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人工智能:基础、原则与设计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福海 陈思宇 +1 位作者 黄甫全 伍晓琪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6,共9页
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人工智能的决策和行为开始从外部设定转向内在发展,智能主体逐渐具有不同程度的自适应能力、决策能力和行为能力,它的自主能力也不断增强。出于道德考量,自主决策和行为的人工智能开始被视为道德主体。因此,传统道... 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人工智能的决策和行为开始从外部设定转向内在发展,智能主体逐渐具有不同程度的自适应能力、决策能力和行为能力,它的自主能力也不断增强。出于道德考量,自主决策和行为的人工智能开始被视为道德主体。因此,传统道德如何在智能技术中自主发挥作用就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后果论、道义论和美德论都具有解决此问题的潜力。要构建能够进行道德决策的人工智能系统,需要确保人工智能的自主推理能够受人类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约束,与人类价值观保持一致,担负起决策“责任”。实现有“道德”的人工智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价值敏感设计、透明度设计及道德学习设计是开发道德人工智能的三种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人工智能 道德主体 道德代理 机器伦理 机器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立法:主体、内容与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黄甫全 曾密成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9-55,共7页
开展人工智能立法,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和法理学研究的重大使命与学术责任。基于人工智能具有法律主体地位的前提认识,学界亟需从法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层面系统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工智能立法的主体、内容与特征。中国人工智... 开展人工智能立法,是新时代中国法治建设和法理学研究的重大使命与学术责任。基于人工智能具有法律主体地位的前提认识,学界亟需从法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层面系统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工智能立法的主体、内容与特征。中国人工智能立法,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主体上分为人民代表大会、行政立法机构和特殊行政主管;有效法律渊源包括基本法、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与特别法规如特别行政区法规和军事法规等;内容上聚焦人工智能主体的规范,主要涵括交通法、隐私法、医疗法和著作权法等领域;特征上突出表现为:以保障人类利益为本,以原有法律体系为主,以部分类型与领域立法为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立法 立法主体 立法内容 立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智能化时代教育科学的超学科范式 被引量:11
3
作者 曾育芬 黄甫全 曾文婕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2,68,共9页
多学科交融创新时代,彰显了教育科学的超学科范式,亟须系统厘清其形态、结构与方法。伴随着从教学机器到信息技术,再至人工智能的升级,教育科学在形态上历经教育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教育神经科学三个阶段,由跨学科和多学科走向超学科形... 多学科交融创新时代,彰显了教育科学的超学科范式,亟须系统厘清其形态、结构与方法。伴随着从教学机器到信息技术,再至人工智能的升级,教育科学在形态上历经教育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和教育神经科学三个阶段,由跨学科和多学科走向超学科形态;结构上,凸显了“学习神经基础的探索”“教学方式的创新”“超学科型人才的培养”等新型共性问题群,开发了由协同群体、“生—心—社”融合实在、混合方法簇和超学科哲学相互作用的融合方法论,努力达致整体性认识;方法上,已经发展出“特定科学领域与教育教学实践融汇创生”的概念框架、应用—调适双馈系统模型和介导模型,运用转化和具化两大机理,构建一门关于教育的科学。这一切展现出一幅美妙画卷,教育科学的智能化时代正在来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 超学科 范式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师课堂课程开发引论:缘起、主题与方法 被引量:25
4
作者 黄甫全 伍晓琪 +2 位作者 唐玉溪 陈思宇 曾文婕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7,共9页
AI教师与真人教师联袂执教的双师课堂课程开发已成为重要课题。从缘起、主题与方法三个层面进行考察发现,当前国内外双师课堂课程开发活动,主要聚焦于“AI教师的选用与开发”“双师课堂课程开发”和“双师课堂课程开发的学习效应”三大... AI教师与真人教师联袂执教的双师课堂课程开发已成为重要课题。从缘起、主题与方法三个层面进行考察发现,当前国内外双师课堂课程开发活动,主要聚焦于“AI教师的选用与开发”“双师课堂课程开发”和“双师课堂课程开发的学习效应”三大主题。文章创新性地采纳超学科哲学范式,采取整体主义行动研究方法论,采用融通性混合方法,结合逻辑分析、技术建模、行动研究、量化方法和质性深描技术等,系统地探索与建构AI教师的选用模型、AI教师开发的关键技术、双师课堂深度学习模型、双师课堂课程开发整体模式、AI整合性课目学习知识研究方式、双师课堂课程开发促进深度学习的效应以及双师课堂课程开发促进深度学习的内在机理,以期为双师课堂课程的适切开发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教师 增值式概念模仿学习模型 双师课堂 课堂课程开发 学习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全科教师主讲课程学习成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黄甫全 伍晓琪 +3 位作者 丘诗盈 刘育良 曾文婕 陈思宇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43,共12页
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全科教学的需求催生了AI全科教师主讲课程。本研究以广州市某小学四年级两个班79名学生为样本,采用深度访谈、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基于拟人化学习过程理论框架探究AI全科教师主讲课程学生学习成效。研究结果... 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全科教学的需求催生了AI全科教师主讲课程。本研究以广州市某小学四年级两个班79名学生为样本,采用深度访谈、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基于拟人化学习过程理论框架探究AI全科教师主讲课程学生学习成效。研究结果表明,AI全科教师主讲课程能显著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增加学生学习投入(包括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和提升学生学习结果(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研究发现证实了AI全科教师作为教学主体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作用,为解决师资匮乏、教师减负增能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教师 学习动机 学习投入 学习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全科教师开发:基础、模型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叶芮杏 孙福海 黄甫全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50,共9页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所驱动的技术和设备开始进入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人工智能参与的这种新的协作教学形式,重新定义了学生和教师等行为者的相互角色,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需要借助技术为AI全科教师构建有意义的教学经验,...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所驱动的技术和设备开始进入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人工智能参与的这种新的协作教学形式,重新定义了学生和教师等行为者的相互角色,其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需要借助技术为AI全科教师构建有意义的教学经验,从而解决教学专业技能不足、感知力欠缺和反馈性弱等问题。该研究首先采用教育学经典的知识论与认识论作为理论基础,设计了对教学极为重要的AI全科教师知识体系以及双师课堂混合智能模式。其次,基于任务导向型技术构建了问答与对话系统,基于视觉代理技术感知学习者表情特征,精确计算有关教学互动和情绪状态的多模态数据。在此基础上,拥有在复杂、非结构性以及动态环境中作出判断能力的AI全科教师便可胜任重复性的知识传授任务,与人类教师一起形成新的“双师课堂”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全科教师 机器学习 对话代理 视觉代理(情感计算) 双师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决策素养提升的高中生涯教育学习评价系统设计 被引量:7
7
作者 吴晓英 黄甫全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7-21,共5页
新时代催生新高考,高考新政实施的选学选考、选课走班等需要学生具备自主选择和明智决策的能力与素养。在缺乏生涯知识境况下,学生面对多元选择显得捉襟见肘,而决策结果却关乎其未来的生涯发展和职业提升,故学生生涯决策能力提升成为当... 新时代催生新高考,高考新政实施的选学选考、选课走班等需要学生具备自主选择和明智决策的能力与素养。在缺乏生涯知识境况下,学生面对多元选择显得捉襟见肘,而决策结果却关乎其未来的生涯发展和职业提升,故学生生涯决策能力提升成为当前生涯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和价值旨归。基于高中生涯教育的特点,以教育评价原理为依据,从判别标准、评价目标、内容要素、评价方法、实施流程等层面,从评价学视角设计旨向学生决策素养提升的学习评价系统,其为精准评估生涯教育实施现状与价值效应,有效推进生涯教育学习的诊断与优化、学习效能实现和提升、生涯教育发展等提供参照依据与发展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涯教育 学生决策素养 学习评价系统 系统设计 学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