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经典”走向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阐释的问题、方法与路径
1
作者 段吉方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8,178,共10页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经典阐释是一种基本方法,也是一种理论深化的路径。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家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根本来源,经典阐释从这一来源出发,但不拘泥于摘句式、照搬式、引用式的研究,强调...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中,经典阐释是一种基本方法,也是一种理论深化的路径。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理论家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根本来源,经典阐释从这一来源出发,但不拘泥于摘句式、照搬式、引用式的研究,强调从“经典”走向经典,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论述的哲学观念、基本精神与方法论启发走向文艺问题的整体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阐释面临不同语境与理论历史发展变化的影响,需要强化问题性选择与论域,需要坚持系统性、问题性、批判性、对话性、当代性的研究路径,通过经典阐释,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论述框架和解析方式,在经典阐释、问题介入与批评实践的合理融合中,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设提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经典阐释 论述框架 解析方式 批评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的多重变容——论影像媒介对时间感知范式的重塑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巧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221,共10页
随着视觉的装置化和自动化,图像的物质表面趋于消失,光电影像成为视觉感知的对象。影像技术的变革引发日常感知范式新变。摄影术的发明首次动摇了感知真实的自然范式,快速摄影制造了"瞬间"的真实感;电影作为类似精神的自动装... 随着视觉的装置化和自动化,图像的物质表面趋于消失,光电影像成为视觉感知的对象。影像技术的变革引发日常感知范式新变。摄影术的发明首次动摇了感知真实的自然范式,快速摄影制造了"瞬间"的真实感;电影作为类似精神的自动装置,生产了本质上是虚拟真实的"时延";随着视频和电视时代的来临,真实的理据从在场的确证转换为时间的同时性确证,"实时"替代了"此在"。在技术时代,空间不再是我们感知"真实"的根基,时间取而代之。"真实"在摄影术、电影、电视和视频三种类型的时间影像中多重变容,新的感知范式由此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技术 感知范式 时间影像 真实的变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