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树的自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曹潘荣 骆世明 《广东茶叶》 1996年第2期9-11,共3页
研究了茶树的叶,枝条、果皮水抽提液及根系分泌液作供试液对茶子的萌发和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测的供试液对茶子的萌发、茶幼苗根系及地上部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茶园土壤中能积累茶树自毒物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自体起毒... 研究了茶树的叶,枝条、果皮水抽提液及根系分泌液作供试液对茶子的萌发和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测的供试液对茶子的萌发、茶幼苗根系及地上部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茶园土壤中能积累茶树自毒物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自体起毒害作用;本研究还进一步证实多酚类、咖啡碱是茶树自毒作用的主要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自毒作用 幼苗生长 抑制作用 多酚类 咖啡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青强度对岭头单枞茶香气成分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戴素贤 陈国本 +1 位作者 崔堂兵 钟学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2-35,共4页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岭头单枞乌龙茶不同做青强度的茶叶香气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岭头单枞宜用偏轻做青。偏轻做青时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含量较高,香气指数(Owuor指数FI值)较高(达1291)。成品经感官审评,蜜韵显...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岭头单枞乌龙茶不同做青强度的茶叶香气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岭头单枞宜用偏轻做青。偏轻做青时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含量较高,香气指数(Owuor指数FI值)较高(达1291)。成品经感官审评,蜜韵显著,有花香,符合该品种风格特征,做青强度系数,以机摇系数0031、全程系数0038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茶工艺 乌龙茶 做青强度 香气成分 岭头单枞茶
全文增补中
应用分段移动平均法建立茶叶外销预测模型
3
作者 曹潘荣 刘红 《广东茶叶》 1996年第1期17-21,共5页
在茶叶对外贸易中,预测未来几年各类茶叶出口数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有针对性的发展和调整适销对路、适应国内外市场的不同茶类比例,优化茶叶产品结构,对制订我国茶叶总体生产计划及营销策略,避免茶叶生产和销售的盲目性具有积极意义。... 在茶叶对外贸易中,预测未来几年各类茶叶出口数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有针对性的发展和调整适销对路、适应国内外市场的不同茶类比例,优化茶叶产品结构,对制订我国茶叶总体生产计划及营销策略,避免茶叶生产和销售的盲目性具有积极意义。移动平均法是研究一些线性趋势不很明显的时间系列的发展趋势,用于预测的一种方法。其具体做法是从时间系列的第一项开始,按一定的项数求序时平均数,逐项移动,边移边平均,陡那些特大和特小的数据被“修匀”而不在平均以后新的序列中出现,避免了这些奇异数据对总规律的影响,这样得到一个移动平均数构成的新的时间系列,其变化比较平滑,如果所选的项数为偶数时,由于在进行一次移动之后得到的曲线与原曲线之间形成了滞后的偏差,则必须再作一次移动平均,根据二次移动平均后的曲线求出平滑系数,再用平滑公式可求出一定周期数的预测值。因此,分段移动平均法比较适用于受多种不定因素影响的奇异变化时间系列数据的规律预测。茶叶的对外贸易活动受着国际时事如经济、文化、政治变革、国际关系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应用移动平均法可最大地消除这些突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分段移动平均法 茶叶 外销模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对苦丁茶扦插育苗的促根作用
4
作者 郑永球 《广东茶叶》 1995年第3期12-16,共5页
用IBA、IAA、2.4—D和NAA四种生长素的200、100和50PPM三种浓度处理苦丁茶的插穗,并用不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四种生长素的三种浓度处理的促根效果都比对照好,除IAA外,多数处理比对照都呈非常显著水平。结果还表明,从发根部位、根鲜... 用IBA、IAA、2.4—D和NAA四种生长素的200、100和50PPM三种浓度处理苦丁茶的插穗,并用不处理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四种生长素的三种浓度处理的促根效果都比对照好,除IAA外,多数处理比对照都呈非常显著水平。结果还表明,从发根部位、根鲜重、发根率和成活率的综合表现,以NAA的促根效果最好,其200PPM60分钟和100PPM120分钟处理的促根效果都很突出;2.4—D200PPM60分钟处理、IBA200PPM60分钟和100PPM120分钟处理也有较好的促根作用,而IAA三种浓度处理的效果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苦丁茶 扦插育苗 促根作用 浓度 插穗 发根部位 根鲜重 发根率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丁茶矮化密植初探
5
作者 郑永球 《广东茶叶》 1995年第3期17-22,16,共7页
苦丁茶为冬青科植物,植株高大。传统的生产方式为零散种植,幼龄少采,让其自然生长,多年后长成高大乔木,分枝少,产量低。试验采用弯枝和修剪方法,在苦丁茶的幼龄期开始对其主干及分枝分别进行矮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矮化处理后植株由高... 苦丁茶为冬青科植物,植株高大。传统的生产方式为零散种植,幼龄少采,让其自然生长,多年后长成高大乔木,分枝少,产量低。试验采用弯枝和修剪方法,在苦丁茶的幼龄期开始对其主干及分枝分别进行矮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矮化处理后植株由高大乔木树型向矮生灌木树型转变,主干消失,分枝层次分明,分枝数量增多,树冠面宽/高比值增大。试验结果还表明,苦丁茶的矮化需要结合密植,每公顷可种植5000~6000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矮化栽培 栽植密度 冬青科植物 植株性状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红茶技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永辉 郑永球 《广东茶业》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1、前言 目前,世界上一些激情饮料已经驶入发展扩张的终点站,取而代之的是绿色、天然、健康的饮料,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茶饮料因其独特的风味、营养、保健疗效、消暑解渴和三低(低热量、低脂肪、低糖)的特点,并且天然、健康、新颖等,... 1、前言 目前,世界上一些激情饮料已经驶入发展扩张的终点站,取而代之的是绿色、天然、健康的饮料,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茶饮料因其独特的风味、营养、保健疗效、消暑解渴和三低(低热量、低脂肪、低糖)的特点,并且天然、健康、新颖等,已成为满足现代人们对饮料追求,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一种新型饮料。泡沫茶起源于台湾省台中市。受到欧洲人雪克杯调酒的启发,在20年前,台湾人将各种原料与茶调和,经过震荡、摇晃,产生泡沫茶。泡沫茶主要调制茶类为红茶和绿茶,经调制的茶汤更幽远,更具口感和情味,让人沉醉。泡沫茶20年来风靡台湾,近来更全面推进大陆,处处可见泡沫红茶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红茶 原料 茶叶 调味剂 品质鉴定 茶汤 冲泡时间 风味 冰块 摇晃时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州工夫茶艺程式的探讨
7
作者 方娜 曾瑞花 +1 位作者 陈伟忠 郑永球 《广东茶叶》 2001年第3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潮州工夫茶 茶文化 茶艺程式 茶具 煮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