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本均衡背景下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研究——基于东、中、西部9省(区)26个民族县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宏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6-174,共9页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攻坚难点。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攻坚阶段,对9省(区)26个民族县的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民族地区克服了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在标准化学校建设、校...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攻坚难点。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攻坚阶段,对9省(区)26个民族县的调查发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民族地区克服了经济和自然条件的制约,在标准化学校建设、校际差异系数和教育财政保障方面达到了国家认定标准,实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仍面临教育供给职能多样化、办学形式特殊、办学成本较高和师资供给不畅等难点和问题。为加快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事业发展,政府还需要:坚持民族地区“分级分类”指导原则,细化教育财政分类保障机制,设置不同权重的生均拨款标准;完善民族地区师资“定向培养”模式,创新省域内教师编制管理机制;完善民族学生助学金制度,巩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事业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3年新加坡“卓越教师总统奖”获得者赋能成长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文伟 马东影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47,共18页
新加坡基础教育水平全球瞩目,离不开教师群体的专业支撑。基于赋能理论,对近十年“卓越教师总统奖”获得者事迹展开编码分析发现,新加坡卓越教师成长形成了以自我赋能、他者赋能、赋能他者为核心的赋能路径,在教师身份认同的自我生产、... 新加坡基础教育水平全球瞩目,离不开教师群体的专业支撑。基于赋能理论,对近十年“卓越教师总统奖”获得者事迹展开编码分析发现,新加坡卓越教师成长形成了以自我赋能、他者赋能、赋能他者为核心的赋能路径,在教师身份认同的自我生产、从个体到组织的外部赋能、多元主体视角下的赋能旨趣下塑造了卓越教师群体。这背后蕴含的逻辑是:个体与集体的张力是教师循环赋能的组织基础、新加坡教师成长赋能愈加呈现出社会化的取向、一些重要“他者”对教师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或可为我国教师荣誉制度及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助力教育家与教育家精神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卓越教师 教师成长 赋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一流大学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阐释与启示——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常甜 周雨晴 马早明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96,共11页
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世界一流大学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的关键。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尽管没有成文的质量保障标准或政策体系,但“质量文化”理念始终嵌套其中,并形成了背景保障、制度保障、... 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世界一流大学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的关键。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尽管没有成文的质量保障标准或政策体系,但“质量文化”理念始终嵌套其中,并形成了背景保障、制度保障、过程保障、投入保障、结果保障“五位一体”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立足实际,我国高校应坚持“以生为本”和“产出导向”理念;追求质量文化观,实现内涵式发展;多元主体联动协同,形成质量保障整体合力;完善保障各环节,实现目标、组织、人员、评价、服务全覆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质量保障 世界一流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英国高中普职融合的政策逻辑与路径方向 被引量:4
4
作者 彭虹斌 贺芳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6,共14页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倡导普职融合的国家之一。根据其政策发展脉络,英国高中普职融合大致可以分为铺垫、雏形、发展、深化、创新五个时期。职业教育治理观的引领、教育民主化的浪潮、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等政策逻辑对普职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英国是世界上较早倡导普职融合的国家之一。根据其政策发展脉络,英国高中普职融合大致可以分为铺垫、雏形、发展、深化、创新五个时期。职业教育治理观的引领、教育民主化的浪潮、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等政策逻辑对普职融合具有重要作用。面向未来,为了适应21世纪技能发展要求,英国高中普职融合政策的路径方向有三个特点:普职融合向高等教育阶段延伸;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增加学术课程元素;实施综合教育的区域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高中 普职融合 政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