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回归方法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蔡颖 赵宁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0-165,共6页
基于全国1750名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排序Logit模型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业潜质对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社会网络创业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激发大学生创... 基于全国1750名大学生问卷调查数据,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排序Logit模型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业潜质对学生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社会网络创业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激发大学生创业意愿起到了积极作用,家庭经济背景则与创业渴望度负相关。另外,高校创业服务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对创业意愿影响较小。因此,要积极推进高校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力度,完善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发挥社会网络优势,促进高校大学生创业工作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意愿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LOGIT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业教育认识的不足及其路径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王左丹 侯永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72,182,共4页
由于起步较晚,中国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水平良莠不齐。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不足进行辨析和纠正,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重新认识。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在为学生植入创... 由于起步较晚,中国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水平良莠不齐。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不足进行辨析和纠正,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重新认识。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要在为学生植入创业基因、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创业教育理论指导下,探索出"往内走进校园主战场,往外走进经济主战场"的实现路径,大力推进创新学科化、创业整合化、政策系统化、服务社会化、价值市场化的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教育 认识不足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多元排序选择logit模型的发现 被引量:37
3
作者 蔡颖 李永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4-139,共6页
"支持青年创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基于2013年全国1 773名大学生问卷调查的微观数据,运用多元排序选择logit模型实证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口统计学特征、财富禀赋、人力资本、商业感... "支持青年创业"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基于2013年全国1 773名大学生问卷调查的微观数据,运用多元排序选择logit模型实证分析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口统计学特征、财富禀赋、人力资本、商业感知、社会资本、高校创业教育与服务等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婚育教育: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庭胜 王岩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28,159,共4页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禁止学生婚育的强制性内容。大学生婚育权利的解禁使校园婚姻成为现实,同时带来大学生婚恋婚育观多元化、情感需求高的现实及婚育管理知情权与服务、引导等方面的新问题,这对高校如何适应大学...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禁止学生婚育的强制性内容。大学生婚育权利的解禁使校园婚姻成为现实,同时带来大学生婚恋婚育观多元化、情感需求高的现实及婚育管理知情权与服务、引导等方面的新问题,这对高校如何适应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提出了新课题。为此,高校应在教育层面从观念、基本知识普及等方面探索教学路径;在管理层面调整对策,增强服务管理意识,构建层级管理网络,推动管理服务制度化、合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计划生育管理 婚育观教育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性别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与分解的发现 被引量:3
5
作者 蔡颖 《西北人口》 CSSCI 2015年第4期46-52,共7页
利用2013年S高校大学生就业统计数据对大学生起薪的性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分位数回归和分解的结果表明:均值分布和条件分布上,户籍、政治面貌、获奖层次、GPA、学科专业和就业地点对大学生起薪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就业企业、就业... 利用2013年S高校大学生就业统计数据对大学生起薪的性别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分位数回归和分解的结果表明:均值分布和条件分布上,户籍、政治面貌、获奖层次、GPA、学科专业和就业地点对大学生起薪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就业企业、就业行业对大学生起薪的影响的性别效应仅在均值和部分分位数上显著;随着分位数的提高,大学生性别工资差异扩大,在收入分布的低端,特征效应是性别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收入分布的高端,性别工资差异主要由歧视引起,女生的"天花板效应"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别工资差异 分位数回归 分位数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教育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内在耦合性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19
6
作者 侯永雄 林闻凯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44,共5页
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呼唤创业教育,催生高校转型,创业教育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存在起源耦合、价值耦合、功能耦合的内在耦合性。这一内在耦合性以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学校发展特点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 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呼唤创业教育,催生高校转型,创业教育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存在起源耦合、价值耦合、功能耦合的内在耦合性。这一内在耦合性以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与学校发展特点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为路径,成为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推手,助力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向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教育 高校转型 创新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如何带动就业?——基于1997—2013年中国省区数据的创业与就业关系及时滞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侯永雄 谌新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0-108,共9页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创业与就业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创业可以促进就业增长;另一种则认为创业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不明确。采用1997—2013年中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对创业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创业可以促进就...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创业与就业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创业可以促进就业增长;另一种则认为创业与就业增长之间关系不明确。采用1997—2013年中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对创业与就业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创业可以促进就业增长,具体表现在创业率每增加1个单位,就业增长率增加0.26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机会型创业比生存型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更加显著;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创业带动就业效应存在差异。通过阿尔蒙滞后模型实证考察创业带动就业的时间滞后性,发现创业通过直接效应可以及时有效促进就业增长;而由于存在挤出效应和增长效应两种间接效应,创业在第2年表现为减少就业,第3—4年带动就业,第5—6年再次造成就业损失,第7年重新带动就业;创业的总体效应为促进就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 就业增长 滞后 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起薪差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蔡颖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3-119,共7页
利用S高校5年的学生管理数据,运用OLS回归、分位数回归及分解方法,对23544名大学毕业生进行贫困生与非贫困生起薪差异的实证研究。在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贫困生起薪显著低于非贫困生起薪,随着起薪的提高,两者起薪差异不断拉大。贫困... 利用S高校5年的学生管理数据,运用OLS回归、分位数回归及分解方法,对23544名大学毕业生进行贫困生与非贫困生起薪差异的实证研究。在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后,贫困生起薪显著低于非贫困生起薪,随着起薪的提高,两者起薪差异不断拉大。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整体起薪差异主要由收入分布高端的起薪差异引起。在收入分布的中低端,个人禀赋是起薪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收入分布的高端,歧视是起薪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政府要加强贫困生帮扶的总体规划、顶层制度设计、宏观指导及科学监督;高校应建立健全贫困生"助学、助就、助创"三助体系,形成"三助"合力;企业应积极参与"三助"体系,减少用工歧视;贫困生可加强在校人力资本投资,实现工资溢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贫困生 非贫困生 起薪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微——以广东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海春 王岩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55,共4页
本文以广东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调查研究为基础,考察了当前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现状,剖析了当前高校公共理论课实效性缺乏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与改进高校公共理论课实效性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高校 公共理论课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促进就业的微观证据及影响因素--基于CGS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侯永雄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22,共12页
运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年鉴城市层面的数据,计算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创业率,然后与CGSS 2010-2012年微观个体数据进行匹配,构建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城市创业率对微观个体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创业率的提升,可以提高微... 运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年鉴城市层面的数据,计算36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创业率,然后与CGSS 2010-2012年微观个体数据进行匹配,构建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城市创业率对微观个体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城市创业率的提升,可以提高微观个体就业的可能性,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创业率,微观个体就业的可能性就增长0.2个百分点。进一步研究创业带动就业的影响因素,选取了CGSS2010-2013年数据中的创业者样本,研究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对于创业者雇用员工带动就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性别等个人因素对创业者带动就业影响显著;家庭经济收入、母亲创业情况等家庭因素也显著影响创业者带动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 就业 微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