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冯·维塞尔的社会经济学与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 被引量:4
1
作者 程恩富 方兴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9-64,共6页
囿于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论,维塞尔的社会经济学体系存在理论上的前后不一致和概念上的混乱。但是,维塞尔基于社会性视角从理想的范式回归现实,提出并利用社会分层和国际分层的概念研究劳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发达国家与欠发... 囿于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论,维塞尔的社会经济学体系存在理论上的前后不一致和概念上的混乱。但是,维塞尔基于社会性视角从理想的范式回归现实,提出并利用社会分层和国际分层的概念研究劳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关系等问题,对于中国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 社会分层 国际分层 产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借鉴德国嵌入式生产系统转型 被引量:2
2
作者 程恩富 方兴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86,共8页
当前,以智能化与机械化融合的嵌入式生产系统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历史性交汇,既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要求去产能去杠杆的存量... 当前,以智能化与机械化融合的嵌入式生产系统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历史性交汇,既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和艰巨性,要求去产能去杠杆的存量改革与智能化机械化融合的增量改革协调并进。虽然因错失第三次工业革命机遇,就整体而言我国制造业仍处于工业化而不是智能化的进程中,但是我国有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有能力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重大历史机遇。只要其坚持自主创新,并借鉴第四次工业革命领跑者——德国的嵌入式生产系统转型的经验,在"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就能够带领我国制造业创新供给体系,将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改革 增量改革 智能化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政府主导型城镇化模式 被引量:12
3
作者 秦震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29,161,共6页
中国城镇化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始终发挥着关键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政府主导型城镇化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在城镇化不断推进尤其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政府希望通过行政命令来主导城镇化的发展有悖于经济发展规律和... 中国城镇化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始终发挥着关键且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政府主导型城镇化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在城镇化不断推进尤其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政府希望通过行政命令来主导城镇化的发展有悖于经济发展规律和城镇化规律。城镇化质量低下、城镇化滞后工业化、土地超前城镇化等城镇化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土地、户籍、行政管理、财税等一系列的制度障碍。政府应改变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让城镇化回归市场,集中精力做好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完成"城市公共服务提供者"的使命,为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政府主导型 模式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次全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方兴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125,191,共9页
工场手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相继导致了四次全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进而也相继形成了工业革命的引领国荷兰、英国和美国的霸权及其霸权的兴衰周期。传统农业领先于各国的中国封建王朝安于现状,未能参与... 工场手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相继导致了四次全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进而也相继形成了工业革命的引领国荷兰、英国和美国的霸权及其霸权的兴衰周期。传统农业领先于各国的中国封建王朝安于现状,未能参与全球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而灭亡。新中国因美国的长期经济封锁而失掉了参与第四次全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历史机遇,致使经济就总体而言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以史为鉴,中国必须成为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或第五次全球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参与者、合作者,并最终成为引领者,走互利共赢的和平发展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革命 结构调整 霸权周期 以史为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方兴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78,共6页
探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首先必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认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其次则需要从"先发"和"后发"国家的比较中,看到产业创新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 探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首先必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认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其次则需要从"先发"和"后发"国家的比较中,看到产业创新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一个过程,因为产业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围绕产业创新推进改革开放和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解决所有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创新 政府作用 市场作用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范系统性风险必须将金融关进监管笼子 被引量:2
6
作者 方兴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85,共7页
借鉴美国三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当前主要源于美元的潮汐效应和政策错配。将人民币国际化目标限定在作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计价货币和支付货币的范围,可有效防范源于美元潮汐... 借鉴美国三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当前主要源于美元的潮汐效应和政策错配。将人民币国际化目标限定在作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计价货币和支付货币的范围,可有效防范源于美元潮汐效应的系统性风险。而控制以资产价格指数衡量的目标资产扩张率,是防范源于政策错配的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措施。两类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将金融关进监管的笼子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潮汐效应 政策错配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霸权周期理论解析当前中美贸易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方向 魏艾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4-92,共9页
基于马克思霸权周期理论认识和处理中美贸易问题可以发现,即使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是史无前例的,也只是一个战术层面上需要解决的局部性问题;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产业创新则是一个战略层面上需要解决的全局性问题。历史与理论分析表明,第四... 基于马克思霸权周期理论认识和处理中美贸易问题可以发现,即使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是史无前例的,也只是一个战术层面上需要解决的局部性问题;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产业创新则是一个战略层面上需要解决的全局性问题。历史与理论分析表明,第四次工业革命给我国带来颠覆性创新的机遇,从而为在高科技领域实现劣势向优势的动态转换提供了决定性的条件。因此,我国必须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中心,紧紧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在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形成新的优势,才能有效化解中美贸易摩擦,实现正常的中美贸易关系。中国不会依赖美国市场,但正常的中美贸易关系是两国利益的客观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权周期 贸易摩擦 创新驱动 优劣势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年第一思想家的马克思
8
作者 方兴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42,189,共9页
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理论,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从而"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基于新的世界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理论,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从而"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基于新的世界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运动规律。恩格斯指出:"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正因为有了这两大发现,马克思的理论对人类历史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对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科学的预见性,对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马克思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唯物史观 辩证法 两大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