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立德树人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许益锋 刘新秀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5-128,共4页
大学的本质要求在于立德树人,基于此建设的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具有善性相通、有序衔接、正向联动的融合基础。新形势下高校应该贯彻立德树人,提升高校党团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服务为先,注重大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和综合... 大学的本质要求在于立德树人,基于此建设的大学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具有善性相通、有序衔接、正向联动的融合基础。新形势下高校应该贯彻立德树人,提升高校党团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服务为先,注重大学生良好习惯养成和综合素质提升;以文化人,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维联动,利用新媒体优势实现两者融合的长效化,探索构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大学校园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全球化语境中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 被引量:44
2
作者 张革承 张洪岩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9-52,共4页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首次将“文化意识”列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英语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充分意识到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种的作用和地位,在教学中合理配置不同文...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首次将“文化意识”列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充分体现了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英语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充分意识到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种的作用和地位,在教学中合理配置不同文化教学素材,采取对比、反思、整合的文化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觉察能力、理解能力,使其最终具备完善的人格、自身文化认同感以及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全球化 课程标准 高中英语 文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教育生态学探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谭玮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8年第10期92-93,共2页
本文旨在运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探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蕴含的适应性、主体性、可持续发展性等教育生态学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 适应性 主体性 可持续发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中动结构习得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兵 史双义 边胜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以华南师范大学167名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即时的英语句子阅读判断作业和延时的英语句子续译作业,从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两个方面考察学习者对英语中动结构的习得。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对中动结构的判断正确率显著低... 以华南师范大学167名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即时的英语句子阅读判断作业和延时的英语句子续译作业,从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两个方面考察学习者对英语中动结构的习得。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对中动结构的判断正确率显著低于其对同一动词的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的判断正确率,并且阅读时间更长;学习者对中动结构的续译成绩显著差于其对同一动词的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的续译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中动结构 语言理解 语言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ACK的大学英语学习云空间构建及教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明喜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60,共8页
学习云空间是国家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的核心建设内容,对促进教育教学效率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TPACK框架设计了大学英语学习云空间的构建维度,并结合教学需求与学习云空间特征构建其系统架构;其次,阐述了学习云空... 学习云空间是国家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的核心建设内容,对促进教育教学效率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TPACK框架设计了大学英语学习云空间的构建维度,并结合教学需求与学习云空间特征构建其系统架构;其次,阐述了学习云空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四个应用策略:个性化空间动态配置策略、经验支持下的自学策略、基于泛在环境的碎片化学习策略以及语言学习导向的交互对话策略;最后,结合学习云空间介绍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三种应用模式:翻转课堂、主题探究学习和混合教学模式,并通过案例验证学习云空间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定制化的学习云空间及其应用能较好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并促进学生对英语应用技能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学习云空间 TPACK 系统构建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关于大学英语课程理念的思考 被引量:34
6
作者 成镇权 《山东外语教学》 2008年第5期9-12,共4页
人文教育思想和语言及其学习过程的本体认识对大学英语课程理念有着深远的影响。近20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演进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新课程理念下扎实推进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设... 人文教育思想和语言及其学习过程的本体认识对大学英语课程理念有着深远的影响。近20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演进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方向。新课程理念下扎实推进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设计和评估等方面的改革有助于增强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学大纲 课程理念 工具性 人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批评转向 被引量:4
7
作者 纪玉华 许其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5,70,共4页
对海外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批评转向和国内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者使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最新发展作简要述评,旨在为我国学者对本世纪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作战略调整提供参考。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学 批评转向 批评性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多诺论文化工业与现代艺术 被引量:5
8
作者 凌海衡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69-75,共7页
对阿多诺对文化工业和现代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的考察发现 ,这两者之间存在相对模糊的界限以及它们自身结构中不同的技术。文化工业有其限制消费者思考的特征 ,现代艺术有其认知特性。
关键词 阿多诺 文化工业 现代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经文化知识与英语教学 被引量:9
9
作者 龚伟英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第2期41-45,共5页
《圣经》是西方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思想基础。在西方社会里,《圣经》的教义渗透社会各阶层,其影响力遍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圣经》就像一把开启西方文明的钥匙。对于英语... 《圣经》是西方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思想基础。在西方社会里,《圣经》的教义渗透社会各阶层,其影响力遍及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圣经》就像一把开启西方文明的钥匙。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尤其是作为文化交流使者的英语专业者而言,学习和了解圣经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建议把圣经文化知识作为一门教育课程,使其成为英语专业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文化 文化意识 基督教 儒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活动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爱洁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2-154,共3页
如何在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里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之一。文章指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导实现这些目标的教学原则,同时,还介绍了笔者基于这些原则所设计的课堂口语活动,以期为大... 如何在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里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挑战之一。文章指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导实现这些目标的教学原则,同时,还介绍了笔者基于这些原则所设计的课堂口语活动,以期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 口语活动 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翻译中的文化意识 被引量:2
11
作者 伍小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1,共4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翻译牵涉到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 ,也就必然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文化。因此 ,翻译不是纯粹的语言转换 ,同时也是文化的交流。在翻译过程中 ,必须加强文化意识 ,既要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 。
关键词 “牛奶路” 翻译 文化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和文化塑造大脑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积家 马利军 张静宇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9年第2期19-24,共6页
不同语言的神经生理基础不同,文化和语言对脑组织的可塑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儿童、双语者和阅读障碍者语言加工的神经生理机制研究揭示,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个体负责语言加工的脑区的结构和功能不同。语言和文化塑造个体的脑组织。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大脑 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者观照下的自我——厄尔·迈纳《比较诗学》中的跨文化研究视野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中丽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1-95,163,共5页
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为诗学比较提供了一种姿态、原则和方法。厄尔·迈纳以真实观念为首要前提,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进行比较。他坚持文化相对主义,注重在他者的观照下对自我进行审视,注重自我之中的异质因素,注重将自我... 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为诗学比较提供了一种姿态、原则和方法。厄尔·迈纳以真实观念为首要前提,对西方诗学和东方诗学进行比较。他坚持文化相对主义,注重在他者的观照下对自我进行审视,注重自我之中的异质因素,注重将自我与他者进行沟通和对话。厄尔·迈纳在《比较诗学》中所提出的观念,对当今世界的诗学比较和发展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观念 文化相对主义 跨文化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语阅读文本的改编策略研究——以高考全国卷阅读理解文本为例
14
作者 刘伟 李宁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0,共7页
阅读理解是外语教学和测试的重要内容,筛选素材并根据需求对其进行改编以调控文本难度,是教师及命题人员的必备能力。通过对2011-2023年的高考日语全国卷进行调查研究及分析发现,改编策略主要有四种,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替换、删除、添... 阅读理解是外语教学和测试的重要内容,筛选素材并根据需求对其进行改编以调控文本难度,是教师及命题人员的必备能力。通过对2011-2023年的高考日语全国卷进行调查研究及分析发现,改编策略主要有四种,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替换、删除、添加和移动。这些策略在语言维度上实现了简单化,在形式维度上实现了规范化,在内容维度上实现了目标适切化,为评估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提供了公平的环境。教师可以利用改编策略进行难度定级、文本改编和效果评估,完成文本难度调控;综合运用改编策略,确保测试质量;灵活改编教材文本,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日语 阅读文本 改编策略 难度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及其引导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潮林 许益锋 何宇惠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128,共6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呈现去中心化、全时化、便捷化等特点。移动互联网在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通过建立规范的社会引导机制,提高学校教育引导科学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在大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大学生网络生活方式呈现去中心化、全时化、便捷化等特点。移动互联网在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通过建立规范的社会引导机制,提高学校教育引导科学化水平,强化大学生自我引导等策略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 网络生活方式 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素质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贯彻
16
作者 梁绮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大学英语 教学 教学模式 跨文化交际 学生备课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广东审美心态与文化走向
17
作者 朱艳卿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59-60,共2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有不同的审美心态;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环境下,人们也会呈现各异的审美心态。同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之下,广东就呈现出与别的地区与省份不同的审美心态。实施改革以前,由于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广东的生活模...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有不同的审美心态;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的环境下,人们也会呈现各异的审美心态。同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之下,广东就呈现出与别的地区与省份不同的审美心态。实施改革以前,由于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广东的生活模式是单一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方式也是整齐划一,原始古朴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不仅给广东带来丰富的物质文化,也给广东审美情趣,审美心态,审美视野带来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社会大转型期,我以为,当前广东审美心态呈现以下几个较为显著的特征: 1.多样化。首先是形式上多样化。新时期以来,由于思想解放,政治气氛宽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心态 审美活动 历史时期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审美情趣 大众文化 广东 思想解放 社会主义经济 审美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中英语教材中性别文化价值取向的分析
18
作者 胡秋红 何安平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年第5期4-7,14,共5页
本文通过语料库这一语言研究工具,从内容分析和语言分析两大方面来调查课改前后两套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性别价值取向问题。研究表明,人教版课改后教材比课改前在不同性别人物的编排方面有明显改进,但仍然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关键词 性别价值取向 性别刻板 公平与多元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从人教版初中第三册英语教学谈起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绮云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5-18,共4页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能在这一国度里与人进行正常的交际。现行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材有意识地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教学 得体 语言与文化 交际 文化背景知识 外语 用语 语言知识 程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全文增补中
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和知识生产——兼论构建学科知识翻译史的可能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道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5,共12页
全球化语境下,强势文化固有的经济、政治和权力优势,导致文化和知识同质化及在全球流通的不平衡。翻译在促使地方性知识走向全球的过程中,加快了文化和知识的全球流通。本文通过将翻译中的知识和意义问题化,从而发现知识和意义并不是中... 全球化语境下,强势文化固有的经济、政治和权力优势,导致文化和知识同质化及在全球流通的不平衡。翻译在促使地方性知识走向全球的过程中,加快了文化和知识的全球流通。本文通过将翻译中的知识和意义问题化,从而发现知识和意义并不是中立客观的事实,它们在目标系统的传播和最终确立涉及文化和社会关系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研究发现翻译在全球范围的贯彻将促成“杂合”意义或概念体系的形成,从而为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提供价值和意识形态基础。全球化背景下,翻译活动的跨国界和跨文化复杂性也为学科知识翻译史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翻译 知识生产 学科知识翻译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