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大学科群方法问题沉思录 被引量:14
1
作者 栾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5-90,共6页
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学科群在方法论上各有当下的侧重点 ,它们分别是化感通变、实事求是和格物致知。三大学科群方法在秉性上的差别和际遇方面的利钝 ,造成了价值取舍的不同向度和学术品位的奇光异彩 ;三位一体的异质同构... 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学科群在方法论上各有当下的侧重点 ,它们分别是化感通变、实事求是和格物致知。三大学科群方法在秉性上的差别和际遇方面的利钝 ,造成了价值取舍的不同向度和学术品位的奇光异彩 ;三位一体的异质同构、多元方法的涵摄共和以及互补互动的擒纵机括 ,是分久必合、合中有异 ,异以致和的天人共鸣。“此当重坤”是纠正学科群偏颇和治疗文明综合症的纲领口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学科群方法 文明综合症 学科群划分 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 二分法 三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课堂教学“四步曲”叙论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国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6期90-93,98,共5页
讲解基础知识是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 ,揭示潜于知识的特殊规律是大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传授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大学课堂教学最诱人的乐章 ,陶冶真善美是大学课堂教学“金字塔”结构的最高层次 ,也是中国教育的永恒主题。... 讲解基础知识是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 ,揭示潜于知识的特殊规律是大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 ,传授解决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大学课堂教学最诱人的乐章 ,陶冶真善美是大学课堂教学“金字塔”结构的最高层次 ,也是中国教育的永恒主题。要使教师成为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而不是教书匠 ,策划与落实课堂教学“四步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校 课堂教学 能力培养 知识接收 知识整合 知识应用 知识传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态美”的文学呈现与指真 被引量:7
3
作者 郭守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46-51,共6页
在中国古代及近代的文学作品中 ,“病美人”、“文弱书生”之类的文学人物形象和文人女性化自喻艺术手法频频出现 ,说明一种“病态美”充当着文学和日常审美倾向的主流之一。不仅是在对女性和女性形象的审美上 ,在对男性和男性形象的审... 在中国古代及近代的文学作品中 ,“病美人”、“文弱书生”之类的文学人物形象和文人女性化自喻艺术手法频频出现 ,说明一种“病态美”充当着文学和日常审美倾向的主流之一。不仅是在对女性和女性形象的审美上 ,在对男性和男性形象的审美上以及在整个传统文化的美学视野中 ,都普遍存在着崇高品格缺席而“病态美”泛滥的现象。对“病态美”现象的分析与解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态美” “病美人” 阉割 文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问题 新语码——也谈全球化语境和文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8-131,共4页
并非存在着“每个人都在谈论全球化”的事实和必要性 ,中国文学近年来所发生的变化 ,未见得都是“全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由“全球化”引发的“前沿”问题所覆盖的其实是中西文化关系这一百多年来百争不厌的老题目。但是 ,不同于在很... 并非存在着“每个人都在谈论全球化”的事实和必要性 ,中国文学近年来所发生的变化 ,未见得都是“全球化”趋势的必然结果。由“全球化”引发的“前沿”问题所覆盖的其实是中西文化关系这一百多年来百争不厌的老题目。但是 ,不同于在很长的时期里中国作家学者对“世界文学”怀有热情的期望 ,在近年来的“全球化”讨论中 ,人们更多地传达出对西方“话语圈套”警惕的态度。这一态度使目前的中国文学研究者处境微妙 ,如果我们认为中国文学研究还值得做下去 ,那便只有 :管它圈套不圈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中西文化 话语圈套 中国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唐代文学中天人感应观念的表现 被引量:2
5
作者 杜玉俭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6期53-60,共8页
天人感应主要从瑞应和封禅两个方面对唐代文学产生影响 :瑞应的发现、上报、认定、宣布等促进文学创作 ,科举考试中以瑞应为题不仅让该观念在士子中扩散 ,也启迪了浪漫思潮和文风 ;封禅观念影响唐人心理 。
关键词 天人感应 瑞应 封禅 唐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化论与梁启超文学变革设计的新思路 被引量:1
6
作者 谢飘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2期44-51,共8页
进化论帮助人们打开了久闭的眼界 ,在文学思想上 ,对中国士大夫阶层传统的思维模式产生了有力冲击 ,促进了他们自身观念的转变 ,导致了他们传统价值观的动摇和新价值观的萌生。梁启超是较早接受西方进化论的中国知识分子之一。他把西方... 进化论帮助人们打开了久闭的眼界 ,在文学思想上 ,对中国士大夫阶层传统的思维模式产生了有力冲击 ,促进了他们自身观念的转变 ,导致了他们传统价值观的动摇和新价值观的萌生。梁启超是较早接受西方进化论的中国知识分子之一。他把西方进化论运用到中国文学发展中去 ,形成了近代文学变革设计的新思路。转变文学观念、建设立体工程、探寻新的模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文学形式 诗歌 散文 进化论 梁启超 文学改革 文学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传奇杂剧的文体变革及其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39-46,56,共9页
近代传奇杂剧发生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文体变革,这一方面增强了传奇杂剧的生存适应能力,促成它最后一次高速发展和高度繁荣;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它作为一种独立文体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促使它迅速走向消亡。近代传奇杂剧的文体变革在整个传... 近代传奇杂剧发生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文体变革,这一方面增强了传奇杂剧的生存适应能力,促成它最后一次高速发展和高度繁荣;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它作为一种独立文体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促使它迅速走向消亡。近代传奇杂剧的文体变革在整个传奇杂剧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具有重要的戏剧史、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 传奇和杂剧 文体变革 双重结果 文学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代文学教材建设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左鹏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64-71,共8页
中国近代文学的学科性质、内容和地位 ;其总体成就和各主要文体的关系 ;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基本线索和教材模式 ;中国近代文学的学术积累与发展、专家著述与教材编写。这是中国近代文学教材建设中实际面临并应当注意的四个重要问题 ,必须... 中国近代文学的学科性质、内容和地位 ;其总体成就和各主要文体的关系 ;中国近代文学史的基本线索和教材模式 ;中国近代文学的学术积累与发展、专家著述与教材编写。这是中国近代文学教材建设中实际面临并应当注意的四个重要问题 ,必须采取可行策略加以解决 ,以期建立科学合理的近代文学教学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文学 教材建设 主要问题 可行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入认识网络文学的真实面目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永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6期69-73,共5页
人们对网络文学的认识存在不少的错误。这些错误认识直接危害到网络文学的健康发 展,很有必要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廓清。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主体 话语 虚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存本体的文学言说——金岱的小说创作与他的文学观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晟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45-50,共6页
金岱的长篇小说“精神隧道”三部曲《侏儒》、《晕眩》、《心界》是他多年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小说展现了20世纪中后期中国高校知识分子在生活、事业中的灵魂裂变及其对于灵魂整合的渴求。小说以展示人物的心灵为主,充满强烈的哲理意识... 金岱的长篇小说“精神隧道”三部曲《侏儒》、《晕眩》、《心界》是他多年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小说展现了20世纪中后期中国高校知识分子在生活、事业中的灵魂裂变及其对于灵魂整合的渴求。小说以展示人物的心灵为主,充满强烈的哲理意识,可称之为哲理心态小说。哲理心态小说体性特征的外在表现就是其文本形式的颠覆性,内在表现是文本蕴涵的体验性与悲剧性。哲理心态小说实践了作者的生存本体论文学观。生存本体论文学观强调文学与思想的关联,重视艺术的抽象性,关注人的个体性生存,并将其视为文学的本体。哲理心态小说和生存本体论文学观,是当代小说创作与文学理论中值得重视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岱 哲学心态小说 生存本体 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重建与21世纪文学(笔谈)
11
作者 杨义 柯汉琳 +7 位作者 龙泉明 陈剑晖 於可训 丁帆 张永泉 王兆胜 高旭东 韩雪临 《河北学刊》 2001年第4期17-24,78,共9页
20世纪90年代,文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商业化浪潮、大众文学的双重冲击下,文学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纷乱无序的“无名”时代,而文学的这种无序状态,实际上是价值观念混乱、价值立场缺失的必然结果。在新的世纪来临之际,坚守人文主... 20世纪90年代,文学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商业化浪潮、大众文学的双重冲击下,文学进入了一个众声喧哗,纷乱无序的“无名”时代,而文学的这种无序状态,实际上是价值观念混乱、价值立场缺失的必然结果。在新的世纪来临之际,坚守人文主义的立场,维护文学创作的价值和尊严,是每一个关心中国文学命运的学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为此,《文学评论》、《东方文化》杂志和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于3月15日-19日,在华南师大举办了“价值重建与21世纪文学”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就上述议题进行了自由而热烈的讨论。我们选择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发言发表于此,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重建 21世纪 文学创作 中国 文学价值 消费 文学精神 鲁迅 文学主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北朝幽默文学
12
作者 郑凯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5期55-61,共7页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幽默文学稳定发展的时期。当时的社会喜剧精神活跃 ,盛行着幽默戏谑风气。在讽刺黑暗现实的谐隐散文、诙谐诗和民间爱情诗创作等方面 ,都独具特色 。
关键词 南北朝时期 幽默文学 谐隐文学 创作热潮 中国古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规范化
13
作者 刘炎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55-65,73,共12页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存在着多种不良倾向 ,值得注意和加以克服。学术研究必须规范化 ,即应恪守某些具有规律性的方面 ,如立论必须符合史实 ,应正确看待传统与创新 ,以时代需求为界定 ,应以文化和文学发展史作为论评的一个重要视角 ,应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存在着多种不良倾向 ,值得注意和加以克服。学术研究必须规范化 ,即应恪守某些具有规律性的方面 ,如立论必须符合史实 ,应正确看待传统与创新 ,以时代需求为界定 ,应以文化和文学发展史作为论评的一个重要视角 ,应正确看待作家的政治倾向和感情生活 ,持论必须客观公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规范化 弘扬正气 坚持正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贷款建设实验室效益评价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向阳 程敏熙 +5 位作者 铁绍龙 张德明 祝凤荣 张红 陈冀平 王苑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3期89-92,99,共5页
就高校自主贷款建设实验室效益评价这一新课题,从评价的目的与重点、效益的保障和评价基本要素的选择等方面,结合管理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为未来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校 实验室建设 效益评价 学校投资 银行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西江流域粤语语音特点概述 被引量:11
15
作者 邵慧君 甘于恩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75-82,共8页
以往粤西粤语被认为与广州话无差别 ,最近的调查显示 ,粤西粤语在语音、词汇及语法上皆有自己的特色。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方面的描述可见粤西粤语的重要语音特点。
关键词 语音特点 声母 声调 广东 西江流域 词汇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西江流域粤语词汇及语法特点概述 被引量:6
16
作者 甘于恩 邵慧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3期64-70,共7页
西江流域的粤语是一座尚待开发的方言富矿 ,其词汇、语法特点有不少值得注意之处 :词汇的存古性、构词特点以及与近代官话、古百越语和闽语有较密切关系 ,语法方面与广府片粤语有若干差异 ,如词缀运用的不同、代词系统的特色以及体貌助词。
关键词 粤西粤语 词汇 语法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丑学的体性 被引量:20
17
作者 栾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4-67,119,共5页
美重授受,丑待体性。丑学的心性气质是迟暮、不惑、老成;它的思想特点是寒俭、沉重、苦涩;其精神张力是“他在”、反响、化裁。领悟丑学的心性气质知其大器晚成者天亏在先的资质;体会丑学的思想特点识其内向守谦者人文不悯的底色;把握... 美重授受,丑待体性。丑学的心性气质是迟暮、不惑、老成;它的思想特点是寒俭、沉重、苦涩;其精神张力是“他在”、反响、化裁。领悟丑学的心性气质知其大器晚成者天亏在先的资质;体会丑学的思想特点识其内向守谦者人文不悯的底色;把握丑学的精神张力得其无己和化己的学术宗旨。它没有美学式的“自由的许诺”,而非常看重人道式的“同情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丑学 心性迟暮 思想苦涩 精神无己 张力“他在” 大道近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阮元的西学思想 被引量:4
18
作者 颜广文 关汉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95-102,共8页
身为高级官员的阮元长期代表清政府在广东处理“夷务” ,直接地接触了西方文化 ,再加上阮元务实的政治风格 ,求真的学习态度 ,使他曾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西学 ,从而对西方有了较为全面和清醒的认识。其中 ,包括对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宗教... 身为高级官员的阮元长期代表清政府在广东处理“夷务” ,直接地接触了西方文化 ,再加上阮元务实的政治风格 ,求真的学习态度 ,使他曾积极主动地去了解西学 ,从而对西方有了较为全面和清醒的认识。其中 ,包括对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宗教与政治关系、西方科技的发展水平、鸦片贸易的实质 ,以及中西文化、贸易的冲突会不会引发全面战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有正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闭关政策 阮元 西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百年来“小说界革命”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飘云 张松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47-56,共10页
近百年来学术界对"小说界革命"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从"小说界革命"是否是一场革命、梁启超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态度、梁启超倡导的政治小说、"小说界革命"理论及其特点和影响等方面看,学界在纵向研究上取... 近百年来学术界对"小说界革命"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从"小说界革命"是否是一场革命、梁启超对中国古典小说的态度、梁启超倡导的政治小说、"小说界革命"理论及其特点和影响等方面看,学界在纵向研究上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存在成果差异,横向研究上则既有不足也有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小说界革命”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中期关于“妇女回家”与“贤妻良母”的论争 被引量:15
20
作者 夏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6期39-46,75,共9页
20世纪 3 0年代中期 ,“妇女回家”与“贤妻良母”的讨论在报刊流行一时。主张妇女回家的多为男性 ,而反对妇女回家的多为女性。回顾此次论争 ,考察论争发生的背景及两性观点的歧异 。
关键词 妇女回家 贤妻良母 女性双重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