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纳光纤的光热捕获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邢晓波 陈伊琳 +4 位作者 刘绍静 杨剑鑫 史可樟 程煜鹏 朱德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8,共4页
光热捕获利用微纳光纤上的温度梯度场,实现了对周围液体中的大量微纳米颗粒捕获、收集、迁移和分离等操作.通过在微纳光纤表面涂覆一层氧化石墨烯(GO)胶体薄膜,制备出具有良好光热转换性能的微加热器.通入小功率的近红外光,GO薄膜产生... 光热捕获利用微纳光纤上的温度梯度场,实现了对周围液体中的大量微纳米颗粒捕获、收集、迁移和分离等操作.通过在微纳光纤表面涂覆一层氧化石墨烯(GO)胶体薄膜,制备出具有良好光热转换性能的微加热器.通入小功率的近红外光,GO薄膜产生一个温度梯度场.结果表明,该温度梯度场对微粒具有良好的捕获作用,可长时间、大范围地捕获分布于周围液体中的聚苯乙烯小球、银纳米线等不同形状、密度的微粒.该光热捕获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制备、耗能功率小的特点,在微粒捕获、微纳米器件加工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光纤 温度梯度场 光热捕获 银纳米线 聚苯乙烯小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热气泡驱动下的微流控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可樟 杨剑鑫 +5 位作者 李锡均 郑嘉鹏 史萌 蔡祥 朱德斌 邢晓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8-31,共4页
结合热力学和流体力学,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4.4计算软件,对微热气泡驱动下的流体的流速场进行模拟和定量分析.结果证明,微热气泡表面具有马格兰尼效应,可以驱动流体以漩涡的方式运动,从而高效地俘获和富集微粒,这与实验现象相符.... 结合热力学和流体力学,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4.4计算软件,对微热气泡驱动下的流体的流速场进行模拟和定量分析.结果证明,微热气泡表面具有马格兰尼效应,可以驱动流体以漩涡的方式运动,从而高效地俘获和富集微粒,这与实验现象相符.该文从理论上探究微热气泡驱动的流场性质,这对提高微流体的可操控性,促进微流控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热气泡 微流控 马格兰尼效应 热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纳米结构Fano谐振的Q值计算研究
3
作者 胡治朋 刘芬 +1 位作者 刘柳 张渊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1,共5页
品质因子(Q值)是谐振模式电磁存储能力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文中从定义出发得到了Q值的时域拟合公式,并结合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典型金属纳米结构以及Fano谐振各特征模式的Q值展开研究;此外,用较为简单方便的频域半高宽公式对上述结构进行... 品质因子(Q值)是谐振模式电磁存储能力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文中从定义出发得到了Q值的时域拟合公式,并结合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典型金属纳米结构以及Fano谐振各特征模式的Q值展开研究;此外,用较为简单方便的频域半高宽公式对上述结构进行了Q值计算.通过对比2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发现尽管频域半高宽公式能够适用于简单的金属纳米结构谐振模式Q值计算,但在处理Fano谐振的Q值时将会带来较大的误差,有时甚至极大地偏离实际值导致计算结果失去意义.文中采用的时域拟合Q值公式从谐振模式的本质出发,不受结构响应谱线型的影响,适用于各种情况下对谐振模式Q值的准确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值 金属纳米结构 表面等离子体光子学 Fano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缺陷检测的DMD数字条纹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方涵 赵光宇 +1 位作者 蒋仕龙 彭文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3-169,共7页
基于半导体行业中PCB焊膏印刷检测的实际应用,采用0.45 WXGA DMD芯片设计了数字条纹投影光学系统.以LED作为光源,结合透镜阵列照明DMD芯片;同时,为了减小投影三角关系造成的条纹周期不均匀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采用双远心光路结构将DMD... 基于半导体行业中PCB焊膏印刷检测的实际应用,采用0.45 WXGA DMD芯片设计了数字条纹投影光学系统.以LED作为光源,结合透镜阵列照明DMD芯片;同时,为了减小投影三角关系造成的条纹周期不均匀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采用双远心光路结构将DMD生成的条纹成像到待测表面,且适用的最小检测面积为1mm2.光学模拟结果表明,该数字投影系统在被投影表面上的照明均匀性为91%,投射条纹的对比度高于0.8,且条纹周期均匀,为实际应用与后续条纹分析提供了良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投影 表面缺陷 LED照明 数字条纹投影 数字微镜元件 双远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脑成像检测静息态下双侧语言皮层活动的同步性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军 邱丽娜 +1 位作者 朱绘霖 朱志方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0-417,共8页
为了研究人脑双侧语言皮层区自发活动的同步性以及与语言能力的关系,使用光学脑成像来检测具有不同语言能力的被试在语言皮层区静息态下的活动,包括皮层含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自发波动。共有3组被试参加实验,包括25名自闭症儿童... 为了研究人脑双侧语言皮层区自发活动的同步性以及与语言能力的关系,使用光学脑成像来检测具有不同语言能力的被试在语言皮层区静息态下的活动,包括皮层含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自发波动。共有3组被试参加实验,包括25名自闭症儿童、12名正常儿童和20名正常成年人。采用44个光学通道,记录被试双侧额下与颞叶皮层区8 min的自发波动。在滤波及去掉全局系统成分后,计算每个左右对称通道间的时域相关系数,由此反映左右相应通道位置处皮层活动的同步性。计算每个被试双侧对称感兴趣区域(如额下皮层、颞叶皮层)的平均相关系数,并定量比较3组被试的双侧平均相关系数r。结果表明,对于颞叶语言区含氧血红蛋白的双侧相关性,自闭症儿童的(r=0.306±0.039)比正常儿童的(r=0.472±0.037)显著降低(P=0.048),儿童的比成年人的(r=0.639±0.020)显著要低(P=0.00058),成年男性的(r=0.604±0.035)比成年女性的(r=0.673±0.017)略低,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光学脑成像可能提供对人脑语言皮层区网络功能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学应用 光学神经成像 神经科学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的客观判别:基于光学脑成像的静息态功能性连接检测和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朱绘霖 许洁 +1 位作者 李江雪 彭红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289,共7页
近年来,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的静息态功能性连接逐渐用于精神疾病的研究。然而,由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得到的静息态功能性连接是否可以用于抑郁症的客观判别仍然是一个未知数。采用42通道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测量28个抑郁症患者和30... 近年来,基于功能性近红外光谱的静息态功能性连接逐渐用于精神疾病的研究。然而,由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得到的静息态功能性连接是否可以用于抑郁症的客观判别仍然是一个未知数。采用42通道的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测量28个抑郁症患者和30个健康对照组的8 min前额皮层的自发血液动力活动。在独立成分分析和0.008~0.09 Hz的带通滤波器滤除不相关的成分后,计算前额皮层3个区域(额下回、额中回和额上回)左右半球连接性。然后,选择其中两个有显著性差异的参数作为样本的两个特征维度,并采用线性判别分析和支持向量机对随机抽取的75%样本进行训练,并对剩余的25%样本进行预测。最终均获得73%~74%的预测正确率和83%~87%的辨别率。这个结果支持由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得到的大脑静息态功能性连接在客观辨别抑郁症患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静息态功能性连接 抑郁症 线性判别分析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ITO导电薄膜透明区域缺陷识别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方涵 赵光宇 +1 位作者 蒋仕龙 彭文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4,共6页
为识别铟锡氧化物导电薄膜透明区域内可能存在的加工型和移交型缺陷,并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高分辨率视觉系统的自动缺陷识别方法.根据铟锡氧化物薄膜光学特性和空间要求,设计了工作距离为30mm的科勒式同轴光照明模块.此外,为了... 为识别铟锡氧化物导电薄膜透明区域内可能存在的加工型和移交型缺陷,并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高分辨率视觉系统的自动缺陷识别方法.根据铟锡氧化物薄膜光学特性和空间要求,设计了工作距离为30mm的科勒式同轴光照明模块.此外,为了与照明部分通用光学元件,设计了适用于应用检测的高分辨率成像模块.完成图像采集后,为便于分别检测两类缺陷,采用了两种预处理方法:对图像进行邻域半径r=7的中值滤波并与原图像相减后,获取清晰的划痕缺陷;对图像进行形态学和与阈值处理后,获取对比度为48%的透明电路图案.处理后的图像为缺陷的自动识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保障了铟锡氧化物薄膜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薄膜检测 表面缺陷 光学设计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导电薄膜透明图案对比度增强方法
8
作者 陈方涵 赵光宇 +1 位作者 蒋仕龙 彭文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4-198,共5页
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导电层是触控显示技术的绝对定位元件,为保障定位的灵敏性和准确性,需对导电层表面缺陷进行质量检测.本文针对导电层透明区域机器视觉自动检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图案对比度增强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IT... 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导电层是触控显示技术的绝对定位元件,为保障定位的灵敏性和准确性,需对导电层表面缺陷进行质量检测.本文针对导电层透明区域机器视觉自动检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图案对比度增强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ITO材料的光谱属性及其表面光学特性,设计出用于ITO导电层检测的近红外同轴光照明,将图像对比度从零提高到4.5%.在通过光学方法实现了对比度从无到有的转变后,充分利用数字图像预处理的优势,结合基于小波变换的非线性增强方法,最终成功将对比度提高至16%,为后续ITO导电层缺陷的分析和识别提供了良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小波变换 LED照明 表面缺陷 图像增强 透明导电薄膜 缺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式透明薄膜厚度的在线测量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方涵 赵光宇 蒋仕龙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17,共6页
为满足工业半透明薄膜厚度在线检测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透射式光密度计量法的全场在线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相机采集放置薄膜前后的图像灰度,将其作为入射与出射能量并计算其光密度,再通过比尔-朗伯定律建立光密度与厚度之间的关系... 为满足工业半透明薄膜厚度在线检测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透射式光密度计量法的全场在线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相机采集放置薄膜前后的图像灰度,将其作为入射与出射能量并计算其光密度,再通过比尔-朗伯定律建立光密度与厚度之间的关系.为减小测量误差,采用标准光密度标定板对系统进行标定,对计算的理论光密度进行偏移校正.该系统结构简单,单次测量面积可达100 mm×75 mm;以聚四氟乙烯薄膜为例进行验证,测量的平均误差为5.7%,标准偏差为6.66%,为薄膜厚度全场在线检测提供了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薄膜 透射光密度 厚度测量 比尔-朗伯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