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炼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58,共9页
群体感应系统是一种微生物细胞细胞之间的通讯机制,是近年来微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之一。从观察到个别微生物种群与细胞密度相关的自我诱导现象开始,到明确群体感应是微生物界广泛存在的重要的细胞细胞之间的通讯调控系统和相关系列应... 群体感应系统是一种微生物细胞细胞之间的通讯机制,是近年来微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之一。从观察到个别微生物种群与细胞密度相关的自我诱导现象开始,到明确群体感应是微生物界广泛存在的重要的细胞细胞之间的通讯调控系统和相关系列应用研究,其研究经历了偶然发现、范围扩大、理论升华和应用转化的过程。群体感应系统在微生物界普遍存在的证明,不仅为明确病原菌致病调控机理、阐明微生物生态竞争和动态平衡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同时也为调控微生物生态体系和发展新的病害防控策略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综述群体感应研究领域一些重要的和有代表性的发现,并讨论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研究的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诱导 群体感应 细胞细胞通讯 群体淬灭 病害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D家族外排泵及其与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梁志彬 陈豫梅 +2 位作者 陈昱帆 程莹莹 张炼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94-901,共8页
抗生素耐药性一直是细菌病害防治的难题,药物外排泵过量表达是细菌耐药性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RND(Resistance-nodulation-cell division)家族外排泵在耐药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依赖于小分子信号物... 抗生素耐药性一直是细菌病害防治的难题,药物外排泵过量表达是细菌耐药性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在革兰氏阴性细菌中,RND(Resistance-nodulation-cell division)家族外排泵在耐药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依赖于小分子信号物质进行调控的群体感应系统与RND外排泵家族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在介绍RND家族外排泵的结构、转运机理和群体感应系统的类型及调控方式的基础上,剖析了群体感应系统对RND外排泵的调控机理以及RND外排泵对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转运的影响。深入研究RND家族外排泵与群体感应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有利于阐明RND家族外排泵的调控机理,并有可能为克服微生物耐药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D外排泵 群体感应 调控机理 信号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感应与微生物耐药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昱帆 刘诗胤 +3 位作者 梁志彬 吕明发 周佳暖 张炼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81-893,共13页
微生物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严重问题,其演化机制和调控机理也已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微生物耐药性机制受到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群体感应是一种在微生物界广泛存在并与菌体密度关联的细胞?细胞间的通讯系统。高密度... 微生物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严重问题,其演化机制和调控机理也已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微生物耐药性机制受到群体感应系统的调控。群体感应是一种在微生物界广泛存在并与菌体密度关联的细胞?细胞间的通讯系统。高密度的菌落群体能够产生足够数量的小分子信号,激活下游包括致病毒力和耐药性机制在内的多种细胞进程,耐受抗生素并且危害寄主。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对微生物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性介绍,重点阐述了群体感应系统对微生物耐药性机制的调控作用,如微生物生物被膜形成和药物外排泵调控等方面的作用,并探讨了利用群体淬灭控制微生物耐药性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耐药性 群体感应 生物被膜 群体淬灭 药物外排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水稻新致病菌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的防效研究
4
作者 陈良业 徐锐涛 +2 位作者 蔡昀辰 史瑜 崔紫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0-487,共8页
【目的】筛选由水稻新致病菌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引起的水稻叶枯病的高效杀菌剂。【方法】通过离体抑菌试验初筛16种杀菌剂,并通过细胞凋亡、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累积及活体防效系统评价了3种商品化药剂对菠萝泛... 【目的】筛选由水稻新致病菌菠萝泛菌Pantoea ananatis引起的水稻叶枯病的高效杀菌剂。【方法】通过离体抑菌试验初筛16种杀菌剂,并通过细胞凋亡、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累积及活体防效系统评价了3种商品化药剂对菠萝泛菌的影响。【结果】3 g/L四霉素AS和80%(ω)乙蒜素EC均对菠萝泛菌有很好的抑菌效果,EC_(50)分别为0.76和3.70μg/mL,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3 g/L四霉素AS能够明显诱导菠萝泛菌的细胞凋亡,早期凋亡率达到55.89%,同时促使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荧光强度大幅增强。在针对由菠萝泛菌引发的水稻叶枯病的防效试验中,80%乙蒜素EC表现出较高的保护活性,达到73.18%,显著优于3 g/L四霉素AS(60.71%)。而3 g/L四霉素AS在治疗活性方面表现出色,治疗活性为69.32%。【结论】四霉素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及ROS积累实现病害发生后的高效治疗,而乙蒜素突出的保护活性则更适用于早期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叶枯病 菠萝泛菌 杀菌剂 治疗活性 保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环境协同生防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P4防控香芋软腐病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莹乐 李泳霖 +4 位作者 梁雪 黄淑芬 张炼辉 廖立胜 周筱帆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1期79-85,共7页
为挖掘香芋软腐病的生物防治资源,探讨生物炭环境协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香芋软腐病病原菌(Dickeya fangzhongdai)的拮抗作用以及生物防治效果,利用平板对峙法从健康香芋植株中筛选出一株拮抗Dickeya fangzho... 为挖掘香芋软腐病的生物防治资源,探讨生物炭环境协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对香芋软腐病病原菌(Dickeya fangzhongdai)的拮抗作用以及生物防治效果,利用平板对峙法从健康香芋植株中筛选出一株拮抗Dickeya fangzhongdai ZXC1的菌株P4并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采用竞争性培养的方法验证生防菌的拮抗效果;利用对峙平板法,根据抑菌圈大小明确生物炭是否能够促进生防菌分泌拮抗物质;利用计数统计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生物炭环境中致病菌及拮抗菌的数目变化;不同含量生物炭环境下进行盆栽试验,分析生物炭环境与生防菌作用下香芋软腐病病原菌种群数量变化,并统计香芋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P4菌株对香芋软腐病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适量生物炭能够加强生防菌对香芋软腐病的防治效果,并且能直接抑制病原菌致病;生物炭直接刺激生防菌增强其分泌拮抗物质的效果很微弱;生防菌与病原菌的数目随生物炭浓度的上升而增加。P4菌株可作为香芋软腐病的生防菌。加入适量的生物炭能够促进土壤中生防菌生长繁殖并使其占据良好的生态位,加强生防菌对香芋软腐病的生防效果,并且仅加入生物炭也能够抑制病原菌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芋软腐病菌(Dickeya fangzhongdai)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生物炭 微生物防治 生防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菌剂添加对鸡粪膜堆肥过程中耐药基因消减的影响
6
作者 曾经理 谢诗茵 +4 位作者 邓毅恒 牛世华 李有建 邢斯程 廖新俤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36-1646,共11页
为探究复合菌剂添加对蛋鸡粪膜堆肥过程中耐药基因消减的影响,以蘑菇渣为辅料混合蛋鸡粪开展膜堆肥试验。试验设计空白肉汤组(CK)、市售菌剂组(EM)、自研菌剂组(PB4和PB5),采集第0天和第30天的两个混合样本,并对第30天样本额外采集上、... 为探究复合菌剂添加对蛋鸡粪膜堆肥过程中耐药基因消减的影响,以蘑菇渣为辅料混合蛋鸡粪开展膜堆肥试验。试验设计空白肉汤组(CK)、市售菌剂组(EM)、自研菌剂组(PB4和PB5),采集第0天和第30天的两个混合样本,并对第30天样本额外采集上、中、下层分层样本,对样本理化指标和耐药基因进行分析,分别探讨3种菌剂对膜堆肥过程中耐药基因的消减规律和对氮素固存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选取的9个耐药基因和2个可移动遗传元件,在第30天混合样本中,相较于初始耐药基因绝对丰度,EM组相较于CK组显著提高了bla-NDM、tetA的去除率(P<0.05),PB4、PB5组相较于CK组显著提高了bla-NDM、ermC、intI2、tetA的去除率(P<0.05),但PB5组对drfA1、intI1、tetX的去除效果显著低于CK组(P<0.05)。相较于初始丰度,PB5菌剂还促进了tetX丰度的增加,EM菌剂促进了ermC、intI2、tetX丰度的升高,CK组中ermC、intI2、tetA丰度也有升高。对比组内初始耐药基因丰度,添加PB4菌剂对总耐药基因绝对丰度的去除率为77.63%,显著高于CK(67.31%)、EM(70.36%)和PB5(72.23%)。分层样本中,EM菌剂对下层样本耐药基因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为53.15%,PB4、PB5菌剂对上、中层样本耐药基因去除率均高于90%,但PB5菌剂提高了下层样本耐药基因的丰度。PB4菌剂在氮素固存方面表现最佳,相较堆肥结束时的CK组,添加PB4菌剂显著增加了13.72%的铵态氮含量,显著减少了11.97%的氨气累计排放量(P<0.05),添加EM菌剂和PB5菌剂对氨气减排效果不显著,且添加PB5菌剂使得硝态氮含量降低。研究表明,PB4菌剂对于耐药基因的消减以及氮素固存的综合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粪 膜堆肥 耐药基因 复合菌剂 分层样本 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黑水虻饲喂蛋鸡对产蛋率及蛋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邓伟康 庞艳丽 +4 位作者 曾经理 陈靖源 何军良 廖新俤 邢斯程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1期38-42,共5页
为探究抗生素存在条件下不同处理黑水虻饲喂蛋鸡对产蛋率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将在蛋鸡粪便中生长至14日龄的黑水虻幼虫分别作饱腹/空腹,鲜虫/虫粉处理,并以每日每只鸡10条黑水虻的额外添加量饲喂150日龄罗曼粉蛋鸡6周。结果显示,直接饲... 为探究抗生素存在条件下不同处理黑水虻饲喂蛋鸡对产蛋率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将在蛋鸡粪便中生长至14日龄的黑水虻幼虫分别作饱腹/空腹,鲜虫/虫粉处理,并以每日每只鸡10条黑水虻的额外添加量饲喂150日龄罗曼粉蛋鸡6周。结果显示,直接饲喂含抗粪源饱腹新鲜的黑水虻幼虫后蛋鸡产蛋率显著下降14.54%(P<0.05),新鲜蛋品质哈氏单位显著下降至51.62(P<0.05),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蛋鸡结肠内容物中的致病菌丰度上升和益生菌丰度下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黑水虻 品质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对仔猪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损伤修复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登桂 周加义 +1 位作者 高春起 王修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8-56,共9页
完整的肠道黏膜结构是其功能实现的基础,也是畜禽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ETEC及其代谢产物可引起肠道上皮细胞代谢紊乱,破坏黏膜结构,导致功能失调,进而损害畜禽肠道健康。本文就E... 完整的肠道黏膜结构是其功能实现的基础,也是畜禽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ETEC及其代谢产物可引起肠道上皮细胞代谢紊乱,破坏黏膜结构,导致功能失调,进而损害畜禽肠道健康。本文就ETEC对仔猪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损伤修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养猪生产中预防和治疗仔猪细菌性腹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腹泻 肠道黏膜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 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通风方式对蛋鸡粪膜堆肥膜外氨气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程增文 邱锦麟 +4 位作者 邢斯程 史金才 李世坤 李有建 廖新俤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5-51,共7页
为探究通风对蛋鸡粪膜堆肥的影响,试验以通风量或通风方式作为变量,用蛋鸡粪和木屑作为堆肥材料开展膜堆肥试验。试验设置通风量为0.05 m^(3)/min的堆体为管道通风组(CK组,底部管道通风模式),通风量为0.1 m^(3)/min的堆体为双倍通风组(T... 为探究通风对蛋鸡粪膜堆肥的影响,试验以通风量或通风方式作为变量,用蛋鸡粪和木屑作为堆肥材料开展膜堆肥试验。试验设置通风量为0.05 m^(3)/min的堆体为管道通风组(CK组,底部管道通风模式),通风量为0.1 m^(3)/min的堆体为双倍通风组(T1组,底部管道通风模式),通风量为0.05 m^(3)/min的堆体为竖直通风组(T2组,竖直管道通风模式),探究不同通风方式对堆肥过程及膜外氨气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通风方式下堆体温度50℃均能持续7d以上,达无害化卫生标准;T2组在堆肥初期氨气排放量显著高于CK组(P<0.05),且较CK组升温较慢;三组种子发芽指数(GI)均大于80%。研究表明,竖直管道通风方式的蛋鸡粪膜堆肥在初期膜外氨气排放量相对更高,但对膜堆肥膜外氨气排放影响时间短,通风量为0.1 m^(3)/min的底部管道通风方式能促进好氧堆肥,有利于堆肥产品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堆肥 鸡粪 通风方式 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基腐病菌拮抗菌解淀粉芽孢杆菌E3菌株的鉴定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梁丽琼 黄少莉 +4 位作者 邵杭 王庆伟 王鑫 王俊霞 徐领会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62,共12页
【目的】纯化和鉴定从柑橘根际土壤分离得到的可抑制水稻基腐病菌Dickeya zeae EC1生长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并解析其抑菌机制。【方法】采用平板扩散法从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拮抗D.zeae EC1的B.amyloliquefacie... 【目的】纯化和鉴定从柑橘根际土壤分离得到的可抑制水稻基腐病菌Dickeya zeae EC1生长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并解析其抑菌机制。【方法】采用平板扩散法从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拮抗D.zeae EC1的B.amyloliquefaciens E3菌株;根据细菌菌落表型、生理生化特征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E3菌株进行分类鉴定;检测无菌E3培养液对D.zeae EC1侵染水稻种子能力的影响;盐酸沉淀结合丙酮抽提法提取E3菌株脂肽粗提物;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E3菌株脂肽粗提物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琼脂扩散法测定E3菌株脂肽粗提物对病原细菌的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用Durashell C18柱对脂肽粗提物进行HPLC分离纯化;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ESI-MS)分析,鉴定抑菌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推测其化学组成。【结果】B.amyloliquefaciens E3菌株对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香蕉基腐病菌、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多种植物病原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表现为广谱抗性;B.amyloliquefaciens E3菌株的无菌培养液能够抑制D.zeae EC1侵染萌发的水稻种子,显著提高水稻种子的萌芽率;B.amyloliquefaciens E3菌株的脂肽粗提物可以抑制D.zeae EC1的生长,其MIC为348.97μg/mL;HPLC分离纯化结合LC-ESI-MS分析发现,B.amyloliquefaciens E3菌株分泌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包括Surfactin、Fengycin和Iturin 3类脂肽类抗生素。【结论】B.amyloliquefaciens E3菌株具有作为生防菌的潜力,它可能通过分泌Surfactin、Fengycin和Iturin 3种脂肽类抑菌活性物质,拮抗水稻基腐病菌、茄科劳尔氏菌、茄病镰刀菌等多种植物病原菌。研究结果可为该菌的生物防治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基腐病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 抑菌活性 脂肽类粗提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蕹菜溃疡病菌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田间监测
11
作者 陈思妍 薛洋 +8 位作者 韩海亚 林敏怡 黎旭宇 尹德明 陶杰 李世茂 彭李亚 席卓君 周佳暖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9-345,共7页
【目的】蕹菜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穿孔黄单胞菌(Xanthomonas perforans)引起的蕹菜溃疡病日趋严重,对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建立高效快捷的蕹菜溃疡病菌检测技术,可为有效防控病害奠定基础。【... 【目的】蕹菜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穿孔黄单胞菌(Xanthomonas perforans)引起的蕹菜溃疡病日趋严重,对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建立高效快捷的蕹菜溃疡病菌检测技术,可为有效防控病害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普通PCR检测技术,针对蕹菜溃疡病菌X. perforans基因组中特有序列TC2-1_002562(编码噬菌体终止酶大亚基家族蛋白)和TC2-1_002580(编码噬菌体家族蛋白)设计两对特异性检测引物,在同一个PCR体系中达到了快速检测蕹菜溃疡病菌的目的。【结果】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操作性强,对蕹菜溃疡病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利用特异性引物对来自广东多个地区的蕹菜植株、土壤和水体进行病原菌分子检测,发现第一批样本仅在5份来自东莞的蕹菜叶片上检测到病原菌,第二批样本分别在土壤、水体和植株上检测到病原菌。【结论】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能快速检测穿孔黄单胞菌,可用于对蕹菜溃疡病的早期诊断。该病在东莞、深圳等地呈普遍发生态势,田间检测结果表明,病害发展迅速,留种蕹菜种苗或种子很可能是该病的初侵染源,种植环境的水、土壤也是病害循环的重要环节,这对于今后进一步研究病害循环规律、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蕹菜 溃疡病 穿孔黄单胞菌 双引物PCR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