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睡眠拖延动机问卷的编制
1
作者 张一凡 黄媚娇 +5 位作者 李敏 王璇 虞芷筠 陈海慧 贾润彤 范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1-476,共6页
目的:编制大学生睡眠拖延动机问卷(CS-MBPQ),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对严重睡眠拖延者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形成初始问卷;选取389名大学生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691名大学生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效标效度... 目的:编制大学生睡眠拖延动机问卷(CS-MBPQ),并检验其效度和信度。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对严重睡眠拖延者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形成初始问卷;选取389名大学生进行条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取691名大学生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效标效度检验和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其中132名大学生在2周后完成重测;使用计划行为理论问卷(TPBQ)的行为意图子量表、睡眠拖延量表(BPS)和自编睡眠拖延频率条目作为效标工具。结果:CS-MBPQ共10个条目,包括情感需求、外界影响、行为态度3个因子,解释63.31%的方差变异;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三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良好(χ^(2)/df=4.90,RMSEA=0.07,CFI=0.96,TLI=0.94)。问卷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按时睡觉意图得分、BPS得分、睡眠拖延频率均呈正相关(ICC=0.14~0.53,均P<0.05)。总问卷与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7、0.89、0.74、0.66,重测信度(ICC)分别为0.74、0.66、0.69、0.58。结论:大学生睡眠拖延动机问卷(CS-MBPQ)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作为评估我国大学生睡眠拖延动机水平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睡眠拖延动机 问卷编制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版社区心理体验评估测评大学生的效度和信度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东方 孙梦 +1 位作者 欧阳萱 范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2-178,共7页
目的:考察简版社区心理体验评估(CAPE-P8)的效度和信度。方法:对1451名大学生进行CAPE-P8施测,采用精神病前驱期问卷(PQ-16)作为效标工具,217名大学生在7~14天后完成CAPE-P8重测,90名大学生在一个月内完成电话访谈。结果:CAPE-P8内部一... 目的:考察简版社区心理体验评估(CAPE-P8)的效度和信度。方法:对1451名大学生进行CAPE-P8施测,采用精神病前驱期问卷(PQ-16)作为效标工具,217名大学生在7~14天后完成CAPE-P8重测,90名大学生在一个月内完成电话访谈。结果:CAPE-P8内部一致性(α=0.82~0.84)、重测信度(α=0.80~0.83)、自评-访谈一致性(α=0.64~0.78)均良好;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CAPE-P8的妄想体验和幻觉体验的双因子模型拟合良好;CAPE-P8频率维度与痛苦维度呈正相关(r=0.72~0.89,P<0.001),且CAPE-P8各维度与PQ-16呈正相关(r=0.50~0.67,P<0.001);大学生精神病样体验终身检出率、现患检出率分别为83.5%和58.6%,终身痛苦率、现患痛苦率分别为15.9%和9.9%。结论:本研究显示简版社区心理体验评估(CAPE-P8)测评大学生的精神病样体验效度信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版社区心理体验评估 终身精神病样体验 现患精神病样体验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条目社区心理体验评估阳性分量表中文版测评高中生的效度和信度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东方 孙梦 +1 位作者 经翎 周亮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1-327,共7页
目的:考察15条目社区心理体验评估阳性分量表(CAPE-P15)中文版在高中生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对2054名高中生进行CAPE-P15中文版施测,其中800人完成精神病前驱期问卷(PQ-16),121人在2周内完成重测(间隔7~14 d)。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 目的:考察15条目社区心理体验评估阳性分量表(CAPE-P15)中文版在高中生中的效度和信度。方法:对2054名高中生进行CAPE-P15中文版施测,其中800人完成精神病前驱期问卷(PQ-16),121人在2周内完成重测(间隔7~14 d)。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发现,被害意念、怪异体验、感知异常3因子结构拟合最优(χ^(2)=257.79,df=63, TLI=0.973,CFI=0.955,SRMR=0.023,RMSEA=0.050);验证性因子分析证实该模型拟合良好(χ2=229.58,df=87,TLI=0.949,CFI=0.938,SRMR=0.038,RMSEA=0.045);CAPE-P15显示严格的跨性别测量的等值性(ΔCFI<0.01,ΔTLI<0.01);CAPE-P15总量表及3个因子的频率得分与痛苦程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88~0.92,均P<0.001);CAPE-P15频率总分与PQ-16的条目总分及痛苦程度总分均呈正相关(r=0.62、0.68,均P<0.001)。总量表及3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3~0.91,重测信度(ICC)为0.71~0.86。结论:社区心理体验评估阳性分量表(CAPE-P15)中文版在高中生中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高中生精神病样体验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条目社区心理体验评估阳性分量表 精神病样体验 效度 信度 性别等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3C1基因多态性及单倍型、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焦虑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雅 范方 +4 位作者 彭婷 李媛媛 龙可 周洁莹 梁颖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87-1301,共15页
NR3C1参与HPA轴调节,与应激相关的身心疾病关系密切。以往针对NR3C1与焦虑障碍的研究基本以成人为考察对象,且大多关注负性生活事件等个体层面环境变量。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以238名青少年为被试(焦虑障碍117人,对照121人),旨在考... NR3C1参与HPA轴调节,与应激相关的身心疾病关系密切。以往针对NR3C1与焦虑障碍的研究基本以成人为考察对象,且大多关注负性生活事件等个体层面环境变量。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以238名青少年为被试(焦虑障碍117人,对照121人),旨在考察NR3C1常见位点rs6191、rs6196、rs41423247的多态性、单倍型以及父母不同类型教养方式对焦虑障碍的影响。结果表明rs6191 GG基因型、rs6196 AA基因型、rs41423247 GG基因型与低焦虑障碍风险相关。父母过多的过度保护与冷漠拒绝、父亲过少的温暖关怀可预测较高的焦虑障碍风险。rs41423247多态性与母亲温暖关怀存在交互作用:rs41423247 GG基因型只在母亲温暖关怀较多时能降低焦虑障碍风险,在母亲温暖关怀较少时与焦虑障碍并无显著相关。此外,rs6191-rs6196-rs41423247构成的单倍型GAG与低焦虑障碍风险显著关联,TGC与高焦虑障碍风险显著关联,且二者与母亲温暖关怀、母亲过度保护分别存在交互作用。未来可采用追踪研究,从表观遗传层面探讨教养方式与NR3C1影响焦虑障碍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 教养方式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