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
1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3月,座落于美丽的珠江之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
关键词 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院 光电子 大学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211工程”建设看高校基础研究发展——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
2
作者 陈穗丽 李文辉 +1 位作者 徐贵雄 朱云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4-249,共6页
分析1995以来"211工程"建设的有关数据,可以发现华南师范大学获得基础研究经费大幅增长,承担重大基础研究任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平台和基础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基础研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型人才不断... 分析1995以来"211工程"建设的有关数据,可以发现华南师范大学获得基础研究经费大幅增长,承担重大基础研究任务的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平台和基础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高水平学术论文和基础研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型人才不断成长和集聚,应用研究得到了发展。这些发展得益于创新平台的搭建和提升,经费投入和扶持,创新激励机制体系建设,基础研究的长远布局和培育,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文章指出应该进一步注意基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激发原始创新能力、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梯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师范大学 基础研究 自然科学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研究院开展本科生创新培养模式实践与建议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穗丽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6,共3页
要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创新对大学生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研究院可以通过学院与研究院协同培养、学院课程与研究院课程无缝对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促互补、创新平台和科研项目结合实践、课堂学习与学术... 要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创新对大学生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大学研究院可以通过学院与研究院协同培养、学院课程与研究院课程无缝对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促互补、创新平台和科研项目结合实践、课堂学习与学术交流相辅相成等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研究院 本科生 创新模式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的光电子性能及器件应用综述
4
作者 徐雪珠 蒙紫薇 周国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205,共14页
纳米纤维素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具有胶体活性的材料,它具有携带可控电荷基团、化学活性高、光学活性高、质量轻、价格低及环境友好等特点,正在快速占领导电材料、显示器、传感器、晶体管、射频器件、发电机、发光二极管等光电子器件... 纳米纤维素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迅猛的具有胶体活性的材料,它具有携带可控电荷基团、化学活性高、光学活性高、质量轻、价格低及环境友好等特点,正在快速占领导电材料、显示器、传感器、晶体管、射频器件、发电机、发光二极管等光电子器件及关键材料领域的重要地位。目前,纳米纤维素在光电子材料器件的应用依然存在不少挑战,且纳米纤维素的光电子性能及其器件也未见报道。诸多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包括如何从纤维素出发赋予该种光电子新材料性能(胶体颗粒维度、化学基团、亲水性)、如何满足光电子器件结构加工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如何明确材料物理化学性质与器件制备的关联机制等需要总结和讨论。本文简单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纳米纤维素的制备和特性,着重介绍了纳米纤维素的光电子特性,如光学透过性、光学干涉、散射、液晶手性特性等,列举和讨论了纳米纤维素在太阳能电池基板、智能响应反射涂层、光纤等领域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有助于建立纳米纤维素关于制备、微观形貌特征、胶体颗粒尺度效应、关键物化特性和光电子器件性能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确定构建纳米纤维素相关的新器件结构的设计准则和理论根据,还可为纳米纤维素在乳液、薄膜、模板材料、储能器、电极、纸电子、传感器和致动器等方面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 纤维素纳米纤维 纤维素纳米晶 光学性能 光电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电子纸驱动波形研究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6
5
作者 周国富 易子川 +1 位作者 王利 卢伟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61,共6页
电泳电子纸的驱动波形对于电子纸的显示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驱动波形算法的优化对于提升电泳电子纸的显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作者长期从事电泳电子纸的研究,综述了电泳电子纸的显示原理及电泳电子纸驱动波形的技术现状,总结了驱动... 电泳电子纸的驱动波形对于电子纸的显示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驱动波形算法的优化对于提升电泳电子纸的显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作者长期从事电泳电子纸的研究,综述了电泳电子纸的显示原理及电泳电子纸驱动波形的技术现状,总结了驱动波形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并对电子纸在电子标签、电子书包和电子手表等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 电子纸 驱动波形 类纸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润湿电子纸多级灰阶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易子川 曾磊 +6 位作者 周莹 王利 赖树发 翟迪国 李楠 Nicolaas Frans de ROOIJ 周国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3,共7页
电润湿电子纸具有功耗低、广视角、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针对其存在的灰阶显示反射率低和显示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宽度-振幅调制驱动波形设计方法和字符分解刷新方式的电润湿灰阶改进方案.首先基于脉冲宽度-振幅调制设计驱动波形... 电润湿电子纸具有功耗低、广视角、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针对其存在的灰阶显示反射率低和显示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宽度-振幅调制驱动波形设计方法和字符分解刷新方式的电润湿灰阶改进方案.首先基于脉冲宽度-振幅调制设计驱动波形,并利用字符分解刷新方式扫描显示屏,然后测试每一个电压值下显示屏的开口率,得到电润湿的迟滞特性曲线,最后根据韦伯定律结合迟滞特性曲线来划分灰阶.实验表明,该驱动方案得到了一个最大反射率70%、显示清晰的8级灰阶电润湿显示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润湿电子纸 驱动波形 灰阶 迟滞特性 字符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平衡的电泳电子纸驱动波形的优化研究
7
作者 段飞波 白鹏飞 +1 位作者 Henzen Alex 周国富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43-948,共6页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便利、护眼、能耗低的电子纸显示技术在显示技术领域越来越受人们追捧。电子纸的显示是通过一系列的驱动波形来实现,即不同的灰阶通过不同的电压驱动序列驱动而得到。在驱动波形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显...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便利、护眼、能耗低的电子纸显示技术在显示技术领域越来越受人们追捧。电子纸的显示是通过一系列的驱动波形来实现,即不同的灰阶通过不同的电压驱动序列驱动而得到。在驱动波形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显示效果,还要考虑到刷屏响应速度、闪烁和直流平衡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驱动波形设计方案,不仅达到了直流平衡,消除了可能积累电荷对于显示屏的影响,同时提高了刷屏的速度,减少了25%的闪烁,也保证了显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电子纸 驱动波形 闪烁 直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氮协同钴掺杂锐钛矿相二氧化钛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宗宝 王霞 邢晓波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5-311,共7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双氮原子协同钴原子共掺杂TiO_2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计算结果发现:双氮原子掺杂引起的双空穴位与钴原子形成了较强的耦合作用,并引起晶格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共掺杂的协同效应引起TiO_2禁带宽度...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了双氮原子协同钴原子共掺杂TiO_2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计算结果发现:双氮原子掺杂引起的双空穴位与钴原子形成了较强的耦合作用,并引起晶格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共掺杂的协同效应引起TiO_2禁带宽度变窄,在价带顶和导带底出现大量杂质能级,从而引起吸收带边发生明显红移.该掺杂方式对调制TiO_2禁带宽度有明显的效果,有望指导后续的实验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第一性原理 双N和Co共掺杂 电子结构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媒体使用对睡眠的影响、机制及其干预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庆伟 汝涛涛 +4 位作者 罗雪 董巧玲 翟迪国 熊晓 周国富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0-82,共13页
电子媒体设备日益流行的同时,睡眠问题也日趋加重,主客观研究均发现电子媒体使用会对睡眠产生消极影响。背后的加工机制涉及睡眠置换、唤醒、屏幕光和电磁辐射。可以通过睡眠卫生教育、限制电子媒体使用、屏蔽屏幕蓝光等方式进行干预。... 电子媒体设备日益流行的同时,睡眠问题也日趋加重,主客观研究均发现电子媒体使用会对睡眠产生消极影响。背后的加工机制涉及睡眠置换、唤醒、屏幕光和电磁辐射。可以通过睡眠卫生教育、限制电子媒体使用、屏蔽屏幕蓝光等方式进行干预。未来研究需要从理论机制的整合、因果关系的确定、测量方式的客观化和标准化、使用情况细化和本土化研究方面做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媒体 睡眠 睡眠置换 屏幕光 唤醒 电磁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研究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林卓玲 李文辉 陈忠暖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35,共10页
旨在考察基础研究与产业结构协调度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采用2001~2013年我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运用协同学理论评价"基础研究一产业结构"复合系统协调度。研究发现,30个省区协调度均值总体呈增长状态,不同省区协调度的趋... 旨在考察基础研究与产业结构协调度及其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采用2001~2013年我国30个省区面板数据,运用协同学理论评价"基础研究一产业结构"复合系统协调度。研究发现,30个省区协调度均值总体呈增长状态,不同省区协调度的趋势变化特征明显不同,整体呈现"东高、中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协调度均对区域专利授权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产生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产学研合作对协调度促进专利授权量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对新产品销售收入影响不显著。协调度对东中西部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产业结构 区域创新绩效 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闭症患者的光学脑成像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军 朱志方 +3 位作者 朱绘霖 郭欢 张潇 SVANBERG Sune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67,共6页
阐述了新近发展起来的无损光学脑功能成像技术.通过比较几种常用的脑成像技术,论述了光学脑成像研究自闭儿童皮层活动的可行性和便利性.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利用光学脑成像研究自闭症的初步进展.作者的最新实验结果表明,具有较高自闭特质... 阐述了新近发展起来的无损光学脑功能成像技术.通过比较几种常用的脑成像技术,论述了光学脑成像研究自闭儿童皮层活动的可行性和便利性.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利用光学脑成像研究自闭症的初步进展.作者的最新实验结果表明,具有较高自闭特质的儿童在共同注意任务中其前额叶的血液动力学响应与正常儿童不同.进一步利用光学脑成像研究脑皮层活动规律及其固有的特征,有望为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脑成像 自闭症 脑功能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场效应晶体管:原理、材料设计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陆旭兵 李明 刘俊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共11页
系统阐述了铁电场效应晶体管(FeFET)的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铁电层和缓冲层的材料设计的基本原理、主要的铁电层材料和缓冲层材料及其所对应的FeFET的器件性能.并介绍了基于FeFET的FeCMOS逻辑电路、FeNAND闪存电路、基于氧化物半导体和... 系统阐述了铁电场效应晶体管(FeFET)的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铁电层和缓冲层的材料设计的基本原理、主要的铁电层材料和缓冲层材料及其所对应的FeFET的器件性能.并介绍了基于FeFET的FeCMOS逻辑电路、FeNAND闪存电路、基于氧化物半导体和有机半导体的FeFET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后对FeFET的未来研究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易失性存储器 铁电场效应晶体管 闪存 有机半导体 氧化物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再开发背景下的社区感知——基于内隐联想测验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敏 朱竑 +3 位作者 王盈盈 丘小静 曹伟 朱绘霖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06-2013,共8页
以广州市永庆坊为例,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法、问卷以及质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其改造前后社区相关主体的社区感知,旨在探讨社区空间变化背后相关主体的感知态度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社区感知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分离效应,且外显... 以广州市永庆坊为例,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法、问卷以及质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其改造前后社区相关主体的社区感知,旨在探讨社区空间变化背后相关主体的感知态度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社区感知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分离效应,且外显态度表现的差异性强于内隐态度。参与者对永庆坊改造前后的连贯性和积极性存在外显感知态度的显著差异,在内隐态度结果上,参与者对永庆坊改造前后的连贯性和积极性并未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物质层面的更新并非引起居民等主体对改造热议的根本原因,社区更新重点应关注利益主体对权利、参与权的诉求,关注其利益分配的合理性。诚然,社区改造规划中不仅应重视公众参与和调查,也应深入挖掘社区公众对于社区改造的内隐感知态度,以提高社区规划的效力。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的神经科学认知方法对景观感知的探讨,以期开拓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神经科学转向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再开发 社区感知 内隐联想测验法 视觉方法 广州永庆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0年广东高校基础研究发展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荣晓 陈穗丽 +1 位作者 詹求强 李文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4-129,共6页
2006—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表明:广东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人员投入总量不断增长,但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有待加强;广东高校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的优势没有得到突显;发表论文和获国家级奖呈上升趋势,但在全... 2006—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表明:广东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人员投入总量不断增长,但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有待加强;广东高校参与国际合作研究的优势没有得到突显;发表论文和获国家级奖呈上升趋势,但在全国排名相对靠后;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数量偏少;广东省高校基础研究的产出能力处在较低的水平.广东高校应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提升基础研究的地位,营造更科学的基础研究环境,加强基础研究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高等学校 基础研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纳光纤的光热捕获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邢晓波 陈伊琳 +4 位作者 刘绍静 杨剑鑫 史可樟 程煜鹏 朱德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18,共4页
光热捕获利用微纳光纤上的温度梯度场,实现了对周围液体中的大量微纳米颗粒捕获、收集、迁移和分离等操作.通过在微纳光纤表面涂覆一层氧化石墨烯(GO)胶体薄膜,制备出具有良好光热转换性能的微加热器.通入小功率的近红外光,GO薄膜产生... 光热捕获利用微纳光纤上的温度梯度场,实现了对周围液体中的大量微纳米颗粒捕获、收集、迁移和分离等操作.通过在微纳光纤表面涂覆一层氧化石墨烯(GO)胶体薄膜,制备出具有良好光热转换性能的微加热器.通入小功率的近红外光,GO薄膜产生一个温度梯度场.结果表明,该温度梯度场对微粒具有良好的捕获作用,可长时间、大范围地捕获分布于周围液体中的聚苯乙烯小球、银纳米线等不同形状、密度的微粒.该光热捕获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制备、耗能功率小的特点,在微粒捕获、微纳米器件加工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光纤 温度梯度场 光热捕获 银纳米线 聚苯乙烯小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法DNA片段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水玲玲 李岚慧 +1 位作者 金名亮 周国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7,2,共5页
DNA分子的片段化技术对于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和疾病检测技术意义重大,文章回顾了现有的DNA片段化方法,着重介绍了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流体动力学剪切法DNA片段化技术,总结了影响微流控芯片中DNA片段化过程的因素,并且展望未来微流控技... DNA分子的片段化技术对于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和疾病检测技术意义重大,文章回顾了现有的DNA片段化方法,着重介绍了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流体动力学剪切法DNA片段化技术,总结了影响微流控芯片中DNA片段化过程的因素,并且展望未来微流控技术在DNA片段化和生物芯片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DNA片段化 流体剪切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阻变存储材料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兴森 张飞 +1 位作者 林远彬 芦增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84,共10页
随着半导体技术和集成电路的进步,器件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减小,基于电荷存储的传统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面临着物理和技术上极限的挑战.阻变式存储器(RRAM)作为新一代存储器件,因其具有结构简单、制备简便、存储密度高... 随着半导体技术和集成电路的进步,器件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减小,基于电荷存储的传统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面临着物理和技术上极限的挑战.阻变式存储器(RRAM)作为新一代存储器件,因其具有结构简单、制备简便、存储密度高、擦写速度快、写入电流小等优势受到广泛研究.针对过渡金属氧化物薄膜RRAM的研究概况,从RRAM的基本原理、材料体系、存储机理和器件应用所面临的困难等方面对RRAM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变存储器 非易失性存储 过渡性金属氧化物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Se_(2)纳米片优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埋底界面
18
作者 董鹏宇 姜月 +8 位作者 杨正池 刘立城 李固 文鑫洋 王祯 施信波 周国富 刘俊明 高进伟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6,共10页
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因其优异的光伏性能和低成本制造工艺成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有利候选者。其中,氧化锡(SnO_(2))具有优异电荷迁移率和电子提取效率,广泛用作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电子传输层(ETL),相应的n-i-p型单... 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因其优异的光伏性能和低成本制造工艺成为下一代太阳能电池的有利候选者。其中,氧化锡(SnO_(2))具有优异电荷迁移率和电子提取效率,广泛用作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电子传输层(ETL),相应的n-i-p型单结钙钛矿器件已获得高达26.21%的认证效率。SnO_(2)层作为钙钛矿薄膜生长的基底,对钙钛矿埋底界面的形成和薄膜的结晶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由于SnO_(2)和钙钛矿的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在后续的退火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在钙钛矿薄膜中产生残余应力导致晶格畸变,这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光电性能和稳定性。针对残余应力释放问题,研究人员将不同的聚合物和小分子作为缓冲层应用于SnO_(2)/钙钛矿界面,并取得了一些进展。而与这些绝缘材料相比,二维(2D)纳米片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宽带隙和优异光吸收性能等特性,是很有前景的界面材料。尤其,2DNbSe_(2)纳米片具有溶液可加工性、高固有电导率以及干净光滑表面(即没有悬空键)等优点。因此,本工作在SnO_(2)/钙钛矿界面引入2D NbSe_(2)纳米片以释放钙钛矿薄膜中的残余拉伸应变,并构建更匹配的能级排列结构。最终,我们制备出了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并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从21.81%提高到24.05%。另外,文本的未封装电池在大气条件下老化1000h后,仍保持了91%的初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二维材料 应变释放 能级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纤光子轨道角动量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斌 骆青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56,共4页
通过模分复用技术,将带有不同阶数轨道角动量的光波作为不同的信道,实现从另一维度极大地增加光通信的容量.光子轨道角动量的产生是这类技术的一个核心.基于有效介质理论,在光纤端面设计了特殊的螺旋结构,使光纤端面的有效折射率沿着顺... 通过模分复用技术,将带有不同阶数轨道角动量的光波作为不同的信道,实现从另一维度极大地增加光通信的容量.光子轨道角动量的产生是这类技术的一个核心.基于有效介质理论,在光纤端面设计了特殊的螺旋结构,使光纤端面的有效折射率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线性增加.当传导光波入射到该结构时,因方位角上的折射率不同而形成光程的差异,引起相应的相位延迟并形成相位波前的螺旋形结构,即产生带有轨道角动量的光波,采用FDTD方法模拟了轨道角动量的产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轨道角动量 有效介质理论 FD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条件对BiFeO_(3)纳米岛内自组装铁电拓扑畴形成的影响
20
作者 周厚霖 宋志庆 +1 位作者 田国 高兴森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674,共8页
铁电材料中的极化拓扑畴结构具有丰富的物理特性,在新型微纳电子器件领域展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设计与调控铁电拓扑畴的形态是实现其器件化应用的基础。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生长条件对铁酸铋(BiFeO_(3),BFO)薄膜弯曲隆起形成的纳米岛内... 铁电材料中的极化拓扑畴结构具有丰富的物理特性,在新型微纳电子器件领域展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设计与调控铁电拓扑畴的形态是实现其器件化应用的基础。本工作系统地研究了生长条件对铁酸铋(BiFeO_(3),BFO)薄膜弯曲隆起形成的纳米岛内中心型极化拓扑畴形态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中心型拓扑畴的形成与底层钌酸锶(SrRuO_(3), SRO)电极纳米岛、纳米岛尺寸、BFO外延生长的温度与沉积厚度紧密相关。当电极纳米岛横向尺寸介于300~500 nm时,后续BFO薄膜生长隆起并诱导形成纳米岛,同时也诱导形成四象限中心型拓扑畴构型。随着电极纳米岛高度逐渐增加,铁电纳米岛的畴结构从薄膜的条带畴转变为中心型拓扑畴;当电极直径大于500nm时,中心畴会转变为之字形畴壁的构型,表明形貌隆起带来的挠曲电效应对拓扑畴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特定参数范围内(生长温度690~730℃, BFO厚度30~60 nm),提高生长温度有利于形成完整四象限中心型拓扑畴,也进一步说明薄膜缺陷、畴壁能与挠曲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机制。同时,这种中心型拓扑畴可以通过外场调控翻转,并诱导高/低导电态切换,为开发基于极化拓扑电子器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酸铋 自组装 纳米岛阵列 中心型拓扑畴 挠曲电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