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区域文化研究视域和价值取向的思考——以岭南文化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建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8,共3页
继续探讨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以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和岭南学的建构,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 区域文化研究 岭南文化 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视域 中国文化研究 中原文化 草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特征 民族本质 世界背景——岭南文化研究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19
2
作者 郭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9,共5页
从地域特征、民族本质、世界背景三个维度探讨岭南文化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从构建岭南学基础工程和创新思维的角度思考继续拓展的路径;结合王肇民的绘画创作这一个案,认识岭南地方文化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并从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强劲学术支... 从地域特征、民族本质、世界背景三个维度探讨岭南文化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从构建岭南学基础工程和创新思维的角度思考继续拓展的路径;结合王肇民的绘画创作这一个案,认识岭南地方文化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并从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强劲学术支撑的角度认识岭南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以期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从多个角度探讨岭南学的建构和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化 岭南学 拓展 建构 文化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文化研究的立场与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13,共3页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文化研究 岭南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发展理念 地域文化研究 广府文化 潮汕文化 香山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方言的价值及其研究的拓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邵慧君 甘于恩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0-132,共3页
从当代价值、受容与转境、学术理念、历史文献、近代转换、岭南方言等方面继续研讨岭南文化问题,以期从新的角度推进岭南学的建构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岭南文化 学理价值 方言 国际学术研讨会 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研究 文化历史 历史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式和记忆:大学校庆的精神象征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4
5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5-68,208,共4页
大学校庆是现代大学的伴生物,也是教育发展、社会进步、文明演进的产物。大学校庆是隆重的庆典、盛大的节日、教育成就的展示、思想的凝聚和精神的唤起,是一种具有科学与文明特征的文化记忆。大学校庆的价值与功能是大学精神及其思想内... 大学校庆是现代大学的伴生物,也是教育发展、社会进步、文明演进的产物。大学校庆是隆重的庆典、盛大的节日、教育成就的展示、思想的凝聚和精神的唤起,是一种具有科学与文明特征的文化记忆。大学校庆的价值与功能是大学精神及其思想内涵、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高等教育的高贵气质、文明水准、理想追求及其社会贡献的有力彰显,是处于一定发展阶段、文明水平的国家、民族、时代、区域文化特点、时代风尚的一个显著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庆 精神象征 文化内涵 现代大学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地理与文化的诗学建构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少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6,共3页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文献 文化研究 诗学建构 地理 吴承学 概念 专题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厓山记忆与岭南遗民精神的发生 被引量:15
7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28,157,共8页
南宋灭亡、元朝建立之际,描绘沧桑巨变、感慨历史兴亡的厓山书写开始出现,并奠定了其内容与风格的基础。经过明代众多岭南诗人及其他诗人的歌咏,厓山书写形成了一种具有明晰遗民文化色彩的厓山记忆,并得到岭南及岭南以外人士的广泛认同... 南宋灭亡、元朝建立之际,描绘沧桑巨变、感慨历史兴亡的厓山书写开始出现,并奠定了其内容与风格的基础。经过明代众多岭南诗人及其他诗人的歌咏,厓山书写形成了一种具有明晰遗民文化色彩的厓山记忆,并得到岭南及岭南以外人士的广泛认同,愈来愈充分地显现出严守华夷内外、明辨忠奸善恶、歌咏忠臣义士、提倡气节操守的思想内涵。在明末清初又一次重大世变之际,这种积蓄已久的厓山记忆及其间蕴含的岭南遗民文化色彩得到更加直接、更加充分的展现,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志着岭南遗民精神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厓山 文学书写 文化记忆 精神象征 岭南遗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文化生态变迁与近代中国散文的新变 被引量:2
8
作者 谢飘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3-152,共10页
19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巨大挑战。各种文化形态都对散文创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渗透,文化生态与散文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文化生态环境在近代社会的剧变中因多元文化相互激荡而处... 19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文化思潮的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巨大挑战。各种文化形态都对散文创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渗透,文化生态与散文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文化生态环境在近代社会的剧变中因多元文化相互激荡而处于不断解构和建构的变迁状态。除了西方文化、城市文化和平面媒体文化对中国近代散文产生新变的影响外,科技出版文化、翻译文化、地理文化等几大因素对近代散文的影响也值得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论 文化生态 近代 中国散文 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岭南学”之必要与可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10,共3页
继续探讨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以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和岭南学的建构,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关键词 岭南文化 地域文化研究 学术基础 学科意义 学术背景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学术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强劲的学术动力支撑“文化强省”建设 被引量:1
10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16,共4页
从地域特征、民族本质、世界背景三个维度探讨岭南文化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从构建岭南学基础工程和创新思维的角度思考继续拓展的路径;结合王肇民的绘画创作这一个案,认识岭南地方文化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并从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强劲学术支... 从地域特征、民族本质、世界背景三个维度探讨岭南文化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从构建岭南学基础工程和创新思维的角度思考继续拓展的路径;结合王肇民的绘画创作这一个案,认识岭南地方文化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并从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强劲学术支撑的角度认识岭南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以期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从多个角度探讨岭南学的建构和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强省 学术 社会发展 历史经验 文化建设 改革开放 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生态变迁与近代中国散文的新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飘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44,160,共9页
近代中国文化生态变迁的基本格局,决定了近代中国散文的发展趋势。进入近代之后,随着文化整体主义的解体和多元文化的兴起,各种文化形态都对散文创作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渗透,文化生态与散文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文化生态环... 近代中国文化生态变迁的基本格局,决定了近代中国散文的发展趋势。进入近代之后,随着文化整体主义的解体和多元文化的兴起,各种文化形态都对散文创作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渗透,文化生态与散文艺术发展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文化生态环境在近代社会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剧变中处于不断解构和建构的变迁状态。西方文化、城市文化和平面媒体文化促使近代中国散文产生了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变迁 近代散文 新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茂名地区粤方言语音特点综论 被引量:16
12
作者 邵慧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8-85,90,共9页
粤西茂名地区地处广东省西南部,北接云浮,南邻湛江,东面与阳江为邻,西面与广西玉林接壤,该地区共辖五个市县(茂名、高州、信宜、电白、化州),其方言归属传统上与湛江、阳江地区合为粤语高廉片(或高雷系)次方言。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本文... 粤西茂名地区地处广东省西南部,北接云浮,南邻湛江,东面与阳江为邻,西面与广西玉林接壤,该地区共辖五个市县(茂名、高州、信宜、电白、化州),其方言归属传统上与湛江、阳江地区合为粤语高廉片(或高雷系)次方言。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本文综合论述茂名地区粤方言的语音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 茂名方言 语音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九龄《曲江集》敕书的文史价值——开元二十二至二十四年突骑施苏禄侵犯四镇个案探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建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62,共7页
《曲江集》中张九龄代唐玄宗所拟的敕书,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开元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唐与突骑施苏禄之间战争的史实和唐王朝针对突骑施苏禄犯边而展开远交近攻的谋略,可补两《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之缺,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曲江集》中张九龄代唐玄宗所拟的敕书,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开元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唐与突骑施苏禄之间战争的史实和唐王朝针对突骑施苏禄犯边而展开远交近攻的谋略,可补两《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之缺,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从唐代散文发展史的角度看,《曲江集》敕书继承上古散文“尚用”和“辞达”的传统,以意遣词,思路精密,文辞朴实简练,引领盛唐开元中后期朝廷下行公文的文风,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曲江集》敕书值得治唐代文史者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江集》 敕书 突骑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古典主义散文的强势传统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茂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31,38,共7页
从唐宋古文运动到明代秦汉派、唐宋派,清代桐城派,中国古代散文的古典主义传统特别强大。究其因是儒学独尊的结果,是孔子开创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古典主义文化大传统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古典主义 复古 强势 儒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卜辞三劄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桂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65,共3页
甲骨文“毓”旧读为“后”,这种读法缺乏理据,甲骨文本有“后”字,“毓”当如字读。花园庄东地甲骨“”的释读有多种意见,应释定为“亡后”,读为“亡咎”,“无祸”之义。“以日为名”的商人庙号确定依据众说纷纭,以前的各种说法对商王... 甲骨文“毓”旧读为“后”,这种读法缺乏理据,甲骨文本有“后”字,“毓”当如字读。花园庄东地甲骨“”的释读有多种意见,应释定为“亡后”,读为“亡咎”,“无祸”之义。“以日为名”的商人庙号确定依据众说纷纭,以前的各种说法对商王世次都有难以解释的问题,而曹定云先生提出的“宗族行第”说更近情理,能较好地解决“上甲、报乙、报丙、报丁、示壬、示癸”日名顺序的巧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辞 亡后 以日为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传奇杂剧之消亡 被引量:2
16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47,60,共10页
从乾隆五十五年起的日渐式微,到光绪二十八年出现复兴,再到民国九年走向衰亡,是传奇杂剧终结消亡的三部曲;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传奇杂剧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可能,表明它已到了走向消亡的历史时刻;近现代各种新旧文学样式的外部挤压和多... 从乾隆五十五年起的日渐式微,到光绪二十八年出现复兴,再到民国九年走向衰亡,是传奇杂剧终结消亡的三部曲;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传奇杂剧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和可能,表明它已到了走向消亡的历史时刻;近现代各种新旧文学样式的外部挤压和多重影响,使传奇杂剧的生存空间愈来愈小;而近现代以来主流文化的逼进与围困,也大不利于传奇杂剧的生存。这种内外夹击和内忧外患,使传奇杂剧陷入了极其艰难的境地并只能走向消亡。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在新的文化氛围中的无法适应和生命力的丧失,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学习西方、走向现代之际的必然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杂剧 文体消亡 新旧文学诸文体 近现代文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十五种考辨 被引量:2
17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3-80,共8页
本文所述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十五种,均未见其他相关著作著录。根据相关文献对这些剧作的作者、版本、本事等进行考证辨析,提供了新的文献资料,揭示了新的戏曲史实。
关键词 晚清民国 传奇杂剧 文献与史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肇民现象”:寓超拔于平淡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少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13,共3页
从地域特征、民族本质、世界背景三个维度探讨岭南文化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从构建岭南学基础工程和创新思维的角度思考继续拓展的路径;结合王肇民的绘画创作这一个案,认识岭南地方文化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并从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强劲学术支... 从地域特征、民族本质、世界背景三个维度探讨岭南文化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从构建岭南学基础工程和创新思维的角度思考继续拓展的路径;结合王肇民的绘画创作这一个案,认识岭南地方文化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并从为建设文化强省提供强劲学术支撑的角度认识岭南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以期在更加广阔的背景下、从多个角度探讨岭南学的建构和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肇民 广州美术学院 平淡 李可染 新四军 萧县 文艺 中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明清堂会演剧的仪式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35,共6页
对明清堂会演剧的开场吉利戏及正戏演出的分析,认为堂会演剧具有仪式性戏剧的特点,堂会演剧的仪式特征正是驱邪纳福等民俗心理的反应。堂会演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种族生存与发展本能的文化需求,也体现出了古代戏曲演出方式与民族生存方... 对明清堂会演剧的开场吉利戏及正戏演出的分析,认为堂会演剧具有仪式性戏剧的特点,堂会演剧的仪式特征正是驱邪纳福等民俗心理的反应。堂会演剧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种族生存与发展本能的文化需求,也体现出了古代戏曲演出方式与民族生存方式水乳交融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堂会演剧 吉利戏 正戏 驱邪纳福 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文同义词辨析三则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桂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3-77,共5页
选择三组金文单音同义词"岁—年—祀"、"人—民"、"父—考",结合出土材料与传世典籍,从词义的侧重、用法、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行时间等方面进行辨析,以明了这些同义词的异同点。
关键词 金文 同义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