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的乙醇代谢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杨跃生 简玉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07-111,共5页
简明地介绍了植物的乙醇代谢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就其中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总结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在乙醇代谢过程中,醛脱氢酶是关键性酶,而另外二种必要的酶,即乙醇脱氢酶和乙酸-辅酶A连接酶在该过程中... 简明地介绍了植物的乙醇代谢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就其中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总结有关文献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在乙醇代谢过程中,醛脱氢酶是关键性酶,而另外二种必要的酶,即乙醇脱氢酶和乙酸-辅酶A连接酶在该过程中没有决定性的作用;醛脱氢酶在组成、活性以及对乙醛底物的特殊亲和性上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植物种间在乙醇代谢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别的原因。由于植物可通过对乙醇的代谢来减轻由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对细胞的伤害和减少因乙醇逸出体外而造成的碳源和能量的损失,因此,开展植物组织乙醇代谢研究在农业生产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乙醇代谢 乙醇脱氢酶 乙醛脱氢酶 乙酸-辅酶A连接酶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稻体细胞胚胎发生形态鉴别的研究
2
作者 陈远玲 简玉瑜 徐雪宾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78-84,共7页
以籼稻品种秋桂矮11发芽种子的幼芽基部为外植体,以N6培养基附加2,4—D2mg/L和脯氨酸0~40mmol/L诱导愈伤组织,对愈伤组织进行了立体解剖、扫描电镜观察和GMA塑料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可分为胚性... 以籼稻品种秋桂矮11发芽种子的幼芽基部为外植体,以N6培养基附加2,4—D2mg/L和脯氨酸0~40mmol/L诱导愈伤组织,对愈伤组织进行了立体解剖、扫描电镜观察和GMA塑料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可分为胚性、中间型和非胚性3大类;胚性愈伤组织与非胚性愈伤组织在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明显分化成6类细胞,其中包括传递细胞;后者分化程度低,且没有观察到传递细胞;中间型愈伤组织处于不稳定状态,可向胚生与非胚性2个方向转化。体细胞胚胎发生经历了原胚(二细胞、四细胞、多细胞)、梨形胚、盾片分化期胚和成熟胚等时期。讨论了愈伤组织形态鉴别的有效性、传递细胞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和胚性细胞及体细胞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体细胞 胚胎发生 形态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基因枪将蚕抗菌肽基因导入水稻获抗白叶枯病株系 被引量:33
3
作者 简玉瑜 吴新荣 +3 位作者 莫豪葵 陈凤珍 董春 黄自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7,共7页
将天蚕抗菌肽B基因应用基因枪法导入水稻发芽种胚,获得转基因植株。经Basta抗性鉴定,应用PCR技术和Southern印迹分折表明,抗菌肽B基因已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T3抗白叶枯病株系Northern印迹分折证明抗菌... 将天蚕抗菌肽B基因应用基因枪法导入水稻发芽种胚,获得转基因植株。经Basta抗性鉴定,应用PCR技术和Southern印迹分折表明,抗菌肽B基因已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T3抗白叶枯病株系Northern印迹分折证明抗菌肽B基因在RNA水平有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B基因 基因枪 水稻 白叶枯病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空间诱变后代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1
4
作者 周峰 易继财 +2 位作者 张群宇 王慧 梅曼彤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57,共3页
选用 2 99对微卫星引物 ,对经卫星搭载回收的水稻品种“特籼占 13”种子种植后选育出的 5个突变株的后代进行DNA多态性分析 ,结果表明 :变异植株与原种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卫星多态性 .在有效扩增的 2 83对引物中 ,引物多态性频率... 选用 2 99对微卫星引物 ,对经卫星搭载回收的水稻品种“特籼占 13”种子种植后选育出的 5个突变株的后代进行DNA多态性分析 ,结果表明 :变异植株与原种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卫星多态性 .在有效扩增的 2 83对引物中 ,引物多态性频率介于 0 .35 %~ 2 .47%之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空间诱变 微卫星多态性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抗菌肽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董春 何汉生 +2 位作者 王润华 简玉瑜 黃自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58-62,共5页
柞蚕蛹诱导含抗菌肽的免疫血淋巴,对水稻白叶枯病病原细菌(X(?)(?)pv (?))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中国白叶枯病菌Ⅳ群强致病力菌株(RX77)的抑菌圈直径达12mm。电镜观察抗菌肽作用于白叶枯病菌能使其细胞膜破坏,内容物渗出而致死亡。处理10... 柞蚕蛹诱导含抗菌肽的免疫血淋巴,对水稻白叶枯病病原细菌(X(?)(?)pv (?))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中国白叶枯病菌Ⅳ群强致病力菌株(RX77)的抑菌圈直径达12mm。电镜观察抗菌肽作用于白叶枯病菌能使其细胞膜破坏,内容物渗出而致死亡。处理10~30min即有效果。将抗菌肽与白叶枯病菌按不同比例混合后接种于水稻秧苗及孕穗期的叶子上,20天后调查病斑平均长度,经方差分析认为抗菌肽对病菌致病力有显著的减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抗菌肽 水稻 白叶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反义基因沉默策略构建水稻突变体库及突变体筛选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远玲 张群宇 +2 位作者 简玉瑜 杨跃生 刘耀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57,共5页
尝试利用鸟枪反义基因沉默策略构建水稻突变体库.利用水稻反义cDNA文库转化粳稻品种中花11,获得了来源于105块潮霉素(Hm)抗性愈伤组织的1486个转化植株.随机选择来源于11个独立转化系的335个T0植株进行Hm离体叶片筛选,结果表明所有植株... 尝试利用鸟枪反义基因沉默策略构建水稻突变体库.利用水稻反义cDNA文库转化粳稻品种中花11,获得了来源于105块潮霉素(Hm)抗性愈伤组织的1486个转化植株.随机选择来源于11个独立转化系的335个T0植株进行Hm离体叶片筛选,结果表明所有植株均呈抗性,并且与PCR检测结果相吻合,说明T0植株中不存在假转化体.South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T0植株大部分为单位点整合.T0及T1代转化植株均呈现了一些形态变异,如矮化、无分蘖或多分蘖、结实率降低、粒型或穗型改变、小穗结构改变等.利用Hm离体叶片筛选法对部分T1群体进行筛选,得到了1个变异性状与Hm抗性共分离的突变体,该突变体的变异表型为结实率比非转化对照下降约50%,每穗颖花总数比对照减少约40%,二者的总效应导致突变体单穗产量比对照约下降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基因 沉默策略 水稻突变体库 突变体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重离子辐射诱导水稻半矮生突变株系的RFLP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庄楚雄 胡维民 梅曼彤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74-78,共5页
本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选用97个已定位的水稻基因组随机克隆为探针,分析了广东地方品种边皮占、香占及其种子经高能氩离子辐照后诱导产生的稳定半矮生突变株系Ar10和氩香1号在DNA水平上... 本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选用97个已定位的水稻基因组随机克隆为探针,分析了广东地方品种边皮占、香占及其种子经高能氩离子辐照后诱导产生的稳定半矮生突变株系Ar10和氩香1号在DNA水平上的变异。结果表明,边皮占和Ar10之间位点变异率为515%;香占和氩香1号之间位点变异率为639%。研究显示,高能重离子辐射诱导的变异主要是DNA分子较大的改变,而非点突变。用Ar10与边皮占杂交获得的F2群体对Ar10的半矮生位点的遗传和定位分析表明,此性状受1个隐性位点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半矮生突变体 高能重离子 辐射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稻珍汕97B成熟种子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8
8
作者 崔广荣 吴豪 刘耀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25,共4页
以珍汕 97B成熟种子为材料 ,研究了影响其盾片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 ,建立了籼稻珍汕 97B愈伤组织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 ,消毒剂NaClO的浓度及灭菌时间对盾片的诱导率影响极大 ,2 ,4-D的浓度不仅影响愈伤组织的数量也影响愈伤... 以珍汕 97B成熟种子为材料 ,研究了影响其盾片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素 ,建立了籼稻珍汕 97B愈伤组织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 ,消毒剂NaClO的浓度及灭菌时间对盾片的诱导率影响极大 ,2 ,4-D的浓度不仅影响愈伤组织的数量也影响愈伤组织的质量。继代培养中添加 1mg/L的ABA能显著改善愈伤组织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珍汕97B 愈伤组织 再生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水稻株系的亲和性测定及微卫星标记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存义 陈芳远 刘耀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16-1921,共6页
利用典型的籼稻南京11号、典型的粳稻秋光对16个水稻株系的亲和性进行了测定,测交结果表明,NL173、NL15、NL61、NL67、NL82和NL279表现亲籼性,NL208表现亲粳性,NL78表现一定广亲和性,其余株系与籼、粳测验种杂交育性都不高。根据测交结... 利用典型的籼稻南京11号、典型的粳稻秋光对16个水稻株系的亲和性进行了测定,测交结果表明,NL173、NL15、NL61、NL67、NL82和NL279表现亲籼性,NL208表现亲粳性,NL78表现一定广亲和性,其余株系与籼、粳测验种杂交育性都不高。根据测交结果选择不同育性的株系用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的前人证明籼粳稻间有多态性的56个微卫星标记进行分析,在微卫星标记聚类分析基础上计算粳型性判别值Dj,并据此把NL173、NL15、NL78、NL58判别为偏籼型,而NL208为偏粳型。综合亲和性测交结果和分子标记分析结果发现,在亲和性测交中表现亲籼的2个株系NL173、NL15分子标记判别为偏籼类型,杂交亲和性表现亲粳的株系NL208分子标记判断为偏粳类型,表现广亲和特性的株系NL78被分子标记判别为偏籼类型,与测验种杂交育性均不高的NL58分子标记判别为偏籼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亲和性 微卫星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胚胎再生能力大豆品种的筛选和培养方法改进(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Amarasinghe Arachchige Yasarathna AMARASINGHE 杨跃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8,共5页
应用离体培养的方法,从本地10个,巴西5个和美国2个合计17个大豆品种中筛选出廉江、浙春、Perry、BRS07和Chief等5个体细胞胚胎再生能力强的品种,并在此基础上对这5个品种的培养基生长素浓度进行优化.对于廉江、浙春、Perry和BRS,最合适... 应用离体培养的方法,从本地10个,巴西5个和美国2个合计17个大豆品种中筛选出廉江、浙春、Perry、BRS07和Chief等5个体细胞胚胎再生能力强的品种,并在此基础上对这5个品种的培养基生长素浓度进行优化.对于廉江、浙春、Perry和BRS,最合适的2,4-D质量浓度为2mg/L,而对于Chief的最合适质量浓度为5mg/L.此外,在以Perry和BRS07为材料进行的另一个试验中发现,当同为5mg/L的硫酸铜和硝酸银同时添加到培养基时对促进体细胞胚胎的形成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 再生能力 体细胞胚胎 培养基 筛选 离体培养 生长素 BRS 硝酸银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