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造异托邦:大城市周边乡村民宿集群的空间演变与机制——以深圳市较场尾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蔡晓梅 卜美玲 +1 位作者 吴泳琪 邹小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39,共13页
乡村民宿已成为振兴乡村和区域转型的新业态,成为透视乡村地方变迁的重要媒介。文章以深圳市较场尾为案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尝试从空间本质来理解乡村民宿集群的空间演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较场尾民宿集群经历了模糊乌托邦的... 乡村民宿已成为振兴乡村和区域转型的新业态,成为透视乡村地方变迁的重要媒介。文章以深圳市较场尾为案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尝试从空间本质来理解乡村民宿集群的空间演变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较场尾民宿集群经历了模糊乌托邦的构建、想象乌托邦的破灭、矛盾异托邦的生成3个历时性空间阶段。(2)较场尾民宿集群存在4个层面的异托邦空间特质:脱轨的时空秩序、交错的异质空间、多元的主体关系和杂糅的空间意义。(3)较场尾民宿集群的演变是在市场、权力、资本和情感4种逻辑驱动下形成的,而大城市周边的区位因素加速促成了这4种逻辑的产生。该研究为异托邦理论提供了中国乡村民宿的本土脚注,从矛盾动态多元的后现代空间哲学视角为乡村民宿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微观案例和实践参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托邦 乌托邦 乡村民宿 大城市周边 较场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文化赋能城市社区治理的过程与机制——以车陂龙舟民俗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温士贤 苏志均 杨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7,共9页
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城市语境下,民俗文化被视为支撑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手段。以广州车陂社区的龙舟民俗文化为案例,探讨其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过程与机制,从而发现地方民俗文化在现代城市社区治理中... 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城市语境下,民俗文化被视为支撑地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现代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手段。以广州车陂社区的龙舟民俗文化为案例,探讨其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过程与机制,从而发现地方民俗文化在现代城市社区治理中的重要角色。研究表明:在龙舟民俗保护、传承、开发等关键过程中,地方文化精英和组织机构带领社区居民共同参与,从物质性、精神性、情感性和生态性等多维度对龙舟民俗文化进行重构。在车陂社区治理实践中,地方文化精英充分挖掘龙舟民俗文化内涵,使其与现代社区治理的多重目标相契合,进而为城市社区治理提供新动能。该研究为当前民俗文化的保育传承与城市社区治理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中村 社区治理 民俗文化 扒龙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脆弱人群的旅游疗愈——相关议题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熊伟 罗筱雯 黄媚娇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90,共16页
当前,旅游与健康的融合发展迎来新机遇和挑战。已有研究聚焦健康旅游或医疗旅游等话题,对旅游如何发挥其健康效益,尤其是如何惠及脆弱人群的作用机制讨论不足。基于此,文章聚焦脆弱人群,系统回顾了旅游疗愈所涉及的主体、动机、空间和... 当前,旅游与健康的融合发展迎来新机遇和挑战。已有研究聚焦健康旅游或医疗旅游等话题,对旅游如何发挥其健康效益,尤其是如何惠及脆弱人群的作用机制讨论不足。基于此,文章聚焦脆弱人群,系统回顾了旅游疗愈所涉及的主体、动机、空间和效益。发现相关重要议题包括:旅游研究中所关注的固有型、情境型和致病型脆弱人群及其特征;脆弱人群在抵抗命运、促进发展和维系社交等方面的独特旅游动机;物理空间、社交空间、象征空间与虚拟空间中的疗愈潜力;“生理-心理-社会”3个层面的疗愈效益。文章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涵盖“人群-动机-空间-效益”四维度的聚焦脆弱人群的旅游疗愈框架,并提出未来相关研究方向:关注脆弱人群的本质性特征,旅游作为替代性疗法载体的跨学科探索,生活方式(如旅游)与健康效益可能发生的根本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旅游疗愈 健康 旅游福祉 脆弱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店员工情绪劳动慢性应激的表观遗传机制探索
4
作者 熊伟 黄媚娇 范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6-166,共11页
情绪劳动成为酒店员工不可避免的慢性职业应激源,但情绪劳动影响酒店员工心理健康的心理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以往研究显示,D3型多巴胺受体基因与应激相关的心理症状密切相关。为此,文章通过整群取样的方式追踪调查了603名来自中职院校... 情绪劳动成为酒店员工不可避免的慢性职业应激源,但情绪劳动影响酒店员工心理健康的心理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以往研究显示,D3型多巴胺受体基因与应激相关的心理症状密切相关。为此,文章通过整群取样的方式追踪调查了603名来自中职院校的酒店实习生,根据其在情绪劳动慢性应激下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变化轨迹进行分组,从中提取情绪劳动易感组样本22个和耐受组样本38个,并根据年龄、学历等匹配对照组21人,提取其口腔粘膜细胞进行高通量亚硫酸氢盐测序法测序,尝试探究情绪劳动应激适应性与D3型多巴胺受体基因甲基化水平的关联。结果表明:D3型多巴胺受体基因2205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在情绪劳动易感组和对照组中具有显著差异,情绪劳动易感组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为此,D3型多巴胺受体基因2205位点可作为情绪劳动应激适应性的候选基因。该研究从心理生物学视角为提升酒店员工的职业心理健康提供表观遗传层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劳动 慢性应激 D3型多巴胺受体基因 DNA甲基化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一致性视角下星巴克消费者品牌体验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何洁 曹婧 蔡晓梅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4-77,共14页
消费社会的迭代升级,促使企业致力于通过个性化的品牌体验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结,不仅希望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建立良好互动关系,还期望能够提升品牌在市场的影响力。但现有研究多从企业或消费者视角讨论品牌体验的建构,忽视了企业和消费者... 消费社会的迭代升级,促使企业致力于通过个性化的品牌体验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结,不仅希望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建立良好互动关系,还期望能够提升品牌在市场的影响力。但现有研究多从企业或消费者视角讨论品牌体验的建构,忽视了企业和消费者互动下的整合研究。因此,文章以星巴克为研究对象,从品牌个性和消费者自我一致性出发,通过混合研究方法分析了消费者自我与品牌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通过量化研究验证了真实自我与品牌个性的一致性、理想自我与品牌个性的一致性均与品牌体验正相关;其次,通过质性研究讨论了品牌个性与消费者自我的耦合性、品牌体验的建构以及自我与品牌的联结。文章从整体视角检验了消费者真实自我、理想自我与品牌个性的一致性与品牌消费的关系;从微观视角阐明了消费者体验与品牌之间互动的“黑箱”,丰富了消费者视角的品牌体验研究,实践层面则为服务企业的品牌体验营销和文化符号建构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概念 自我一致性 品牌个性 品牌体验 互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地理学的知识谱系、研究范式与启示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正府 刘美新 蔡晓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2-980,共9页
梳理关系地理学的学术内涵、理论主张、研究范式以及热点议题,指出关系地理学研究体现以行动主体为中心,既注重国际流动、连通性、社会关系的分析,也注重个体经验、认知与能动性方面的发掘;既关注全球化对地方社会、经济、制度的广泛影... 梳理关系地理学的学术内涵、理论主张、研究范式以及热点议题,指出关系地理学研究体现以行动主体为中心,既注重国际流动、连通性、社会关系的分析,也注重个体经验、认知与能动性方面的发掘;既关注全球化对地方社会、经济、制度的广泛影响,又考察发生的在地化、文化再造、差异生产等现象,有明显的去地域和去尺度化的趋势;对区域政策或社会事件的解读,多基于行动者网络和去人类中心主义视角,注重情景、互动、阐释与偶然性的分析,而不仅仅是总结模式或规律。关系地理学显示,当下已不是某一单一理论或主要思想所能解释的时代,它以一种去中心、异质化、动态化、多维度的特征体现了地理学思想的多元、包容与深刻。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思潮与范式,关系地理学在解释中国经验时需要有效地落地和对接,而中国的传统“关系”概念、“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其可落地的最佳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地理学 关系转向 流动 纠缠 中国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东西部劳务协作的价值内涵与时代使命 被引量:5
7
作者 温士贤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74,共10页
劳务协作是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内容,是各族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其中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在新时代背景下,东西部劳务协作对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劳务协作是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内容,是各族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其中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和制度优势。在新时代背景下,东西部劳务协作对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东西部劳务协作突破了地理空间对人口流动的阻碍,有效推动各族群众在空间、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维度实现交融互嵌。通过对珠海市与怒江州的劳务协作模式进行个案剖析,明晰东西部劳务协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在运行机制。文章对新时代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提出若干建议,以期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务协作 共同富裕 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