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国大学的哲学教育及我们的思考 |
戈宁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1
|
|
2
|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二元论批判 |
朱光远
余静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论生态美德的情感建构 |
葛永林
|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福利橱窗:社区残障工疗服务定位的经验之辩——以S康园工疗站为观察对象 |
张晓红
刘昪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的哲学意义──纪念《体育之研究》发表80周年 |
张涛光
|
《体育学刊》
CAS
|
1997 |
15
|
|
6
|
关于美德伦理学的道德类型学批判 |
付文博
|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7
|
克服形而上学——对海德格尔哲学的一种理解 |
王为理
李进文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1
|
|
8
|
尼采的道德哲学 |
王守昌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3
|
|
9
|
社会哲学导论 |
王守昌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4
|
|
10
|
管理哲学的对象、意义和研究方法 |
张尚仁
|
《人文杂志》
|
1986 |
3
|
|
11
|
本质在关系中——关于哲学结构主义的断想 |
李怀君
|
《探索(浙江)》
|
1986 |
2
|
|
12
|
熵哲学与周易哲学的联系 |
傅寿宗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
1
|
|
13
|
哲学应塑造民族精神 |
王守昌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14
|
尼采的政治哲学 |
王守昌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1
|
|
15
|
《现代哲学》创刊十周年暨“哲学的改革与改革的哲学座谈会”文摘 |
余少波
粱庆寅
章海山
王致远
张江明
梁钊
袁惠民
丘挺
施为民
梁渭雄
马中柱
李锦全
李辛生
孔庆榕
兰云
叶汝贤
李恒瑞
蔡茂生
黄瑗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16
|
论美德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一个根本差异 |
付文博
|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7
|
胡塞尔对阿芬那留斯“自然的世界概念”的继承与发展 |
夏宏
|
《学术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8
|
求是的传统,创新的精神——刘嵘、高齐云、叶汝贤三位哲学教授治学之道 |
余少波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9
|
论解放思想的哲学基础 |
余少波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20
|
哲学社会科学崇高的历史使命 |
余少波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