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世纪中国内陆地区城市经济增长演变特征及动力因素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蔡永龙 陈忠暖 +3 位作者 刘文卿 马雅倩 刘松 张兴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2-282,共11页
区位理论指向下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沿海优于内陆地区的空间格局.西部大开发以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经济促进格局内部区域间差异收敛.内陆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有助于丰富经济增长的空间区位理论.因此,选择... 区位理论指向下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沿海优于内陆地区的空间格局.西部大开发以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经济促进格局内部区域间差异收敛.内陆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有助于丰富经济增长的空间区位理论.因此,选择贵阳市作为研究个案解析内陆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具体是,以驱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为基准,筛选出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旅游总收入、外贸出口等10项指标,运用熵值法测度2000年~2017年不同层级指标的信息熵、冗余度和权重值,分析贵阳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投资、消费和出口均促进了经济增长且有强有弱,具体是投资>消费>出口.投资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次要动力.出口(外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微弱,与沿海地区出口驱动经济增长影响强趋异;2)投资、消费和出口的细分指标对经济增长影响有强有弱且呈现阶段性特征.投资类指标中,实际利用外资、房地产项目投资和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旅游总收入是消费类指标中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3)不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趋异的原因是投资倾向所致.第二、三产业是产业投资的重要方向且第三产业投资额度占比最大;4)快速的经济增长增加了经济总量,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扩大了内部需求与外部需求,带动了旅游业井喷式发展,助推旅游成为消费类指标中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城市居民人均消费能力,促进社会零售总量不断增长且成为了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内陆地区 熵值法 经济增长 演变特征 动力因素 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根理论下旅游者满意度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建构与分析——以广州四大生态型景区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蔡永龙 周翠芬 +2 位作者 陈忠暖 翁锦娜 刘松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步提高,生态型景区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载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研究生态型景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此,文章以广州4大生态型景区为研究客体,以旅游者为研究主体...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步提高,生态型景区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载体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研究生态型景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此,文章以广州4大生态型景区为研究客体,以旅游者为研究主体,以40 000余条游客评论语句为基础,结合扎根理论与Nvivo的研究方法,遵循扎根理论的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析生态型景区的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并建构概念模型.本研究发现了影响生态型景区游客满意度的33项主要因素,提取涵盖了33个初始范畴的5个主范畴,建构了由"出游期望—出游行为-核心吸引物体验-开发管理水平-游客评价"5个维度组成的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概念模型.揭示了出游期望和出游行为是概念模型的前提条件,核心吸引物体验和开发管理水平是最核心的两项影响因素,游后评价是游客旅游最终的结果体现.本文认为,未来生态型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应注重引入核心吸引物,结合游客偏好定位景区主题形象,并赋予一定的市场宣传,是景区实现市场供给平衡的前提;结合市场发展趋势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维护生态环境、控制游客规模、合理配套设施是其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理论上为旅游者与生态型景区二者的供给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生态型景区 旅游者满意度 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建构与分析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