剂合成条件简单,成本较同系列的产品低,每吨为3400元左右。T5用于处理印染废水效果好,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均较高,污泥体积小。T5与Al2(SO4)3复配使用效果更佳,脱色率达96.8%,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91.5%;出水CODCr和色度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改性甲醛-双氰胺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水解(酸化)法处理高浓度洁霉素废水的降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罗国维 卢平 林世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84-288,共5页
在应用生物水解(酸化)法处理高浓度洁霉素生产废水中试试验中,着重研究水解(酸化)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菌群及其降解效率。同时采用GPC(凝胶渗透色谱)、GC/MS(色谱一质谱)等分析手段对水解(酸化)反应过程中有机... 在应用生物水解(酸化)法处理高浓度洁霉素生产废水中试试验中,着重研究水解(酸化)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菌群及其降解效率。同时采用GPC(凝胶渗透色谱)、GC/MS(色谱一质谱)等分析手段对水解(酸化)反应过程中有机物形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解(酸化)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有埃希氏菌属、发酵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变形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等。同时,水解(酸化)反应具有将洁霉素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的作用,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可霉素 降解机理 废水处理 生物水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乳状液膜法从镀金废液中回收金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方建章 朱兵 +2 位作者 王向德 张秀娟 邓艳良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共4页
报道了用乳状液膜法从镀金废液中回收金的研究,分析了各种工艺条件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经一级间歇式液膜分离在内水相获得纯度为99.9%的单质金,收率为99.1%。本法具有流程短、速度快和效率高的特点,具有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 乳状液膜 镀金 废液 金回收 废水处理 电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生成强氧化剂处理染料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方建章 张再利 +1 位作者 雷恒毅 李浩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3-175,共3页
本文研究了用电化学方法生成的强氧化剂H2O2和HClO处理酸性铬兰K染料废水。在电解过程中向阴极表面通纯氧,氧在阴极上还原可生成H2O2,以NaCl作为电解质,Clˉ在阳极上还原为Cl2,Cl2进一步转化为HClO,H2O2和HClO都是强氧化剂,都可氧化降... 本文研究了用电化学方法生成的强氧化剂H2O2和HClO处理酸性铬兰K染料废水。在电解过程中向阴极表面通纯氧,氧在阴极上还原可生成H2O2,以NaCl作为电解质,Clˉ在阳极上还原为Cl2,Cl2进一步转化为HClO,H2O2和HClO都是强氧化剂,都可氧化降解染料分子。电解废水30.0min,褪色率和CODcr去除率分别为90.5%和76.7%,电解废水50.0min, 褪色率和CODcr去除率分别为100.0%和8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剂 染料废水 废水处理工艺 褪色率 COD 化学需氧量 次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镉和铜对河蚬呼吸和排泄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曾丽璇 陈桂珠 吴宏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5-178,共4页
采用代谢瓶人工培养方法,初步研究了未受污染情况下河蚬的呼吸和排泄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受100、200、400!g·L-1的重金属镉和铜的单独和联合污染情况下河蚬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对照,结果显示随着3种不同处理方式重... 采用代谢瓶人工培养方法,初步研究了未受污染情况下河蚬的呼吸和排泄过程中的重要指标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受100、200、400!g·L-1的重金属镉和铜的单独和联合污染情况下河蚬耗氧率和排氨率进行对照,结果显示随着3种不同处理方式重金属浓度的增大,河蚬的耗氧率、排氨率均有明显的下降。3种处理浓度中,除100!g·L-1处理组外,200、400!g·L-1的不同重金属处理方式均对河蚬的耗氧率、排氨率产生抑制。结果显示河蚬的呼吸和排泄过程中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变化可以作为河蚬重金属镉、铜污染的指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耗氧率 排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去除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4
11
作者 方建章 黄少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4-35,共2页
研究进行了用Mg2 + 、Mn2 + 分别与PO4 3- 作用去除NH4 + N的试验研究 ,探讨其化学反应机理 ,确定了最佳投药比、反应pH和Mg2 + 、Mn2 + 的协同效应 ,并对广州李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NH4 + N进行了处理 ,其中最大NH4 + N去除率达 96 ... 研究进行了用Mg2 + 、Mn2 + 分别与PO4 3- 作用去除NH4 + N的试验研究 ,探讨其化学反应机理 ,确定了最佳投药比、反应pH和Mg2 + 、Mn2 + 的协同效应 ,并对广州李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NH4 + N进行了处理 ,其中最大NH4 + N去除率达 96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 化学沉淀 氨氮 垃圾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细菌法研究纸浆CEH漂白废水的毒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战强 李友明 曾志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84-88,共5页
采用发光细菌法对纸浆CEH漂白废水进行毒性研究,其中C段废水的毒性最大,其EC50为28 83%,属于强毒级别;E段、H段废水的EC50分别为68 92%、267 9%,分别属于毒、无毒级别;其中C段的毒性排放负荷约占总废水毒性排放负荷的67 5%左右;结果表明... 采用发光细菌法对纸浆CEH漂白废水进行毒性研究,其中C段废水的毒性最大,其EC50为28 83%,属于强毒级别;E段、H段废水的EC50分别为68 92%、267 9%,分别属于毒、无毒级别;其中C段的毒性排放负荷约占总废水毒性排放负荷的67 5%左右;结果表明,漂白废水的毒性排放负荷较大,约为423 92TU·m3·t(浆)-1,相当于42 93gHgCl2·t(浆)-1,对其治理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废水 发光细菌法 EC50 排放 毒性研究 治理 负荷 忽视 左右 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生动物的趋化性进行水质生物检测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丽明 朱延彬 +2 位作者 谭石慈 陈而新 明红梅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4期42-46,共5页
本文报导用生物检测水质的先进方法,即光脉冲计数方法,利用原生动物对不同水质的趋化性,测量原生动物在不同水样中移动的数目.从而判断水质的污染程度或毒性大小。
关键词 原生动物 趋化性 水污染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乳状液膜法自轻稀土中分离铈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建章 王向德 +1 位作者 万印华 张秀娟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5期52-59,共8页
报道了用氧化还原液膜法从轻稀土硝酸溶液中分离铈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经一级间歇式液膜分离过程,能制得纯度为9999%的纯铈,收率为997%同氧化沉淀法、氧化还原萃取法提取铈的工艺相比,本法具有... 报道了用氧化还原液膜法从轻稀土硝酸溶液中分离铈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下,经一级间歇式液膜分离过程,能制得纯度为9999%的纯铈,收率为997%同氧化沉淀法、氧化还原萃取法提取铈的工艺相比,本法具有流程短、速度快、分离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 乳状液膜 分离 膜分离 稀土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曾丽璇 张秋云 +1 位作者 黄育新 杨桓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4年第2期48-50,共3页
探讨了采用单独的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及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相结合这三种工艺处理某印染废水的效果。结果显示 ,针对CODcr为 5 32mg/L、色度为 5 12倍的原水 ,在总停留时间 2 4h的情况下 ,采用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工艺在三种处理工艺中较... 探讨了采用单独的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及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相结合这三种工艺处理某印染废水的效果。结果显示 ,针对CODcr为 5 32mg/L、色度为 5 12倍的原水 ,在总停留时间 2 4h的情况下 ,采用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工艺在三种处理工艺中较有效 ,可以获得 84 %的CODcr去除率及 88%的脱色率 ,而且该工艺对原水水质的pH有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 生物强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腐菌氧化—混凝工艺处理纸浆漂白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方建章 黄少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2-13,共2页
报告用白腐真菌氧化—混凝工艺处理纸浆厂四段漂白混合废水的试验情况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 ,混凝处理出水CODCr、OD4 6 5分别为 1 85 .1mg/L、0 .0 0 4 2 ,去除率分别为 86 .5 %、99.4% ,实验结果表明 :白腐真菌氧化—混凝工艺对于纸浆... 报告用白腐真菌氧化—混凝工艺处理纸浆厂四段漂白混合废水的试验情况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 ,混凝处理出水CODCr、OD4 6 5分别为 1 85 .1mg/L、0 .0 0 4 2 ,去除率分别为 86 .5 %、99.4% ,实验结果表明 :白腐真菌氧化—混凝工艺对于纸浆漂白废水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浆 白腐真菌 漂白废水 混凝处理 造纸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学导论”课的教学实践和思考 被引量:5
17
作者 曾丽璇 张秋云 吴宏海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年第2期9-10,14,共3页
作为环境科学专业开出的第一门专业课程———“环境学导论”,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笔者通过多年的“环境学导论”课的教学实践,从教材选择、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课外参与环境保护志愿活动方面... 作为环境科学专业开出的第一门专业课程———“环境学导论”,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笔者通过多年的“环境学导论”课的教学实践,从教材选择、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课外参与环境保护志愿活动方面提出了一点实践心得,也对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教学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丽璇 张秋云 曾宝强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3-95,共3页
本文在探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及其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农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现阶段农村公众参与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农村 农业可持续发展 公众参与 生态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混凝工艺处理造纸厂终端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建章 黄少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34,共3页
本文报告了用厌氧 -混凝工艺处理造纸厂终端废水的实验情况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废水从CODcr80 6 . 7m g/ L、BOD52 10 . 5 m g/ L、SS2 15 . 7m g/ L、OD4 650 . 35 0降至 CODcr6 1. 5 m g/ L、BOD52 7. 4m g/ L、SS17.3mg/ L、OD4 650... 本文报告了用厌氧 -混凝工艺处理造纸厂终端废水的实验情况 ,在最佳实验条件下 ,废水从CODcr80 6 . 7m g/ L、BOD52 10 . 5 m g/ L、SS2 15 . 7m g/ L、OD4 650 . 35 0降至 CODcr6 1. 5 m g/ L、BOD52 7. 4m g/ L、SS17.3mg/ L、OD4 650 .0 11。实验结果表明对造纸厂终端废水的治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混凝 造纸废水 废水处理 试验 终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化生化联合工艺处理城市废水生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建章 雷恒毅 +1 位作者 李浩 李明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0-11,58,共3页
采用物化生化联合工艺进行了城市污水处理的生产性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联合工艺同时具有物化法和生化法的优点 ,用它来处理城市污水时 ,处理效率高 ,时间短 ,运行费用低 ,COD、BOD5、SS、NH3-N、T -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70 .4 %、83 .... 采用物化生化联合工艺进行了城市污水处理的生产性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联合工艺同时具有物化法和生化法的优点 ,用它来处理城市污水时 ,处理效率高 ,时间短 ,运行费用低 ,COD、BOD5、SS、NH3-N、T -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70 .4 %、83 .2 %、87.1 %、58.6 %、92 .3 % ,污水的总停留时间约 3h,处理每吨污水的运行费用为 0 .33元。污水经处理后出水指标达到国家GB8979- 1 996及广州GD44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法 生化法 联合工艺 城市污水 生产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