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介质环境下木质素对化肥中N素迁移转化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小建 王德汉 +2 位作者 张玉帅 黄细花 廖宗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58-463,共6页
以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为研究对象,通过淋溶、氨挥发和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中N素在多介质环境(土壤、水体、大气和植物)下的迁移转化和积累,以及木质素对复合肥中N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包膜肥的氨挥发量明显低于普通... 以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为研究对象,通过淋溶、氨挥发和盆栽试验,系统研究了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中N素在多介质环境(土壤、水体、大气和植物)下的迁移转化和积累,以及木质素对复合肥中N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质素包膜肥的氨挥发量明显低于普通复合肥,降幅达5.3%~17.7%,氨挥发量占总施N量的0.2%左右。施用木质素包膜复合肥能显著减少青贮玉米中硝酸盐的积累(P<0.01),最大降幅达20.3%;木质素包膜复合肥中N素的淋溶损失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土壤中肥料的氨挥发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研究认为,木质素能抑制土壤与肥料中N素的水解和硝化作用,调控土壤中矿质态N含量,减少N素的淋溶损失,对肥料中N素转化有很好的调控作用,木质素作为一种农业环境友好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介质环境 木质素 N素 迁移转化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雯 朱映川 +1 位作者 周遗品 崔理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577-10579,10581,共4页
[目的]研究垂直流一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采用表面流湿地与垂直流湿地组合成的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研究该系统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8、24、12、6h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垂直流湿地对COD、... [目的]研究垂直流一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采用表面流湿地与垂直流湿地组合成的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研究该系统在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8、24、12、6h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垂直流湿地对COD、BOD的去除率达52%以上,复合湿地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增加而有所增加,对COD、BOD的去除率分别为62%~70%、60%~82%。表面流湿地在N的去除上起比较重要的作用,复合湿地系统对TN、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23.5%-46.4%、42.85%~80.38%。垂直流湿地对,IP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表面流湿地,在不同配水条件下,复合湿地系统对TP的去除率达47.84~73.56%。[结论]垂直流一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流-垂直流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 停留时间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人工湿地基质磷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崔理华 朱夕珍 +2 位作者 骆世明 朱映川 马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94-898,共5页
选用9种人工湿地基质(包括3种人工土基质)进行了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溶液浓度为100~500mgP·L-1条件下,试验所得结果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并且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要好于Freundlich方程。在9种基质... 选用9种人工湿地基质(包括3种人工土基质)进行了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溶液浓度为100~500mgP·L-1条件下,试验所得结果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并且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要好于Freundlich方程。在9种基质中,最大吸附量以草炭最大,达到4242.48mg·kg-1土;中粗砂最小,仅为404.11mg·kg-1土,其余基质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高炉渣人工土、高炉渣、煤灰渣、耕层土、煤灰渣人工土、中粗砂人工土和砾石。在溶液初始磷浓度为5mgP·L-1条件下,草炭对磷的吸附去除率最高,达到92.0%,砾石仅为3.1%,其余基质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煤灰渣人工土(57.3%)、煤灰渣(55.7%)、耕层土(40.7%)、高炉渣人工土(24.1%)、高炉渣(20.6%)、中粗砂(18.9%)和中粗砂人工土(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等温吸附 基质 吸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木质素作为尿素控释材料提高水稻、玉米氮肥利用率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德汉 朱兆华 +2 位作者 彭俊杰 林辉东 廖宗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4-577,共4页
采用水稻、玉米盆栽试验及室内土壤培养试验方法,进行了利用含氮木质素作为尿素控释材料提高水稻、玉米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与纯尿素处理比较,添加少量含氮木质素,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氮肥利... 采用水稻、玉米盆栽试验及室内土壤培养试验方法,进行了利用含氮木质素作为尿素控释材料提高水稻、玉米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与纯尿素处理比较,添加少量含氮木质素,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能较大幅度地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氮素对生态环境污染。含氮木质素对尿素的增效作用机理在于它起到了类似脲酶抑制剂的作用,可使尿素水解延缓14d左右,显示出造纸工业木质素作为控释材料开发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木质素 尿素 控释材料 水稻 玉米 氮肥利用率 水稻 玉米 盆栽试验 室内土壤培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包膜尿素(LCU)的研制及其肥效试验 被引量:47
5
作者 王德汉 彭俊杰 廖宗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5-188,共4页
利用工业木质素作为包膜材料对颗粒尿素进行包膜处理,制成一系列缓释尿素,并开展了玉米和菜心盆栽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等养分与等重量施肥情况下,木质素包膜尿素处理的玉米和菜心生物量均高于普通尿素,而且施用木质素包膜尿素处理的... 利用工业木质素作为包膜材料对颗粒尿素进行包膜处理,制成一系列缓释尿素,并开展了玉米和菜心盆栽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等养分与等重量施肥情况下,木质素包膜尿素处理的玉米和菜心生物量均高于普通尿素,而且施用木质素包膜尿素处理的两茬累积氮肥利用率也高于普通尿素处理,最高的氮肥利用率比普通尿素提高了12.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包膜尿素 LCU 肥效试验 玉米 菜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流美人蕉模拟人工湿地对化粪池出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19
6
作者 朱夕珍 崔理华 +1 位作者 刘雯 刘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61-765,共5页
通过在3种不同基质上种植美人蕉,研究了垂直流美人蕉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对化粪池出水的净化效果以及不同水力负荷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填料、不同水力负荷对污水中TP、COD、NH4+-N、BOD5的净化效果不同。由于美人蕉根系和... 通过在3种不同基质上种植美人蕉,研究了垂直流美人蕉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对化粪池出水的净化效果以及不同水力负荷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填料、不同水力负荷对污水中TP、COD、NH4+-N、BOD5的净化效果不同。由于美人蕉根系和微生物的吸收与分解作用以及基质的吸附作用,种植美人蕉的人工湿地出水水质要比对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 美人蕉 人工湿地 化粪池出水 净化效果 水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套种和混合添加剂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被引量:28
7
作者 卫泽斌 吴启堂 龙新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62-1262,共1页
关键词 东南景天 低累积玉米 套种 植物修复 混合添加剂 重金属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污泥堆肥作为土壤改良剂的肥效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王德汉 彭俊杰 戴苗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1-144,共4页
利用造纸污泥堆肥研制出颗粒状土壤改良剂 ,并进行了菜心、玉米盆栽试验及大田玉米试验 ,结果表明 ,土壤改良剂不仅能促进菜心、玉米生长 ,提高N、P养分吸收 ,而且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 ,有一定的保氮作用 。
关键词 造纸污泥堆肥 土壤改良剂 肥效 盆栽试验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污泥好氧堆肥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39
9
作者 王德汉 彭俊杰 戴苗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5-140,共6页
造纸污泥是一种生物固体废弃物 ,通过调节水分与C/N比 ,在强制通风与定期翻堆情况下 ,由于微生物作用 ,有机质发生降解 ,C/N比在不断下降 ,经过 2个月左右高温堆肥 ,可以转化为高效的有机肥料。从堆肥过程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指标变化... 造纸污泥是一种生物固体废弃物 ,通过调节水分与C/N比 ,在强制通风与定期翻堆情况下 ,由于微生物作用 ,有机质发生降解 ,C/N比在不断下降 ,经过 2个月左右高温堆肥 ,可以转化为高效的有机肥料。从堆肥过程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指标变化可以看出 ,添加富含纤维素降解菌的发酵料 ,可以加速造纸污泥的腐熟 ,堆肥的阳离子交换量 (CEC)与盆栽玉米增产率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CEC值可以作为造纸污泥堆肥腐熟程度的控制指标 ,CEC值≥ 80mmol/ 1 0 0g时 ,认为造纸污泥堆肥已经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好氧堆肥处理技术 固体废弃物 CEC值 无害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渣与落叶联合堆肥过程中养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陈广银 王德汉 项钱彬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47-1353,共7页
以落叶、蘑菇渣和鸡粪为原料,在长45.5 cm、直径31.0 cm的圆柱形堆肥仓内,采用间歇式强制通风方式,进行为期44 d的堆肥试验。试验设未灭菌蘑菇渣与落叶联合堆肥和灭菌蘑菇渣与落叶联合堆肥2个处理,研究蘑菇渣中的微生物对落叶堆肥过程... 以落叶、蘑菇渣和鸡粪为原料,在长45.5 cm、直径31.0 cm的圆柱形堆肥仓内,采用间歇式强制通风方式,进行为期44 d的堆肥试验。试验设未灭菌蘑菇渣与落叶联合堆肥和灭菌蘑菇渣与落叶联合堆肥2个处理,研究蘑菇渣中的微生物对落叶堆肥过程中养分变化的影响以及蘑菇渣与落叶联合堆肥过程中养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通风量为0.20 m3.h-1、通风时间为20 min.h-1的条件下,处理一(添加高温灭菌的蘑菇渣)和处理二(添加未高温灭菌的蘑菇渣)在堆肥11 h后分别达到52.0℃和52.5℃的高温,并且分别保持50℃以上达77 h和72 h;添加未经高温灭菌的蘑菇渣可以加快落叶中有机质的降解,降低堆肥C/N,提高钾的积累,加快中木质纤维素的降解速度,表现为在堆肥结束时,处理二的筛过率较处理一高7.84%;蘑菇渣对落叶堆肥过程温度、水分、总氮、总磷、挥发性固体、pH、NH4+-N和NO3--N的影响不大。因此,添加未灭菌的蘑菇渣对落叶堆肥有促进作用,但对堆肥过程中的养分变化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 蘑菇渣 堆肥 养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锌吸收与分布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熊愈辉 杨肖娥 +1 位作者 叶正钱 龙新宪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4-620,共7页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非超积累和超积累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吸收、分配和转运锌(Zn)的特点。结果表明:两种生态型植物不仅在生长速度上对Zn浓度的反应差异显著,而且在Zn吸收与分配特性上也有明显差异。非超积累生态型的最适生长浓度为0.00...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非超积累和超积累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吸收、分配和转运锌(Zn)的特点。结果表明:两种生态型植物不仅在生长速度上对Zn浓度的反应差异显著,而且在Zn吸收与分配特性上也有明显差异。非超积累生态型的最适生长浓度为0.001mmol/L,在此Zn水平下,生物量随处理时间基本呈直线性增长;而超积累生态型的最适生长浓度为1.0mmol/L,生物量在处理前16d呈直线性增长,以后趋缓。非超积累生态型地上部的最大Zn含量远低于超积累生态型;而根部的最大Zn含量,非超积累生态型显著大于超积累生态型。Zn在非超积累生态型细胞壁和可溶部分中的含量差异不显著,在细胞器与膜部分的含量相对较低,而Zn在超积累生态型细胞壁中含量最高,其次是细胞的可溶部分。综合分析认为: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比非超积累生态型具有更强的Zn积累和耐受能力,前者可能是后者在高Zn环境中长期进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 东南景天 吸收特性 分布特性 水培试验 ZN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麦草造纸碱木素生产螯合锌肥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德汉 彭俊杰 +1 位作者 肖雄师 廖宗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81,共4页
利用麦草造纸碱木素(AL)和微量营养元素锌为原料,制成木质素锌肥(Zn LS),通过盆栽试验验证其肥效。结果表明,在粤北石灰性土壤上,施用Zn LS处理玉米长势好,生物量比无机锌肥高,而且Zn LS供锌平稳、缓释、高效。
关键词 螯合锌肥 麦草造纸碱木素 玉米 生长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的厌氧消化技术现状分析 被引量:53
13
作者 王星 王德汉 +1 位作者 李俊飞 陆日明 《中国沼气》 2006年第2期35-39,共5页
本文结合国内外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提高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气量的研究,并结合近年来研究热点,对两级法厌氧消化工艺和整体一级法消化工艺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同时,从生态、经济、能源的角度进行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工艺与好氧堆肥工... 本文结合国内外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提高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气量的研究,并结合近年来研究热点,对两级法厌氧消化工艺和整体一级法消化工艺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同时,从生态、经济、能源的角度进行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工艺与好氧堆肥工艺比较,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产气潜力 提升产气量 两级厌氧消化法 好氧堆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累积作物与化学固定联合利用中度重金属污染土壤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晓方 黄细花 +2 位作者 卫泽斌 周建利 吴启堂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2-2122,共1页
本研究以三个玉米品种:云石5号、华农1号、乐满田1号和三种重金属钝化剂:石灰、硅藻土、硅制剂为试验材料,在广东某地铅锌矿废水污染的酸性土壤上进行田间试验。土壤pH为4.2,重金属Cd、Zn含量分别为0.965和246mg·kg^-1,超... 本研究以三个玉米品种:云石5号、华农1号、乐满田1号和三种重金属钝化剂:石灰、硅藻土、硅制剂为试验材料,在广东某地铅锌矿废水污染的酸性土壤上进行田间试验。土壤pH为4.2,重金属Cd、Zn含量分别为0.965和246mg·kg^-1,超过农业用地标准,属于中度重金属污染土壤。试验中每个玉米品种均施加不同的钝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累积作物 玉米 钝化剂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氮比条件下4种可控因素对垂直流人工湿地总氮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朱文玲 郑离妮 +3 位作者 崔理华 欧阳颖 骆世明 汤仲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7-1192,共6页
以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考查了在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进水流量、水位高度、湿干比及运行周期4个可控因素对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C/N可提高总氮去除效率,4个可控因子对污水总氮的去除有显... 以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法考查了在不同碳氮比(C/N)条件下,进水流量、水位高度、湿干比及运行周期4个可控因素对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C/N可提高总氮去除效率,4个可控因子对污水总氮的去除有显著影响,进水量是总氮去除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干湿比的影响强度随着C/N的增大而增加,当C/N为1∶1和3∶1时,总氮的去除效果最优组合为:水位高度为50cm,湿干比为2∶1,周期为24h且进水流量为80cm·d-1;当C/N为5∶1时,总氮的去除效果最优组合为:水位高度为25cm,湿干比为1∶1,周期为24h且进水流量为80cm·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碳氮比 可控因素 总氮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料组成对生物滤池除臭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陆日明 王德汉 +1 位作者 项钱彬 陈广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64-1168,共5页
使用腐熟鸡粪堆肥分别与树皮、木片、泥炭、陶粒和木炭以1:1(V/V)混合组成生物滤池填料,分别以CB、CW、CP、KC及CC作为其编号,编号后加数字1和2标注表示填料组成分别在第1和第2轮试验中所使用,试验在填料层高度为50cm、气体停留时间为68... 使用腐熟鸡粪堆肥分别与树皮、木片、泥炭、陶粒和木炭以1:1(V/V)混合组成生物滤池填料,分别以CB、CW、CP、KC及CC作为其编号,编号后加数字1和2标注表示填料组成分别在第1和第2轮试验中所使用,试验在填料层高度为50cm、气体停留时间为68.4s的情况下,比较了不同填料组成的生物滤池对鸡粪堆肥臭气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由堆肥和树皮组成填料的生物滤池比使用其他填料具有更强的氨去除能力。筛选试验1中,CB1对氨的累积去除率达到93.73%,CW1为83.09%,CP1为75.81%,CB1的氨去除效果最好;在筛选试验2中,CB2对氨的累积去除率最高达100%,CC2次之,KC2填料最差。对填料中各形态氮含量的分析表明,CB填料的3种无机态氮以及全氮的增加量均比其他4种填料的要高,表明腐熟鸡粪堆肥和树皮混合组成的填料较其他4种组合填料具有更好的氨吸附、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组成 生物滤池 除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城市污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62
17
作者 朱夕珍 崔理华 +1 位作者 温晓露 庹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54-457,共4页
选取石英砂、煤灰渣和高炉渣作为介质,再按适当的比例配以有机质和土壤组成人工土填料处理柱,进行了不同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城市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为期1a多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煤灰渣基质对化粪池出水中COD、BOD5和TP的去除率分别... 选取石英砂、煤灰渣和高炉渣作为介质,再按适当的比例配以有机质和土壤组成人工土填料处理柱,进行了不同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城市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为期1a多的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煤灰渣基质对化粪池出水中COD、BOD5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1%~88%、80%~89%和70%~85%。高炉渣基质对化粪池出水中COD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47%~57%和70%~77%,但对总磷的去除率高达83%~90%。石英砂基质虽然对化粪池出水中COD、BOD5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36%~49%、65%~75%和40%~55%,但其导水能力最好,水力负荷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垂直流 人工湿地 城市污水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滤池中填料高度对鸡粪堆肥尾气除臭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日明 王德汉 +1 位作者 张玉帅 王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00-203,共4页
利用堆肥作为生物滤池的填料,处理鸡粪堆肥的含氨尾气,通过试验研究了填料层高度对氨的生物过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气氨浓度为115~1 600 mg.m-3,气体停留时间为52.6 s的情况下,填料层的高度分别为20、40、60 cm的3个生物滤... 利用堆肥作为生物滤池的填料,处理鸡粪堆肥的含氨尾气,通过试验研究了填料层高度对氨的生物过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气氨浓度为115~1 600 mg.m-3,气体停留时间为52.6 s的情况下,填料层的高度分别为20、40、60 cm的3个生物滤池对氨的累积去除率分别为73.47%、85.95%、94.47%。尾气中的氨浓度的变化与温度变化基本一致。对填料水溶性各形态氮的分析表明,生物滤池对氨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填料对氨的吸附及吸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高度 鸡粪堆肥 除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pH控制对重金属污染河涌底泥电动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国樑 林丹妮 +2 位作者 曾彩明 王德汉 廖宗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40-1145,共6页
采用电动修复装置,选用电镀厂附近被Zn、Cu、Cr、Ni严重污染的河涌底泥作为试验材料。试验设计了3个不同pH值的阴极清洗液,施加直流电压25V,运行5d,研究了阴极清洗液的pH值对河涌底泥电动修复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阴极清洗液pH值的变化... 采用电动修复装置,选用电镀厂附近被Zn、Cu、Cr、Ni严重污染的河涌底泥作为试验材料。试验设计了3个不同pH值的阴极清洗液,施加直流电压25V,运行5d,研究了阴极清洗液的pH值对河涌底泥电动修复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阴极清洗液pH值的变化,对电动过程中电渗流的影响不大,但对电流大小的改变明显,pH值越低,电流越大;电动修复后,各处理的电动修复效果存在差异,其中,阴极清洗液的pH=5.0时,修复效果最好,Zn、Cu、Cr及Ni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0.26%、34.08%、51.56%及32.93%。另外,各处理截面的重金属浓度较试验前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Cr在底泥截面中的分布比较均匀;电动修复对各种形态的重金属都有不同程度的去除,对碳酸盐结合态的去除率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涌底泥 重金属 电动修复 清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流-垂直流复合人工湿地对化粪池含氮污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雯 崔理华 +1 位作者 朱夕珍 吴启堂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35-1239,共5页
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剖析了水平流-垂直流复合人工湿地的最佳工艺参数,探讨了在不同季节、不同停留时间及不同回流比条件下此复合系统对污水氮的净化效率。结果表明,进水的氨氮浓度在24~143mg·L-1之间,氨氮的去除率为24.83%~... 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剖析了水平流-垂直流复合人工湿地的最佳工艺参数,探讨了在不同季节、不同停留时间及不同回流比条件下此复合系统对污水氮的净化效率。结果表明,进水的氨氮浓度在24~143mg·L-1之间,氨氮的去除率为24.83%~98.41%;进水的平均总氮浓度在28~187mg·L^(-1)之间变化,系统对总氮的去除率为10.63%~62.33%,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总氮的去除效果。在同一季节内,复合系统对总氮和氨氮的去除效率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及回流比的增加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人工湿地 停留时间 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