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翻译问题论争探源
被引量:
5
1
作者
咸立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55,210-211,共7页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间的论争实肇端于翻译问题。早在两大文学社团成立前,郭沫若与郑振铎在翻译问题上就已构成对垒。《创造季刊》创刊前,茅盾、郑振铎对郭沫若的译介活动的批评力度和强度远高于郭沫若的反批评。茅盾和郑振铎等宣扬的翻...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间的论争实肇端于翻译问题。早在两大文学社团成立前,郭沫若与郑振铎在翻译问题上就已构成对垒。《创造季刊》创刊前,茅盾、郑振铎对郭沫若的译介活动的批评力度和强度远高于郭沫若的反批评。茅盾和郑振铎等宣扬的翻译经济论和系统论,对郭沫若等人的译介活动构成了压抑。话语权问题、翻译情趣的分歧及译者个性气质等差异,使茅盾和郭沫若引领的两大文学社团在翻译问题上逐渐走上了对峙,进而扩展至其他问题。拥有《创造季刊》等话语阵地后,郭沫若等创造社同人在翻译论争中由被动转为主动,为现代翻译文学和文学翻译开拓了新的话语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社
文学研究会
翻译论争
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之我见
被引量:
19
2
作者
周国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本文对如何搞好我国大学教学中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推广普及语言学知识、宣传语言学在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是搞好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前提。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要以科研为支撑,及时引进学科前沿的科研...
本文对如何搞好我国大学教学中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推广普及语言学知识、宣传语言学在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是搞好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前提。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要以科研为支撑,及时引进学科前沿的科研成果。大学中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同我国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关系非常密切,必须抓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现代汉语课程
语言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适《燕歌行》新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戴伟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0-144,共5页
盛唐边塞诗有两类,一类是入幕文人作品,一类是非入幕文人作品。前者多关注战斗过程,后者多关注战争性质。高适《燕歌行》是后者的代表作,它本质上是一篇"和作",内容和形式都受到原作的影响和制约。原作者"客"当为...
盛唐边塞诗有两类,一类是入幕文人作品,一类是非入幕文人作品。前者多关注战斗过程,后者多关注战争性质。高适《燕歌行》是后者的代表作,它本质上是一篇"和作",内容和形式都受到原作的影响和制约。原作者"客"当为时任张守珪幕府管记的王悔;"感征戍之事"是有感于原作所述"征戍"之事,而非针对张守珪不惜士卒;其形式颇有特色,而非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适
燕歌行
和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翻译问题论争探源
被引量:
5
1
作者
咸立强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副
教授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55,210-211,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创造社翻译文学及其译介实践研究》(编号:06JC75011-44008)
文摘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间的论争实肇端于翻译问题。早在两大文学社团成立前,郭沫若与郑振铎在翻译问题上就已构成对垒。《创造季刊》创刊前,茅盾、郑振铎对郭沫若的译介活动的批评力度和强度远高于郭沫若的反批评。茅盾和郑振铎等宣扬的翻译经济论和系统论,对郭沫若等人的译介活动构成了压抑。话语权问题、翻译情趣的分歧及译者个性气质等差异,使茅盾和郭沫若引领的两大文学社团在翻译问题上逐渐走上了对峙,进而扩展至其他问题。拥有《创造季刊》等话语阵地后,郭沫若等创造社同人在翻译论争中由被动转为主动,为现代翻译文学和文学翻译开拓了新的话语空间。
关键词
创造社
文学研究会
翻译论争
起源
Keywords
the Creation Society
the Society of Literary Studies
dispute about translation
origins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之我见
被引量:
19
2
作者
周国光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文摘
本文对如何搞好我国大学教学中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推广普及语言学知识、宣传语言学在当今信息时代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是搞好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前提。现代汉语课程教学要以科研为支撑,及时引进学科前沿的科研成果。大学中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同我国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关系非常密切,必须抓好。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现代汉语课程
语言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适《燕歌行》新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戴伟华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0-144,共5页
文摘
盛唐边塞诗有两类,一类是入幕文人作品,一类是非入幕文人作品。前者多关注战斗过程,后者多关注战争性质。高适《燕歌行》是后者的代表作,它本质上是一篇"和作",内容和形式都受到原作的影响和制约。原作者"客"当为时任张守珪幕府管记的王悔;"感征戍之事"是有感于原作所述"征戍"之事,而非针对张守珪不惜士卒;其形式颇有特色,而非创新。
关键词
高适
燕歌行
和作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翻译问题论争探源
咸立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之我见
周国光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适《燕歌行》新论
戴伟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