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裂霉素C释药系统的体外释放与体内植入实验研究
1
作者 张宇 尹庆水 +2 位作者 周初松 蒋刚彪 张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68-1572,共5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Chitosan-Polyethlyene glycols-Succinate,CH/PEG-SA)丝裂霉素C(MMC)释药系统的体外释药与体内防粘连效果。方法自制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丝裂霉素C薄膜(CH/PEG-SA/MMC),体外释药测定药物释放浓度... 目的研究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Chitosan-Polyethlyene glycols-Succinate,CH/PEG-SA)丝裂霉素C(MMC)释药系统的体外释药与体内防粘连效果。方法自制壳聚糖/聚乙二醇琥珀酸酯丝裂霉素C薄膜(CH/PEG-SA/MMC),体外释药测定药物释放浓度与时间的变化曲线,探讨膜片结构与释药的关联性;置入SD大鼠脊柱背侧治疗4周后取材,通过大体观察、免疫组化、组织学检查比较,观察该释药系统对硬膜外瘢痕的治疗作用。结果MMC液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y=0.593x3-2.563x2+25.944x-0.236,确定系数为1.000。药物缓释膜片中MMC均能从膜片向PBS液中扩散。释放量逐渐增加,于第12天时维持释放量达最大,为14.9616μg/ml,于第18、32天出现两次释放高峰,分别为14.4824μg/ml和11.4092μg/ml,明显高于成纤维细胞50%抑制率质量浓度(ID50,10.4713μg/l)。其余时间以较低浓度间断释放维持,且释放量逐渐减少,于第60天3周累积释放量为0.1793μg/ml,直至药物释放完全。不同膜片组硬膜外瘢痕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2.085、P=0.000)。CH/PEG-SA/MMC膜释药系统可明显抑制硬膜外瘢痕的含量,并可促进瘢痕规则排列,减少术后瘢痕增生压迫脊髓及神经根的机会。结论本实验提高膜片的柔韧性,又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其成膜性更好更有效地避免药物突释,保持一定时间的药物释放。该膜片能有效地减少硬膜外瘢痕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抑制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是一种预防瘢痕粘连的良好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聚乙二醇 琥珀酸酯 丝裂霉素C 复合材料 药物释放系统 瘢痕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诱导水稻相关防御酶活性及内源水杨酸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智慧 聂燕芳 +2 位作者 何磊 李云锋 王振中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41-545,共5页
采用0.1mmol/L的水杨酸(salicylicacid,SA)喷雾处理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水稻CO39和C101LAC。结果表明:脂氧合酶(LO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不同亲和性互作水稻中均在早期上升,与亲和性互作水稻CO39相比,高度非亲... 采用0.1mmol/L的水杨酸(salicylicacid,SA)喷雾处理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水稻CO39和C101LAC。结果表明:脂氧合酶(LOX)、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不同亲和性互作水稻中均在早期上升,与亲和性互作水稻CO39相比,高度非亲和性互作水稻C101LAC3种酶的诱导活性增加明显、速度快;过氧化氢酶(CAT)的诱导活性则在不同亲和性互作水稻中均下降。对病程相关蛋白(PR蛋白)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测定结果表明,高度非亲和性互作水稻2种酶诱导活性的出现高峰期和强度也明显要早且高于亲和性互作水稻。对内源水杨酸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亲和性互作水稻的SA含量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外源SA诱导的水稻抗病性可能与内源SA信号通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水稻 防御酶 PR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保护大鼠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熊平 蒋灵芝 廖秀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864-1867,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保护肺缺血再灌注肺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假手术组为空白对照组,黄芪甲苷用1%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成8、6、3mg/ml浓度的溶液,灌胃剂量按1ml·100g-1体质量给药,肺缺血再灌注1h...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保护肺缺血再灌注肺组织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肺缺血再灌注实验模型,假手术组为空白对照组,黄芪甲苷用1%羧甲基纤维素钠配制成8、6、3mg/ml浓度的溶液,灌胃剂量按1ml·100g-1体质量给药,肺缺血再灌注1h后取肺组织测肺湿干比值(W/D)和肺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肺(W/D)和MPO最大,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芪甲苷各组肺W/D及MPO均较模型组低(P<0.01,P<0.05),黄芪甲苷中剂量组的肺W/D及MPO最低。形态学观察显示,模型组肺毛细血管扩张,红细胞漏出,肺泡腔含大量水肿液,肺Ⅰ型和肺Ⅱ型上皮细胞均有显著的病理改变。黄芪甲苷高、中、低剂量组中,肺毛细血管扩张程度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肺泡腔内无水肿液及漏出的红细胞,肺Ⅱ型上皮细胞脱颗粒减少。结论黄芪甲苷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以中剂量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缺血 再灌注损伤 黄芪甲苷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癌痛巴布剂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智勇 邓亚利 孙冬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88-991,共4页
目的建立癌痛巴布剂(草乌、生天南星、赤芍、乳香、生姜,等)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Elipse CDB-C18(4.6mm×150mm,5μm)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乙腈-0.2%冰乙酸(加三乙胺调节pH值为6.25)(29∶71);体积流... 目的建立癌痛巴布剂(草乌、生天南星、赤芍、乳香、生姜,等)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Elipse CDB-C18(4.6mm×150mm,5μm)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乙腈-0.2%冰乙酸(加三乙胺调节pH值为6.25)(29∶71);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5 nm。采用HPLC法测定癌痛巴布剂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结果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分别在进样量53.6~321.6 ng、145.2~871.2 ng、326.4~1 598.4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为1,在8 h内稳定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6%(RSD为1.83%)、99.71%(RSD为1.52%)、97.82%(RSD为1.15%)(n=6)。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以用于定量测定癌痛巴布剂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巴布剂 HPLC 乌头碱 次乌头碱 新乌头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蒋刚彪 耿博文 +1 位作者 方羽生 高永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9-71,74,共4页
作为药物载体聚合物胶束具有其他纳米载体所不具有的优势,如良好的稳定性和靶向性等。本文综述了聚合物胶束的种类、自组装原理、制备方法、载药方法和释药机理。
关键词 纳米级药物载体 聚合物胶束 自组装 药物靶向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软脂酰基壳聚糖叶酸靶向微泡的体内外特性和靶向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肖云彬 李美瑜 +4 位作者 宾建国 廖旺军 刘伊丽 蒋刚彪 宾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应用N-软脂酰基壳聚糖制备叶酸靶向微泡,评价其基本特征、体外靶向性及体内超声显影效果。方法以高速剪切法制备叶酸靶向微泡和对照微泡,观察叶酸靶向微泡的大小、形态和叶酸分子在微泡的分布及对昆明鼠肾脏的超声显影效果和体外靶... 目的应用N-软脂酰基壳聚糖制备叶酸靶向微泡,评价其基本特征、体外靶向性及体内超声显影效果。方法以高速剪切法制备叶酸靶向微泡和对照微泡,观察叶酸靶向微泡的大小、形态和叶酸分子在微泡的分布及对昆明鼠肾脏的超声显影效果和体外靶向效果,并与对照微泡比较。结果叶酸靶向微泡呈空心球形结构,形态规则,分散均匀,平均粒径(1.32±0.20)μm,浓度(1.93±0.01)×109/ml;鼠肾对比显影明显增强,1min、7min视频强度分别为(30.35±5.01)GU、(17.41±3.15)GU,可视性对比增强持续时间(10.00±3.00)min;与叶酸受体高表达细胞结合数明显大于叶酸受体低表达细胞组和对照微泡组(P<0.01)。结论 N-软脂酰基壳聚糖构建的叶酸靶向微泡可与叶酸受体有效结合,可用其作为分子探针,对叶酸受体高表达的肿瘤进行超声分子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叶酸 造影剂 微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6
7
作者 黄红英 邓斌 +1 位作者 王存嫦 蒋刚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11802-11803,共2页
[目的]研究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来自不同产地的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5 nm波长处测定... [目的]研究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来自不同产地的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5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可见光法平均回收率是99.68%,RSD为1.37%;紫外光法是99.07%,RSD是0.94%。[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蔓性千斤拔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性千斤拔 总黄酮 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合欢皮中微量元素铁、锌、锰、铜 被引量:5
8
作者 邓斌 蒋刚彪 陈六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3-165,共3页
合欢皮样品用硝酸及过氧化氢消解,先在加热板上控温在105-110℃加热30min,然后移至微波消解炉内,在650W功率条件下消解4min,所得清彻透明溶液定容为100mL,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溶液中微量的铁、锌、铜及锰。在所设定的仪器... 合欢皮样品用硝酸及过氧化氢消解,先在加热板上控温在105-110℃加热30min,然后移至微波消解炉内,在650W功率条件下消解4min,所得清彻透明溶液定容为100mL,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溶液中微量的铁、锌、铜及锰。在所设定的仪器工作条件下,上述4金属离子的检出限(3S)依次为0.013,0.003,0.008,0.003mg·L^-1。应用此方法分析了合欢皮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10)依次为0.4%,2.6%,2.2%,0.6%,另作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98.0%~10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微波辐射样品消解 合欢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N-软酯酰基壳聚糖为壳膜的新型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对比成像 被引量:2
9
作者 宾建国 吴爵非 +6 位作者 黄瑞珠 肖云彬 李美瑜 陈冬冬 杨莉 蒋刚彪 宾建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制备N-软酯酰基壳聚糖微泡(PCMB)类超声造影剂,评价其超声对比成像效果。方法以N-软酯酰基壳聚糖为膜材料采用声振法制备PCMB造影剂,用光学显微镜、库尔特计数仪、Zeta电位仪检测其大小、形态、浓度和表面电位。经大鼠尾静脉团注0.... 目的制备N-软酯酰基壳聚糖微泡(PCMB)类超声造影剂,评价其超声对比成像效果。方法以N-软酯酰基壳聚糖为膜材料采用声振法制备PCMB造影剂,用光学显微镜、库尔特计数仪、Zeta电位仪检测其大小、形态、浓度和表面电位。经大鼠尾静脉团注0.1ml该造影剂观察大鼠左心室、肝脏、肾脏超声造影效果,脱机分析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峰值减半时间(HPT)、廓清时间等参数,并与全氟显进行造影性能比较。结果 PCMB分布均匀,浓度为(2.88±0.45)×109/ml,直径为(1.31±0.07)μm(99.98%微泡直径小于8μm),表面电位为(55.03±3.08)mV;对大鼠左心室、肝脏、肾脏超声造影图像清晰,PI和TTP与全氟显相近(P>0.05),但HPT及廓清时间明显延长(P<0.001)。结论以廉价和生物相容性好的N-软酯酰基壳聚糖为壳膜材料制备新型超声造影剂具有良好的超声对比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 造影剂 软酯酰基壳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对高脂高蛋白食谱诱发大鼠脂肪肝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灵芝 熊平 +3 位作者 王晓梅 张小云 杨钰一 李燕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4-737,741,共5页
目的研究磁场对高脂高蛋白食谱诱发脂肪肝影响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饲料建立SD大鼠脂肪肝模型,磁场干预组选用低频旋转恒定磁场,建模10、14、18周动态检测各组血清和肝匀浆酶活性变化,同时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肝组织在磁... 目的研究磁场对高脂高蛋白食谱诱发脂肪肝影响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饲料建立SD大鼠脂肪肝模型,磁场干预组选用低频旋转恒定磁场,建模10、14、18周动态检测各组血清和肝匀浆酶活性变化,同时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肝组织在磁场作用下的变化情况。结果磁场干预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含量降低,肝匀浆脂蛋白脂酶和肝脂肪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升高。光镜和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细胞呈弥漫性脂肪变,有脂肪性坏死。磁场干预组肝细胞病理变化明显较轻。结论长期高脂高蛋白食谱作用诱发的脂肪肝在磁场作用下可以降低肝转氨酶,减少脂质过氧化,降低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高脂高蛋白食谱 低频恒定旋转磁场 酶生化指标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臂星形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雅铃 吴敏儿 +1 位作者 邱艳舞 张安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7-70,75,共5页
采用直接法合成了线型和多臂星形聚乙二醇-聚L-乳酸嵌段共聚物((PLLA-b-PEG-b-PLLA和sPEG-b-PLLA)。研究了3种嵌段共聚物在37℃、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共聚物降解后失重明显,亲水性降低;降解一定时间后共聚物的... 采用直接法合成了线型和多臂星形聚乙二醇-聚L-乳酸嵌段共聚物((PLLA-b-PEG-b-PLLA和sPEG-b-PLLA)。研究了3种嵌段共聚物在37℃、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共聚物降解后失重明显,亲水性降低;降解一定时间后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呈双峰分布,随着降解的进行,较低相对分子质量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XRD数据表明,降解前后的主要组成为结晶PLLA嵌段;1H-NMR分析证实,共聚物的降解过程中PEG嵌段和PLLA嵌段内部的降解程度很小。说明sPEG-b-PLLA在中性水性体系中的降解主要发生在连接PLLA和PEG的酯键上,而PLLA嵌段则由于处于结晶态,降解程度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聚乙二醇-聚L-乳酸嵌段共聚物 降解机理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氢聚甲基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柳军 刘琼琼 +2 位作者 杨林 林雅铃 张安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28,33,共5页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D4H)和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以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采用开环共聚法合成了一系列相对分子质量和含氢量可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含氢聚甲基硅氧烷(PDMS-co-PHMS)。研究...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四甲基四氢环四硅氧烷(D4H)和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以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采用开环共聚法合成了一系列相对分子质量和含氢量可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含氢聚甲基硅氧烷(PDMS-co-PHMS)。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搅拌速度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含氢量以及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现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含氢比例的含氢聚甲基硅氧烷的可控合成;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凝胶渗透色谱对产物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以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可控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为1.19×103~3.01×103的含氢聚甲基硅氧烷,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2h,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搅拌速度为40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聚甲基硅氧烷 开环聚合 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相对分子质量 含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萨伊对虚热证大鼠神经递质、三长轴激素及环核苷酸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子晨 王林元 +5 位作者 朱映黎 瞿研 王佳 费文婷 张建军 熊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428-432,共5页
目的:研究阿萨伊对虚热证大鼠神经递质、三长轴激素及环核苷酸水平的变化探讨阿萨伊的寒热药性。方法:SD大鼠分为空白组;虚热模型组,虚热模型加黄柏组、加阿萨伊高、低剂量组;采用每日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次、连续21 d的方法制备大... 目的:研究阿萨伊对虚热证大鼠神经递质、三长轴激素及环核苷酸水平的变化探讨阿萨伊的寒热药性。方法:SD大鼠分为空白组;虚热模型组,虚热模型加黄柏组、加阿萨伊高、低剂量组;采用每日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次、连续21 d的方法制备大鼠虚热模型;通过酶免法与放免法检测神经递质(NE、DA、5-HT)、激素(T4、T3、CORT、E_2、T)及环核苷酸(c AMP、c GMP)指标变化。结果:阿萨伊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清中NE、DA、T4、T3、E_2、c AMP、c GMP值(P<0.05,P<0.001,P<0.001,P<0.01,P<0.001,P<0.001,P<0.001);阿萨伊高剂量组能显著升高血清中5-HT、CORT、T(P<0.001,P<0.05,P<0.05);阿萨伊组的作用趋势与黄柏、葛根芩连汤一致,表现出对虚热模型大鼠的调整作用。结论:本实验以同类比较药理学方法验证了理论推导的阿萨伊中药寒凉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萨伊 虚热证 虚寒证 神经递质 激素 环核苷酸 中药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