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植保无人机及其施药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盛德 廖玲君 +4 位作者 徐小杰 陈威任 黎志宏 周志艳 兰玉彬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2-512,共11页
随着精准农业的理念在我国不断推广,植保无人机作为我国农业航空产业的重要组成之一,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和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植保无人机具有操作容易、农药利用率高、安全可靠等特点,极大提高了防控病虫害的能力,降低了地形对喷... 随着精准农业的理念在我国不断推广,植保无人机作为我国农业航空产业的重要组成之一,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和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植保无人机具有操作容易、农药利用率高、安全可靠等特点,极大提高了防控病虫害的能力,降低了地形对喷洒作业的限制。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我国植保无人机及其施药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对我国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和应用状况进行了概述,主要从航空变量施药技术、航空静电施药技术、航线规划技术、自主避障技术及施药效果检测技术5个方面对植保无人机施药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针对航空变量施药决策系统、多机协同作业技术、航空施药作业专家系统及植保无人机配套施药技术4个方面指出了植保无人机施药关键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加快我国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进程,促进和推动我国植保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 施药技术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玉米LAI监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盛德 陈一钢 +4 位作者 徐小杰 刘俊宇 郭健洲 胡诗云 兰玉彬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8-617,共10页
[目的]探究更高效估测玉米LAI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模型,实现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快速预测估算。[方法]以全生长周期的玉米植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光谱遥感无人机获取玉米植株影像并实地采集玉米LAI,利用多光谱信... [目的]探究更高效估测玉米LAI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模型,实现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的快速预测估算。[方法]以全生长周期的玉米植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光谱遥感无人机获取玉米植株影像并实地采集玉米LAI,利用多光谱信息研究植被指数与玉米LAI之间的定量关系,并选择相关的植被指数;分别使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M)、随机森林回归算法(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和基于鲸鱼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WOA)优化的随机森林算法(WOA-RF)构建玉米LAI预测模型,通过分析对比,选择最优预测模型。[结果]筛选出的植被指数NDVI、NDRE、EVI、CIG与LAI呈极显著相关(P<0.01),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SVM模型、RF模型和WOARF模型的预测模型,R2分别为0.873 2、0.878 0、0.917 7和0.940 8,RMSE分别为0.277 5、0.236 5、0.209 0和0.128 7。[结论]基于WOA-RF的玉米LAI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能够满足玉米生产的需要,对玉米生长期间的种植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UAV) 遥感 多光谱 玉米 叶面积指数(LAI)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ark的WOA-BP水稻产量预测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志浩 王建华 +5 位作者 龙拥兵 兰玉彬 刘军和 熊弘依 肖方军 肖艺铭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3-618,共6页
【目的】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针对当前水稻产量预测模型精度低、预测区域范围过大、模型优化时间过长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park的鲸鱼优化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backpropagation,WOA... 【目的】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针对当前水稻产量预测模型精度低、预测区域范围过大、模型优化时间过长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park的鲸鱼优化算法−反向传播神经网络(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backpropagation,WOA-BP)水稻产量预测方法。【方法】本文以广东省西部地区的县/市/区水稻产量及气象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WOA对BP网络的权值和偏置值进行优化,并构建水稻产量预测模型,提升预测精度;此外,在Spark框架下,实现WOA-BP算法并行化,减少算法时间开销。【结果】模型精度方面,通过对预测结果进行反归一化后比较,经WOA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从8.354%降至7.068%,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从31.320 kg降至26.982 kg,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从41.008 kg降至33.546 kg;运行时间方面,3节点Spark集群比非Spark模式减少了11742 s,减少44%的时间开销。【结论】基于Spark的WOA-BP水稻产量预测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测出广东西部县/市/区的水稻产量,同时可以很好地反映气象因素对广东省西部地区水稻产量的影响情况,对研究广东西部县/市/区乃至整个广东的水稻产量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水稻产量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鲸鱼优化算法 SPA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Focal Loss与典型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水稻病害图像分类 被引量:6
4
作者 杨非凡 徐伟诚 +1 位作者 陈盛德 兰玉彬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98-204,共7页
快速高效地识别水稻病害的种类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避免水稻减产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人工识别水稻病害效率低、识别精度不高、深度学习样本不平衡导致识别准确率不高等问题,融合Focal Loss与4种典型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对7种水稻病... 快速高效地识别水稻病害的种类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避免水稻减产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人工识别水稻病害效率低、识别精度不高、深度学习样本不平衡导致识别准确率不高等问题,融合Focal Loss与4种典型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对7种水稻病害进行分类识别。利用TensorFlow的Keras深度学习框架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分类系统,使用Focal Loss损失函数解决数据集不平衡导致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采用ResNet50、ResNet101、MobileNetV2、VGG16作为特征提取骨干,对7种水稻病害进行识别。通过imgaug库增强数据,将13543张水稻病害图像按照9∶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参与训练模型,将1404张水稻病害图像作为测试集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所搭建的数据集中ResNet50、ResNet101、MobileNetV2、VGG16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8.06%、94.26%、92.47%、97.83%。可见,在融合Focal Loss损失函数的情况下,ResNet50作为特征提取骨干训练出的模型在水稻病害图像分类中拥有最高的准确率,该成果可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水稻病害的自动分类识别,有助于水稻病害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害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Focal Loss ResNet MobileNetV2 VGG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