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区两级政府土地储备合作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臧俊梅 许进龙 +1 位作者 农殷璇 宁晓锋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5-149,共5页
为了探索土地储备市区合作模式的建立,打破当前土地储备工作面临的诸多瓶颈,以超大型城市广州市为例,综合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和聚类分析法,测算土地储备市区合作潜力并对合作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土地储备市区合作潜力受区域土... 为了探索土地储备市区合作模式的建立,打破当前土地储备工作面临的诸多瓶颈,以超大型城市广州市为例,综合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和聚类分析法,测算土地储备市区合作潜力并对合作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土地储备市区合作潜力受区域土地开发储备资源、区域房地产市场状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三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广州市各区土地储备市区合作潜力指数由强到弱依次为从化区、增城区、花都区、白云区、南沙区、荔湾区、番禺区、新黄埔区、海珠区、天河区;可将广州市各区土地储备市区合作类型划分为投资型、双赢型、扶持型、协调型。针对不同的土地储备市区合作类型,建议制定差异化的合作策略,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促进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土地储备 市区合作 聚类分析法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测算及其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农殷璇 臧俊梅 许进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4-269,共6页
从生态、社会资源和经济技术3方面,构建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综合指数法测算了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了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探寻珠江—西江... 从生态、社会资源和经济技术3方面,构建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综合指数法测算了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了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探寻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状况、系统有序均衡状态及其差异性。结果表明:(1)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整体水平良好,但依然存在不足及较大的改善空间,西江经济带的经济技术承载力和珠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低,且呈西低东高的特征;(3)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各城市内生态环境承载力子系统和经济技术承载力子系统差距较大,其中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较高但经济技术承载力整体偏低,珠江经济带则与之相反;(4)目前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整体水平良好,但系统内部的运行状况较差,不利于系统的有序运行和可持续承载;(5)可通过调整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加快产业转移、实施"耕地异地代保"等方式,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提高及其系统的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西江经济带 土地综合承载力 耦合协调度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意识、用途变更预期与土地流转意愿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景刚 王岚 +1 位作者 高艳梅 臧俊梅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7-132,162,共7页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陷入"低水平困局",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对农户风险意识和农地非农用途流转倾向的考察,为此文章借助列联表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重点考察了农户风险意识及用途变更预期对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以期为土地流转...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陷入"低水平困局",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对农户风险意识和农地非农用途流转倾向的考察,为此文章借助列联表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重点考察了农户风险意识及用途变更预期对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以期为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提供事实依据。结果表明:农户风险意识和土地流转协议形式分别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在土地非农流转预期情景下,农户参与意愿下降。这意味着农户风险意识的确抑制了其土地流转意愿,这可能是当前土地流转困局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在其土地流转决策中的作用因地域而异;规范和推广土地流转书面合同将有效促进土地流转进程;土地流转用途变更预期并未显著刺激农户参与土地非农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意识 风险偏好 土地流转 用途变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per-SBM模型的广东省耕地利用效率空间非均衡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0
4
作者 臧俊梅 唐春云 +2 位作者 王秋香 李宽 李利番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4-74,共11页
研究目的:揭示区域耕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高效利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Super-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从时间序列看,2009—2019年广东... 研究目的:揭示区域耕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耕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高效利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Super-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探测器。研究结果:(1)从时间序列看,2009—2019年广东省耕地利用效率总体呈现微弱下降趋势,研究期内均值为0.783;区域上,珠三角地区耕地利用效率持续提升,西翼、东翼和山区则呈不同幅度降低趋势。(2)从空间维度看,广东省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空间特征,呈高—低效率区多核心成片集中分布格局。(3)广东省耕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空间非均衡性,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且区域间差距为空间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其次是超变密度,区域内差距的贡献率最小。(4)整体而言,自然禀赋、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技术影响广东省耕地利用效率空间格局分异,其中水田面积占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耕地面积为主导影响因子,但四大区域主导影响因子及其作用力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不同区域应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科学配置资源以推进耕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注重耕地利用的非期望产出效应,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耕地利用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效率 Super-SBM模型 Dagum基尼系数 地理探测器 空间非均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耕地多功能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臧俊梅 付晓 +1 位作者 刘圣祥 李慧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08-123,共16页
【目的】探究广东省21个地级市耕地利用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推进广东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耕地利用功能优化工作。【方法】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评价单元,构建耕地多功能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广东省2005—2020年耕... 【目的】探究广东省21个地级市耕地利用功能的时空演化特征,推进广东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耕地利用功能优化工作。【方法】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评价单元,构建耕地多功能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广东省2005—2020年耕地利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总体变化上,2005—2020年广东省耕地各功能水平不高,耕地的农业生产功能和经济贡献功能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他各功能整体处于一般水平,仅生态安全功能在2005年和2015年处于较高水平。总体结构上,2005—2020年广东省耕地各功能结构变化较为稳定,波动幅度较小,耕地生态安全功能占比最高,农业生产功能占比最低。子功能时空演变上,2005—2020年广东省耕地各功能的时空格局变化显著。时间维度上,耕地的农业生产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生态安全功能整体呈下降趋势,耕地的粮食安全功能、经济贡献功能、景观游憩功能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维度上,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和经济贡献功能空间格局变化较大,其他各功能空间格局变化较为稳定。【结论】广东省耕地综合功能偏弱,各地市耕地利用功能差异较为明显,未来可根据区域耕地利用功能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差异化的耕地保护和利用政策,为新时期广东省国土空间利用分区管制规则制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重点区域选择、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等自然资源利用与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 耕地多功能 时空演变 广东省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居民对耕地保护补偿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广东省的调查研究
6
作者 臧俊梅 莫雪菲 叶圣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14-318,共5页
对广东省韶关、梅州、江门、佛山4市的城镇居民耕地保护补偿的支付意愿进行实证调研,运用二项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影响城镇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结果发现,超过一半的城镇居民愿意支付耕地保护补偿款,其平均意... 对广东省韶关、梅州、江门、佛山4市的城镇居民耕地保护补偿的支付意愿进行实证调研,运用二项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影响城镇居民支付意愿的因素。结果发现,超过一半的城镇居民愿意支付耕地保护补偿款,其平均意愿支付价格为每年138.85元/户,且男性居民的支付意愿比女性强烈;文化程度越高,其支付意愿越大,但60岁以上曾经是农民的城镇居民支付意愿最大;家庭食物支出占总支出比重越大,支付意愿越小。影响城镇居民耕地保护补偿支付意愿的因素包括食物支出占比、对全社会共同保护耕地的态度、是否曾经是农民、脱离农业生产年期、性别、耕地变化对家庭生活产生影响的认知、耕地保护作用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居民 耕地保护补偿 支付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