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6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支持农业模式下绿色互动对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1
作者 张蓓 黄薏翰 朱吉婵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9,共14页
引导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有助于促进社区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基于双系统理论,探讨两种不同形式的绿色互动对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以及数字信任与绿色信任的并行中介作用和社区氛围的调节效应。采用偏最小... 引导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有助于促进社区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基于双系统理论,探讨两种不同形式的绿色互动对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以及数字信任与绿色信任的并行中介作用和社区氛围的调节效应。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收集的472份有效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绿色情感互动和绿色信息互动正向促进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且前者的作用更显著,表明绿色情感互动通过触发消费者对社区支持农业绿色生产理念的价值共振,对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正向作用更大;数字信任和绿色信任在其中起并行中介作用,即绿色情感互动与绿色信息互动通过数字信任和绿色信任两条并行的心理机制路径间接影响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值得关注的是,社区氛围不仅削弱数字信任与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间的关系,还会弱化绿色情感互动与绿色信息互动通过数字信任和绿色信任影响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间接效应,较强的社区氛围或许引发信息超载和虚假舆论等负面影响,导致绿色互动通过消费者信任对价值共创行为的间接影响减弱。鉴于此,为更好促进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社区支持农业实践者应为消费者打造沉浸式交互场景,强化成员间绿色价值情感纽带;开发可视化溯源系统,筑牢消费者对社区支持农业的数字信任与绿色信任基础;畅通多元化交流渠道,营造理性自由社区氛围。研究结论从理论上厘清绿色互动如何促进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从实践上为优化社区支持农业经营策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互动 信任 价值共创行为 社区氛围 社区支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颠覆性技术创新塑造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基于扎根理论的智慧农业案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蝶君 李桦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4,共12页
无人农场、植物工厂、智慧果园、智慧猪场、智慧渔场等融合多类颠覆性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已经在实践中展示出对新质生产力塑造的强大驱动力。围绕该问题,采用扎根理论对11家智慧农业企业质性数据进行编码,构建智慧农业颠覆性技术创... 无人农场、植物工厂、智慧果园、智慧猪场、智慧渔场等融合多类颠覆性技术的智慧农业应用场景已经在实践中展示出对新质生产力塑造的强大驱动力。围绕该问题,采用扎根理论对11家智慧农业企业质性数据进行编码,构建智慧农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塑造新质生产力路径模型,研究发现智慧农业颠覆性技术融合应用场景形成颠覆性创新,在重构农业生产价值链过程中塑造新质生产力。同时建立颠覆性技术跃迁与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动态演化理论框架,揭示不同转型阶段的情景条件。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对于农业企业实施颠覆性技术创新变革生产方式也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技术创新 新质生产力 智慧农业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及广东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3
作者 娄志超 杨世龙 谭砚文 《南方农村》 2025年第1期4-12,共9页
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广东持续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根据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本文从农业新质劳动者、农业新质生产资料和农业新质劳动对象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农... 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广东持续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根据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本文从农业新质劳动者、农业新质生产资料和农业新质劳动对象三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对于2010—2022年中国和广东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指数总体呈提升态势,农业新质劳动者、劳动资料对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的贡献大,但农业新质劳动对象的问题突出;各区域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广东农业新质生产力指数增速高于东部省份平均水平。为加快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加强培育农业新质劳动者,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着力布局战略性农业新型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时,广东应进一步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促进区域农业新质生产力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指标体系 区域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县域经济效应
4
作者 陈泳翰 《山西农经》 2025年第1期211-213,共3页
用双重差分法和夜间灯光数据探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对四川县域经济增长影响,发现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表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可协调发展,且影响在不同自然禀赋县域有显著异质性,建议政策制定者差异化施策,政府应加强公园规划管理以兼... 用双重差分法和夜间灯光数据探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对四川县域经济增长影响,发现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表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可协调发展,且影响在不同自然禀赋县域有显著异质性,建议政策制定者差异化施策,政府应加强公园规划管理以兼顾生态保护和地方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经济增长 生态系统服务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制度变迁与农业经济绩效——一个权利管制放松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6
5
作者 何一鸣 罗必良 高少慧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7,共9页
从产权管制放松的视角理解中国农地制度变迁,构建关于农地产权管制放松的博弈与经济效应模型,并运用1958—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反历史假设计量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国家管制农地产权产生租金耗散,农民因此寻租,从而获得农... 从产权管制放松的视角理解中国农地制度变迁,构建关于农地产权管制放松的博弈与经济效应模型,并运用1958—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反历史假设计量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国家管制农地产权产生租金耗散,农民因此寻租,从而获得农地的剩余索取权。从人民公社体制到家庭承包体制的农地制度变迁使得农地剩余索取权从国家手中转到农户手里。农民的务农积极性和农业边际产量因而提高,过去的农业资源低效配置状况从而得到改善,最终表现为农业经济绩效的提高。因此,中国的农业经济增长源于国家对农地产权管制的放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 管制放松 制度变迁 农业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胜文 杨学儒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8-190,共3页
农业高等院校的大学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存在师资不足、课程设置脱离实际、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社会缺乏创业教育氛围等问题。提出完善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策略,包括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农业高等院校的大学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存在师资不足、课程设置脱离实际、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社会缺乏创业教育氛围等问题。提出完善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策略,包括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营造积极的创业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创业教育 创业课程 创业教育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促进机制研究——以梅州市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凤 梁耀明 李华忠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9-232,共4页
随着高校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农业院校大学生在基层就业,有助于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和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通过对农业院校大学生... 随着高校大学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农业院校大学生在基层就业,有助于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和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从而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通过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在梅州市基层就业的现状进行调查,从大学生自身、基层单位、国家政策等3个层面分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在基层就业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农业院校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四级联动机制:政府方面应该出台、兑现优惠政策,激励农业院校大学生投入基层建设;基层单位要优化环境,留住农业院校大学生;高校应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构建通向基层的桥梁;毕业生自身要更新观念,树立从基层做起的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农业院校 大学生 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成红 张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12199-12201,共3页
借助协整理论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在一国范围内分析了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对数线性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农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农业结构调整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经济增长 协整 格兰杰因果检验 对数线性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同农业产生的交易成本经济学机理 被引量:5
9
作者 胡新艳 《财贸研究》 CSSCI 2009年第6期29-35,共7页
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在"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中,通过合同建立交易关系是普遍的组织形式。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分析表明:受农业特性以及农产品市场结构转变的影响,随着组织形式向... 以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在"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中,通过合同建立交易关系是普遍的组织形式。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分析表明:受农业特性以及农产品市场结构转变的影响,随着组织形式向科层或市场集中,组织成本曲线将出现非线性的增长趋势。采用合同交易方式是公司、农户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对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进行权衡的选择结果,由此获得相对于企业与市场的组织优势。但在实践中,契约合作型"公司+农户"的组织形式所蕴涵的优势并非完全无条件地展示,组织优势的发挥依赖于好的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农业 交易成本 “公司+农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农业经济增长因素及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素芳 张岳恒 《南方农村》 2011年第2期34-38,共5页
本文根据中性技术进步和偏技术进步C-D生产函数,建立C-D生产函数固定影响模型和随机影响模型,对2000-2007年海南各市县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资本对海南省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土地,再次为劳动力投入和科技进步... 本文根据中性技术进步和偏技术进步C-D生产函数,建立C-D生产函数固定影响模型和随机影响模型,对2000-2007年海南各市县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资本对海南省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其次是土地,再次为劳动力投入和科技进步;从东部、中部和西部来看,在东部,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土地其次,劳动力最小;在中部和西部,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劳动力其次,土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增长 地区 差异 海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制度创新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自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证据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乐柱 孙维远 《农村金融研究》 2023年第9期66-80,共15页
如何进行农村地区金融改革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领域亟待解决的一道现实难题。论文利用2016年河南省兰考县设立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作为自然实验,引入政策评估中新近发展的合成控制法,基于2014-2020年县域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普惠... 如何进行农村地区金融改革以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金融领域亟待解决的一道现实难题。论文利用2016年河南省兰考县设立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作为自然实验,引入政策评估中新近发展的合成控制法,基于2014-2020年县域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金融制度创新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一个新的视角观察普惠金融对农村地区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为农村地区金融改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制度创新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和优化风险防控治理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正向影响,总体上实现普惠金融为县域实体经济服务的政策目标,并具有持续性,经排序检验、置换样本等稳健性检验后仍可得到一致性的结论。但金融制度创新对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时滞性,促进县域实体经济增长效果仍有提升空间。上述研究结论启示:金融制度创新应在保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前提下,根据各地区发展程度设计适宜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充分运用数字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构建从授信、基础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建设到风险防控的综合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创新 普惠金融 县域农业经济 政策评估 合成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经济总量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尧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8,共5页
以农业产业中实际FDI与协议FDI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农业产业中实际FDI、协议FDI与农产品总量、农业经济总量、农民人均收入、进出口贸易额、农产品加工品总计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中FDI的引入,对我国农业... 以农业产业中实际FDI与协议FDI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了农业产业中实际FDI、协议FDI与农产品总量、农业经济总量、农民人均收入、进出口贸易额、农产品加工品总计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中FDI的引入,对我国农业经济总量增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农业经济总量 农产品产量 农民人均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模式选择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和平 温思美 《港澳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60-63,共4页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高科技农业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模式,但不能完全照搬。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不同而各有差异。不管各国农业发展的情况如何,利用资源禀赋和...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发展高科技农业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模式,但不能完全照搬。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不同而各有差异。不管各国农业发展的情况如何,利用资源禀赋和人文环境的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地区 高科技农业 比较优势 农业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 经济效益 农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乐 《南方农村》 2011年第6期70-75,共6页
本文利用数学推导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影响农业经济的作用机理,并使用1985-2009年广东农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广东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广东农业劳动力转移将增加农业对化肥、农业机械资本要素的使用... 本文利用数学推导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影响农业经济的作用机理,并使用1985-2009年广东农业数据实证分析了广东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广东农业劳动力转移将增加农业对化肥、农业机械资本要素的使用,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第二,广东农业劳动力转移虽然会降低农业现有的人力资本水平,但随广东对农业教育事业投入的增加,这种影响将被抵消。第三,广东农业劳动力转移解释了农业96%的增长,农业劳动力每转移1%,农业总产出将增加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劳动力转移 农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农业规划中经济与生态目标的统筹与协调——韶关生态农业规划的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常瑞甫 肖运来 汪凤桂 《南方农村》 2009年第3期40-44,共5页
生态农业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韶关在农业发展规划中将生态农业作为其农业发展的重点,其在区域农业规划中的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目标的做法为其他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 经济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对广东农业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谭砚文 彭素 《南方农村》 2009年第1期26-29,共4页
本文分析了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于广东省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探讨了金融危机对广东农业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认为,金融危机的演化将会显著降低农民的经济收入、影响土地流转政策的有效实施、威胁广东农村及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及... 本文分析了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于广东省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探讨了金融危机对广东农业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潜在危害,认为,金融危机的演化将会显著降低农民的经济收入、影响土地流转政策的有效实施、威胁广东农村及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及和谐发展。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实施财税支持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同时应加强中小企业生产的监管,防止恶意性破产;并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加大对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从而有效化解金融危机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广东农业 影响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农业经济组织的不同命运——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实证分析之三 被引量:2
17
作者 罗必良 《南方农村》 1999年第5期4-8,共5页
本文试图说明,一个经济组织的经济绩效,既取决于组织内部的制度安排,也取决于组织制度安排与环境的相容性。这里的环境不仅指制度环境,而且还包括经济组织运行的资源环境、产业特性及其市场环境。不同的组织,当其产权结构不同时,其隐含... 本文试图说明,一个经济组织的经济绩效,既取决于组织内部的制度安排,也取决于组织制度安排与环境的相容性。这里的环境不仅指制度环境,而且还包括经济组织运行的资源环境、产业特性及其市场环境。不同的组织,当其产权结构不同时,其隐含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也不同,从而影响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参与者的行为努力,进而导致经济组织的不同绩效。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90年代初,在广东有两个典型的农业产业组织——长青水果场与温氏食品集团,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两个经济组织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的艰苦创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组织 制度安排 实证分析 温氏集团 农村经济 组织制度 组织形式 股份合作制 经济绩效 制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农产品营销创新:逻辑、模式与路径 被引量:26
18
作者 张蓓 马如秋 朱吉婵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3,共12页
农产品营销创新对于促进农产品产业链扩容提质、发挥联农带农社会效益、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尤为重要。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厘清农产品营销创新的理论逻辑,对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将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技术、创新网络... 农产品营销创新对于促进农产品产业链扩容提质、发挥联农带农社会效益、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尤为重要。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厘清农产品营销创新的理论逻辑,对创新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将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技术、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等要素相应地演绎为数字资源、数字主体、数字技术、数字社群和数字场景,发现数字经济时代农产品营销创新依托数字资源、数字主体、数字技术、数字社群和数字场景五要素的有机融合、均衡协同和情境共享实现了系统整体最优。以数字资源整合、数字主体联动、数字技术应用、数字社群交互及数字场景共享为依托可以实现农产品全品类营销、全渠道营销、智能化营销、全媒体营销及沉浸式营销五种农产品营销创新模式。因此,可以通过数字资源延伸、数字主体协同、数字技术驱动、数字社群互融和数字场景构建,明确数字经济时代农产品营销创新路径,助力农产品营销拓展产品组合、培育多元主体、构筑信息生态、推进社会商务和深挖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产品营销 创新生态系统 理论逻辑 实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农业经济学科变迁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风波 《南方农村》 2013年第6期51-56,共6页
本文对美国农业经济学科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总结,描述了美国农业经济学科如何从传统农业经济学逐渐拓展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村社区管理和Agribusiness的过程,美国农业产业变迁、就业市场变动和产业外部环境变化是导致美国农业经济学... 本文对美国农业经济学科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总结,描述了美国农业经济学科如何从传统农业经济学逐渐拓展到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村社区管理和Agribusiness的过程,美国农业产业变迁、就业市场变动和产业外部环境变化是导致美国农业经济学科变迁的根本原因。最后,结合当前中国农业经济学科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学科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农业经济学 学科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农业经济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改革思路(节选)
20
作者 傅晨 温思美 《中国农业教育信息》 1998年第2期7-8,11,共3页
本文试图从我国高等农业经济教育面向21世纪的挑战着手,就农经学科建设的未来选择,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高等农业经济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相对地位下降给高等农业经济教育带来的影响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 本文试图从我国高等农业经济教育面向21世纪的挑战着手,就农经学科建设的未来选择,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高等农业经济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相对地位下降给高等农业经济教育带来的影响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真正启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现代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改革思路 面向21世纪 面临的挑战 农业院校 经济教育 农业产业一体化 国民经济结构 农业可持续发展 自然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